大熊貓並非一色純白:做人不可太單純,偽裝自己更利於生存

2020-12-05 鄭昨非的文藝

5月25日,世界上第一張白色大熊貓照片現世。它是由四川臥龍自然保護區的一臺自動相機於野外拍攝的。這隻大熊貓全身均為純白色,眼睛通紅,體格壯碩,性別未知,存活時長為一至兩年。

大熊貓之所以「白化」,是因為基因突變導致其體內無法合成黑色素,外形因此呈現出白色。

其實按照正常狀態來說,大熊貓應是黑白兩色。它異常嬌憨可愛,這得力於其黑白相間的外形,顯得很是呆萌,一時間捕獲老少粉絲無數,大受歡迎。

熊貓看上去頗為溫順,但也並非那麼好惹,它有時也是比較兇狠的,如果把它惹急了,它就會張牙舞爪的,一副兇相,甚至連老虎都得對其退讓三分。

據說大熊貓的黑耳朵頗有警戒意味,就是向其他動物顯示自己的兇猛。有研究者說,大熊貓黑白相間的色系是為了偽裝自己。因為大熊貓尋找食物非常不容易,往往需要穿越叢林,跋涉雪山,為了更好地隱藏自己,防止其他動物的侵襲,它逐漸進化成了黑白相間的保護色。

現在我們看到大熊貓總是在津津有味地吃著嫩竹,其實它們的祖先是吃肉的,其牙齒異常鋒利,甚至能咬碎人的骨頭。想不到看似溫馴的大熊貓,竟也有兇殘的一面,這不由會對人有所啟發。

做人不可太單純,在殘酷的現實面前,需要懂得偽裝自己,以防止侵害,更好地生存下去。說到偽裝的技術,我們不妨向動物們學習。

一旦遭遇外界攻擊,烏龜會本能地將頭和四足全都縮進殼裡去,它靜靜地裝死幾分鐘,等危險消失了,才會慢慢露出頭來。

兔子的偽裝技巧更是高超,當它意識到自己已被鷹發現時,並沒有驚慌,只見它快跑幾步,順勢在地上打個滾,而後假裝死去。老鷹俯衝下來,剛想抓兔子時,兔子卻猛地跳起來狠抓鷹的胸部,鷹慘叫幾聲,倉皇地飛躍逃離。

而狼能把自己偽裝成「披著羊皮的狼」,當它夾住尾巴的時候,又極類似於一條狗,能迷惑人對其放鬆警惕,足見其偽裝技藝。

無論是在動物世界,或是人性叢林,處事都不可過於單純,為了防止被人騙被人欺,要懂得適時偽裝自己。

危情險境面前,比如被人劫持等,可以裝作衰弱得不堪一擊,以使敵人受蒙痺,而後再伺機反擊,以暗擊明,就極容易獲勝。

商業經營中,且不可赤裸裸地暴露自己,而應隱藏起真實的目的,適時發布一些虛假信息,以便迷惑對手,避開攻擊,從而順利達到自己的目的。

人如果不懂得偽裝自己,總是一副「呆萌」模樣,就容易吃虧受氣,傷害自己。唯有學會動物們的偽裝之道,才能使自己生存發展得更好。

相關焦點

  • 西方學者:歐洲人不懂,中國並非單純的國家,是「偽裝」後的文明
    英國著名學者,BBC節目的主持人和撰寫人馬丁·雅克就曾經對中國文化發出了一句感慨:「中國不是一個單純的國家,而是一個「偽裝」後的文明。」很多人對這句話一頭霧水,這位英國教授說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是誇讚中國還是損中國?
  • 為什麼大熊貓最終勝出成為中國國寶?
    具有活化石的歷史至今,大熊貓在地球上至少生存了八百萬年,被譽為活化石。目前來看,大熊貓起源於雲南祿豐和元謀這兩個地方。熊貓的歷史可謂是源遠流長。在自然環境法則和生存競爭中,它們在絕大多數動物滅絕的大自然中活了下來。
  • 大熊貓素有活化石之稱,為何毛髮卻以黑白色為主,有保護作用嗎?
    直到最後演化成如今我們所熟知的「大熊貓」,食性顯然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雖然還吃肉,但卻並非是外出狩獵那些食草動物,而是就近捕食一些「竹鼠」改善夥食。或者也可以說是在保護自己領地裡面的竹子,因為對竹子而言,竹鼠是害鼠,會破壞竹子的地下根,使竹子枯死。
  • 鬥羅大陸136:雪清河善於偽裝自己?從演技上說,雪崩更上一層樓
    這不,《鬥羅大陸》又攜帶它的第136集朝我們走來了,在更新了正片的同時,它也還更了後面的預告片。在第136集的內容中,我們看到了非常多的內容。首先就是主角唐三了,他在不懈努力之下,終於將人面魔蛛給錘爆了!與此同時,唐三體內的魂骨成功和鎧甲合體這樣的唐三看上去就像是一個變異的鎧甲勇士。不知道等小舞復活了之後,能不能認出這副模樣的唐三?另外,不得不提的就是雪清河了。
  • 全球唯一一頭白色大熊貓,大約3歲左右,已能獨立在野外生存
    在動物世界中,大熊貓是最可愛的動物之一,憑藉一身黑白分明的顏色,吸粉無數,而是否記得有一頭也是全球唯一一頭白色大熊貓?近日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對外發布了全球唯一一頭白色大熊貓野外活動的影像,這頭白色大熊貓大約3歲左右,已離開母熊的保護,開始尋找自己棲息地,已具備在野外生存獨立生存能力了。
  • 旅日大熊貓回國在即,日本上野動物園園長:利於香香找對象
    旅日大熊貓回國在即,日本上野動物園園長:利於香香找對象 海外網12月4日消息,12月末,日本上野動物園的人氣大明星香香將被送返中國,這一消息讓很多日本民眾十分失落。4日,東京舉辦活動「謝謝你!
  • 大熊貓貝貝回國 大熊貓在國外有多受歡迎?大熊貓為什麼是國寶?
    大熊貓貝貝回國「國寶」貝貝回家啦!帶著30公斤竹子和美國人的不舍,旅美大熊貓「貝貝」於21日凌晨,平安抵達四川,回到了中國老家。在華盛頓出生長大的「貝貝」,是美國國家動物園的「超級動物明星」。
  • 大熊貓未被人類「收編」前,憑什麼在野外生存下來呢?
    為了獲得足夠的營養,大熊貓每天必須吃掉相當於其體重四分之一的竹子,更可悲的是它們喜歡吃營養更少的竹筍。大熊貓的生活方式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一隻大熊貓每天要花16個小時尋找和吃東西,基本上它們的一天除了吃就是睡。
  • 貓科動物幾乎都是夜行者,黑色更適合偽裝,為何黑化個體卻極少?
    這裡面可能很多人不解,不是說白獅在野外無法生存嗎?實際上並非如此,白獅除了顏色與普通的獅子不一樣之外,其餘的與普通獅子並沒有太大的差別,加上獅子群居,生活的環境大多都是淺色調,白獅生存起來也並非有想像中的那麼困難。
  • 野生大熊貓可能自己遷徙到國外,成為其他國家的動物嗎?為什麼?
    大熊貓之所以能夠成為我國的「國寶」,「我國獨有」這個因素非常的重要。眾所周知,動物與植物最大的區別之一,就是動物可以自由的行動,而植物只能待在原地。那麼,大熊貓有沒有可能自己遷徙到鄰國去,打破「我國獨有」的分布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動物活化石之一 —— 國寶大熊貓
    大熊貓,我國的國寶,動物活化石之一,今天本人介紹一下大熊貓與動物活化石情況。頭部和身體毛色黑白相間分明,但黑非純黑,白也不是純白,而是黑中透褐,白中帶黃。秦嶺地區的個體偏大,體毛粗糙,腹毛略呈棕色色澤。岷山(尤以青川平武)則個體較小,體毛也較前者為細,腹毛棕色不明顯,但涼山的個體並不偏小。
  • 這些動物太會裝了
    動物王國中有著極為苛刻的生存法則,假如你是一隻弱小的動物,你會用什麼樣的方法幫助自己從捕食者的虎口下逃生呢?進化給出了我們答案——偽裝。我們經常會把變色龍視為最完美的偽裝示例,而事實上在自然中,偽裝這件事比我們所想要複雜的多。偽裝一般會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保護色——即讓敵人很難發現,一種是擬態——即把自己偽裝成為另一種生物。
  • 三分做生意七分靠做人
    第一章 人氣決定財氣,會做人才能賺錢 1.吃虧是福,生意人要大方一點 2.善舉帶來人氣,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 3.胸懷有多廣,人氣就有多旺 4.無德必無財
  • 傻白甜男主文:他偽裝成純白小綿羊,將心上人慢慢騙回家
    小編我來啦,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傻白甜男主文:他偽裝成純白小綿羊,將心上人慢慢騙回家。1、《影后的蛇精病男人》作者:青天攬月短書評:女主重生文,男主上輩子為了救女主死亡。男主其實一直都喜歡女主,為了接近女主,做了女主的助理。這輩子女主決定珍惜男主,和男主在一起。
  • 動物界的偽裝大師,前兩個只是基礎版,最後一個是偽裝界最強動物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大自然的神奇我們不可想像,有時候我們看到的不一定就是真實的,自然界的生物們由於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生存關係,它們都練就了一副強大的生存技能。在這個狩獵場上沒有絕對的王者,稍不注意就會丟失性命,動物們為了在這個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環境中存活下來,它們用環境偽裝自己,改變自己身上的條紋和顏色與環境融為一體,或為了狩獵或為了保命,各種手段層出不窮。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動物界的偽裝大師是如何用它們的偽裝技能騙過天敵的眼睛,而狩獵者又是如何利用環境偽裝自己一步一步靠近獵物的。
  • 野生大熊貓種群最小生存面積被算出
    本報北京12月8日電(記者張蕾)114.7平方千米——在開放獲取期刊《科學報告》8日發表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計算出了野生大熊貓種群長期生存所需要的最小棲息地面積。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戴強和西華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楊志松、研究員張澤鈞等人利用大熊貓分布位點(包括糞便和覓食蹤跡),計算出四川省五大山系野生大熊貓種群長期生存所需要的最小棲息地面積為114.7平方千米。「這意味著小於這個面積的大熊貓種群難以長期存活。」楊志松表示。
  • 吃肉的大熊貓為什麼會成為素食主義者?原因沒那麼簡單
    很長時間以來,我們對大熊貓都有錯誤的認知,認為它們是因為在演化時丟失了品嘗鮮味的基因,所以變得不愛吃肉,而吃竹子。然而事情沒那麼簡單,有研究發現,大熊貓遇到腐肉時,依然會大快朵頤。當它們在啃食竹子,遇到竹鼠時,也會為自己加餐。但是大多數時候,大熊貓都對外表現出一副人畜無害的模樣,挺著圓滾滾的肚子啃竹子。
  • 動物生存智慧:偽裝高手來襲,用保護色躲避天敵求得生存
    蛾子們一般都存在著非常多的天敵,尤其是鳥類和蝙蝠,它們為了生存而到處追捕蛾子們。然而,在進化過程中蛾子們發展了一種值得稱道、出奇制勝的防禦術,以保障種族的延續。同時,由於蛾蝶類昆蟲的種類很多,不同種類蛾蝶的生存策略也不同。
  • 你不可不知的12條狼道生存法則,勝讀10年書!(行走社會必備)
    狼道,是一種強者的生存之道。如果你注意觀察,就不難發現,社會上那些混得好的人,多少都掌握一些狼道生存法則,而那些混得不如意的人,並不一定是能力上差多少,恰恰是因為不懂狼道。以下分享行走社會,你不可不知的12條狼道生存法則,勝讀10年書!真正悟透的人,不愁混不出頭,你悟透了幾條?
  • 唐家河出現善於偽裝的鳥,紅嘴紅腳披斑羽,蹲巖石間天敵很難發現
    唐家河是大熊貓、綠尾虹雉、川金絲猴等珍稀野生動物的家園,在前不久的監測中,還發現了雪鶉的身姿,它正揚起雙翅起飛。雪鶉是雉科、鶉族、雪鶉屬的高山鳥類,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分布於喜馬拉雅山簏、中國西南部、阿富汗東部、印度阿薩姆邦,在海拔高度為3000-5500米之間的高山地區生活,自然生存環境惡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