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生物活體成功,人類要開始演上帝了嗎?

2021-02-15 極客公園

創造出全新的DNA臺階後,人類似乎逐漸開始扮演起了造物主的角色。

在最近的《自然》雜誌上,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發布了一項研究成果——科學家們培養出了半合成生命體,也就是一半天然一半人工的活生命體。

按照外媒的報導,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的研究者們培養出了一個包含天然和人工脫氧核糖核酸(DNA)的活生命體。這意味著,人類在創造人工生命的道路上邁出了關鍵一步。

「人造生物」,這是個乍一聽起來很玄幻的概念,但其實只要掌握高中物理知識就可以看懂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人造生物,從 DNA 開始

在國內的高中大家都曾經學過,雙螺旋結構的 DNA 控制著生物的遺傳密碼,而構成這雙螺旋的則是連續的單核苷酸,不同的單核苷酸擁有著不同的鹼基,分別形成了腺嘌呤(A)、胞嘧啶(C)、鳥嘌呤(G)和胸腺嘧啶(T),一共四種。正是這四種 DNA 密碼的不同排列,造就了成千上萬的不同生物。

不過,該研究所的化學生物學家 Floyd Romesberg 在此前的研究中就發現,通過人為方式擴展天然 DNA 的遺傳密碼是有可能的。在此之前的報導中,該研究所就成功擴展了生命的遺傳密碼子表,利用人造 DNA 創造了一種能生成全新蛋白質的半合成大腸桿菌菌株。

全新的半合成大腸桿菌菌株    圖 |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

至此,人類似乎逐漸開始扮演起了造物主的角色。

人造鹼基,DNA 的新「臺階」

正如上面提到的,DNA 的構成中,鹼基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單核苷酸,而單核苷酸組成了 DNA。但在 2014 年的時候,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的 Romesberg 和他的團隊就研發了兩種非天然鹼基——X 和 Y,將 DNA 的組成從「ACGT」四種,擴展到了「ACGTXY」六種

這兩種全新鹼基的加入帶來的影響非常大,通過原先的 4 種鹼基,DNA 能編碼出構成天然蛋白質的 20 種胺基酸,而多了 X 鹼基和 Y 鹼基之後,生命體就能編碼生成多達 152 種新的胺基酸,是原有胺基酸種類的 7 倍多。

這種生成更多胺基酸的能力,研究人員希望將其用作研發新型藥物的基礎。

人造生物危機?想太多了

每當科學技術有了全新突破,對於這項技術在倫理和長遠影響的質疑必然是如影隨形的,人造生物也不例外。這種半人造 DNA 技術的成功,同樣引發了很多人的擔憂。

不過,它的創造者 Romesberg 已經表示:「我不會讓它成為一種新的生命形式,不過這的確是目前創造出來的最接近的東西了,這是第一次有細胞能夠用 G、C、A 和 T 以外的東西翻譯出某種蛋白質。」

同時,該研究團隊也表示,這項工作是很安全的,由於細胞無法在不添加特定化學物質的情況下產生 X 和 Y 鹼基,因此這種「半合成」生命體無法在實驗室以外存活。

雖然這種「人造生物」變化並不大,但它對於人類在基因改造上的意義重大。無論是醫療還是藥物開發,這項研究的成功都給了人類更多未來的想像力。 ■

本文由極客公園原創

轉載聯繫 zhuanzai@geekpark.net

相關焦點

  • 人造生物活體成功:一半天然一半人工
    這意味著,人類在創造人工生命的道路上邁出了關鍵一步。人造生物,這是個乍一聽起來很玄幻的概念,但其實只要掌握高中物理知識就可以看懂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人造生物,從DNA開始在國內的高中大家都曾經學過,雙螺旋結構的 DNA 控制著生物的遺傳密碼,而構成這雙螺旋的則是連續的單核苷酸,不同的單核苷酸擁有著不同的鹼基,分別形成了腺嘌呤(A)、胞嘧啶(C)、鳥嘌呤(G)和胸腺嘧啶(T),一共四種。正是這四種 DNA 密碼的不同排列,造就了成千上萬的不同生物。
  • 活體機器人誕生,「五竹叔」要來了嗎?|新京報專欄
    活體機器人最大的進步在於,它是由生命演化和計算機編程功能結合而成,而此前的人造生命則純粹是生物合成。活體機器人:計算機編程創造的生命這種不到1毫米的人造生命是由非洲爪蛙心臟細胞(收縮細胞)和表皮細胞(被動細胞)結合而成,具有多種生命特質,如可以在水性介質中移動、具有自我修復能力、可自行生物降解。
  • 「人造生命」誕生引爭議 科學家被指「扮演上帝」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人造生命  一項實驗結果立即引起全球的關注。有人認為它預示著生命科學可能進入新紀元,也有一些嚴厲的批評者指責實驗的操縱者「想扮演上帝的角色」。  「辛西婭」來了  總有人試圖解答生命的起源。
  • 機器人是活體的還能自我修復?地球離變成異形世界還有多遠
    科學界發出了驚人的感嘆:人類終於踏足上帝的領域,終於開始創造生命了。那這款「活體」機器人的原理是怎樣的呢?我們可以藉助生物計算機的原理幫助理解。而生物計算機則截然不同,它是通過DNA序列構成邏輯門進行計算的。「Xenobots」就可以看作是一臺微型的生物計算機,其原材料可謂與眾不同,科學家們使用了一種來自非洲的爪蛙,通過提取這種青蛙的心臟細胞和表皮細胞製作了這款活體機器人。
  • 人類史上第一個活體機器人誕生,未來會製造出活體人類機器人嗎?
    這種機器人雖然是活的,但它們的行動方式可以被電腦操控,當它們細胞裡儲存的能量用完後,它們又能像生物一樣死去,被微生物分解。儘管這種活體機器人目前只有1毫米左右,但人類卻擔心,一旦活體機器人技術成熟,科學家們會不會製作出一個活體人類機器人,到那時,人類又該會怎樣。
  • 豬體內培育人造腎臟移植進入臨床,「二師兄」這次真能拯救人類?
    但要想依靠傳統的器官移植實現這種技術在抗衰老領域的大規模運用,會有兩個非常大的障礙:器官庫存緊缺和移植後的排斥反應,這也是科學家們亟待解決的兩個難題。eGenesis隨後還表示,他們將與全球最尖端的醫療機構——麻省總院加深合作,展開一系列人造腎臟的臨床應用相關試驗。試驗的第一步,將把人造腎臟植入一種人類近親物種中,以驗證當前移植技術的可行性。
  • 子宮都可以人造了?美國團隊製造半人造子宮,成功產下後代
    一種可降解的生物高科技材料,可以支撐細胞,再生發育成為完整的組織美國一個再生生物研究所近日發布了一項重要突破,他們使用先進的生物工程技術製造了半人造子宮,在兔子實驗中,他們成功修復了子宮並且使兔子的後代存活,這無疑是一項重大的科技突破。
  • 子宮都可以人造了?美國團隊製造半人造子宮,成功產下後代
    一種可降解的生物高科技材料,可以支撐細胞,再生發育成為完整的組織美國一個再生生物研究所近日發布了一項重要突破,他們使用先進的生物工程技術製造了半人造子宮,在兔子實驗中,他們成功修復了子宮並且使兔子的後代存活,這無疑是一項重大的科技突破
  • 「人造太陽」開始組裝,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三十多個國家共同努力
    引子: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人造太陽」計劃,對於這個計劃從最當初的設想再到現在其實有了很大階段性的提升,而且對於人造太陽最近也是宣布正式開始組裝,對於這次的成功一定是人類發明歷史上面最有意義的一步。但對於這個所謂的人造太陽通過這麼多年以來也是有著很多的難題,但是對於科學家們也是一次次的迎刃而解再次開啟到現在的關鍵時刻。
  • 治療不孕症,拯救早產兒 | 「人造子宮」研發初獲成功
    為了延長人類壽命,提高人類生存的幸福度,醫療專家先後研發出多種人造器官,比如人造腎臟、人造胰腺、人造肝臟等,以取代功能不全的天然臟器,維持機體正常運作。最近,科學家又獲得一項突破性生物技術——人造子宮。
  • 生物人造腎小巧易移植、日本成功試驗人造視網膜
    生物人造腎小巧易移植  據新華社電 日本東海大學研究人員研製出一種生物人造腎,它不僅具有和人類腎臟相同的分解代謝功能,同時也具有保留有用物質成分的功能,而且體積小,易於移植,隨著研究深入,有望為腎病患者帶來福音。
  • 「人造生命」意味著多少可能性
    最近,作為國內某知名生物技術公司董事長的汪建在一次訪談中語出驚人,預言「人造生命」將成為人類科技爆發的下一個風口。  所謂人工生命合成技術,是指把原有細胞中的基因組去掉,再加入人工合成的基因組,創造出新的合成細胞。從理論上說,如果該技術完全成熟,人類就可以藉由它憑空創造出一種全新的生物物種。也就是說,人類科技正在接近「上帝的能力」。不過,問題在於,如果成為上帝,我們能利用好這種能力嗎?
  • 這位科學家挑戰上帝權威?破解人類基因組,搞出人造生命
    筆者:扶蘇基因編輯嬰兒的出現,在學術界曾經引起了軒然大波,不僅是因為其將理論變為了現實,更是挑戰了人類的倫理秩序,甚至有可能改變人類的命運。 然而,人類歷史上不乏這樣一群科學家,他們對學術懷有熱情,並且試圖做出更多創舉。在一次次的嘗試中,既推動了科學的進步,也給人們帶來了很多思想觀念上的衝擊。
  • 「人造人」技術能帶來美麗新世界嗎?
    >借著生物技術和人造子宮、體外受精、體外培育胚胎,批量生產出5個等級的人類,然後通過宣傳和麻醉品維繫著社會的穩定。好在,雖然各種技術包括生物技術和輔助生殖技術在不斷發展,但目前各國的倫理和法規都在向促進科技向善、以人為本的方向發展,因此,赫胥黎小說裡的階級對立的場景大概率是不會發生的。不過,生殖醫學也走到了新的路口,那就是人造精子、人造卵子、人工子宮技術的發展。
  • 郭繼衛:「人造生命」能否帶來軍事變革
    如果我們把目光放得更遠,那麼,我們將會發現,這一事件可作為一個標誌,它的深遠意義是證明了近一時期的一系列生物科技發展進步正在為人類開啟一個全新世界,現存的一系列生物秩序、思維方式、競爭和生活,都將按有別於以往的規則重新洗牌。  無論樂觀還是悲觀,現實都將因之而改變嗎?
  • 中國製造最強音,3D生物印表機全球領先,未來人造器官不再是夢
    生物技術,就是中國取得極大進展的一個領域。特別是在3D生物列印領域,中國就有一家生物科技公司:藍光英諾,其自研的3D生物印表機已經達到全球領先的技術水平。通過藍光自研的3D生物印表機列印出的人造血管,不但通過了動物體試驗,完美完成了其承接的國家「863」計劃的研究目標。而且下一步馬上就要進入真正的人體臨床試驗。而未來3D生物列印的可替換人造器官也將不再是夢想。
  • 美制出世界首例人造生命 將來可造特殊功能生物
    美制出世界首例人造生命 將來可造特殊功能生物 ,使人類的能力拓展到可以操縱自然世界,將來可製造有特殊功能的生物,在生產疫苗及潔淨能源等領域大派用場。他稱,儘管這只是開始,但研究改變了思想,印證了假設,「帶領我們跨越邊界,進入一個新世界」。  哈佛實踐倫理學教授列庫斯說:「文特爾打開了人類歷史的大門,窺探它的未來。他向上帝的角色邁進:創造自然界中從沒存在過的生命。這種可能雖然遠在未來,卻是真實和意義重大。但是,所要面對的風險也是前所未有的。」
  • 「人造人」技術,怎麼造?造出來的還是人嗎?
    來源:中國科普博覽  1932年,英國作家赫胥黎發表了《美麗新世界》這本有著很強科幻意味的反烏託邦小說,書中描述了在生物技術高度發達的二十六世紀,人類不需經受生育之苦,借著生物技術和人造子宮、體外受精、體外培育胚胎,批量生產出5個等級的人類,然後通過宣傳和麻醉品維繫著社會的穩定。
  • 人造肉到底是用什麼做的,裡面有肉嗎?
    你吃肉嗎,你愛吃肉嗎?這看起來很簡單的問題,其實是個大問題,這眼看就要過年了,但是豬肉的價格是居高不下,其它肉類都有漲價,看起來今年春節要想吃肉都困難了。
  • 世界首例人造生命體 顛覆人類生命本質
    這是一種完全由人造基因控制的單細胞細菌,被科學家稱之為地球上第一個能自我複製的人造物種,其『生身父母』是計算機。項目負責人J·克雷格·文特爾為它起名「辛西婭」(Synthia,意為「人造兒」)。這項裡程碑意義的實驗表明,新的生命體可以在實驗室裡「被創造」,而不是一定要通過「進化」來完成。此項實驗歷時15年,耗資4000萬美元。實驗成果宣布之後,立刻引起世人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