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40光年外:0.16倍太陽質量恆星上發現不對稱掩星!

2020-12-06 博科園
博科園:本文為天文學類

一個由天文學家組成的國際小組在最近發現一顆名為EPIC 204376071的低質量恆星上觀測到了一個長達一天的深度非對稱掩星。發表在《arXiv》的一篇研究論文中,科學家們詳述了他們的發現,並思考了各種理論,以解釋這種奇特的掩星現象。

EPIC 204376071距離太陽約440光年,很可能是天蠍座上恆星家族的成員。它是一顆年輕(約1000萬年前)的m恆星,質量約為太陽質量的0.16倍,半徑約為太陽半徑的0.63倍。這顆恆星的有效溫度接近3000 K,光度約為0.03太陽光度,自轉周期為1.63天。EPIC 204376071在被稱為K2的漫長任務中被美國宇航局克卜勒望遠鏡觀測了兩次。

博科園-科學科普:當克卜勒望遠鏡在2017年末第二次觀測到這顆恆星時,由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索爾·拉帕波特(Saul Rappaport)領導的一組天文學家在該天體光曲線上發現了一個類似於掩星的單一事件。探測到的掩星持續了大約一天,最讓研究人員感興趣的是,這一事件的深度非常深,而且非常明顯地不對稱,它的出口大約是入口的兩倍長。天文學家在論文中寫道:在這項研究工作中,我們報告發現了天蠍座上恆星家族中一顆年輕恆星長達一天、深度達80%的掩星:EPIC 204376071。這個活動遮擋了大約80%的光線整整一天。除了這一天的掩星和頻繁的耀斑,以及低振幅的旋轉調製。

EPIC 204376071前面經過的構想藝術圖。圖片:Danielle Futselaar; artsource.nl在K2的兩次觀測活動中,EPIC 204376071在總共160天內都是安靜的。根據這篇論文,有一些事情使得檢測到的事件是唯一的。這些是通量採樣半小時後的連續覆蓋,掩星剖面上非常明顯的抹去不對稱性,以及廣域紅外探測器(WISE) 3和4波段識別出的微弱發射。研究人員得出結論,如此具有這些性質的深日蝕無法用另一顆穿越EPIC 204376071的恆星來解釋。他們假設這種獨特、非常深、長時間的光曲線下降可能是由軌道上的塵埃或小顆粒造成。第二種理論認為,恆星的伴星半徑附近塵埃物質的瞬態吸積事件可能是觀測到掩星現象的原因。

研究已經探索了產生EPIC 204376071中觀測到那種深度不對稱掩星的兩種基本情況。在第一個實驗中,考慮了一個本質上由塵埃物質組成的圓盤,它固定在圍繞主星運行的一個小天體上。其次考慮了一種來源基本未知的塵埃片,儘管假設塵埃的來源在圍繞恆星準永久軌道上。然而,天文學家們補充說,現在就得出這兩個假設中哪個是正確的結論還為時過早。需要對EPIC 204376071進行更多的研究,特別是徑向速度測量,以尋找軌道物體的證據,以及自適應光學觀測,以尋找來自圓盤結構的散射光或低質量寬伴星的證據。

博科園-科學科普|Copyright Science X Network 參考期刊文獻:《arxiv》Cite: arXiv:1902.08152博科園-傳遞宇宙科學之美

博科園-請看更多精彩內容:

完美的光源!隨機反雷射器,完全吸收某種顏色的光

隱藏在質子內部的巨大壓力究竟有多大?

太好了!新材料能產生巨大的光電流!

相關焦點

  • 440光年外0.16倍太陽質量恆星上發現不對稱掩星!
    一個由天文學家組成的國際小組在最近發現一顆名為EPIC 204376071的低質量恆星上觀測到了一個長達一天的深度非對稱掩星。發表在《arXiv》的一篇研究論文中,科學家們詳述了他們的發現,並思考了各種理論,以解釋這種奇特的掩星現象。EPIC 204376071距離太陽約440光年,很可能是天蠍座上恆星家族的成員。
  • 16萬光年外發現巨型恆星:質量為太陽300倍
    2010年,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們發現4顆巨大的恆星,它們的大小讓所有此前已知的恆星相形見絀——它們的質量是太陽的300倍,超過了此前理論預計恆星能夠達到的最大質量的兩倍,這一反常現象讓科學家們感到困惑不解。
  • 440光年!天文學家發現神秘「暗淡之星」,亮度只有月亮的3%
    根據《皇家天文學會》月刊顯示,天文學家們又找到了一個神秘的天體,被稱為「暗淡之星」。該天體被名叫EPIC 204376071,它是一顆距離地球僅440光年的恆星,它在一整天內,有80%變暗,這個是它最為巔峰的時刻,因為要被其他天體所遮擋。
  • 16萬光年外發現自轉速最快恆星:太陽的100倍
    圖中可以看到強大的離心力已經讓整個恆星成壓扁狀,赤道上空突起一道炙熱的 等離子體盤,圖中另一個星球是想像中圍繞這顆恆星運行的一顆行星  北京時間12月7日消息,據美國太空網報導,天文學家近日找到一顆迄今發現的自轉速度最快的恆星,這是一顆大質量的年輕恆星,就位於我們銀河系的伴星系——大麥哲倫星系之中。
  • 130億光年外,中國科學家發現一超級黑洞,質量達太陽16億倍
    在130億光年外,一個超大質量黑洞的發現再一次挑戰了人類的黑洞和星系形成模型,讓科學家們陷入了困境。  最古老的類星體  類星體是在上個世紀60年代被發現的一種非常恐怖的天體,它們的亮度非常驚人,甚至可以超過整個星系。科學家分析後認為,類星體的本質就是在瘋狂吞噬物質的超大質量黑洞。類星體的紅移值也非常驚人,意味著它們距離我們普遍有幾十億甚至一百億光年之遙。  在此之前,科學家們發現的最遙遠類星體叫做J1342+0928。
  • 除去太陽外,哪些恆星距離地球近?大約是多少光年?
    太陽附近的恆星不多,因為太陽距離銀河系中心約2.6萬光年,在銀河系獵戶座懸臂的比較靠外的一側,大致相當於北京三環外不到四環的位置,算是近郊吧。第九和第八位:天狼星雙星系統我們都知道天狼星是全天除太陽之外最亮的恆星,但天狼星其實是個雙星星系,又稱大犬座α星系,距離我們約8.7光年,這兩顆恆星相距約20個天文單位(比太陽和天王星的距離遠一些),我們平時看到的是天狼A,質量約2.1倍太陽質量,半徑約為1.8 倍太陽半徑。是一顆處在主星序階段的藍矮星。
  • 發現一顆只有0.12倍太陽質量的恆星伴星,距離我們才640光年!
    利用歐洲南方天文臺的甚大望遠鏡(VLT),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團隊發現了一顆被稱為RZ雙魚座年輕變星低質量恆星伴星的存在。新探測到的天體質量大約只有太陽的八分之一,它圍繞主星運行的距離約為23AU(天文單位),其研究發現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
  • 質量是太陽三百倍,光度八百萬倍的R136a1,如果在4光年外會怎樣?
    大麥哲倫星系蜘蛛星雲中的R136a1有一個如雷貫耳的稱號:已知質量最高的恆星,這是一顆超出了愛丁頓極限的恆星,從理論上來看它就不應該存在,但它不僅誕生了,而且正在劇烈的放出光芒!關於宇宙中質量最高的恆星R136a1大麥哲倫星系的蜘蛛星雲是一個產出大質量恆星的風水寶地,R136a星團中的1、2、3都在這裡,每一顆都是超過愛丁頓極限、太陽150倍質量以上的恆星!
  • 大角星:36.7光年外的浪漫恆星
    大角星距離太陽相對較近的時候,相距36.7光年,是一顆光譜類型為K0III的紅巨星。並且它是一顆年齡約71億年的老化恆星。大角星耗盡了其核心氫,並偏離了主序列。它的質量是太陽的1.08±0.06倍,它的尺寸已經膨脹了25.4±0.2倍,亮度是太陽亮度的約170倍。
  • 16萬光年外發現自轉速最快恆星:太陽的100倍_遊俠網 Ali213.net
    圖中可以看到強大的離心力已經讓整個恆星成壓扁狀,赤道上空突起一道炙熱的 等離子體盤,圖中另一個星球是想像中圍繞這顆恆星運行的一顆行星  北京時間12月7日消息,據美國太空網報導,天文學家近日找到一顆迄今發現的自轉速度最快的恆星,這是一顆大質量的年輕恆星,就位於我們銀河系的伴星系——大麥哲倫星系之中。
  • 在30300光年外的美麗星雲中,發現一個0.01倍太陽質量的行星盤
    天文學家對一個被稱為IRAS6240星雲的恆星形成區進行了光譜觀測,這次觀測更清楚地揭示了這個龐大而複雜區域的性質,其研究成果發表在《arxiv》上。恆星形成區對於天文學家更好地理解恆星形成和恆星演化過程至關重要。對這些區域的觀測有可能擴大已知恆星、原星、年輕天體和星團的名單,然後可以在不同波長進行全面研究,以便對恆星生命周期的初始階段有更多洞察。
  • 6萬光年外發現超級地球,質量是地球的3倍,或存在原始外星生命體
    6萬光年外發現超級地球,質量是地球的3倍,或存在原始外星生命體研究人員發現距離我們6光年遠的巨型「超地球」行星可能只有簡單的生命。 Barnard b(或GJ 699 b)是最近發現的「超級地球」行星,它繞著巴納德恆星運行,這是距離地球最近的第二顆恆星。 Barnard b被認為是極冷的,其溫度與Europa相似,約為150攝氏度。
  • 人類肉眼能看見數千光年外的恆星,卻無法看見4光年外的比鄰星!
    距離太陽最近的恆星是比鄰星,比鄰星是半人馬座三星中的一顆,比鄰星的亮度很暗,視星等只有11,肉眼無法看見。半人馬座三星又稱作南門二,是全天第四亮的恆星,也是距離我們太陽系最近的恆星系統,該恆星系統中有三顆恆星相互繞行,距離地球大約4.2光年。其中比鄰星距離太陽最近,只有大約4.22光年,也是半人馬座三星中最小的一顆恆星,質量是太陽的八分之一,直徑是太陽的七分之一,屬於紅矮星。
  • 離地球最近黑洞,僅1000光年,質量為太陽4倍、其恆星肉眼可見!
    通常而言,每個星系除了中心擁有一個「星系引擎」的超大質量黑洞外,估計還會有數百萬個恆星級黑洞。但是黑洞本身連光線都能吸收,加上引力小、非常安靜,所以很難被科學家們發現。不過難以發現,並不代表它們不存在。據最新(5月6日)發表於《天文與天體物理學》期刊的一項研究報告稱,天文學家找到了迄今為止離地球最近的一個黑洞,距離僅約1000光年。
  • 海山二是一顆超高亮度恆星,如果放在地球100光年外有多亮?
    海山二在夜空當中,海山二絕對是一顆非常特殊的恆星,早在1843年就引起了天文學家的注意,因為當時海山二發生了一次偽超新星爆發,視星等最高達到了-0.8,僅次於全天第一亮星天狼星(視星等-1.46)。海山二的絕對星等為-8.6,這在恆星當中屬於非常高的水平,比如天文學家目前發現體積最大的恆星盾牌座UY(直徑是太陽的1800倍),視星等也就-6.2。
  • 最新消息:中國「天眼」發現2.6萬光年外「紅背蜘蛛」脈衝雙星系統!
    最新消息:中國「天眼」發現2.6萬光年外「紅背蜘蛛」脈衝雙星系統!M92中最新發現一個典型的「紅背蜘蛛」脈衝雙星系統M92A,其距離地球約2.6萬光年,也是在M92中首次探測到的脈衝星。
  • 把迄今發現最亮的恆星放在比鄰星位置,我們會看到兩個太陽嗎?
    天狼星視星等為-1.45等,它的絕對星等只有+1.42等(一般星等為正數都省略「+」號,在此是為了讓讀者區別,後面將不用「+」號),但還是比太陽要亮23倍,太陽的絕對星等為4.83等。天狼星之所以成為肉眼看到最亮的恆星,主要是因為它距離我們較近,只有8.6光年,相對太陽質量要大一些。
  • 距離地球才4560萬光年,這個球狀星團,竟高達270億倍太陽質量!
    因為球狀星團的起源,似乎與強烈的恆星形成時期密切相關。NGC4546位於4560萬光年之外,是一個透鏡狀(S0)星系,恆星質量約為270億太陽質量。天文學家估計的390球狀星團數量,明顯高於2015年的估計值,這對應於具有類似質量和環境星系相對較高的特定fic頻率。研究還發現了沿著NGC4546半主軸延伸約19500光年的大片不規則塵埃區域。這一發現,連同一個與星系恆星成分相反方向旋轉的氣盤的存在,提供了關於NGC4546歷史的有趣信息。
  • 質量是太陽315倍,光度是871萬倍,如果R136a1在4光年外會怎樣?
    在目前已知的恆星中,R136a1是質量最大的恆星,它的質量高達太陽315倍。如果R136a1位於距地球4光年的地方,我們會看到怎樣的景象?R136a1的引力會對地球造成影響嗎?R136a1形成於大約150萬年前,目前處在主序階段,正在進行氫到氦的核聚變反應。
  • 天文學家發現有史以來最大的中子星!質量為太陽的2.14倍!
    天文學家發現有史以來最大的中子星!質量為太陽的2.14倍!研究報告的撰寫者之一、位於摩根敦西維吉尼亞大學的莫拉•麥克勞克林(Maura McLaughlin)在另一份聲明中說:「這些恆星非常奇特。我們不知道它們是由什麼構成的,而且最關鍵的是,『這種天體能有多大?』這個問題要求我們對中子星上的奇異物質有著一定的理解,但我們在地球上的實驗室裡根本無法創造出這樣的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