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試馬上就要開始啦,同學們也都在認認真真地複習,迎接期末考試,對於數學這門科目,想考好成績,除了平時扎紮實實的學之外,最後的系統複習也很重要,要善於思考,多歸納總結,將同類型的題型歸類,將錯題分類整理,舉一反三,融會貫通,這些都是學習數學的常用方法。
一元一次不等式組是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下冊第九章的內容,也是同學們重點要掌握的內容,其實,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與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驟大致相同,一般要經過去分母,去括號,移項,合併同類型,係數化為1這五步,但並不是每個不等式都必須要經過這5個步驟,得看具體的題目而靈活運用。
大部分同學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是不會出現太大問題,基本的題型都能解正確,但是有一部分同學卻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中出現很多錯誤,不會表示不等式組的公共部分,從而不能求出不等式組的正確解集,今天,小隴專門整理了解不等式組時易犯的6個錯誤,同學們一定要熟練掌握,才能在解題時少出錯,拿高分,快收藏了,一點點地「吃透」每個題型。
易錯點1:誤認為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公共部分」就是兩個數之間的部分.
錯因剖析: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方法是先分別求出不等式組中各個不等式的解集,再利用數軸求出這些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此題錯在對「公共部分」的理解上,誤認為兩個數之間的部分為「公共部分」(即解集).實際上,這兩部分沒有「公共部分」,也就是說此不等式組無解,而所謂「公共部分」的解是指「兩線重疊」的部分.此外,有些同學可能會受到解題順序的影響,把解集表示成1<x<-2或-2<x>1等,這些都是錯誤的.
易錯點2:誤認為「同向解集哪個表示範圍大就取哪個」.
錯因剖析:本例錯解中,由於對不等式組的解集理解得不深刻,在根據兩個解集的範圍確定不等式組的解集時,形成錯誤的認識.其實在求兩個一元一次不等式組成的不等式組的解集時,可歸納為以下四種基本類型(設a<b):
易錯點3:混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和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方法.
錯因剖析:本例錯在將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和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方法混淆,誤將解二元一次方程組中的加減消元法用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中.產生此類錯誤的根本原因是沒有正確區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和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不同點,(1)解二元一次方程組時,兩個方程不是單獨存在的;(2)由兩個一元一次不等式組成的不等式組的解集,可歸納為「獨立解,集中到」,即獨立地解不等式組中的每一個不等式組中的每一個不等式,在解的過程中,各不等式彼此不發生關係,「組」的作用在最後,即每一個不等式的解集都要求出來後,再利用數軸從「公共部分」的角度去求「組」的解集.
易錯點4:在去分母時,漏乘常數項.
錯因剖析: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需要先求出每一個不等式的解,最後找出它們的公共部分.對不等式進行變形時,一定要使用同解變形,不然就容易出錯.本例的解答過程中沒有掌握不等式的運算性質,在去分母時漏乘了中間的一項.此外,還要注意在表示「大小小大中間取」這類不等式的解集時應按一般順序,把小的那個數放在前面,大的那個數放在後面,用「<」連接.
易錯點5:忽視不等式兩邊同乘(或除以)的數的符號,導致不等式方向出錯.
錯因剖析:在利用不等式的性質解不等式時,如果不等式兩邊同乘(或除以)的數是含字母的式子,應注意討論含字母的式子的符號.本例中不等式兩邊同乘(或除以)的(1-2a),在不確定取值符號的情況下進行約分,所以出錯.
易錯點6:尋找待定字母的取值範圍時易漏特殊情況.
錯因剖析:由已知不等式的解集確定不等式組的解集時,可按「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間取,大大小小取不了」的基本規律求解,但當已知不等式組的解集而求不等式的解集中待定字母取值範圍時則不能完全套用此規律,還應考慮特例,即a=3,有x≤3及 x>3,而此時不等式組也是無解的.因此,本題錯在沒有考慮待定字母的取值範圍的特殊情況.
錯因剖析:本題主要考查同學們是否會運用逆向思維解決含有待定字母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特解.上述解法錯在忽視a≤x<2中有5個整數解時,a雖不唯一,但也有一定的限制,a的取值範圍在-3與-4之間,其中包括-3,但不應包括-4,所以錯解在確定 a的取值範圍時擴大了解的範圍.
對於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問題,同學們要深刻領會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基礎知識,熟悉這6個易錯點,牢固地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法和步驟,從而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是更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