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晚報記者 周揚天宇金陵晚報報導化蝶,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已經不只是一個純粹的生命誕生的過程,而成為一種重獲新生的境界,從莊周到梁祝,最終都化蝶而飛。事實上,我們對自然界中的化蝶,也就是蝴蝶的羽化過程,並沒有全部了解。
在南京,堪稱國寶的中華虎鳳蝶一直被環保團體所保護,金陵晚報也一直在關注這項事業。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團體或者個人完整地用影像資料記錄下中華虎鳳蝶的一生,尤其是虎鳳蝶羽化的那一剎那。昨天,在鳳遊寺小學的「六足園」內,金陵晚報記者和蝴蝶專家張松奎以及鳳遊寺小學的師生們一起首次完整地記錄下了中華虎鳳蝶羽化的過程,再加上去年張松奎所採集的影像資料,全國首部完整的中華虎鳳蝶生活史誕生了。
十年前就在做準備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張松奎就一直在做中華虎鳳蝶的異地同種交配實驗。所謂異地同種交配就是把生活在不同地點的中華虎鳳蝶集中起來,讓不同產地的虎鳳蝶相互交配,以期產下最優勢的品種。比如說,可以讓生活在紫金山和牛首山的中華虎鳳蝶交配,這是距離比較近的,還有的是外地的中華虎鳳蝶。「當時,中華虎鳳蝶不光在南京有,長江中下遊地區也有一定的分布。」張松奎告訴記者,為了收集不同產地的中華虎鳳蝶的卵,他就向全國的蝶友徵集,於是武漢的、宜昌的、杭州的蝶卵都集中在了他的手中。在實驗中,張松奎發現,中華虎鳳蝶在幼蟲的一齡、二齡階段是最危險的,天敵的增多、杜蘅的減少、甚至是天氣的驟冷都會將這些小生命扼殺。一旦度過這段最危機的時刻以後,幼蟲的存活機率就高得多了。因此,他又提出了人工幹預的方法。也就是幼蟲的一齡、二齡階段在完全自然的環境中,用人工餵養、保育的方法幫助中華虎鳳蝶的幼蟲度過這個難關。不過餵養中華虎鳳蝶幼蟲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些小傢伙們只是認準杜蘅這一樣植物吃,因此想要讓它們吃飽、吃好還得費力氣去找杜蘅。好在通過實驗張松奎已經掌握了人工養殖杜蘅的方法。目前,鳳遊寺小學所採用的正是張松奎通過研究繁育出的中華虎鳳蝶蟲卵,以及他的一套理論。
三年才完成的「羽化」
中華虎鳳蝶的羽化只需要一個小時,但是為了等待這一個小時,鳳遊寺小學的師生們卻用了三年。「學校建立六足園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鳳遊寺小學的江盛元副校長告訴記者,在具體的操作上學校特地請張松奎任總指導,請他將自己歸納總結的方法教給孩子們,然後由孩子們通過學習、觀察、研究來飼養中華虎鳳蝶等蝴蝶。第一年的時間,六足園內沒有任何六足動物,有的只是杜蘅、馬蔸鈴等蝴蝶的寄主植物。在這一年中,學生們通過種植這些植物,了解到了它們的習性,以及有關植物與蝴蝶之間的關係。到了第二年,學校才引進了包括中華虎鳳蝶在內的蟲卵。等到幼蟲孵化,學生們就在老師的指導下每天記錄中華虎鳳蝶幼蟲吃食物的情況,研究一隻虎鳳蝶從出殼到結蛹需要吃多少杜蘅的葉片。同時,還要記錄下當天的氣溫、溼度等等。最終,這些記錄還被以日記的形式保留下來,成為珍貴的研究資料。「今年是六足園建設的第三年了,直到今天我們才看到了羽化的過程。」副校長楊健拿著攝像機興奮地說,正是在這樣嚴謹的操作下,他們才可以記錄下完整的中華虎鳳蝶的一生。
化蝶,一曲生命交響曲
鳳遊寺小學30平方米的小棚子內,兩臺攝像機、三臺照相機對著綠葉下一隻黑乎乎的蛹貪婪地拍著,圍著它的6個人更是個個屏息凝神,生怕自己的氣息打亂了那隻蛹為自己選擇的誕生時間。2007年2月27日,是一個應該被所有熱愛蝴蝶、熱愛生命的人牢記的日子,在這一天上午10點半,一個小小的生命開始破蛹而出,化身為雍容華貴的中華虎鳳蝶。也正是在這一時刻,中國人第一次用攝像機、照相機完整地記錄下了中華虎鳳蝶華麗而感人的誕生過程。
開場:起床啦
上午10點半,鳳遊寺小學的六足園內,所有的人都緊緊盯著綠葉下中華虎鳳蝶的蛹。突然,原本安靜的蛹顫抖了一下,裂出了一條縫,緊接著,蛹內噴出一股清水。醜小鴨變天鵝的童話上演了。仔細觀察那隻裂開的蛹就會發現,由於是斜著裂開的,整個蛹就像一個縮小了的海螺一樣。透過裂縫,已經可以看到中華虎鳳蝶那柔軟的軀體。「剛剛那股清水其實是蛹儲存了一個冬季的排洩物。」張松奎打了比方,這有點像人每天起床都要排洩一樣,不過對於中華虎鳳蝶來說,這是它們一生唯一一次「起床」,在此後的三十天裡它們要忙著交配、繁殖,然後匆匆離去。正在說話間,蛹殼中的虎鳳蝶又伸了個懶腰,裂縫更大了。透過裂縫,已經能夠看到虎鳳蝶金黃色的外衣了。
起伏:背著「房子」生活
也許是沉睡了太久,睜開眼睛、伸個懶腰之後,蛹殼中的中華虎鳳蝶安靜了下來。它需要休息一下。畢竟,想把背在身上的「單身公寓」甩掉並不是一件易事。10分鐘過去了,虎鳳蝶終於開始有所行動了。隨著它奮力地伸展,蛹分成了兩段,身體已經完全沐浴在陽光下了。本以為這隻虎鳳蝶馬上就可以徹底破蛹而出,可生命的誕生怎會這般容易。看來是「單身公寓」太狹小了,中華虎鳳蝶的腦袋和身體已經出來了,腿卻還在蛹殼中動彈不得。小傢伙掙扎了幾下卻沒什麼成效,接下來,又是漫長的等待。或許是虎鳳蝶借著恢復體力的工夫思考了一下最終破蛹而出的辦法。只見它奮力伸出兩隻足,扒住了身邊的一片葉子,然後拼命地搖晃著身體。終於,那套對它而言已成累贅的「房子」被甩在了一邊。蛹雖已破,但在沒有打開翅膀之前,它還算不上真正的蝴蝶。
高潮:展翅
剛剛擺脫蛹殼束縛的中華虎鳳蝶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美麗,它的翅片皺巴巴地結在一起,似乎完全不能飛翔。「不要著急,虎鳳蝶羽化的過程通常要一個小時。」張松奎說,這主要是因為剛剛羽化的虎鳳蝶翅片比較柔軟而皺縮,需要有一定的時間將其伸展開來。果然,在十分鐘之內,虎鳳蝶的翅片慢慢伸展,一件華麗的外衣就這樣罩在了虎鳳蝶的身上。這時,時間定格在了中午11點50分。但是這時的翅膜尚未乾固,翅身還很軟弱,不能飛翔,必須再隔一兩個小時,才能振翅飛翔,隨風飄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