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來自祖國濃濃的愛」——在美留學生領取「健康包」背後的故事

2020-12-05 中國青年網

4月10日,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圖森市,亞利桑那大學的中國留學生志願者整理「健康包」,準備分發給同學們。 新華社發

新華社洛杉磯4月17日電通訊:「來自祖國濃濃的愛」——在美留學生領取「健康包」背後的故事

新華社記者高山

「滿滿的『健康包』是祖國濃濃的愛」,這是美國南加州大學一名中國留學生在微信朋友圈的留言。美國西部多所大學的中國留學生近日陸續領到中國駐洛杉磯總領館發放的防疫物資,小小「健康包」一時間在他們的朋友圈迅速刷屏。

4月8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市,部分參與「健康包」分發的南加州大學中國留學生志願者合影。 新華社發

「風裡雨裡,祖國牽掛你」

進入3月後,新冠疫情在美國迅速蔓延,目前美國已成為全球確診人數和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嚴峻疫情下,美國各地高校紛紛關閉校園,改用網絡授課等方式教學。

來自加利福尼亞州查普曼大學的中國留學生王陸瀛在給總領館的「家書」中寫道:「3月中旬,洛城(洛杉磯)『淪陷』……猛增的數字,一搶而空的超市,口罩、洗手液等物資一夜之間變得一件難求……」

危難之際,一批由中國外交部專為海外留學人員調配的抗疫物資從北京運抵洛杉磯。中國駐洛杉磯總領館第一時間將1.5萬個「健康包」分發給領區內的中國留學生。每個「健康包」內裝有20隻一次性醫用口罩、2隻KN95口罩、1包消毒紙巾、2盒連花清瘟膠囊和1本防疫指南。

4月12日,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圖森市,亞利桑那大學的中國留學生領取「健康包」。 新華社發

南加州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主席賈海航告訴新華社記者,南加州大學是中國留學生人數最多的美國高校之一,總數近7000人。疫情的暴發難免讓留學生和家人們擔心,但出於學業和籤證等綜合考量,還有約一半學生選擇留在洛杉磯。

賈海航說,在美國防疫物資短缺讓大家著急時,總領館及時發放「健康包」,令同學們感到非常溫暖。

亞利桑那大學一名中國留學生在朋友圈留言:「風裡雨裡,祖國牽掛你。當很多人還在被建議戴口罩時,祖國已經將口罩不遠千裡送到我們手中。」

4月11日,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坦佩市,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中國留學生領取「健康包」。新華社發

「知不易,方知感恩」

中國駐洛杉磯總領館領區橫跨美國夏威夷、加利福尼亞、亞利桑那和新墨西哥等多個州,領區內中國留學生超過5萬人,是中國留學生人數最多的領區之一。

疫情不斷蔓延,美國各地紛紛實施「居家令」等限制措施,分發「健康包」並不是一件易事。各校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因地制宜,分區域和時段迅速將從領館領取的「健康包」分發到留學生手中。

賈海航在朋友圈向30多名參與發放「健康包」的學生志願者表達感謝:「4天,2120個『健康包』,180箱物資,無數個表格、微信群和郵件,良好的團隊合作……我們想的永遠都是『辦法總比困難多』。」

4月12日,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坦佩市,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中國留學生排隊領取「健康包」。 新華社發

南加州大學一名志願者寫道:「這不僅是抗疫物資,更是心靈的一劑良方。一個下午的志願者工作是我本月最大的運動量了,回到家滿臉的印痕……知不易,方知感恩。」

亞利桑那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主席吳清源說,他們在發放「健康包」時,參與的志願者甚至提前七八天就在家隔離,確保發放物資的人員是健康的。他說,學生志願者都很年輕,但大家在困難時刻挺身而出,辛苦卻樂在其中。「這是一場真正的成人禮。」

4月9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奧蘭治縣,查普曼大學部分中國留學生領取「健康包」後合影。 新華社發

「堅持防護,讓祖國放心」

中國駐洛杉磯總領館教育領事曹乾說,「健康包」的發放體現了祖國對廣大留學生的關心與愛護,而留學生們在疫情面前表現出團結互助、同舟共濟的精神,更讓人感受到這一代人對祖國的熱愛。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主席劉柏鴻說,許多人主動把領取「健康包」的機會讓給更需要的同學,或者是幾個人分享一個,他們還分了一些「健康包」給當地的中國小留學生以及多所航校的中國學員。

加州河濱城市學院一名學生志願者在同父母分享自己參與「健康包」分發工作的體驗時說:「越在這個時候,越需要我們站出來為同學們服務。」

王陸瀛在代表查普曼大學全體中國留學生寫的「家書」中說:「兒行千裡母擔憂,母在遠方兒更愁,我們這一代有了更多的擔當。」

她表示,留學生們要「堅持防護,讓祖國放心」。「我們也盼著洛城的『春天』。潛心求學,安全返回,報效祖國。」

(來源:新華網客戶端)

相關焦點

  • 世界各地的留學生收到中國使館健康包時,是怎樣的心情?
    滯留海外的中國留學生也面臨口罩脫銷、洗手液限購、預防藥品買不到的問題。此前,外交部發言人耿爽表示,「包括留學生在內的海外同胞的安全與健康無時無刻不牽動著祖國的心。」中國駐外使領館紛紛向海外的中國留學人員發放「健康包」,這個包裹裡有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品。這些防疫物品大多數都由國內籌集,跨越山海,運送到各個駐外使領館。
  • 留學生注意啦!駐墨爾本總領事館派發國家物資「健康包」
    4月2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介紹,各使館領館通過各種渠道為留學人員發放「健康包」,源源不斷向中國留學生調配50萬份健康包,包括1100多萬份口罩、50萬份消毒物品等物資。
  • 中國駐墨爾本總領館舉行「健康包」發放儀式
    圖片來源:中國駐墨爾本總領事館網站中國僑網4月21日電 據中國駐墨爾本總領事館網站消息,4月15日下午,中國駐墨爾本總領館舉行「健康包」發放儀式,將滿載祖國關懷的「健康包」傳遞到中國留學生手中。龍舟總領事表示,為幫助同學們更好地做好個人疫情防護,黨和國家克服資源緊張,航空運力等困難,全力籌措物資,及時向海外中國留學生發放 「健康包」。「愛心贈學子,萬裡近吾鄉」,希望學聯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認真組織好此次「健康包」發放工作,將祖國的關懷和問候傳遞到領區的每一位中國留學生心中。
  • 中國駐日本大阪總領館向在日留學生發放「健康包」
    11日上午,1萬份留學生「健康包」抵達日本大阪,中國駐大阪總領事何振良通過視頻連線領區30多所大學的留學生代表,對「健康包」進行了「雲端交接」。   2020年4月11日,在日本大阪,中國駐大阪總領事何振良(左四)與總領館工作人員參加大阪領區中國留學人員「健康包」「雲端」發放儀式時合影留念。(新華社發)    何振良對留學生代表表示,目前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和關心海外留學人員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在國內防疫物資仍十分緊張的情況下為大家準備了「健康包」。
  • 使館送「健康包」澳洲留學生太幸福!
    (圖片來源:The Age)另外,大使館正在發「健康包」莫納什的疫情補貼也安排上了!五月第一周,僱主們就會收到這筆來自政府的支持。澳洲財長(右) | ABC News然而,廣大的留學生朋友就要問了「發錢,怎麼沒有我們的份?」(畢竟這些年我們給澳洲可貢獻了不少)總理表示暫無國際學生補助雖然政府沒有考慮到留學生群體,並且話說得令人寒心:「現在是國際學生回家的時候了!」
  • 駐墨爾本總領館向領區僑胞發放防疫「健康包」
    來源:中國僑網中國僑網6月4日電據中國駐墨爾本總領館網站消息,日前,駐墨爾本總領事館與中華海外聯誼會共同向領區僑胞發放包括口罩和手套在內的防疫「健康包」,中國駐墨爾本總領事龍舟出席發放儀式並同僑團代表進行交流。
  • 遊子寫家書 深情謝祖國
    「健康包」。北美開學之際,留學生們心繫祖國,通過不同渠道給祖國加油。十五個時區的晝夜顛倒,不斷提醒著家人。雖身處異鄉,但不忘身後的家,那一通通遠程電話傳遞著我們的牽掛。兒行千裡母擔憂,母在遠方兒更愁,我們這一代有了更多的擔當。 3月中旬,洛城「淪陷」,查普曼大學宣布封校,全部課程變為網課。猛增的數字,一搶而空的超市,口罩、洗手液等物資一夜之間變得一件難求。
  • 留學生許可馨、教授梁豔萍,不同的辱國言論,同樣令人寒心
    這背後是一份濃濃的家國情懷,更是一份榮耀和擔當。在建國初期,錢學森、鄧稼先等老一批科學家,拋棄海外的優渥待遇和條件,甘願建設當時一貧如洗的祖國,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科學家的良心,更是中國教育培養出的人才應該有的樣子。反觀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內名校學子出國留學,而學生歸來者卻成為了少數,著實令人有一番為國外培養人才的感嘆。
  • 通訊:中俄友誼的傳承者——記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中國留學生席浚斐
    新華社符拉迪沃斯託克9月6日電通訊:中俄友誼的傳承者——記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中國留學生席浚斐新華社記者吳剛席浚斐是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的一名中國留學生。關於他,有一個很長的故事。講這個故事,要從他的家鄉開始。席浚斐出生在大禹故裡、美麗羌鄉——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縣。也許,更多的人知道這裡,是因為2008年5月的那場地震。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後,俄羅斯政府立即決定邀請中國地震災區兒童赴俄羅斯療養。
  • 中國駐檳城總領館向中國留學生發放「健康包」
    日前,總領館為登記在校的68位中國籍留學生郵寄「健康包」,並協調校方妥善安排接收和發放事宜。總領館再次提醒領區中國同胞進一步加強日常防護:一、請科學理性面對疫情,保持冷靜,不要驚慌。二、密切關注疫情動向,嚴格遵守當地政府頒布的各項行動管制措施及各行業相關標準作業程序(SOP)。1.居家應勤洗手、勤消毒、勤通風,保持個人和環境衛生。
  • 錢學森當年要回貧窮落後的祖國,當下留學生為什麼不願意回來?
    從疫情期間大環境下看出,雖然大多人對祖國的感情是無比熱愛,無條件相信祖國,為祖國服務,但少數人卻在祖國有難的時候對祖國進行抹黑,甚至進行攻擊,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響,其中留學生或者某些所謂的知識分子就首當其衝。
  • 通訊:諾獎得主笑談行為經濟學的背後故事
    新華社芝加哥10月9日電  通訊:諾獎得主笑談行為經濟學的背後故事  新華社記者王強 苗壯  美國中部時間9日凌晨4點突然響起的手機鈴聲,吵醒了睡夢中的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教授理察·塞勒。  這位滿頭白髮的教授當天在芝加哥大學舉行的記者會上笑著說,看到電話號碼來自瑞典,他馬上預感到這一好消息——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他,以表彰他在行為經濟學研究領域作出的突出貢獻。
  • 飯圈、帝吧、留學生集體為祖國打call!這是最熱血的應援!
    我們都有一個愛豆名字叫阿中(中國)他們自發集結成了數量龐大的「網絡遠徵軍」用特有的飯圈文化在海外社交媒體上向發表「港獨」言論的人開戰飯圈女孩的「殺傷力」堪稱「屠版」「阿中」「阿中哥哥」也被網友稱為「統一飯圈的唯一流量」網友製圖帝吧出徵
  • 《歌唱祖國·一首歌一座城》今日收官,「愛拼才會贏」唱響中國魂
    《歌唱祖國·一首歌一座城》是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主辦,央視網、央廣網、國際在線、愛上傳媒、各地IPTV分平臺共同承辦的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型全媒體活動。福建泉州選送的《愛拼才會贏》,是在央視展播的第17首歌曲,也是收官之作。  「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愛拼才會贏。」
  • 《歌唱祖國》發泉州音樂故事 愛拼精神激勵全民
    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主辦,央視網、愛上傳媒、各地IPTV分平臺共同承辦的大型全媒體活動《歌唱祖國·一首歌一座城》,火熱開啟了音樂故事作品展播活動。10月27日起,全新改版的央視紀錄頻道還在每晚的《9視頻》時段進行17首音樂故事作品的大屏展播,將此次全媒體活動推向高潮。本次大屏展播的最後一首歌曲,就是由福建IPTV分平臺與海峽衛視聯合製作的音樂故事作品《愛拼才會贏》,它不僅藉助「古今交融」的南音曲調展現泉州人對傳統文化的傳承,還以泉州企業家群像和「世中運」青少年志願者的故事,賦予「愛拼才會贏」新的時代內涵。
  • 英語熱詞:健康包health package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英語熱詞:健康包health package 2020-04-14 13:55 來源:21世紀英文報 作者:
  • 鄧紫棋(來自天堂的魔鬼)歌曲背後的故事!
    (來自天堂的魔鬼)這首歌由香港女歌手鄧紫棋在2015年所演唱,歌曲憑藉鄧紫棋獨有的美聲,再結合激情四射澎湃有力的曲調,使這種歌將流行音樂的美感展示得淋漓盡致,再增添幾分搖滾的風格,使整首歌聽起來有一種復古之美,獨特的魅力讓這首歌自問世至今,五年來在各大視頻平臺。
  • 衝破美國阻撓回國半導體材料之母:留學生要把黃金時代貢獻給祖國
    她被譽為「中國半導體材料之母」、「中國太空材料之母」,創造了中國半導體材料領域多個第一; 她曾衝破美國重重阻撓回到祖國,不計名利,終身未婚,為祖國的半導體事業奉獻了一生。 她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林蘭英。:「無論是50年代還是80年代,甚至21世紀,有一個我們大家必須遵循的共同點,那就是,凡是炎黃子孫,你應該把你的黃金時代貢獻給祖國的科學事業。」
  • 中國日記·12月17日 | 祖國,最溫暖的家
    有人或許難以理解這些字詞背後的艱辛,但真正經歷過的都知道,在回國航班一票難求時,祖國的接機是多麼可貴和及時。在加拿大讀書的小叉子(網名)就是其中之一。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本來計劃4月份回國的小叉子滯留加拿大。考慮到自己在國外有吃有住,防疫物資儲備充足,只要減少外出就比較安全,她決定暫不回國。誰知五月初,母親因病住院,小叉子一下慌了神。
  • 一封來自墨爾本中國留學生的感謝信
    編者按:2020年12月14日,駐墨爾本總領館領事保護熱線接到一個緊急求助電話,就讀於墨爾本大學的中國留學生漢雨身患重病,急需治療,希望領館為其提供幫助。病情緊急,治療不容拖延。駐墨爾本總領館教育處快速行動,迅疾啟動聯動機制,協調高校順利為該生提供醫療救治。該同學隨後向總領館寄來感謝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