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局解讀《貨郵飛行航班時刻配置政策》助力提升我國航空物流行業國際競爭力

2020-08-14 中國吉林網

人民網北京8月12日電(記者劉佳)疫情期間,航空貨運為防疫物資及救援物資的運輸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在國家的政策支持下,我國航空貨運能力短時間內得到較大提升。為促進貨郵航空的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提高航班時刻資源的利用效率和利用效益,充分發揮貨郵航空高附加值、高時效性的特點,民航局出臺了《貨郵飛行航班時刻配置政策》(以下簡稱《配置政策》)。

記者就「如何有效管理和配置貨郵飛行航班時刻,進一步提高時刻資源利用效率和利用效益」「貨郵航班時刻與客運航班時刻之間的關係應如何處理」「不同機場的貨郵飛行時刻配置有何區分」等問題採訪了民航局空管辦相關負責人。

統籌謀劃 助力提升我國航空物流行業國際競爭力

近年來中國航空物流發展速度較快,保持向好的態勢,但貨郵航空發展仍落後於客運航空發展。2020年全國民航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補齊航空物流短板,認真落實《關於促進航空物流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深入研究航空貨運發展的規律,探索實施客貨分類管理;研究晚間部分時段貨運時刻不計入控總量範圍,支持貨運航班使用部分機場白天時刻的政策措施,優化貨運高峰期臨時加班審批政策;鼓勵航空物流企業完善境外網絡,積極融入全球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

民航局空管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下,我國航空貨運市場全貨機數量不足、貨運航線網絡布局不均衡、國際航空貨運市場份額小、整體競爭力弱等問題愈加明顯。今年3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要進一步提升我國國際航空貨運能力,努力穩定供應鏈。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要求,民航局成立了促進航空物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及4個專項工作小組,從綜合協調、政策支持、法律保障、運行提升等四方面發力。疫情期間,領導小組圍繞「六穩」「六保」著力推出了降低國際航空貨運成本、提升貨運航線航班審批效率、鼓勵航空公司「客改貨」等提升國際航空貨運能力的措施。

此次貨郵飛行航班時刻配置政策的出臺不僅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現代物流業發展的決策部署,更有利於進一步提高航空貨郵運輸能力,增強我國航空物流行業國際競爭力,促進產業鏈、價值鏈穩定,是民航提高治理能力與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重要體現。

推動貨郵航班時刻管理的工作由來已久。早在2018年1月,民航局就發布了《民航航班時刻管理辦法》確立了工作思路,明確「貨郵飛行時刻協調配置應當遵循的規則:一是以貨郵功能為主的機場以及航空貨郵集散的機場,遵照客貨並舉政策同等對待,二是其他機場逐步放開尖峰時段時刻安排窗口,早6點至8點可以安排進港時刻,晚10點至12點可以安排出港時刻」。

2018年9月,民航局下發了《關於下發2018年冬航季航班時刻配置政策的通知》,放開試點安排,明確了貨郵飛行航班時刻安排的時間窗口,並在天津、杭州、南京、 深圳、鄭州等五個以貨郵功能為主或航空貨郵集散的機場,遵照客貨並舉的原則,可適當安排日間貨郵時刻,進一步提高貨郵飛機日利用率和機場貨郵服務設施利用率,促進貨郵航空發展。

2020年1月,《民航局關於下發2020年夏航季航班時刻配置政策的通知》中再次推動政策落實,調整了貨郵飛行航班時刻配置政策,增加了貨郵航班時刻供給,明確「高度重視貨郵飛行時刻配置工作,鼓勵白天安排確有需求的貨郵飛行航班時刻,通過貨郵時刻政策調整,力爭貢獻 5%的貨郵運輸增長量。

據統計,2020年夏航季,全國周均定期航班時刻數為223321個,對比2019年夏航季全國周均定期航班時刻數增長了5.74%。其中,貨郵時刻量同比2019夏航季增加約50%,全國機場零時至六時新增的貨郵時刻數為2802個/周。

打破限制 實施分類量化和差異化配置

《配置政策》的最大變革是在原有貨郵飛行航班時刻配置政策的基礎上,按照主輔協調機場、非協調機場和貨郵功能較強的機場分類,實施差異化的貨郵飛行航班時刻配置窗口。此舉大大增加了貨郵航班時刻供給,拉長了貨郵飛行航班時刻安排窗口,力度非常大。

一是航班時刻主協調機場和航班時刻輔協調機場22點至次日8點,按照客貨飛行同等對待的原則協調配置貨郵飛行航班時刻,以進一步提高貨郵飛機日利用率和機場貨郵服務設施利用率。6點至8點可以安排貨郵飛行進港航班時刻,22點至24點可以安排貨郵飛行出港航班時刻。

二是貨運功能較強的樞紐機場(如北京大興機場、深圳寶安機場、杭州蕭山機場、天津濱海機場、南京祿口機場、鄭州新鄭機場等),可適當安排早8點至晚22點貨郵飛行航班時刻,用於國際地區貨郵航班飛行,進一步滿足貨郵航空運輸企業國際遠途貨郵運輸的航線網路布局需求,促進我國國際航空貨運能力提升。

三是航班時刻非協調機場,全時段按照客貨飛行同等對待的原則,協調配置貨郵飛行航班時刻。

民航局空管辦相關負責人指出,特別是關於貨運功能較強的樞紐機場和航班時刻非協調機場的配置窗口調整,可以說是目前貨郵航班時刻最大力度的政策開放。此外,全國機場零點至6點新增的貨郵飛行航班時刻,增量另計,原則上不受總量限制。

2018年的《民航航班時刻管理辦法》首次引入量化規則,根據航空企業配置基數與時刻效能配置係數的乘積進行時刻分配。此次《配置政策》也明確,主協調機場和航班時刻輔協調機場將建立貨郵飛行航班時刻池,運用量化規則公平高效配置航班時刻。在參照《民航航班時刻管理辦法》的基礎上,《配置政策》針對貨郵飛行的特點,擬定了貨郵飛行航班時刻配置規則,簡化為一套參數體系。其配置參數包括航空承運人上一同航季的航班時刻執行率記錄、航班時刻使用價值、航班正點率記錄、航空安全監管記錄、濫用航班時刻記錄的加權平均,確定航空承運人航班時刻優先配置次序。

這五個指標是民航局行業管理職能的重要體現,體現了民航局對提高航班正點率、提高航班時刻資源使用效率、建設行業誠信體系以及航空安全水平的高度重視和政策導向。值得一提的是,航班時刻使用價值這一指標的計算方式,為航段飛行距離與飛機可提供的載重數的乘積大小。這意味著載重越大、飛行距離越長的貨郵航班,越容易得到航班時刻,是具備貨郵特點的創新參數。

另外,《配置政策》還賦予地區管理局結合本地區機場發展實際一定的裁量權,明確地區管理局可根據轄區內協調機場的發展定位和實際需要,對量化配置規則中的權重係數進行上下浮動0.05的調整,在體現了貨郵飛行航班時刻配置的公平公正原則的同時,又兼顧了地區機場發展實際。

優化審批 精簡流程縮短時限

今年年初,結合國際疫情變化形勢和疫情防控階段性工作特點,民航局建立了國際貨運航班「綠色通道」審批機制,中外航空公司定期貨運航班在取得航線航班許可的前提下,暫不需要進行時刻協調,既滿足了疫情防控期間救援物資的緊急運輸需求,也確保了國際航空貨運供應鏈的穩定。

《配置政策》在明確常態下貨郵飛行航班時刻審批程序的前提下,特別強調在遇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自然災害等情況,由民航局航班時刻管理部門授權開闢「綠色通道」,負責貨郵飛行航班時刻的臨時配置。這一改變有利於進一步提升在特殊情況下貨郵飛行航班時刻審批、配置的應急能力,是民航提升行業行政管理能力的重要體現。

同時,《配置政策》還進一步縮短貨郵飛行航班時刻審批時間,對於日常定期貨郵航班和不定期貨郵航班在申請受理時限上也作了明確區分。其中,對「服務三農」、「精準扶貧」、「生鮮水果」、「電商節」等時效性強的日常不定期貨郵航班時刻申請,明確其應在執行日期前5個工作日提交地區管理局航班時刻管理部門,協調員應在執行日期前3個工作日予以答覆;日常定期貨郵飛行航班時刻申請,明確其應在執行日期前4周提交地區管理局航班時刻管理部門,協調員應在執行日期前至少1周予以明確答覆。

科學有效的執行率考核,是提高貨郵飛行航班時刻的利用率的重要手段,也是維護貨郵航班飛行的市場秩序的重要方式。《配置政策》對貨郵飛行航班時刻執行率實施差異化考核標準,特別是對於航班時刻資源已經飽和的航班時刻主協調機場和航班時刻輔協調機場,明確嚴格按照《民航航班時刻管理辦法》的有關要求,按照不少於80%的航班時刻執行率保留歷史時刻;航班時刻非協調機場,按照60%的標準考核貨郵航班時刻執行率。

民航局空管辦相關負責人指出,特別要強調的兩個字是「嚴格」,也就是說,航班時刻執行率的考核標準必須實現執行的強制性,由此有意引導貨郵航空運輸企業從自身發展實際出發,理性申請貨郵飛行航班時刻,合理布局貨郵航線網絡,避免貨郵飛行航班時刻在繁忙機場的盲目申請和虛佔,維護市場公平、誠信競爭的秩序。

此外,參照《民航航班時刻管理辦法》在給予貨郵飛行航班時刻在一定時間、一定情況下豁免執行率考核的同時,嚴厲懲處濫用航班時刻行為。根據《配置政策》,將設立航班時刻申請資格受限名單,對已經明確界定為有意或反覆濫用航班時刻行為的貨郵航空運輸公司,地區管理局應當立即召回其本航季的航班時刻,做出暫停受理本航季本機場新增貨郵航班時刻申請的決定。同時,視情節嚴重程度,由民航局時刻管理部門給予1到兩個航季或無限期暫停受理全國機場航班時刻申請的處理。

相關焦點

  • 民航業持續復甦 預計中秋國慶雙節航空運輸需求旺盛
    在日前舉行的民航局新聞發布會上,民航局航安辦副主任吳世傑介紹,8月份全行業完成運輸航空飛行86.2萬小時,同比下降20.3%,環比增長10.9%;通用航空飛行10.5萬小時,同比增長9.3%,環比下降4.1%。「當前,作為經濟發展先行官的交通業中的重要一環,我國民航業正呈現出穩健的恢復發展態勢。」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民航系主任李豔華說。
  • 民航局增加貨運航班時刻;3個抵滬國際航班被熔斷1-4周
    ​​更多可刷微信或微博「航旅圈」,加入航旅圈俱樂部(微信群)參與探討和互動,可加微信hanglvquan1民航局首次出臺《貨郵飛行航班時刻配置政策》。新政將根據機場的不同功能定位和航班時刻供需矛盾程度,實施分類量化和差異化的貨郵飛行航班時刻配置政策,對貨郵飛行航班時刻安排窗口進行調整優化,大大增加貨郵飛行航班時刻供給,並進一步明確了貨郵航班時刻分配的時間窗口、辦理程序、配置規則、考核標準等。新政將於2020年10月25日起實施。
  • 2020年中國航空貨運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政策層面將助推...
    未來,隨著《中國民航四型機場建設行動綱要(2020-2035年)》、《關於促進航空貨運設施發展的意見》等行業政策的進一步落實,預計國內航空貨運市場將迎來快速提升時期。國內航空貨運市場規模下行隨著中國民用航空業的發展,我國民航貨郵運輸總量不斷提高,但從2016年開始國內貨郵運輸增速逐年下降。
  • 民航局:加快形成民航領域「新發展格局」
    《意見》緊扣「新發展格局」要求,將航空貨運設施發展放在經濟發展的大局中予以謀劃,聚焦短板、弱項,更好服務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美好生活對現代化航空物流的需求。靳軍號也表示,為加強國際航空貨運能力的長期建設,民航局成立了促進航空物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堅持「優環境、補短板、調結構、強供給」原則。
  • 海航加快布局航空貨運產業,打造海南超級新空港大物流
    海航積極加強航空貨運運力配置,擴大運力規模,在海南陸續投放40餘架次寬體機運送荔枝、芒果、青桔、蝦苗等。截至10月底,累計運送近3萬噸海南農產品出島,為海南林果業、養殖業貫通流通環節,拓寬銷路,助力提高海南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 掘金非洲:菜鳥聯手埃塞航空
    今年以來,菜鳥開拓國際航線的步伐未曾停歇:· 3月31日,菜鳥國際包機航線(杭州—吉隆坡)正式首航,上萬中國商家發出的包裹以及中國捐贈的救援物資,將通過這條國際幹線直達東南亞· 7月14日,菜鳥聯合俄羅斯空橋航空新開一條洲際航線,新開的航線每周三個航班,自香港,經過比利時列日,最後抵達
  • 民航局9月新聞發布會:加快形成民航領域「新發展格局」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趙丹 報導:9月15日,民航局召開9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民航8月安全生產運行情況,部分國內航線航班準入政策的調整情況,並解讀《關於促進航空貨運設施發展的意見》,近30家主流媒體在線上參加發布會。
  • 民航局9月發布會|通用航空飛行10.5萬小時
    中國民用航空局今日舉行新聞發布會,民航局發言人、相關司局主要負責人介紹民航8月安全生產運行情況、解讀《關於促進航空貨運設施發展的意見》、通報部分國內航線航班準入政策的調整情況。未發生運輸航空事故,行業安全生產繼續保持總體平穩態勢。截至8月底,全國運輸航空持續安全飛行120個月、8580萬小時。
  • 旺季背後 我國航空貨運市場仍面臨轉型等挑戰
    受我國政策大力支持,我國航空貨運迎來發展機遇在疫情期間,確保產業鏈、供應鏈暢通的航空物流成為備受關注的焦點。我國政府各相關部門從優環境、補短板、調結構、強供給幾個方面密集出臺多項民航貨運發展支持政策。今年1月7日民航局出臺了《關於簡化手續優化改策支持航空貨運發展的通知》;3月9日民航局下發了《關於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有關支持政策通知》通過積極推進降費減負、加大基礎設施投資、促進航空運輸發展、優化政務服務工作等五個方面十六條政策措施,促進民航業穩定發展;3月24日國務院會議決策部署,民航圍繞中國產業國際供應鏈的保通保運保供,著力推進6項舉措;5月13日民航局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優化貨運航線航班管理政策的通知
  • 中國積極與多國加強「客艙載貨」政策磋商 多舉措提高國際航空貨運能力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楊磊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李琳):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國內各大航空公司貨運量大幅攀升。中國正多舉措提高國際航空貨運能力,暢通供應鏈、穩定產業鏈。民航局發展計劃司副司長張清介紹了最新數據:「8月,從貨運方式看,全貨機完成貨郵運輸量同比繼續保持較快增長,本月全貨機完成貨郵運輸量22.0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20.1%。」但在貨運量大幅增長的同時,由於國際航班班次減少,航空公司運力明顯不足。目前,中國全貨機總數170餘架,佔全部飛機總量僅有5%。不少航空公司只好將客機改裝成貨機,用於貨物運輸。
  • 民航局10月新聞發布會:「十三五」基本實現航空運輸大國向航空運輸強國跨越
    尤其是在今年以來,全行業堅持「三防」「四保」等工作要求,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民航安全工作,確保了行業安全態勢平穩可控。「十三五」期間,我國民航運輸和通用航空發展實現「兩翼齊飛」。據民航局運輸司副司長商可佳介紹,運輸航空方面,截至2019年末,全行業完成運輸總周轉量1293億噸公裡,繼續保持自2005年以來世界排名第二的位置,年均增長11%,逐年縮小與第一的差距;完成旅客運輸量6.6億人次、貨郵運輸量753萬噸,年均分別增長10.7%和4.6%,特別是旅客周轉量在國家綜合交通體系中比重逐年增加,由「十二五」末的24.2%提升至33.1%。
  • 航空行業深度報告:「雙節」助力內線復甦,密切關注國際客運轉折
    由於國際疫情形勢嚴峻,為防疫情境外輸入,民航局於 3 月 26 日下發《關於疫情防控期間繼續調減國際客運航班量的通知》,要求國內每家航空公司經營至任一國家的航線只 能保留 1 條,且每條航線每周運營班次不得超過 1 班;外國每家航空公司經營至我國的航線只能保留 1 條, 且每周運營班次不得超過 1 班,即「五個一」政策。
  • 「十三五」我國民航運輸和通用航空發展「兩翼齊飛」
    運輸司副司長商可佳指出,「十三五」期間,我國民航運輸和通用航空發展實現「兩翼齊飛」。運輸航空在速度、質量、效益方面穩步快速提升,在國家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比重逐年增加,航空運輸總周轉量繼續保持自2005年以來世界排名第二的位置,並逐年縮小與第一的差距。通用航空在國家政策指引下,迎來發展新機遇,開創事業新局面,創新試點取得階段性成果,分類管理和「放管服」改革收穫全方位成效。
  • 民航局:調整放寬部分國內航線航班準入政策
    9月15日,民航局舉行新聞發布會,民航局新聞發言人、相關司局主要負責人介紹民航8月安全生產運行情況、通報部分國內航線航班準入政策的調整情況。在安全運行方面,8月份,全行業完成運輸航空飛行86.2萬小時,同比下降20.3%,環比增長10.9%;通用航空飛行10.5萬小時,同比增長9.3%,環比下降4.1%。未發生運輸航空事故,行業安全生產繼續保持總體平穩態勢。截至8月底,全國運輸航空持續安全飛行120個月、8580萬小時。
  • 深度|後疫情時代航空物流發展正當時
    我國沒有一個專業的貨運機場,現有機場的貨運設施專業化水平也不是很高,機場的航線的安排、時刻的安排等方面是『重客輕貨』的。另外,在境外網絡方面短板是比較明顯,同時,沒有大型的航空貨運龍頭企業,對於我國航空物流參與國際競爭也是不利的。」
  • 航空貨運:烽火大西北
    兵家必爭之地近日,民航局官網發布《關於為西北國際貨運航空有限公司(籌)頒發公共航空運輸企業經營許可證的公示》。民航局為何此時批覆西北貨航?西北貨航什麼來頭?西安能否成為貨運重要樞紐?陝西位於我國大陸地理版圖中心,歷史文化悠久,產業基礎較好,航空產業總資產較大,&34;建設更是讓陝西站上對外開放前沿,發展航空產業具有得天獨厚優勢。希望民航局在空域資源配置、國際運輸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給予更多支持,助力陝西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發展。陝西將認真落實合作協議,統籌謀劃民航業發展規劃,提升民航產業發展水平,為民航強國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 前三季度民航貨郵運輸量已恢復至去年同期的近九成
    近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八次會議研究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和現代流通體系建設問題,明確要求加強國際航空貨運能力建設。怎樣進一步發展我國航空貨運體系,增強我國航空貨運的國際競爭力?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需求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