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力培養大氣科學類拔尖創新人才 南信大首屆「長望實驗班」開班

2021-01-09 中國氣象局

  中國氣象報記者賈冰報導  9月30日上午,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首屆「長望實驗班」正式開班,從全校2200餘名大一理工新生中脫穎而出的52名同學成為實驗班學生。

  「長望實驗班」是南信大近期組建的「長望學院」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望學院」是南信大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和學校「十二五」規劃目標,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更好地為中國氣象事業服務的重要舉措。長望學院設有長望實驗班和長望強化班兩種類型。其中長望實驗班主要培養基礎實、能力強、素質高、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創新型氣象人才,實驗班獨立編班,大氣科學學院負責日常管理。

  首屆「長望實驗班」的選拔從9月14日開始,先後進行了英語、數學摸底考試和物理加試及面試,歷時不到半個月,不僅考核了三門學業成績,還綜合考查了學生的性格、情商、社會知識系統等。學校為「長望實驗班」制定了專門的培養方案,精選任課教師,並全程配備導師,夯實基礎,注重創新實踐能力培養和科學研究素養訓練。

  開班典禮上,南信大校黨委書記、校長李廉水強調,開辦「長望實驗班」旨在為中國氣象事業輸送高層次拔尖創新人才,並以南信大海內外諸多優秀校友勉勵同學們。他希望同學們刻苦鑽研,以辛勤的耕耘收穫成功;勞逸結合,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相互包容謙讓,儘快融入集體。李廉水校長還要求有關職能部門和學院將實驗班作為常年的重點工作來抓,打造南信大的「長望品牌」。

  據悉,作為長望學院另一組成部分的「長望強化班」也將在本學期陸續開班。分為學業強化班和能力強化班兩種類型,在一、二年級各專業學生中選拔學習優秀、能力較強的學生進行重點培養,有針對性地強化英語、數學和計算機學科及相關能力。對於強化班學生的管理,也將實行淘汰制。

  

  (責任編輯:欒菲)

  

相關焦點

  • 教育實驗學院舉辦首屆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校友座談會
    西工大新聞網10月13日電(楊文琪)10月13日下午,教育實驗學院首屆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校友座談會在長安校區教西C座教育實驗學院樓多功能廳108舉行。其次,向校友們介紹了學院發展情況,從榮情譽事、學長風採、初識大類、榮譽學籍、國際視野五個方面對學院過去的工作開展情況和未來展望進行介紹。同時希望校友多回母校看看,且在今後的工作中一如既往地關心和支持學院的建設和發展。之後,各位校友暢談了對母校和學院快速發展的感受以及畢業以後在學習、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情況,由衷感謝母校多年對自己的培養。
  • 貴州師範大學「南仁東班」今天開班
    今天上午,貴州師範大學天文學「南仁東」創新人才實驗班在貴陽開班! 據了解,「南仁東班」是以我國射電天文之父南仁東先生名字命名的天文專業科研型人才培養基地,由貴州師範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共建
  • 清華學堂數學班開班儀式
    清華學堂數學班開班儀式  【新聞中心訊】9月29日下午,首屆清華學堂數學班開班儀式在理學院鄭裕彤講堂舉行。數學大師、「菲爾茲獎」獲得者丘成桐先生、圖靈獎獲得者姚期智先生和中國科學院楊樂院士、萬哲先院士,清華大學常務副書記、副校長陳旭,副校長袁駟,理學院院長朱邦芬院士等出席了儀式,清華大學數學科學系系主任肖傑主持了儀式。
  • 中國人民大學首屆中國特色經濟學本碩博實驗班舉行開班儀式
    10月12日上午,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特色經濟學本碩博實驗班開班儀式召開。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副校長劉元春受邀出席,經濟學院黨委書記兼院長劉守英參加開班儀式。經濟學院政治經濟學教研室、經濟史教研室、經濟思想史教研室教師代表及2020級中國特色經濟學本碩博實驗班新生參加儀式。本次儀式由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周文主持。
  • 恭喜南信大!入選首批國家「拔尖計劃」2.0學科基地
    據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官網消息,該校已入選教育部首批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圖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官網學校微信公眾號發布的一篇名為《最關注|新學期,心聚力》中稱,該校申報的基地為大氣科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圖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微信出息了,南信大!
  • 南京大學:構建「三元四維」人才培養新體系,培養各行各業領軍拔尖...
    跨院系學科大類招生6個,包括人文科學試驗班(中文、歷史、哲學、新聞、海外教育等院系)、社會科學試驗班(社會、法學、政管、信管等學院)、數理科學類(數學、物理、天文、大氣科學等院系)、化學與生命科學類(化學、生物、環境等學院)、工科試驗班(現代工程、建築、工程管理等學院)、地球科學與資源環境類(地球科學、地理與海洋、大氣科學、環境等學院)。
  • 拔尖人才培養——高等教育風向標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
    而對大學來說,這是一個最重要的任務,因為培養人才、培養高級人才是大學最重要的基本任務。胡錦濤總書記在清華大學建校一百周年慶祝大會上指示我們,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必須要大力提升人才培養水準,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是人才培養。吳邦國不久前訪問清華大學時做了重要講話,他指出,一流大學應該成為匯聚優秀創新人才的重要平臺,成為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基地。
  • 首批拔尖計劃2.0基地來了 中大成廣東唯一入選高校
    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計劃2.0在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計算機科學的基礎上,增加天文學、地理科學、大氣科學、海洋科學、地球物理學、地質學、心理學、基礎醫學、哲學、經濟學、中國語言文學、歷史學。2019年,教育部再發兩份通知,對基地建設進行部署。
  • 青年領軍人才培養 | 邢定鈺院士:優秀人才是可以扎堆出現的
    以第一屆「國家實驗班」為例,41名畢業生中有近一半在南京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慕尼黑大學等國內外一流大學從事教學以及研發工作。基礎學科是國家創新發展的源泉,基礎學科拔尖人才是仰望星空的「領跑者」。南京大學國家實驗室實驗班在十餘年的探索中,不斷積累可推廣的經驗模式。
  • 培養未來的數學家!復旦大學數學英才班舉行開班儀式!
    立足培養未來的數學家,復旦開招數學英才班,並於昨天(10月13日)下午,舉行數學英才班開班儀式。受疫情影響,本次儀式為2019級、2020級學生合併開班。中國科學院院士、校長許寧生出席並講話。中國科學院院士洪家興、陳恕行,教務處處長蔣最敏,「雙一流」建設辦公室主任李粵江,上海數學中心主任李駿及相關院系成員、英才班全體師生共同與會。
  • 拔尖人才培養的國際範式和理論模型
    關鍵詞:拔尖人才;培養範式;模型  人才培養和人才隊伍建設一直是我國人才強國戰略實施過程中最為關鍵的議題,而拔尖創新人才在其中又處於十分重要的引領地位。作為我國教育現代化戰略部署的頂層設計,中共中央、國務院於2019年印發了《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明確提出要優化人才培養結構,加強創新人才特別是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
  • 這個「國」字頭實驗班:十年為中國培育百餘名科研領軍人才
    「核心競爭力」之「大成」,十年前,一個「國」字頭的實驗班悄然啟動了一項影響深遠的「大計劃」,如今迎來階段性「豐收」。 「中國確實已基本實現立足國內培養高層次人才的戰略目標,但在面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多樣化需求的問題時,總體上還不能完全滿足,存在著成才率低、流失率高、教育資源浪費大等問題。」正是有了這樣的遠慮,邢定鈺和一批實驗室相關人員於2009年提出創建「微結構國家實驗室實驗班」的設想:以國家實驗班的名義,面向南京大學物理、化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三個學院招生。
  • 創新味十足 山大這個班火了
    12月2日上午,山東大學第二屆創新實驗班開班,迎來了該校近40個學院的122名2018級新生。今年該實驗班在濟南和青島校區基礎上,將威海校區也吸納進來,且全面向文科專業開放,總報名人數近800人,是去年的近4倍。
  • 北大數學「拔尖計劃」十年記:打造數學高地 培養一流人才!
    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數學學科「拔尖人才培養計劃」可以說是「一號院系」的築夢計劃計劃實施十年來一系列拔尖人才培養舉措以及自由、包容的學術氛圍自2009年始,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啟動了數學學科「拔尖人才培養計劃」,分基礎數學和應用數學及統計兩個方向選拔培養數學領域的優秀本科生,經過10年的探索和實踐,已逐步形成「一手抓課堂教學,打下堅實學科基礎;一手抓科研訓練,提升科研創新能力」的培養模式。
  • 突出區域特色 改革人才培養模式
    ,協同建設實踐教育基地,協同制定企業培養方案,協同實施企業培養方案,協同指導畢業設計(論文),協同選拔優質本科生源,協同評價學生培養質量等「10大協同」人才培養模式重點改革內容。  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背景下,人才培養的要求必然是多元化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指出:高等教育要重點擴大應用型、複合型、技能型人才培養,以滿足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因此,我們既要培養少而精、高層次、國際化的研究型人才,更要著力培養大量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大人才培養結碩果
    67年來,學校始終把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著力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品德高尚、基礎厚實、專業精深、知行合一」的高素質人才,著力為解決區域、行業乃至人類面臨的資源環境問題提供高水平的人才和科技支撐作為一以貫之的初心。
  • 全國基礎醫學拔尖人才培養經驗交流會暨基礎醫學類教指委2020年度工作會議在上海召開
    》工作實施,12月11至13日,以「傳承·創新·引領」為主題的全國基礎醫學拔尖人才培養經驗交流會暨教育部基礎醫學類教學指導委員會(以下簡稱「教指委」)年度工作會議在上海召開。希望教指委專家們深刻領會《指導意見》精神,準確把握「三個面對」、「三個結合」、「三個原則」及「四新引領」的總體思路,進一步明確基礎學科是國家創新發展的源泉、先導和後盾,基礎醫學是現代醫學發展的基石、是臨床診療創新源泉的基礎,把脈當前基礎醫學人才培養總量偏少、人才培養質量整體不高、拔尖創新人才緊缺、師資隊伍非醫化、對臨床診療創新支撐不強等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用更高的標準、更開闊的視野、更長遠的眼光加快改革創新
  • 南京微結構國家實驗室實驗班教學改革紀實
    「優秀人才是可以成堆出現的。」這是中科院院士、南京微結構國家實驗室主任邢定鈺對南京微結構國家實驗室實驗班(以下簡稱「南大實驗班」)的評價。  自2009年創建以來,南大實驗班已經培養出近百名博士。據統計,第一屆南大實驗班中來自物理學院的27名同學,近一半只用4年就取得博士學位,超過10%獲得南大優秀博士生畢業論文,表現遠優於普通培養模式。
  • 國科大開設郭永懷力學實驗班和華羅庚數學實驗班
    據國科大招生辦公室負責人介紹,國科大本科生的培養目標是具有國際視野的未來科技領軍人才,每年招生約400人。採用綜合評價這一選拔方式,是為了在參考高考成績的基礎上,通過考察學生的科研潛力、高中期間學習情況等,選拔符合國科大培養目標的拔尖創新型人才。除了綜合評價招生方式,國科大還將在北京、山東、江蘇、浙江、陝西、湖南、四川、湖北、河南、福建、遼寧、雲南等12個省市,通過高考統考方式招生。
  • 空天創客成功協辦「2020中國拔尖創新人才(航天)協同培養校長論壇」
    (原標題:空天創客成功協辦「2020中國拔尖創新人才(航天)協同培養校長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