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光年!天文學家發現神秘「暗淡之星」,亮度只有月亮的3%

2020-12-06 環球科學貓

作者:文/羅兆春在宇宙之中,存在許多神秘的天體,人類至今可以說都沒有完全找到完。根據《皇家天文學會》月刊顯示,天文學家們又找到了一個神秘的天體,被稱為「暗淡之星」。該天體被名叫EPIC 204376071,它是一顆距離地球僅440光年的恆星,它在一整天內,有80%變暗,這個是它最為巔峰的時刻,因為要被其他天體所遮擋。

科學研究人員稱,該恆星已經進行了160天的觀察時間,EPIC 204376071與其他天體不一樣,這裡與太陽相比較,因為EPIC 204376071與太陽比較類似但是有完全不同。根據科學報告顯示,EPIC 204376071是太陽質量的16%左右,是太陽大小的63%左右。它整體狀態表現昏暗,只有3%像太陽一樣明亮,並且有效溫度達到了約3000開爾文(太陽是約5777開爾文)《攝氏度 = 開氏度 - 273.15》。

根據科學家們表示,EPIC 204376071大約屬於1000萬年前的天體,它相當於是一個新生的「天體」,它有很多耀斑活動,屬於紅矮星的典型特徵。根據記載來看,該天體是在2017年的時候發現的,天文學家發現圍繞稱為KIC 10403228的物體的掩星模式。最後卻遭到了新的發現,就是關於EPIC 204376071的光線曲線,才證實了它的存在。

科學研究人員通過模擬光線曲線,即帶有環形系統的大行星會產生遮蔽EPIC 204376071的「實體」,並且與它們的觀測結果幾乎完全匹配,所以說EPIC 204376071這樣被挖掘出來還是具有一定的難度。不過最後證實了這個「暗淡之星」的存在,通過160天的努力還是具有成果的。EPIC 204376071自轉周期為1.63天,克卜勒望遠鏡發現過它2次。

對於這個440光年外不對稱掩星,天文學家們對它的研究還並沒有完全透徹,如今對它的現象有兩種假設,第一個就是它的光曲線下降可能是由軌道上的塵埃或小顆粒造成。第二種理論認為,恆星的伴星半徑附近塵埃物質的瞬態吸積事件,可能是觀測到掩星現象的原因,到底EPIC 204376071存在其他隱藏的現象,天文學家們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才能夠證實。

相關焦點

  • 不提神話,在科學家的眼裡神秘的天狼星是什麼樣的存在?
    天狼星的誤差足足有月亮直徑那麼大!哈雷花了很多時間將他的結果與其他星表做了對比,最終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恆星不恆!1 8 6 8年,光譜學先驅、英國天文學家威廉· 哈金斯爵士發現天狼星的光譜有一個顯著的紅移。顯然,這樣的紅移是因為都卜勒現象,這說明天狼星在星圖上努力地「奔跑」,在我們看不見的坐標上飛速遠離我們。
  • 罕見的變星即將到來,亮度是太陽1100倍,它或取代太陽地位
    然而長大之後我們才知道,一般的星星是不會閃爍的,只有一種星星會發生亮度的變化,它就是變星。自從天文望遠鏡被發明出來之後,天文學家在利用它觀測恆星的過程中發現,恆星的亮度基本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直到有天文學家發現了「變星」的存在。變星是宇宙中一種特殊的存在,它本質上是恆星,但是亮度會發生周期性變化,「米拉」就是其中著名的一顆。
  • 海山二是一顆超高亮度恆星,如果放在地球100光年外有多亮?
    海山二是一顆亮度非常高的恆星,絕對亮度是太陽的500萬倍,如果把海山二放在地球100光年處,基本就是一個小月亮。
  • 大角星:36.7光年外的浪漫恆星
    大角星距離太陽相對較近的時候,相距36.7光年,是一顆光譜類型為K0III的紅巨星。並且它是一顆年齡約71億年的老化恆星。大角星耗盡了其核心氫,並偏離了主序列。它的質量是太陽的1.08±0.06倍,它的尺寸已經膨脹了25.4±0.2倍,亮度是太陽亮度的約170倍。
  • 把迄今發現最亮的恆星放在比鄰星位置,我們會看到兩個太陽嗎?
    天狼星視星等為-1.45等,它的絕對星等只有+1.42等(一般星等為正數都省略「+」號,在此是為了讓讀者區別,後面將不用「+」號),但還是比太陽要亮23倍,太陽的絕對星等為4.83等。天狼星之所以成為肉眼看到最亮的恆星,主要是因為它距離我們較近,只有8.6光年,相對太陽質量要大一些。
  • 將迄今發現最亮的恆星搬到比鄰星位置,我們會看到兩個太陽嗎?
    天狼星視星等為-1.45等,它的絕對星等只有+1.42等(一般星等為正數都省略「+」號,在此是為了讓讀者區別,後面將不用「+」號),但還是比太陽要亮23倍,太陽的絕對星等為4.83等。天狼星之所以成為肉眼看到最亮的恆星,主要是因為它距離我們較近,只有8.6光年,相對太陽質量要大一些。
  • 天文學家發現最長超新星爆炸:徹底湮滅母星 連渣兒都不剩
    SN 2016iet處在一個暗淡的矮星系,光線不會被其它明亮的恆星淹沒,因此更容易觀測戈麥斯指出:「這麼大質量的恆星如何在如此偏遠的星系角落形成仍是一個不解之謎。在我們的本地宇宙區域,我們只發現少數質量接近SN 2016iet母星的恆星,但所有這些恆星都與其他數千顆恆星共同棲身於大質量星團。
  • 40光年外發現三顆行星,這是地外生命探索的最佳目標!
    據外媒報導,天文學家在距離地球僅40光年的地方發現了三顆類地大小的行星坐落於宜居帶。
  • 肉眼看到的星星有幾種,它們是自發光還是反射光,亮度怎樣劃分?
    月亮滿月時的亮度是-13等,與太陽差距為13.74等,因此太陽比月亮要亮31萬倍。人的肉眼最暗能夠看到6等星。人的肉眼最暗只能看到6等星,哈勃望遠鏡可以看到28等星。也就是說哈勃望遠鏡能夠看到的星光比人眼擴大了約1600萬倍。但我們今天只說肉眼看到的。
  • 夜空中最亮的星,亮度是太陽的26倍,距離地球8.64光年
    導語:夜空中最亮的星,亮度是太陽的26倍,距離地球8.64光年宇宙是一個無限大的空間,而全世界的天文學者都在不停的探索和研究著這個體系的秘密。宇宙又包括了神秘的星空,它不僅美妙而且經常給人以遐想,那麼在遙遠的外太空當中還有一些什麼樣的秘密所在呢?我們都知道在太陽系當中太陽是對人類最重要的一個星球,它可以讓地球擁有溫暖和光明,也是因為它這個冰冷的星球才能夠出現生命不斷的演化。也許在我們認為太陽是最亮的,但是在宇宙中它卻並不是最亮的那一顆恆星。
  • 天文學家首次觀測到巨大恆星神秘消失,亮度曾是太陽的250萬倍
    據最新一期《皇家天文學協會月刊》刊發的論文,歐洲南部天文臺(ESO)的天文學家驚訝地發現,距離地球7500萬光年的一顆巨大的恆星突然「消失」了。天文學家們認為,這顆處於演化末期的恆星沒有膨脹成超新星,而是突然坍縮為黑洞。這是天文學家首次觀測到類似天文奇觀。
  • 銀河系發現最暗恆星 亮度為太陽百萬分之一
    他們最近在銀河系中發現了兩顆迄今亮度最暗的恆星,亮度僅相當於太陽亮度的百萬分之一。這對褐矮星之所以被發現,也是因為它們突破了它們發光功率的上限,其亮度相當於太陽亮度的百萬分之一。」 天文學家們曾經認為,這對昏暗的「燈泡」僅僅是一顆單一的褐矮星。但是,在伯加瑟爾利用美國宇航局的「斯皮策」紅外線太空望遠鏡觀測到這種褐矮星後,科學家們終於首次實現了對褐矮星的微弱光線和低溫的精確測量。
  • 天文學家發現巨型磁星 對黑洞理論形成挑戰
    綜合國外媒體報導,一些天文學家8月18日稱,一顆擁有超強磁場的中子星的發現對恆星演化和黑洞理論形成挑戰。這顆磁星位於距地球1.6萬光年的天壇星座裡的Westerlund 1星團。該星團是1961年瑞典天文學家發現的,它是銀河系裡擁有質量超級龐大恆星最多的星團之一,達數百顆,有些恆星的亮度幾乎是太陽的100萬倍,有些的直徑是太陽的2000多倍。對於宇宙的年齡而言,這個星團非常年輕,大概只有350萬到500萬年。Westerlund 1星團裡有一些銀河系裡為數不多的磁星,這些磁星是由超新星爆炸後形成的特殊的中子星,其磁場比地球的磁場強百萬甚至是10億倍。
  • 我國天文學家發現的這兩顆星,名字是廣州六中學生取的
    中國天文學家發現的首顆太陽系外行星及其母恆星獲得了富有神話色彩的名字:「望舒」和「羲和」,分別寓意月神和太陽女神。21日上午,「太陽系外行星世界命名」活動中國(內地)命名結果在北京天文館公布。獲得命名的太陽系外行星系統是中國天文學家在2008年發現的,該名稱由廣州第六中學天文社提出。羲和與望舒位於天琴座,距地球約440光年。羲和亮度較高,北半球全年大部分時間可以通過光學望遠鏡觀測到。羲和的質量是太陽的兩倍,而望舒的質量是太陽系內最大行星木星的2.7倍。「我們非常喜歡這兩個名字,很有中國味道。
  • 人類肉眼能看見數千光年外的恆星,卻無法看見4光年外的比鄰星!
    距離太陽最近的恆星是比鄰星,比鄰星是半人馬座三星中的一顆,比鄰星的亮度很暗,視星等只有11,肉眼無法看見。半人馬座三星又稱作南門二,是全天第四亮的恆星,也是距離我們太陽系最近的恆星系統,該恆星系統中有三顆恆星相互繞行,距離地球大約4.2光年。其中比鄰星距離太陽最近,只有大約4.22光年,也是半人馬座三星中最小的一顆恆星,質量是太陽的八分之一,直徑是太陽的七分之一,屬於紅矮星。
  • 距離地球百億光年外的恆星亮度驚人,專家稱其可能剛剛發生爆炸?
    而最近在這款刊物上發表的兩篇有關天文學方面的論文引起了人們的注意,這兩篇文章聲稱,科學家在宇宙當中發現了兩顆「閃爍」的恆星,它距離地球是百億光年,這一次的發現是史無前例的觀測,因為人們之前使用引力透鏡根本沒有看到超遠距離的恆星,其中的一個恆星距離我們大約一百四十億光年。這項觀測也使科學家們發現了隱藏在疏散星團內的暗物質信息。
  • 天文學家發現神秘迷你月亮,小汽車大小已在地球軌道運行3年!
    (網絡圖片) 美國天文學家近日透過位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卡特林那巡天系統,發現一顆小行星如月亮般被地球引力牽引,在地球軌跡上運行了3年之久而從未被察覺。由於小行星有可能在短期內脫離地球軌道,天文學家形容它是地球的迷你月亮「過客」。
  • 仰望星空,星星亮度等級怎麼劃分,夜空中最亮的星星是最大的嗎?
    絕對星等只適用於自身能夠發光發熱的恆星類天體,是假定所有的恆星都在與我們10pc(秒差距,天體距離單位,1秒差距約3.26光年)距離,我們看到的亮度,也就是恆星在同一起跑線上我們看到的亮度。而實際上,恆星有遠有近,而且距離相差很大,有的只有幾光年,有的有成百上千甚至數十上百億光年,這樣,我們看到的天體就反應不了其實際亮度,距離太遠的恆星,即使再亮,也會表現得很暗淡,甚至看不見,如亮度最大的恆星r136ai,我們肉眼無法看到;而太陽這樣在恆星中並不算亮的恆星,卻亮得耀眼。
  • 哈勃望遠鏡發現:在2萬光年外的這個星團中,行星真的很難形成!
    韋斯特倫德2號位於2萬光年外,是一個研究恆星演化過程的獨特實驗室,因為它相對較近,相當年輕,並且包含大量的恆星。哈勃太空望遠鏡對韋斯特倫德2號恆星進行了為期三年的研究,發現圍繞星團中心附近恆星的原行行星盤前身神秘地沒有大型、密集的塵埃雲。
  • 激動人心的發現:天文學家首次發現河外行星的存在
    9月20日,天文學家發表了一篇論文,在距離地球2300萬光年的M51星系中發現了第一顆河外行星。1992年天文學家發現了第一顆系外行星,自那以後的28年間,人類已經發現了4277顆系外行星,還有5000多顆等待確認。它們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還處於銀河系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