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兒童攝影中,光線是第一位要考慮的因素。光量決定曝光,光質決定氛圍,光線方向決定人物身上高光和陰影的效果。
1、光線強度:受光源與拍攝主體之間的距離以及曝光設置的影響。光線的強度衰弱得很快,光源距離拍攝主體越遠光線就越弱,對於面積比較大的光源,比如大窗戶或者大型柔光箱,距離倍增則光線強度減半。如果是點光源,比如閃光燈,則遵循平方反比定律,光線強度的減弱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舉例來說:如果光源與被攝的距離從1m拉遠到2m,那麼光線強度將減弱到1/4,而不是1/2。
2、光線方向:相對拍攝主體光線的角度及位置。光線照向人物的角度會影響受光部分和陰影部分的位置,以及光線由明到暗的過渡是否自然。光線的方向決定了突出人物的哪些特質,即把想要重點表現的一面置於受光面。
3、光線性質:一般指光線是硬質光還是軟質光。硬質光是直射光,會帶來受光部和陰影部的高對比度。正午的陽光與聚光燈的光線屬於硬質光。適合用於突出陰影的低調風格人像。柔和的光線因為經過了反射以及擴散,會從各個方向打向人物,光線相對均勻,對比度較低。陰天的自然光以及使用柔光罩的閃光燈屬於軟質光。一般的規律是:光源面積越小距離越遠,光質就越硬;大面積的光源諸如影棚中的帶柔光罩的閃光燈,光質則較為柔和。配合近距離的拍攝,人物就會顯得柔和、漂亮。
肖像攝影中混合光的使用
所謂混合光就是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不同性質的光線的混合使用。在使用過程中需要對前文提到的光的三個要素有全面的認識和整體的把控。本文介紹了幾類軟質光與硬質光的混合布光方法,其目的在於有效地突出主體,使畫面主體人物產生不同的質感和層次,並且產生較強的視覺衝擊力。
硬質主光+軟質輔光
利用硬光作為主光照亮主體,人物的立體感強,質感會得到突出表現。同時使用軟光為輔助光增加畫面的層次與細節,使人物的暗部層次分明、反差適中。拍攝時需注意兩種光源的反差不要太大,充分的利用軟質光與人物的距離來控制畫面暗部與亮部的層次、細節與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