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視力在變短 專家稱近距離觀看電子屏幕對視力損傷大

2020-11-26 第一財經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電子產品變得與人類越來越親近,也使得越來越多的人擔心他們的視力正在遭受傷害。

1月24日,Uninversity Complutense of Madrid(UCM)在波士頓宣布,新的研究表明屏幕癮可能會破壞智力。UCM的研究人員宣布的內容顯示,LED燈,包括由數字屏幕發出光源,可能會永久損害眼睛,導致視網膜損傷和視力減退。

對於這個研究結果,國家眼科診斷與治療設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同仁醫院醫生甄毅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近距離觀看電子屏幕或看書對兒童視力損傷極大,近距離用眼會導致孩子眼球快速增長,直接形成近視。但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現實是,隨著工業的發展,人的視力一直在變短,看手機比看書還近。藍光雖然有害,而手機的藍光是否對視力有傷害,目前尚無科學依據來證明。」

作為三基色的藍光,大劑量直接照射眼底,其傷害在科學上已得到求證,但是包括手機在內的數字屏幕發出的藍光,它的危害尚未得到科學確認。為了避開藍光,市場上出現了藍光眼鏡,手機也推出了各種濾藍光功能。但事實上,只要用眼過度都會帶來視力的下降。

「現在很多手機廠商都在從色溫、亮度上做一些調整,雖然沒有證據說藍光直接對眼睛有傷害,但是防護是可以做的,至少可以讓眼睛減少疲勞。」甄毅表示。

「手機光源對眼睛無傷害,但看得時間長了,會引起疲勞,要休息一會,就像看書一樣,字體要選大一點的,容易分辨。」復旦大學光科學與工程系陳良堯教授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手機的亮度不高,對人眼有無傷害,這要做實驗,在什麼波長和強度下的光,對人眼的哪部分組織有傷害,籠統說藍光不是很確切。手機、電腦以及電視屏都採用類似的光源,但手機字較小,用眼時間長,會比較累。」

近年來,近視的患病率在世界範圍內不斷上升。在美國,從上世紀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末,近視患病率由25%上升到了36%左右。在東亞地區特別是新加坡、中國(臺灣、廣州等地),近視患病率上升的趨勢更為明顯。中國大陸上世紀六十年代青少年近視患病率約為40%,如今這一數據在15歲青少年中已達到了80%以上。有研究估計,到2050年,全球範圍內的近視累計人數將達47億。

2010年,國家體育總局發布的《國民體質監測公報》顯示,中國小學生近視患病率為31.67%,初中生為58.07%,高中生為76.02%。到2016年,教育部「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顯示,中國小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達到48.71%,初中生達到76.36%,高中生達到87.28%。

「近距離工作包括近距離閱讀、書寫等,有研究認為每天兩小時以上的近距離工作會增加近視發病風險,但不同研究對近距離工作的影響爭議較大,目前尚無統一結論。」 眼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山醫院眼科中心副主任何明光教授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眼睛是一個可以變焦的器官,如果長期保持近距離,過度疲勞,就會出現近視。」甄毅表示。

2017年1月,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發布了《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使用手機、電視上網網民規模保持持續增長,桌上型電腦、筆記本上網網民比例則呈下降態勢。截至2016年12月,我國網民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為95.1%,較2015年底提升了5%,使用臺式機、筆記本電腦上網的比例分別為60.1%、36.8%,較2015年底均有所下降。

「在古代,人類幾乎沒有多少時間近距離用眼,當進入工業時代,人類學習任務加重後,近距離用眼負荷變大。」甄毅表示。

甄毅介紹,由於目前電子產品盛行,孩子上學時間更早,近距離接觸屏幕機會更多,導致目前6歲的孩子便開始出現100-200度近視。按照目前發展態勢來看,一個200度近視的6歲兒童在進行完將近16年的學習生涯後,正常情況會在6歲度數的基礎上再上升300度左右。

「高於600度就屬於高度近視,科學表明,高度近視發生視網膜脫離、青光眼的機率更大,白內障的發病時間也會更早,且對於眼睛的黃斑區危害最大,所以兒童科學用眼任重道遠,尤其是電子屏幕的科學使用,直接影響到兒童未來的雙眼健康。」甄毅表示。

《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提到,目前中國網民規模達7.31億,新增網民年齡呈現兩極化趨勢,19歲以下、40歲以上人群佔比分別為45.8%和40.5%,網際網路向低齡、高齡人群滲透明顯。網民中學生群體規模最大,截至2016年12月,學生群體佔比25%。

在何明光看來,近距離長時間閱讀是導致視力下降的一個環境因素,近視的成因除此之外還受遺傳因素影響。目前有科學證據支持的近視危險因素主要有父母近視、近距離工作時間增加和戶外活動時間減少。研究認為,父母近視將增加子女患病的風險,且父母近視的程度越深,子女患病的比例越高。

「戶外活動時間是當前科學界發現的一個重要因素,我們進行了為期三年的大型隊列研究證實,在學齡兒童中,每天額外增加40分鐘的戶外活動時間可減少近視患病率約9個百分點。因此,增加戶外活動時間是減少近視發病的有效手段。」何明光表示。

相關焦點

  • 視力發育黃金期,別讓這些小習慣損傷寶寶視力
    電子產品的液晶顯示器存在大量的短波藍光,對眼睛的損傷較大,它可以穿過晶體和玻璃體,到達眼底黃斑區,對眼底的黃斑造成一定損傷。而接觸電子產品時間太早、觀看時間過長、觀看距離太近等是影響寶寶視力的主要原因。
  • CCTV13:電子產品使用過多,視力損傷不可逆!
    電子產品使用過多對視力損傷極大 調查數據顯示,在2-6歲的孩子中,70%以上的兒童從3歲開始就接觸電子產品,有的甚至從2歲左右就開始玩平板電腦或手機,每天的時間在1.5~2小時。很多家長表示,孩子使用電子產品過多是他們最焦慮的問題。
  • 屏幕消除藍光有用嗎?電子屏幕藍光的危害
    一位8歲的山西兒童因喜歡盯著電視看,導致視力嚴重下降,看東西模糊。專家分析指出,導致孩子視力模糊的「元兇」其實是電視藍光。有「研究」表明:若長時間持續暴露在LED(發光二極體)燈的藍光下,可能對眼睛的視網膜細胞造成無可救藥的傷害……藍光是什麼?
  • 奇異果兒童版:寓教於樂 保護視力的兒童電視APP
    但是手機和平板的屏幕都太小,孩子們玩著玩著不由自主眼睛離屏幕越來越近。暑假結束,孩子視力明顯下降。今年4月,教育部發布的調查數據顯示:我國小學生近視比例為45.7%,基本上每2個小學生裡就有1個近視眼!科學研究表明,電子產品對視力影響程度與屏幕大小成反比,手機屏幕小、字體小,與眼睛距離短,眼睛長期處於高度集中的狀態下,會產生加倍的疲勞感。
  • 玩手機30分鐘視力降37度 屏幕越小傷害越大
    昨日,記者從福州眼科醫院門診了解到,一到周末,每天都有三四十名兒童因為視力問題前來就診。  電子產品對我們的眼睛傷害有多大?昨日,本報記者親自上陣做了一次實驗。  實驗人員是兩位記者和一位醫院工作人員,實驗前先測試了裸眼視力、電腦驗光、淚液分泌測試,之後三人分別看Ipad、手機、電腦30分鐘,再重新測試以上項目。
  • 多名患兒用iPad等致視力下降
    網絡上日前出現了一條題為「iPad成兒童視力第一殺手」的微博,微博稱「4歲寶寶近視200度,小朋友視力從1.0降到0.5,眼科診室外孩子排排坐……他們是iPad控,切水果、讀童話、看動畫離不開iPad,遭遇了視力『毒蘋果
  • 世界視覺日:保護好孩子視力,家長請牢記這幾點
    影響兒童青少年視力有很多因素,稍不注意就容易中招,比如: 一、數碼產品:現在的生活、工作、學習,都離不開電子產品,但是長期使用電子產會出現眼睛酸脹、乾澀感、視力下降。近距離的發光體是給眼睛帶來最大疲勞的根源。
  • 電子產品對眼睛傷害有多大?教你保護視力
    那麼電子產品對孩子的視力影響到底有多大呢?根據專家介紹:長期使用電子產品,會造成近視或近視加重:①電子屏幕的不斷閃爍,會使睫狀肌長時間得不到鬆弛,睫狀肌高度緊張,使晶狀體過度屈曲,增加屈光度,時間一長可導致睫狀肌痙攣,造成調節性近視。如果不及時防治,很快就會演變成真性近視。
  • 保護視力哪家強 手機護眼模式原理解析
    然而數碼產品在給人們帶來便利和愉悅的同時副作用也悄然而至,視力自然是首當其衝的問題。其實罪魁禍首就是屏幕中發出的藍光。為了規避這個嚴重損傷視力的因素,手機及面板廠商做出了不少努力,最近一兩年頻見於智慧型手機上面的護眼模式因此出現。那麼護眼模式的原理是什麼,它對於保護視力是否有用呢?    有數據稱現代人平圴一天用眼長達16小時,其中約8-10小時的時間盯著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顯示器、電視等各種屏幕。
  • 只有電子產品光線危害寶寶視力?聽聽伊可新專家怎麼說...
    由於屏幕光源會對眼睛造成傷害,現在父母們都會嚴格限制孩子接觸和使用電視、手機、電腦這些電子屏幕的時間。殊不知,不僅電子產品的屏幕光會傷害孩子眼睛,一些家中常見光源如果使用不當也會影響傷害孩子的眼睛。
  • 如何讓孩子上網課,保護視力兩不誤?專家有這4點建議
    據30日,國家統計局上海調查總隊發布的「疫情期間中小學生狀況調研報告顯示,近半小學生每天使用電子設備學習時長超4小時,這無疑增加了用眼過度,導致近視的發生或者近視加深的風險。  日前,上海仁愛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魏戈宏接診了一位10歲的近視患兒。經家長介紹,年前體檢的時候,孩子視力一切正常,近日上網課,孩子總習慣性皺眉頭和揉眼睛,因為實在是擔心孩子的視力,才把孩子帶到醫院檢查。
  • 電子產品對兒童視力到底有多大影響?
    電子產品使用過多,視力損傷不可逆 調查數據顯示,在0-6歲的孩子中,66.6%的兒童從4歲開始就接觸電子產品,有的甚至從2歲左右就開始玩平板電腦或手機,每天的時間在1.5~2小時。很多家長表示,孩子使用電子產品過多是他們最焦慮的問題。
  • 怎樣快速恢復視力,這7招幫你恢復視力,生活中多留意
    很多人在工作學習中都需要大量時間來面對屏幕,所以現在人們視力降低的人特別多,越來越多的小孩子也出現了視力下降的現象。在患上近視之後,有哪些方法可以快速的恢復視力。一、適時的進行遠望綠色植物這個辦法對於在辦公室辦公的人員特別有好處,在工作的空閒可以找出20米遠的草地或者是綠色的景物觀看,由於綠色波長特別短,能夠很好的調節眼睛,減輕眼疲勞,全力的看綠色20秒左右,不要眯眼睛,也不要眨眼睛,一定要全神貫注認真的辨別樹的輪廓。
  • 3歲寶寶近視450度,這事真的很毀孩子視力
    所以保護孩子的雙眼,一定要從小做起,別讓「電子保姆」佔據了親子時間,別等到孩子真正近視了,才後悔,才重視!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如果發現孩子視力下降,喜歡眯著眼睛看東西,看電視時喜歡湊得很近,就一定要注意了。
  • iPad成為兒童視力第一殺手
    ,剛出生的時候,孩子眼睛的眼軸比較短,而角膜的彎曲度比較大,這種生理結構使得孩子在6-7歲以前,眼睛都是這種遠視的狀態。同時,由於電子屏幕的不斷閃爍,眼睛的睫狀肌必須頻繁運動。睫狀肌長時間得不到鬆弛,高度緊張,使晶狀體過度屈曲,增加屈光度,時間一長可導致睫狀肌痙攣,造成調節性近視。若不及時防治,很快就會演變成真性近視。  「每年的寒暑假和小長假都是孩子視力下降最快的時期。」南京市兒童醫院眼科喬彤副主任醫師說,因為數碼電子產品有著可以播放視頻、玩遊戲等功能,孩子經常會一個多小時都目不轉睛地盯著屏幕。
  • 視力表:保護視力的第一道防線
    孩子頻繁接觸電子產品,難免會讓家長對孩子的視力產生擔憂。通過視力表,可以簡單迅速地了解視功能的初步情況,判斷視力是否健康,及時發現眼部問題並採取相應措施。視力表的問世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它的進階歷程始終與人們保護視健康息息相關。1第一張視力表問世眼鏡的誕生早於視力表近600年。
  • 防藍光手機屏幕保護膜到底怎麼保護視力?
    隨著數字時代的發展,智慧型手機已成為普遍的生活用品,導致眼睛疾病的各種因素中,手機屏幕的傷害更是不容小覷。世界衛生組織WHO愛眼協會曾公布:2006年至2008年因藍光輻射,每年導致全球超過30000人失明,並在2009年底發出橙色預警:「藍光輻射對人類的潛在隱性威脅將遠遠超過蘇丹紅,三聚氰胺,SARS(非典),H1N1,的破壞,無形中吞噬人的雙眼。」據醫療權威機構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現有盲人500多萬,低視力人群近千萬。
  • VR產品藍光輻射傷視力 廠商需解決健康隱患
    VR產品藍光輻射傷視力 廠商需解決健康隱患2017-05-19 11:27出處/作者:OFweek中國高科技門戶整合編輯:Evelyn責任編輯:huangshihong但近日業內專家表達了對市場上VR產品的擔憂,稱其可能對人眼造成嚴重傷害甚至導致失明,主要是因為 VR設備 將比普通電子設備產生更強的藍光輻射。
  • 5歲孩子檢測視力1.0,醫生卻說「一年後可能會近視」
    雖然,孩子的視力問題一直是爸爸媽媽的關注重點,但對於視力保護,許多家長仍存在很多誤區。0-6歲,別揮霍孩子的「遠視儲備」最近看到一則新聞,一位家長帶5歲的孩子去檢查視力,結果顯示孩子視力1.0。3.孩子看電視距離近,讓他回到合適距離的位置上觀看,他仍眯起眼睛。「近視潛伏期」,定期檢查是關鍵很多家長認為,近視都是發生在孩子上學後的事,這也是預防近視問題上最大的誤區。事實上,0-6歲是孩子的「近視潛伏期」,從出生開始就要保護孩子的視力。
  • 現在的人視力急劇下滑,為什麼一直造電子產品卻不考慮保護視力?
    在網際網路時代,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被大批量的生產,不是必然的趨勢嗎?手機電腦是信息互聯時代的產物,同樣我們也是需要藉助這些電子產品,才有幸感受到網購、視頻通話、遠程遙控家裡電器,這些網際網路時代帶來的新體驗、新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