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十年寫作 張勇先教授著作《英語發展史》發布

2020-12-07 人大新聞網

6月20日,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澳大利亞研究中心主任張勇先著作《英語發展史》發布。該書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發行,以人物、事件、文學作品以及科技發明為主線,簡述了英語在過去1500年間的發展演變過程。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伊志宏,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總編徐建中,北京二七軌道交通裝備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楊永林,以及海內外語言學界著名專家代表,澳大利亞研究界著名學者代表,高校教師代表,教育部、外交部相關負責人,中國人民大學相關學院、部處負責人出席發布會。著名語言學家、北京大學資深教授胡壯麟發來視頻祝賀。

《英語發展史》全書共分八章,分別介紹了英語的現狀,英語的隸屬關係,英語的斷代分期以及古英語、中世紀英語、早期現代英語和現代英語的特點,英語發展演變中的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外來語言對英語的影響,英語的變體,以及英語對漢語的影響等內容,基本涵蓋了語言學、文學、詞彙學、跨文化交際和翻譯等領域的重要內容。

伊志宏副校長在致辭中表示,張勇先教授秉持認真、負責、嚴謹的治學態度,在豐富的教學實踐的基礎上寫作完成《英語發展史》,該書內容豐富,既有學術性又不乏趣味性,對於從事英語教學、文學和語言研究的工作者都具有借鑑意義。她指出,在全球化趨勢下,英語作為世界通用語言的重要性不斷顯現,中國人民大學正在全面加強英語教學改革,進一步提升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國際交流水平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張勇先教授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此次出版發行《英語發展史》,有助於英語學習者了解英語發展的歷史,更好、更快地掌握英語這門語言。

徐建中總編認為,《英語發展史》既是一本有分量的專著,又是一本有特色的教材,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很強的可讀性和實用性。該書凝聚了張勇先教授多年的研究成果,處處閃爍著他的教學智慧和學術思想。全書從政治、經濟、科技、軍事、貿易、宗教、文化、體育以及社會變遷等多個方面對英語的發展和演變加以論述,有理有據,論述充分,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胡壯麟教授指出,《英語發展史》的突出特點是學術性、實用性和可讀性,不僅縱向關注英語的發展進程,還橫向與漢語言的發展進行對比,是一本難得的基於英語本體研究的學術專著。全書寫作歷時十餘年,修訂歷時兩年,每章都曾重新修訂,並新增了漢語對英語的影響、英語近年新增詞彙和表達方式等內容,使得內容更加生動、更具科學性。

張勇先教授曾任楊永林董事長高中時期的班主任,楊永林董事長在致辭中講述了張勇先教授對學生成長發展的深刻影響。他表示,張勇先教授具有很高的教學水平,在學習生活等各方面給予學生關心和愛護,《英語發展史》是張勇先教授的心血之作,作為學生對該書的成功發布深感驕傲。

對於本書的寫作,張勇先教授介紹,在英語的發展歷史中有四次重大事件,分別是449年的盎格魯-撒克遜入侵、597年基督教的傳播、787年北歐海盜入侵和1066年的諾曼徵服。英語作為一種雜交語言,在語音、語法和詞彙等方面受到過拉丁語、法語和丹麥語等語言的影響和改造,並逐步發展成為國際通用語言。他認為,「元音巨變」是多種社會和自然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外來語、飲食和作料、氣候和地理位置、心理因素等對「元音巨變」都有著影響。

張勇先,祖籍陝北,生於內蒙古鄂爾多斯。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黨委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上世紀80年代初留學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此後加入外交使團,在中國駐澳大利亞使館工作。1989年任期結束回國,後於墨爾本大學學習並在該校教授漢語。1994年進入中國人民大學任教,為本科生和研究生開設「英語發展史」、「澳大利亞社會與文化」、「口譯」、「英語文化與英語成語」等課程。

相關連結: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張勇先教授出版《英語發展史》

相關焦點

  • 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張勇先教授出版《英語發展史》
    由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常務副院長張勇先撰寫的《英語發展史》(中文版)已完稿,近期將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發行(下圖為樣書)。北京大學資深教授胡壯麟、清華大學英語教授程慕勝、華南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秦秀白分別為該書作序。
  • 寫給中國人看的《英語發展史》
    2014年全國高考剛剛結束,但關於高考英語改革的爭論並沒有就此停歇。    「30多年來,中國的改革開放引發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語言變革』,但很多外語教學中的問題需要反思。」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黨委書記張勇先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說,「其中最主要的是人們對語言變革的認識問題。」
  • 刑法學術史|我對陳興良教授的序跋的喜愛並不亞於他的正式著作
    意思是說,序跋的作用首先在於介紹寫作的緣由,使讀者在閱讀時不至於一頭霧水;其次在於闡明作品的內容,從而明確不同章節的基本結構。在法學領域,儘管幾乎每一部著作都有序跋,但相對於正文,令人印象深刻的序跋並不多。
  • 書薦丨《中國中小學英語教材史(晚清—民國)》:追溯「中式英語」的...
    《中國中小學英語教材史(晚清—民國)》陳自鵬 主編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本書為一項關於中國中小學英語教材的課題研究成果,主要對晚清至民國時期中國中小學英語教材的發展歷史進行了梳理和總結。本書將這段教材發展史分為萌芽期、啟動期、發展期與自立期四個階段,思路清晰,結構明了;對各個階段的主要教材編寫者進行了介紹,在這個過程中,馬禮遜、羅伯聃、露密士等傳教士是早期教材編寫的主力,也不乏嚴復、林語堂、文幼章等名家學者的用心參與;還對各個階段的代表性教材進行了特點分析與內容舉隅,並配以極其難得的教材舊照,為英語教育史和教材史研究提供了非常珍貴的史料。
  • 慰安婦英文著作作者:翻譯受害者口述時忍不住落淚
    但中國慰安婦在英文世界缺少聲音,她們的遭遇沉重地壓在丘培培心頭,為了在國際上發出她們的聲音,丘培培開始了艱難的寫作,前後歷時6年才完成著作。她說,希望這本書能幫助讀者超越民族國家的立場去正視戰爭對人類生命的侵犯,加深我們對那段苦難歷史的認知。著作出版後,反響熱烈。日裔學生課後到她的辦公室表示感謝,聽眾聽了她的演講上前感謝她記錄了這段歷史,「我感到很欣慰」。
  • 英語寫作:快餐廳在中國的發展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寫作>寫作輔導>正文英語寫作:快餐廳在中國的發展 2006-09-18 09:37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Shanghai
  • 淺說學術英語寫作
    提到學術英語,很多人會感到那是象牙塔、陽春白雪、高大上,是搞科研用的、寫論文用的,是科研人員和專家教授的英語,和英語學習和考試沒啥關係,和英語學習者也沒啥關係,甚至和高級英語考試也沒啥關係。如果真的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了。
  • 中國慰安婦英文著作作者:為受盡摧殘的生命做紀念
    但中國慰安婦在英文世界缺少聲音,她們的遭遇沉重地壓在丘培培心頭,為了在國際上發出她們的聲音,丘培培開始了艱難的寫作,前後歷時6年才完成著作。她說,希望這本書能幫助讀者超越民族國家的立場去正視戰爭對人類生命的侵犯,加深我們對那段苦難歷史的認知。著作出版後,反響熱烈。日裔學生課後到她的辦公室表示感謝,聽眾聽了她的演講上前感謝她記錄了這段歷史,「我感到很欣慰」。
  • 講座︱棉:全球化進程與全球史研究的透鏡
    《棉的全球史》獲得了2014年世界歷史協會的本特利圖書獎,其中文版於今年1月出版,列略教授在講座中講述了該書的精華內容和寫作的幕後花絮,介紹了棉紡織品這「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商品」的起源、發展、如何塑造整個世界,以及自己如何以棉為透鏡來考察全球化的進程與從事全球史的研究。
  • 復旦徐靜波教授著作出版,《日本新華僑報》總主筆作序推介
    本文來自日本新華僑報,作者:張桐,日本通經授權發布。學界喜訊。1月15日,臺灣的時報出版將為讀者們奉上復旦大學徐靜波教授的著作——《被隱藏的日本史 從上古生活到政治革新》和《被偏誤的日本史 從軍國末路到經濟飛躍》。縱觀日本文明古今流脈,徹底理解一衣帶水的鄰邦。
  • 人民日報學苑論衡:完整準確解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
    積極探尋科學解讀路徑   如何積極探尋科學路徑,按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寫作的原樣」去解讀他們的著作,防止對經典著作的誤讀或曲解?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把「史」「論」「著」有機結合起來。我國高校大多數哲學院系設有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哲學原理、哲學經典著作選讀三門基礎課,而且由不同的老師講授。
  • 講座︱廈大教授陳明光:史學研究與論文寫作經驗談
    2017年3月20日下午,廈門大學歷史系陳明光教授在校舉辦了主題為「史學研究與論文寫作之我見——從我撰寫的學位論文談起」的學術講座。此為刁培俊老師主持的廈大歷史系研究生必修課「史學研究與論文寫作」系列講座之一。在講座中,陳先生多以個人研究為例,講授實際的寫作經驗,翔實具體,真切足法,又不時憶及讀書、治學的往事,亦值得記述。
  • 專訪中山大學教授徐堅:考古學家的「全球史」有鮮明的物質性
    樂觀而又博覽全書的考古學家是如何看待人類這600萬年的歷史發展、又將對未來持有怎樣的判斷和預見?讓我們一起開始關於《第五次開始》的探索之旅!與人類基因相似度達96.4%的紅毛猩猩(劉怡 攝)《第五次開始》的作者羅伯特凱利(Robert L. Kelly),懷俄明大學(University of Wyoming)人類學系考古學教授。
  • 「論文寫作與發表」圖書大全(80本)
    簡介| 本書以輕鬆、易讀的英語寫成,清晰地闡述了學術論文寫作的各個部分,如何撰寫,華人作者常見的寫作錯誤和改正方式,簡短、基礎的英語語法規則,如何培養良好的寫作習慣以保持積極和高效的寫作狀態本書既是一本培養學牛英語學術寫作,能力的教科書,更是,本供供學生和學者使用的、規範英語寫作格式的工具書。
  • 《深圳文獻·深圳人著作目錄》(文學卷)新書發布,深圖舉行「深圳...
    2020年,為反映特區建立40年以來深圳的文化成果,展現「深圳人」在城市文化發展中發揮的巨大作用和取得的斐然成績,在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和深圳市文聯的指導和支持下,深圳圖書館啟動了《深圳文獻·深圳人著作目錄》(多卷書)編輯出版工作,歷時8個月,首卷文學卷發布,共計收錄949位深圳著作人的3615部文學作品。
  • 基於語料庫的英語寫作教學實證研究
    寫作能力的大小, 一直被認為是學習者綜合語言素質的體現。然而綜觀目前的英語寫作教學現狀, 情況不容樂觀。國內某著名院校在歷屆的論文盲審中, 學生的學術水準受到校外專家高度肯定, 只是英語摘要寫作頗為差強人意。無獨有偶, 另有一知名院校, 國外專家在對其中外合作辦學項目進行充分考察後, 稱讚其學生的專業功底紮實過硬, 然而其英文寫作能力卻遠未達標。
  • 《英語發展史》紀錄片
    最早的拉丁文是非常精確的語言,且邏輯嚴密(好像英國那種高級公學教授拉丁文其中一個目的是為了培養邏輯感)。以前跟澳洲小哥討論過這個問題,拉丁文的語法之所以複雜,是因為它裡面區分了許多情況(我記得16種?),包括時態、主語、性別等等,所以一句話說出來非常精確,不會有任何歧義。
  • 新東方:從考研英語作文看英語寫作學習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寫作>寫作輔導>正文新東方:從考研英語作文看英語寫作學習 2013-03-21 10:13 來源:北京新東方學校 作者:雷楨
  • 英語啟蒙:打通口語和寫作
    但是他並不氣餒, 堅持抄寫了8遍《伯羅奔尼撒戰爭史》; 並且虛心向著名的演員請教發音的方法;為了改進自己的發音,他把小石子含在嘴裡,大聲朗讀,迎著大海和波濤講話。經過十多年的刻苦訓練,德摩斯梯尼終於成為一位優秀的演說家。口吃患者,經過嚴格訓練,都能成為出色的演說家,正常的孩子,經過無限重複訓練,也能夠說一口流利的英語的。
  • 研究生生活:文科研究生的讀書、研究和論文寫作
    提到研究生生活,一件大事絕對不能不提,就是論文寫作與學術能力的鍛鍊,在大學本科階段,大家就已經歷過畢業論文的寫作這一過程,那麼研究生的論文寫作、學術能力的鍛鍊又是怎樣的呢?本文為大家揭秘文科研究生的讀書、研究和論文寫作,深度好文讓我們彼此共勉。研究生核心學習生活,讓我們提前預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