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打造出一種能在人體內溶解的植入式氣體傳感器

2020-11-10 cnBeta

據外媒報導,雖然大家肯定已經聽說過健康監測植入傳感器,但大多數這樣的設備一旦不再需要就必須通過手術移除。然而現在,一種新型的試驗性溶液則會自己無害地溶解。據悉,這個由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計算和數據科學研究所的一個團隊發明的設備能檢測體內不同形式的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氣體,其不僅薄而且非常靈活。

我們知道,一氧化氮是人體自然產生的,通過放鬆和擴張血管來促進血液流動。然而二氧化氮卻可能存在於環境中,如果被吸入,它可能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疾病。

通常情況下,從醫療程序中恢復的病人要使用外部裝置來監測這種氣體。然而據這項研究的首席科學家Huanyu Cheng教授介紹稱,這種設備不僅體積龐大而且可能不如植入式傳感器精確。然而Cheng團隊打造的設備卻包含了彈性聚合物基、摻磷鎂導體、矽電路以及其他由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材料製成的組件。根據傳感器電特性的可讀變化,其可能確定周圍環境中NO和NO2的濃度。

截止到目前,在潮溼環境和水溶液中進行的測試顯示,在溶解之前,該傳感器可以在病人整個恢復期中的惡劣身體條件下運轉。

相關研究報告已發表在《NPG Asia Meterials》上。

相關焦點

  • 矽材質植入式傳感器可人體分解
    美國賓州州立大學(Penn State University)科學家研發出一款可測量人體內一氧化氮及二氧化氮濃度的植入式傳感器由於科學家使用矽作為材料,因此傳感器可在體內緩慢分解,不需再透過手術將傳感器從人體內取出。賓州州立大學研究團隊利用矽與鎂研發出的植入式傳感器,可測量人體內一氧化氮及二氧化氮濃度,提供實用的臨床訊息。
  • 科學家開發高性能植入式醫療傳感器 以監測人體健康狀況
    點擊查看 導言:在醫療過程中,對病人身體狀況進行監測是很重要的一環,而普通傳感器價格昂貴,在監測過程中可能會給患者帶來不適甚至產生危險。近日,一個國際研究團隊設計了一種高靈敏度的柔性傳感器,該傳感器可以植入體內,並且在不再需要時,安全地進行生物降解,成為可被人體吸收的組分。
  • 柔性電子大佬/西北大學Rogers團隊最新成果:可降解植入式生物傳感器
    人體內特殊部位的壓力,是監測人體各種嚴重甚至致命的醫學狀態的關鍵診斷參數,包括顱內、腹腔內和肺動脈高壓等。商用的植入式傳感器在測量壓力方面提供了較好的準確性和穩定性,但在患者康復後需要手術切除,以避免感染和其他的風險。
  • 科學家開發高性能植入式醫療傳感器 以監測人體健康狀況
    近日,一個國際研究團隊設計了一種高靈敏度的柔性傳感器,該傳感器可以植入體內,並且在不再需要時,安全地進行生物降解,成為可被人體吸收的組分。在這項研究中,他們開發的可植入傳感器可以監測人體內各種形式的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水平。這類物質在人類健康中發揮重要作用。
  • 中英科學家研製出可被人體吸收的電子器件
    中英科學家研製出可被人體吸收的電子器件 2016-05-29 新華網 朱涵 【字體: 語音播報   記者日前從浙江大學了解到,浙江大學和英國劍橋大學的科學家用雞蛋清和可降解金屬製造出一種可被人體體液溶解
  • 科學家利用多孔矽酮打造出能呼吸的可穿戴生物傳感器
    可以戴在皮膚上的生物傳感器有望帶來一些令人興奮的可能性,因為它有可能以一種非侵入性的方式監測佩戴者的日常健康乃至血糖或壓力水平。來自賓漢姆頓大學的科學家們取得了一項突破性進展,他們使生物傳感器佩戴起來更舒適並產生更加清晰的信號,另外,它還採用了一種新型多孔矽酮,這種矽酮可以蒸發汗液。
  • 內耳供電:人體植入式電子設備的福音
    植入人體內耳的電子設備可以監測人耳的生物活性,包括聽覺、平衡障礙或它對某種療法的反應。  儘管隨晶片植入豚鼠內耳的無線電發射器效率要遠高於用在手機中的無線發射器的效率,但它仍不能直接運行在豚鼠內耳的天然電池上。所以MTL還在晶片中加入了電源轉換電路,通過其中的電容逐步為晶片充電,其功能相當於許多電子設備都要使用的電源轉換器。
  • 多組分油中溶解氣體在線監測技術分析
    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摘要:多組分溶解氣體在線監測技術在變壓器狀態監測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目前國內外大多數廠家所採用的監測技術不同,監測效果也不相同,本文對油中溶解氣體在線監測的主流技術做了對比分析,並對其在國家電網公司中的應用情況及遇到的問題進行了總結分析, 最後針對應用中遇到的問題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 九種氣體傳感器在生活中的應用
    室內空氣汙染是指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的室內空氣中有害物質超標,進而影響人體健康的室內環境汙染行為。有害物包括甲醛、苯、氨、放射性氡 等。環境(室外)空氣汙染是由於人類活動或自然過程引起某些物質進入大氣中,呈現出足夠的濃度,達到足夠的時間,並因此危害了人類的舒適、健康和福利或環境的現象。 1.
  • 合成生物技術提升納米管生物傳感器對複雜流體的感知能力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的科學家們利用合成生物技術開發出全新的納米管生物傳感器生物傳感器是一種可以檢測空氣、水或血液中生物分子的裝置。它們廣泛應用於藥物開發、醫學診斷和生物研究。人們對糖尿病等疾病中的生物標誌物進行持續、實時監測的需求日益增長,驅動科學家們努力開發高效便攜的生物傳感器裝置。目前正在開發的一些最有前景的光學生物傳感器使用單臂碳納米管制作而成。碳納米管的近紅外光發射位於生物材料的光透明窗口內。
  • 溶解氧傳感器在水中測量的方法解析
    溶解氧值是研究水自淨能力的一種依據。水裡的溶解氧被消耗,要恢復到初始狀態,所需時間短,說明該水體的自淨能力強,或者說水體汙染不嚴重。否則說明水體汙染嚴重,自淨能力弱,甚至失去自淨能力。 溶解氧的測量方法有兩種: 一、碘量法:水樣中加入硫酸錳和鹼性碘化鉀,水中溶解氧將低價錳氧化成高價錳,生成四價錳的氫氧化物棕色沉澱。
  • 一種水溶性的離子凝膠溫度傳感器
    化學傳感器和生物傳感器是檢測人體化學物質的關鍵。溫度傳感器對校準傳感器的響應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化學傳感器和生物傳感器顯示溫度依賴性。然而,由於電阻率的溫度係數較小,傳統的可生物降解溫度傳感器的電阻相對於溫度的變化很小。此外,機械靈活性的缺乏阻礙了溫度傳感器的應用,以靈活和可拉伸的電子。
  • 超純水應用中的氣體測量及溶解氧的重要性
    因此為最大限度的降低超純水有機生物感染的概率,除去水中的溶解氧就很有必要了。關於水中的溶解氣體:無論何時氣體接觸到液體,都會試著溶解進液體,氣體的溶解量與氣體與液體的差壓成線性關係。當環境中的氣體接觸到水氣體便趨於溶解進液體。大氣由約佔79%的氮氣和21%的氧氣,和其他微量氣體組成,誰暴露在大氣中將包含這些氣體。在1個標準大氣壓,25°C水中通常含有8.5 ppm溶解氧和14.5 ppm的溶解氮。
  • 可拉伸的氣體傳感器,用於檢測人體和有毒環境中的生物標記
    可拉伸的氣體傳感器,用於檢測人類和有毒環境中的生物標記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對納米材料,傳感器設計和製造方法的新理解可以幫助開發可拉伸,可穿戴的氣體傳感器,以監測人體中的氣態生物標誌物和暴露環境中的有毒氣體。
  • 電化學傳感器在氣體傳感器中的應用
    ,並且電化學傳感器在實際應用中也展現出了良好的敏感性與選擇性,所以直到現在,電化學傳感器還是監測氣體濃度的主要傳感器。目前,電化學傳感器已經被廣泛應用在了多個靜態與移動應用場合,對場合內的多種氣體監測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下面小編簡單介紹下電化學氣體常感器的相關知識: 一、電化學傳感器的原理 大多數電化學氣體傳感器應用於擴散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周圍環境中的氣體樣本通過傳感器正面的小孔進入傳感器(通過氣體分子自然流動)。
  • 中場無線充電技術—給游離在體內的植入式電子設備充電有望了
    人體植入式設備最大的發展障礙就是充電難的問題,據衛報消息,史丹福大學研發的「中場無線傳輸」充電技術能夠為體內植入的傳感器、起搏器和神經刺激儀輸送電量——將一張信用卡大小的卡片貼在身上能為游離在身體內的電子設備充電
  • 變壓器油中溶解氣體故障分析方法
    所以,根據變壓器油中氣體的組分和含量,可以判斷故障的性質及嚴重程度。特徵氣體法是基於哈斯特(Halstead)的試驗發現:任何一種特徵的烴類氣體產氣速率隨溫度變化,在特定溫度下,某一種氣體的產氣速率會呈現最大值,隨著溫度的升高,產氣速率最大的氣體依次為CH4、C2H6、C2H4、C2H2,就證明故障的溫度與溶解氣體含量之間存在著對應關係。
  • 氣體傳感器分類及原理詳解
    所謂氣體傳感器,是指用於探測在一定區域範圍內是否存在特定氣體和/或能連續測量氣體成分濃度的傳感器。它可以用簡單的迴路檢測出低濃度的可燃性氣體和還原性氣體,同時將這個半導體式氣體傳感器命名為TGS(Taguchi Gas Sensor)內置在氣體洩漏報警器中,日本和海外的許多家庭和工廠都設置了這些報警器,用於檢測液化氣等氣體的洩漏,進而把這項技術推進到了頂峰。而歐洲人在發現了半導體傳感器的種種不足後開始研究催化傳感器和電化學傳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