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製造界網
來源/春暖花開(ID:CCH_chunnuanhuakai)
作者/陳春花
封面/圖蟲創意
讀書在我看來,就是一個和自我對話的過程,是一個積累自己內在深度的過程,我建議大家保有用心閱讀的習慣,而不是瀏覽信息的習慣。
因為讀書,我們可以擁有認知世界的能力;因為讀書,我們可以擁有前行的方法;因為讀書,我們可以與偉人交流;因為讀書,我們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知識、判斷和見解。
我自己很喜歡讀書,也收藏了很多書,讀書是我認知世界、認知自己的主要途徑和方式。在今年的"年度書單"裡,我給大家推薦六本書,期待你能與一本書共生,讓知識和你協同,擁有美好的未來。
1/ 《刷新:重新發現商業與未來》
作者:薩提亞納德拉
出版:中信出版社
推薦語:《刷新》一書是介紹微軟經歷低谷,如何展開一系列深度變革,刷新自己並取得成長的完整敘事。正如書中所描述的那樣,微軟錯過了一個時代——移動時代,包括文化也出現了問題。但是正是因為薩提亞納德拉帶領大家正視這些問題,重塑和變革微軟的文化,甚至重新塑造每一個微軟人,才有了今天萬億市值、予力每一個人的微軟。本書中所強調的同理心、成長型思維、領導力和激情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變革文化的方法,都給我極大的啟發。
內容簡介:《刷新》全景回顧了薩提亞的變革路徑,如在硬體Surface電腦上的投入,在混合現實、人工智慧和量子計算三大領域的戰略布局等;系統總結了他的核心管理思想,即任何組織和個人,達到某個臨界點時,都需要自我刷新。為了迎接智能時代的挑戰,他提出自我刷新的三個關鍵步驟:擁抱同理心,培養"無所不學"的求知慾,以及建立成長型思維。
2/ 《世界觀(原書第2版)》
作者:理察·德威特
出版:機械工業出版社
推薦語:從2012年開始,隨著自己對於數位技術對產業與社會影響理解的深入,我更深地感知到,我們需要全面更新自己的認知能力。正因為此,當我遇到《世界觀》這本書的時候,特別地開心,因為此書正是給予讀者一套全新的認知體系,如果你仔細閱讀此書,一定會獲得很多的認知提升。這本書不僅縱橫兩千年,更是從探索什麼是科學,探索科學對世界觀的影響展開,讓讀者在一系列有趣的話題中,引發你得出自己的認知。那些關於真理、信念、經驗、常識、事實等等,那些關於歷史、科學與哲學的關聯,複雜而迷人,打開此書,就會愛不釋手。
內容簡介:從科學哲學的根本問題,到科學史上的歷史事件和哲學主題,彰顯了歷史、科學、哲學的無止境魅力。本書化繁為簡,剖析根本,縱觀西方科學兩千年,探討近代科學發展,特別是相對論、量子力學和演化論等理論給世界觀帶來的衝擊和挑戰。它擁有的不僅是知識,更是一套新的認知體系。本書縱論西方科學兩千年,探索科學的起源和思維的本質。這是每一個現代人都需要閱讀、了解的關於科學的歷史和哲理。
3/ 《出身:不平等的選拔與精英的自我複製》
作者:勞倫·A·裡韋拉
出版:理想國
推薦語:我讀到這本書的時候,並未想到此書的研究會讓我產生這麼大的震動。我一直認為「讀書改變命運」,也一直認為「努力奮鬥就會有好的結果」。但是在這本書裡,看到了一個殘酷的現實,在美國,學歷歧視從「出身」就已註定,而代際傳遞、資本與能力等等,都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本書讓我不得不開始去反思,什麼是真正的教育價值。同時,也讓我去理解,如何在培養人中,減少「出身」的幹擾。我推薦此書,一方面是因為可以幫助讀者理解怎樣可以避免受「出身」的幹擾;另一方面是因為本書可以幫助讀者理解到嚴謹的學術研究更好地呈現了現實問題。
內容簡介:為什麼在今天的美國社會中,獲得高薪職位的往往是來自富裕家庭的學生?是什麼讓他們順利通過選拔?為了回答這些問題,勞倫·A·裡韋拉深入美國起薪最高的行業——投行、諮詢和律所,詳細考察了宣講會、推薦、簡歷投遞、面試和評議等招聘環節,通過豐富的案例,揭示了看似能力取向的選拔標準如何幫助精英階層完成了優勢地位的代際傳遞。除對選拔機制的分析外,書中披露的大量招聘內部知識,亦可作為普通人突破階層天花板的行動指南。
4/ 《藝術哲學》
作者:丹納
出版:時代華語
推薦語:我特別喜歡此書。從我在20多年前與這本書相遇,直到今天,依然是我放在身邊經常翻閱的書籍之一。全書的內容是丹納在巴黎美術學校的講義,只要你打開這本書,你一定會被他折服,廣博的學識、獨特的思路、縝密的分析、精闢的見解以及優美的文字,甚至很多時候,你可以感受到他的氣息,就如他站在你的面前在為你講課,你和藝術之間、你和歷史之間、你和哲學之間,完全沒有隔閡。傅雷在向兒子推薦這本書時曾說:「這本書若能徹底消化,做人方面、氣度方面、理解與領會方面都有進步,不僅僅是增加知識而已。」 在一個如此焦慮的時代,我特別推薦此書給大家。
內容簡介:《藝術哲學》是丹納所著的經典文藝理論著作,內容來自於丹納在巴黎美術學校授課時的講稿,通俗易懂、深入淺出,丹納在本書中不僅對美學提出科學見解,還將理論結合歐洲藝術史,講解了藝術發展的主要潮流,真所謂是鴻篇巨製。全書不但條分縷析,明白曉暢,而且富有熱情,充滿形象,色彩富麗,絕無一般理論文章的枯索沉悶之弊。
5/ 《歷史的起源與目標》
作者:卡爾·雅斯貝斯
出版:灕江出版社
推薦語:雅斯貝斯說:人類的精神基礎同時或獨立地在中國、印度、波斯、巴勒斯坦和古希臘開始奠定,而且直到今天,人類依然附著在這種基礎之上。我推薦此書,正是源於這句話所表達的意思,我們需要了解「軸心時代」,人類認知自我和認知世界的框架是如何搭建起來的,了解到這一點,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人類精神的力量,同時也了解作者著力要回答的三個問題:歷史來自何處?歷史通向何方?歷史是指什麼?當我們去認真閱讀仔細體會的時候,可以幫助我們在回溯悠久歷史的同時,理解複雜多變的當下現實,為想像並創造未來提供了可能性。
內容簡介:在本書中,雅斯貝斯提出了一個著名觀點——世界歷史中存在著一個「軸心時代」。軸心時代指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間,中國、印度、西方相互獨立地完成了結構相似的文明革命,在這一段時期,上述地區出現了孔子、孟子、老子、釋迦牟尼、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等左右人類文明發展進程的先行者,開創了它們各自發展的新起點。這些人的理論對當今社會的文化生活仍然具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6/ 《協同:數位化時代組織效率的本質》
作者:陳春花、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