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農民出身,打破國外製鹼法長達70年的壟斷,成為行業權威

2020-12-04 芷天歷史趣聞

此人是農民出身,打破國外製鹼法長達70年的壟斷,成為行業權威

眾所周知,許多輕化工業產品製造都需要用到大量的鹼,例如紡織、肥皂、造紙、玻璃、火藥等等。而鹼作為一種工業上廣泛使用的無機化合物,起初因為技術的限制無法實現工業化,後來比利時的化學家索爾維發現了氛鹼法,才令鹼實現工業化生產,但因為這一制鹼方法產量大成倍低等原因,資本家為了盈利將之壟斷,成為他們專享的一項技術。

在民國時期,我國大力發展工業,對鹼的需求量很大,而當時鹼基本全部依賴外國進口。資本家每年都要從我國賺取巨額利潤。直到一個人出世,才打破了國外製鹼法長達七十餘年的壟斷,他就是侯德榜。

侯德榜於1890年出生在福州的一個農民家庭,因為姑媽的資助才得以上學,進入校園後的侯德榜展現出了過人的學習能力,21歲時考入清華留美預備學堂,到1913年,清華學堂宣布了第一批畢業名單,在十六位赴美留學的人員中,侯德榜名列其中。他被保送到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繼續攻讀化學。

完成本科學業後,侯德榜對知識的渴求絲毫不減,他又考入了哥倫比亞大學,並取得了碩士與博士學位。留在國外會有更好發展前途的他,在接到國內永利制鹼公司總經理範旭東的邀聘後,毅然決定離開美國回到故鄉,回國後侯德榜擔任起永利技師長的職務。

當時制鹼方法依然壟斷在少數外國公司,永利制鹼公司花費重金也是只買到了一份索爾維制鹼法的簡易版本,這份簡略的材料再涉及制鹼核心問題的地方都一掠而過。

侯德榜的知道國內製鹼意義重大,他在拿到這份簡略的資料後,帶領大量職工日夜奮戰,攻克一個個技術難關,終於歷經五年的鑽研,在1926年侯德榜成功利用自己研究的方法生產出了優質的純鹼,這一技術使中國成為當時亞洲唯一一個能夠製造純鹼的國家,並徹底擺脫了純鹼全靠進口的局面,打破了國外製鹼法數十年的壟斷。

如此高質量的制鹼方法,如果侯德榜也像外國公司一樣壟斷生產,那麼單憑這一項技術就能夠為他帶來巨大利益,可侯德榜沒有那麼做,他將自己的方法公之於眾,讓全世界都知道了這項技術。

有了足夠的純鹼,我國的輕工業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後來戰爭頻繁,我國對化學原料的需求越來越大,國民政府打算建造一所生產化學原料的工廠,可是因為技術不足,不僅工廠的設備需要從外國進口,就連生產的專家也要請外國人前來。

外國人知道建造工廠的緊迫性,所以在待遇方面獅子大開口,他們苛刻的要求令我國無法接受。可戰局緊迫,這些化工原料必不可少,沒有辦法侯德榜再次挑起這個擔子,他購買了設備,再次投身研究。

多年的求學令侯德榜積累了大量的化學知識,經過他的帶領,這些化學原料一個個被研製出來,投入到戰場中。誰也想不到出身平平、其貌不揚的侯德榜竟然取得這般成就。

而說到侯德榜不得不提的自然是「侯氏制鹼法」,前文我們提到的制鹼方法仍脫胎於索爾維制鹼法,後來因為工廠遷址,這一方法不再適用工廠環境。為了能夠繼續制鹼,侯德榜繼續研究、埋頭苦幹最終研發出了全新的制鹼方法,新的制鹼方法不僅對生產原料的利用率更高,所用的設備更少,產出的廢料也更少。這一方法一經問世,立馬成為了制鹼行業裡的權威,人們也將這一方法稱之為「侯氏制鹼法」。

侯德榜的一生嚴謹治學,用自己身軀,與一眾實業家化學家託起了中國現代化學工業的大廈!

相關焦點

  • 侯德榜受聘,回國任制鹼技師長,打破了英國對中國制鹼市場的壟斷
    侯德榜受聘,回國任制鹼技師長,打破了英國對中國制鹼市場的壟斷大家好,歡迎大家閱讀小編的文章。愛國實業家範旭東為應急需,在興辦久大精鹽公司的基礎上,於1917年在天津塘沽創辦永利制鹼公司。範旭東明白,鹼廠「若要成功,全在技術」,但當時先進的制鹼技術——索爾維制鹼法被歐美列強牢牢控制,它們組成索爾維公會嚴防洩密,根本無從獲知其技術要領。1921年10月,侯德榜受範旭東聘請,回國任永利制鹼公司技師長(即總工程師)。
  • 侯德榜——侯氏制鹼法
    這種制鹼法被稱為蘇爾維法,壟斷世界制鹼行業達70多年。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氨氣可循環利用,工藝簡單,原料易得。但是,它也有兩個致命的缺點:一是食鹽利用率太低,只有70%左右;二是氯化銨和石灰乳反應生成的大量氯化鈣用處不大,無法處理,甚至造成環境汙染。當時,雖然許多國家的化學家也曾試圖對此法加以改進,但都沒有成功。
  • 打破國外「卡脖子」技術壟斷 「原電池法超高純氧化鎂/電力聯產...
    (原標題:打破國外「卡脖子」技術壟斷 「原電池法超高純氧化鎂/電力聯產項目技術成果發布會」隆重召開)2020年12月2日「原電池法超高純氧化鎂/電力聯產項目技術成果發布會」在河北省唐山市海港開發區昌盛國際酒店召開,本次發布會由唐山海港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辦
  • 浩歐博:過敏檢測龍頭 酶聯免疫法產品打破國外壟斷
    《紅周刊(博客,微博)》通過Wind數據整理發現,2017年至2019年,浩歐博營收由1.46億元增長至2.59億元,扣非淨利潤由0.21億元增長至0.64億元,複合增速分別達到33.2%和74.6%,同期增幅明顯領先於行業均值。酶聯免疫法產品打破國外壟斷,過敏檢測業務支撐業績增長目前,過敏檢測的主要市場為IgE檢測領域。
  • 10門功課考1000分,學霸打破西方技術壟斷,結局卻令人唏噓
    正是在這次的入學考試中,侯德榜以10門功課滿分1000的優異成績,成為了清華園人盡皆知的人物。1913年,侯德榜被清華學堂保送前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化工科學習。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侯德榜到了美國後,他的「學霸」特質依舊沒有被打破。一路獲得了博士學位,甚至被美國的科學學會以及化學學會接納為會員。
  • 他是清華高材生,稱為千分才子,他打破了西方國家制鹼技術的封鎖
    他是清華高材生,被稱為千分才子,他打破了西方國家制鹼技術的封鎖,首創了「侯氏制鹼法」,他到底是誰?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侯德榜的故事,感悟一下千分才子的風採。第一,侯德榜是誰?面對範旭東的誠摯來信,侯德榜毅然放棄了美國的高薪工作,回到祖國懷抱,加入了範旭東的永利制鹼公司。第二,侯氏制鹼法當時,世界的制鹼技術採用的是1862年創製的索爾維制鹼法。索爾維制鹼法雖沿用了大半個世紀,但是在索爾維公會的操縱下,其核心技術仍未公開。
  • 侯德榜:創造「侯氏制鹼法」的化工泰鬥
    在生活中,我們做麵包或者蒸饅頭時常常會加一樣東西,那就是鹼。同樣,在工業生產過程中也需要添加鹼這一工業原料,如:製作肥皂、玻璃、紙張、冶金等。可以說,鹼被廣泛運用在生活中,但是你知道嗎?我國直到1926年才打破國外製鹼技術壟斷,真正憑藉自己的力量製造出優質純鹼。
  • 打破國外壟斷,矽微粉龍頭聯瑞新材即將登陸科創板
    多年深耕矽微粉,打破國外壟斷隨著網絡化和信息化的不斷發展,以集成電路為代表的微電子技術和微電子產業迎來歷史性高光時刻。在集成電路製造過程中,封裝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據統計,全球集成電路封裝中97%採用環氧塑料封裝作為外殼材料,而其中的70%-90%為矽微粉。
  • 打破國外壟斷 原電池法超高純氧化鎂技術有哪些新突破?
    經濟觀察網記者了解到,北京理工大學(唐山)轉化研究中心自主研發的「原電池法超高純氧化鎂」技術實現突破,解決了我國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攻關的技術和產業化難題,打破了一直以來該領域被國外技術「卡脖子」的狀況。高純度氧化鎂是精細化工產品和高溫耐火材料,大量用於航空航天電子等各個高端領域。
  • 中國高考滿分第一人:留學美國,發明新技術,打破外國壟斷
    要說起高考分數最高的人,相信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應該是2004年的高考狀元王端鵬,成績分數高達749分,離滿分只差一分。但王端鵬真的就是史上高考分數最高的人嗎?其實不然,史上還有一人,他的高考成績是滿分的,他就是侯德榜。
  • 侯德榜:「侯氏制鹼法」的創造者
    第二,創立了中國人自己的制鹼工藝——侯氏制鹼法。第三,是他為發展小化肥工業所作的貢獻。  揭開索爾維制鹼法的秘密  侯德榜1890年8月9日生於福建閩侯,1974年8月26日卒於北京。早年考入清華大學留學預備學堂高等科(編者:當年以10科1000分的好成績被錄取)。1913年赴美國留學。
  • 永利鹼廠南遷 「新塘沽」誕生「侯氏制鹼法」
    高中化學裡講到的「侯氏制鹼法」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這一由民族化工先驅、著名化學家侯德榜先生研製的制鹼法,不僅打破了當時帝國主義列強在中國的市場壟斷,更為現代化工產業推行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做出成功嘗試。但許多人卻並不知道,這一被世界化工界所稱頌的制鹼法,就誕生於咱們樂山的五通橋。
  • 侯德榜與「侯氏制鹼法」
    1943年,彼時的中國正處於對日抗戰的艱苦歲月。那一年,中國化學工程師學會一致同意,將一種新的聯合制鹼法命名為「侯氏聯合制鹼法」。
  • 侯德榜:清華學神,打破歐美70年的技術封鎖,放棄價值萬億的專利
    1921年,侯德榜應永利制鹼公司的創始人範旭東的邀請,放棄了國外優秀的學術環境和已有建樹的化學工業成果,即赴衰貧的祖國,走上了一條艱難創業的中國制鹼之路。永利化工公司創始人範旭東上世紀初,我國所需純鹼全依賴進口。
  • 兩家特種氣體企業接連打破國外壟斷——河北邯鄲成行業高地
    電子特種氣體是大規模集成電路、液晶面板行業生產所需關鍵原材料,被業界形象地喻為半導體工業的「血液」及「糧食」。2009年以來,中船重工718所特氣公司研製出高純度三氟化氮、六氟化鎢等系列特種氣體產品,打破了國外壟斷,使電子特種氣體市場價格大幅下降。
  • 不能低調了,「不務正業」的電商企業成為晶片巨頭,打破國外壟斷
    對於我國現在的經濟發展上來看,現在晶片的研發技術也是十分的重要,許多行業都在跨領域研發晶片技術。不能低調了,「不務正業」的電商企業成為晶片巨頭,打破國外壟斷。這項技術,就是我們一直成為「平頭哥」的阿里「馬爸爸」。去年在杭州發布的含光800晶片,成功讓阿里進入半導體科研領域。
  • 山東造醫療用品打破國外壟斷 惠及百姓的「威高製造」成威海驕傲
    首席記者 徐焱 攝華龍網9月22日10時15分訊(首席記者 徐焱) 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醫藥行業同樣離不開創新驅動。近年來,通過不斷創新,威高集團開發的產品打破國外壟斷,迫使進口產品大幅度降價,降低了國家醫療開支,也惠及了百姓。21日下午,「供給側·山東策」——第十二屆網絡媒體山東行活動採訪團就來到了位於山東威海的威高集團,參觀了其在科技創新方面取得的成果。
  • 安集科技:打破國外壟斷進入全球供應鏈的半導體材料公司
    來源:巨豐投顧雖然我國半導體行業與國際巨頭仍有很大差距,但是最近五年的政策、資金、人力、技術等方面的不斷追趕,國內也湧現出一批優秀公司和團隊,特別是已經陸續看到一些公司在某一細分領域取得的突破進展,打破了國外壟斷甚至開始向國外巨頭接單供貨。今天就來看一家科創板公司---安集科技(688019)。
  • 北方稀土「鈰鋯固溶體項目」打破國外壟斷
    北方稀土「鈰鋯固溶體項目」打破國外壟斷,對我國燃油汽車尾氣治理和稀土產業升級意義重大。目前,公司正加緊建設年產500噸的鈰鋯固溶體生產線,預計9月投產。據公安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汽車保有量達2.6億輛,同比增長8.83%。
  • 高端醫用材料打破國外壟斷
    威海帕斯碸新材料: 高端醫用材料打破國外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