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十課-回放】劉樹偉|人體解剖學——科學與藝術的合璧

2020-12-11 澎湃新聞

【經典十課-回放】劉樹偉|人體解剖學——科學與藝術的合璧

2020-11-29 21: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肝炎與病毒性肝炎的是是非非

主講人 劉樹偉

主講人簡介

劉樹偉,醫學博士,山東大學基礎醫學院解剖學與神經生物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山東大學數字人研究院院長、腦與類腦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亞洲臨床解剖學會副主席和中國解剖學會副理事長,曾任山東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醫學院副院長、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系主任。系統開展斷層影像解剖學研究,發展了相關學科理論,主編著作40部,發表論文360篇,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4項。長期講授人體解剖學,創建了斷層解剖學課程和數字解剖學教學體系,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項。2012年被評為山東省教學名師。

原標題:《【經典十課-回放】劉樹偉|人體解剖學——科學與藝術的合璧》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湖南省解剖科學學會2015年學術年會暨斷層影像解剖學第三屆論壇...
    中國高校之窗12月26日至27日,「湖南省解剖科學學會2015年學術年會暨斷層影像解剖學第三屆論壇」在湖南醫藥學院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神經科學研究領域著名專家、香港大學蘇國輝教授,中國解剖學會副理事長、山東大學劉樹偉教授;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肝膽外科主任、南方醫科大學數字醫學中心主任方馳華教授;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放射科主任王維主任醫師等一批國內知名專家教授和湖南醫藥學院領導馬曉健、張在其出席本次活動。開幕式由基礎醫學院院長饒利兵主持。
  • 解剖藝術:從蓋倫到倫勃朗
    蓋倫雖被譽為解剖學先驅,但他解剖的都是動物屍體,這是因為他所處的時代並不予許解剖人的屍體,這也導致了他的解剖理論和結果有不少錯誤。推翻蓋倫的學說的是維薩裡(Andreas Vesalius,公元1514年12月31日-1564年),然而這也經歷了漫長的十幾個世紀。因為蓋倫學說將人的的精巧設計歸結於上帝,這讓他的學說著作得到了教會的支持和保護。
  • 沒有人體解剖學的醫學,可信嗎?
    解剖學跟醫學有關係嗎?我覺得一點關係都沒有。人體解剖學是不存在的,只有屍體解剖學。醫學的對象是人,解剖學的對象是屍體。人和屍體根本不是一回事。這不是我在扣字眼。西方科學恰好就是中醫的路子。比如牛頓物理,牛頓解剖過地球嗎?牛頓解剖過月亮嗎?
  • 人體解剖學圖集簡介
    人體解剖學圖集 學習辦公 大小: 341.08MB 版本: 3.9.8
  • 人體解剖的黑暗故事
    第一次人體解剖公元前3世紀初,許多地中海一帶的學者到埃及交流學習,那裡的統治者並不禁止人體解剖。土耳其學者希羅菲盧斯躍躍欲試,他是歷史上有記錄的第一個進行人體解剖的醫師,也被稱為「科學解剖學之父」。當時,希羅菲盧斯獲得國王的批准,對已處決的死囚進行了解剖,第一次發現了大腦的分區以及神經,並且認為大腦才是思想產生的部位,他還定義了很多解剖學概念,比如「十二指腸」。
  • 醫學生的福利,3D列印人體解剖學模型
    在學習人體結構方面,3D模型明顯要比2D平面圖更生動,效果更好。
  • 達文西共解剖30多具屍體 所作人體解剖圖生動清晰
    他是個全才,從藝術到科學幾乎無所不能——與神之間似乎只差一具不死之身。隨著8月1日英國愛丁堡藝術節的開幕以及達·文西人體解剖圖手稿的展出,達·文西再一次成為英國藝術界的熱詞——這一次,人們聚焦的是作為人體解剖學家的達·文西。
  • 奈特人體解剖圖譜【高清中文典藏版】
    奈特人體解剖圖譜【高清中文典藏版】 大家好,我是
  • 復旦大學醫學院2005年人體解剖學(碩士)
    復旦大學醫學院2005年人體解剖學(碩士)一、名詞解釋14X5=701、骨膜2、上頜骨3、演鼓管4、肝胰壺腹5、corticonuclear tract 6、睪丸下降7、室間隔
  • 隋鴻錦:像我這樣教人體解剖學的老師,有時候真是涕淚交加,斯文掃地
    今天之後,大家恐怕很難記住我的名字,但是一定會記住我的職業——因為我是一個人體解剖學老師。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大家覺得人體解剖學有一種神秘感,很多人對這個行業非常好奇,所以今天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人體解剖學。我經常說:從事人體解剖學的老師,有的時候真是斯文掃地。
  • 大學想學解剖專業,有什麼推薦的專業?
    如果你考進了醫科大學,學醫的話無論什麼專業,都要學習人體解剖學。人體解剖學的課程是研究正常人的人體結構,它分為系統解剖學,局部解剖學和斷層解剖學等。其中斷層解剖學是影像專業主要研究的,因為他們要做CT。只是除了臨床和婦幼專業要親自解剖之外,其他的專業可能是解剖的機會不是很多。
  • 馬王堆手稿,是世界上最早人體解剖手冊,來自威爾斯的新研究結果
    對人體的最早觀察我國已有2200年歷史的馬王堆手稿,很可能是醫學史上最古老的人體解剖學手冊,因為,一個新的研究發現,從中國南方古墓中發現的這些文字描述的是肌肉,神經和血管等解剖結構。但是,這些人體結構是用中醫的語言來描述的,所以到目前為止,人們一直以為該手稿是神秘傳統中國醫學的內容。在此之前,人們普遍認為,最古老的人體解剖來自古希臘,據說學者Herophilus和Erasistratus進行了第一個人體解剖切並描述了人體的內部,但是他們的作品在亞歷山大圖書館失火了。因此,倖存下來最古老的解剖學著作來自羅馬醫生Galenus(克勞狄斯·蓋倫)。
  • 溫醫大版手繪解剖圖走紅 每個學醫的都是隱形畫家
    這15幅手繪圖被分成3個組,分別為寫實組、藝術加工組和心臟組。記者發現,寫實組簡直就是教科書的復刻——清晰的肌肉線條、脈絡、器官,配上完整的筆記,完全可以製作一本學霸筆記。解剖也可以很美,很溫馨。、原溫州醫學院副院長王維松教授和其夫人(國畫大師潘天壽的學生)耗時5年完成的手繪《人體解剖學圖譜》,它是我國第一本人體解剖學彩色圖譜。
  • 德國著名人體解剖學家擊破法輪功活摘謠言(圖)
    【凱風網7月25日消息,通訊員:夏彤】綜合奧地利維也納廣播網7月12日消息,德國著名人體解剖學家君特·馮·哈根斯日前主辦「人體世界」藝術展引發法輪功「活摘器官」的無端臆想,對此,哈根斯博士召開新聞發布會,正面回應法輪功質疑,表示所有展出人體無一例來自中國。哈根斯博士的聲明,再次擊破法輪功所謂「活摘器官」謠言。
  • 關於繪畫技法理論學科,其中重點是藝用人體結構運動學
    在美術創作和美術教學中,歷來是將人體解剖學作為主要繪畫技法的理論,這種技法理論對指導美術工作者和美術初學者在認識人的形象和塑造人的形象上起著積極的作用,這是不言而喻的。誠然,沿用至今的藝用人體解剖學中也有不少人體結構運動的內容,但是,藝用人體解剖學中的以生理解剖為主的結構不能全面地反映人體的結構與運動在空間存在中的種種形式和特性,這也正是藝用人體解剖學與美術創作、美術教學的實踐還不完全相適應的癥結所在。而藝用人體結構運動學則在內容上就可革除這種弊病,使之與美術創作、美術教學的實踐能較好地相適應。
  • 米開朗基羅壁畫:上帝頸部是大腦解剖圖?(圖)
    義大利藝術巨匠米開朗基羅的著名壁畫作品《創世紀》自誕生之日起,就從未遠離過藝術愛好者的關注和議論。如今,這幅曠世巨作又爆出驚天秘密:兩位美國醫生聲稱畫中竟然隱藏著人體解剖學的圖像!   這些被稱作「米開朗基羅密碼」的神秘圖案是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腦神經外科專家蘭·蘇克和拉法爾·塔瑪爾戈共同發現的。
  • 秘聞:世界最精美人體解剖圖集 來自納粹博士和大屠殺屍體
    中國小康網8月21日訊 老馬 一部60多年前出版的人體解剖圖集,今天仍是許多外科醫生不可或缺的工具書,書中每一幀解剖圖的細節和色彩在當今世界仍無出其右者。更詭異的是擁有這套圖集的人或機構一般不會把它擺在顯眼的地方,而是藏在隱秘的地方,似乎並不以擁有這套頂級人體解剖圖集為傲。這就是奧地利解剖學家愛德華·彭科夫(Eduard Pernkopf)主持繪製、出版的人體解剖學圖集(Pernkopf Topographic Anatomy of Man),簡稱彭科夫圖集。
  • 3D人體地圖:人人都可以學解剖
    Healthline Body Maps  這款應用程式是Healthline和GE Healthymagination共同合作推出的科石化產品,可以在 Retina屏幕上進行男女模型的解剖練習,包括常見的解剖類型,比如骨科、心臟科、神經科的解剖結構。應用程式採用了3D建模、高解析度的圖形和動畫等技術。
  • 走進人體解剖課:專業的態度是對大體老師最好的感恩
    大三學生的課表裡有一門「人體解剖學」課。這意味著這天下午,他們要面對大體老師。1隻有好奇,沒有害怕人體標本陳列室與解剖教學實驗室門口的鮮花恰逢清明,醫學院一樓人體標本陳列室的門上夾著一束鮮花。講臺上整齊地放著兩摞彩色解剖工具盒。儘管所有的窗戶都開著通風,福馬林的氣味還是若隱若現。在醫學中,肉眼可以看到的整體器官叫作大體形態結構,顯微鏡下才能看到的叫作顯微形態結構。所以遺體又被稱為「大體標本」。出於對捐獻者的尊重,醫學生往往稱之為「大體老師」。人體解剖學是南大醫學院學生的必修課。
  • 耗時1500小時人體解剖,驚人的細節展現,揭秘人體內部運作系統
    1925年,密蘇裡州柯克斯維爾的兩名醫學生接受了一項挑戰,他們的任務是解剖人體的神經系統。她將自己的遺體捐獻出去,同意被韋弗醫生用來促進科學發展。人們不知道她為什麼做出這樣的決定,她可能也並不清楚自己將來會怎樣。關於哈麗埃特的信息並不多,在韋弗醫生的一次演講中,她僅僅被描述為「解剖學上完美的」,「沒有多餘的肉或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