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漢代首部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問世,到現在的《中華本草》,兩千多年時間,記載的中藥由最初的365味到現在的八千餘味,經過百代先賢醫者總結開拓有了如今豐富多彩的中藥寶藏。無論是幾年前屠呦呦老師得益於葛洪《肘後救卒方》帶來的靈感從黃花蒿中提取出青蒿素,挽救數百萬瘧疾患者生命而獲得諾貝爾獎,還是現在的中成藥蓮花清瘟膠囊為此次全球性新冠肺疫情所做的突出貢獻。無一不證實傳統中藥在現代醫學領域中依然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中醫看來,花草樹木,飛禽走獸,礦石金屬皆有入藥可能,可謂包羅萬象。今天為大家介紹幾種常用的奇葩中藥,真佩服古人敢於償試的大無畏精神。
血餘炭:中醫認為發為血之餘。取人發洗淨隔氧燜煅成炭,是為血餘炭。在中醫五行理論中,血為赤色屬火,發是黑色屬水。水能克火,故血見黑則止。所以血餘炭正是用來收斂止血,它還可化瘀利尿。用於吐血,咯血,衄血,血淋,尿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小便不利。有內服,也可外用。
紫河車:收集健康產婦的新鮮胎盤,清理乾淨,按傳統工藝炮製而成。紫河車蛋白質、糖、鈣、維生素、免疫因子、女性激素、助孕酮、類固醇激素、促性腺激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等,能補氣,養血,益精。主治:虛損、羸瘦、咳血氣喘、勞熱骨蒸、遺精等症。
蟾酥:是蟾蜍耳後腺及表皮腺體的分泌物,白色乳狀液體或淺黃色液體,乾燥上色加工而成。蟾蜍為國家保護動物,藥農夜間捕捉野生蟾蜍,刮下漿液收集後便要放生,以免破壞生態資源。蟾酥十分珍貴,是國家明確禁止出鏡的中藥材。具有解毒,消腫,強心,止痛的作用,用於治療疔瘡,癰疽,發背,瘰癧,慢性骨髓炎,咽喉腫痛,小兒疳積,心衰,風、蟲牙痛。
人中黃:為甘草末置竹筒內,於人糞坑中浸漬後的製成品。具有清熱、涼血、解毒之功效。甘草是有名的調和藥,稱為藥中國老,本身並無清熱涼血解毒的功效,糞坑裡一浸就有這效果了,真不知古人怎麼想的,這味道光想想就得吐。
五靈脂:為鼯鼠的乾燥糞便,可用於瘀血內阻、血不歸經之出血,如婦女崩漏經多,色紫多塊,少腹刺痛。不同於蝙蝠糞便乾燥後的夜明砂很少用,五靈脂算得上常用中藥,在化瘀止血方面效果很好。希望大家注意保養好身體,這些反胃的藥永遠不會出現在您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