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腹果蠅雌性體長2.5毫米, 雄性較之要小。幼蟲的首要食物來源是使水果腐爛的微生物,如酵母和細菌,其次是含糖分的水果等。黑腹果蠅在1830年首次被描述。而它第一次被用作試驗研究對象則要到 1901年,由動物學家和遺傳學家威廉·恩斯特·卡斯特 (William Ernest Castle) 通過對果蠅的種系研究,設法了解多代近親繁殖的結果和取自其中某一代進行雜交所出現的現象。
黑腹果蠅的生長發育受溫度的影響較大; 同時黑腹果蠅在果園內發生的始見期和高峰期應根據櫻桃成熟時間來確定。由於氣候、 環境等因素的影響,每年發生的時間有一定的差異。雄性腹部有黑斑(black patch), 前肢有性梳 (sexcombs),而雌性沒有, 可以此來作區別。幼蟲喜歡在器皿壁 、葡萄梗等稍硬的地方化蛹並有聚集現象。
1910年,湯瑪斯·亨特·摩爾根 (Thomas Hunt Morgan) 開始在實驗室內培育果蠅並對它進行系統的研究。之後,很多遺傳學家就開始用果蠅作研究材料,並且取得了很多遺傳學方面的知識,包括這種蠅類基因組裡的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分布等。當找到化蛹位置後便停止爬行 , 身體在化蛹處不停地收縮蠕動 ,收縮程度隨化蛹進程而減弱 , 最終呈現蛹的形狀 。從停止爬行到呈現蛹的形體歷時 1 ~ 2 h 。剛形成的蛹呈微黃色 , 之後顏色逐漸加深 , 羽化前呈深褐色。
黑腹果蠅引誘劑作用機理:昆蟲食物引誘劑是利用某種食物或食物中的某種化學成分來引誘害蟲。食物引誘劑本身就具有吸引害蟲的作用,與昆蟲性信息素配合使用,大大提高其引誘效果。黑腹果蠅引誘劑就是依據這一原理製成的仿生產品,釋放出的化學物質對黑腹果蠅雌蟲和雄蟲都有引誘作用,黑腹果蠅誘捕器可捕獲吸引來的成蟲,降低蟲口密度,保護寄主免受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