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百年︱飛鸛騎士:法國王牌飛行員喬治·居內梅的空中傳奇

2021-01-11 澎湃新聞

法國空戰英雄喬治•居內梅(1894-1917)

       

       說起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各參戰國的頭號王牌飛行員,德國人肯定會脫口而出曼弗雷德•馮•裡希特霍芬(80次空戰勝利,以下只標數據)的大名,英國人免不了要祭出愛德華•曼諾克(61次),義大利人肯定忘不了弗朗西斯科•巴拉卡(34次),美國人會對埃迪•裡肯巴克(27次)誇耀一番,比利時人則會提醒你別忘了他們的打氣球大王威利•柯本思(37次)。但法國人的情況可能就複雜一些,雖然他們的頭號王牌是雷內•豐克上尉(75次。注1),但反倒是戰績位列第二的飛行員以其昂揚的鬥志、精湛的空戰本領、優雅的騎士作風和悲壯的殉國之戰譜寫了更為耀眼的傳奇,他就是著名的「飛鸛騎士」喬治•居內梅上尉。        

       1894年12月24日,喬治•馬裡•呂多維克•儒勒•居內梅生於法國巴黎,他自幼羸弱多病,14歲之前不得不待在家中接受教育。年輕的居內梅很早便顯露出優異的射擊天分,在斯坦尼斯拉斯學院求學時,校長曾評價他「相當任性,明顯不擅長體育項目。但是在校內的小口徑步槍射擊比賽中卻成績優異」。一次造訪帕納爾汽車製造廠的經歷讓居內梅迷上了機械,這也成了他畢生的興趣所在。1911年,父親的一位朋友把他帶上一架法曼飛機,僅20分鐘的飛行便緊緊攫住了居內梅的心。為了實現自己的航空夢,居內梅在學校發奮努力,並於1912年以全校頂尖的成績畢業。然而此時他再次被病魔擊倒,父母不得不帶他暫往法國南部休養。當他總算恢復健康之時,塞拉耶佛一聲槍響便為世界送來了四年的血腥大戰——歐洲陷入了戰火!

居內梅(左)與第3中隊指揮官布洛卡爾上尉的合影,攝於1917年


戰鬥英雄橫空出世        

       1914年8月3日,居內梅向法國陸軍空勤隊遞交了入伍志願,卻因體檢不合格而被拒了三次。一直折騰到11月23日,才以機械師身份被吸納入伍並派往波城機場服役。居內梅在波城完成了飛行訓練,順利晉升為下士並在1915年3月10日拿到了飛行執照。三個月後,他被調到沃謝內,加入了有著「飛鸛」之稱的第3飛行小隊。6月10日,居內梅執行了第一次前線飛行任務,同機觀察員讓•蓋爾戴在戰報中饒有興致地記載道:地面上的德軍對著飛機猛烈開火,在空中遇到的德軍偵察機飛行員還掏出步槍亂打了一通,可這個新來的駕駛員似乎什麼都不怕,就只顧著飛呀飛!碰巧的是,這支主要裝備莫朗•蘇尼爾L型單翼機的偵察機部隊此時正在向專業的戰鬥機部隊轉型。小隊指揮官是以勇猛著稱的飛行英雄安託南•菲利克•加布裡埃爾•布洛卡爾上尉,他於7月5日在德雷斯蘭庫爾遭遇一架德軍信天翁雙座飛機時,僅憑一柄卡賓槍便擊斃了德機觀察員,其駕駛員不得不迫降著陸。受此啟發,居內梅也在飛機觀察員座艙後架設了一挺機槍。        

       7月19日,居內梅在巡邏時遭遇了一架同盟軍的阿維亞蒂克雙座飛機,他立即飛近迎戰,盡力為坐在後面的蓋爾戴創造射擊時機。二人合力將敵機擊落在雙方陣地之間的無人區,這是第3小隊在大戰中的第2次空戰勝利,居內梅和蓋爾戴也因此而獲頒軍事獎章。        

       然而,在「福克災難」蔓延肆虐的西線天空,想要正面對抗更為精良的德軍專用戰鬥機,第3小隊這些臨時改裝的偵察機就有些力不從心了。好在7月下旬,該部便開始換裝紐堡10型戰鬥機。這種由居斯塔夫•德拉熱設計的雙座翼半式飛機裝有一臺80馬力引擎,最高速度可達140公裡/小時。由於法國的射擊協調器仍未成熟,紐堡10型的航向機槍是高高架在上機翼上方的,這樣向前射擊時便不會打到螺旋槳。這挺7.7毫米劉易斯機槍的槍架結構特殊,在子彈用盡後,駕駛員可以把它搖下來以便更換彈鼓。雖是權宜之計,但足以應付同時期的德軍戰鬥機。在前線調研之後,紐堡公司又在紐堡10型基礎上改制出一種尺寸較小的單座型號,即紐堡11型,飛行員們通常都稱之為「寶貝兒」。

坐在「寶貝兒」座艙中的居內梅

       

       「飛鸛」在8月底完成換裝之後,即被改編為第3中隊。擁有了新座駕的居內梅中士如虎添翼,在12月5日和10日獨自駕駛紐堡10型連續打下兩架敵機,並在14日與一架友機合作迫使一架福克E.I戰鬥機迫降在埃爾維利。        

       1916年初,居內梅換裝了一架機尾編號N836的紐堡11型戰鬥機,為了紀念已被調往馬其頓前線的第3中隊戰友夏爾•博納爾,他在機身寫上了「Vieux Charles」的字樣(意思是「老夏爾」)。2月3日,居內梅開著「老夏爾」在魯瓦一帶的上空與一架德軍LVG飛機不期而遇。「我一直靠近到20米才開火,」他在日記中寫道,「敵機立即失控進入尾旋,我一路俯衝緊隨其後不停地射擊,最後看到它墜落在他們的防線後方。這是我的第5次空戰勝利,確鑿無疑!而且我的運氣真不賴,不到10分鐘後,另一架敵機也在我的攻擊下變成了雲中的一團火球。」就這樣,居內梅成了一位王牌飛行員,在之後短短兩個月內又將戰果提升到了8架,並在4月12日晉升少尉。不過,他亦在之前的戰鬥中被兩架敵機圍攻受傷,一直休養到年中才歸隊。

站在一架「老夏爾」旁的居內梅

       

       此時第3中隊已經全面換裝了紐堡17型戰鬥機。這種飛機很像是放大版的「寶貝兒」,不但安裝了110馬力引擎,還擁有一挺帶射擊協調器的7.7毫米維克斯機槍。如虎添翼的居內梅很快便在6月22日將個人戰績提升至10架!之後在7月16日的一次遭遇戰中,他的座機被10架德軍戰機圍攻,但他不但全身而退,還順帶擊落了一架敵機,降落之後,人們在居內梅的座機上數出了86個彈孔。儘管紐堡17已經讓法軍佔據了對德軍飛機的技術優勢,但顯然法國斯帕德飛機公司的主設計師路易•貝歇羅認為技術上的差距還有必要進一步拉大:他在舊式斯帕德A2飛機的基礎上換裝了瑞士人馬克•比爾基格特設計的伊斯帕諾-斯維薩8A型引擎,這種緊湊的水冷式八缸引擎出力可達150馬力,加上帶有射擊協調器的維克斯航向機槍,一代名機斯帕德VII就此橫空出世。        

       1916年9月2日,居內梅領到了屬於自己的斯帕德VII。在21天後的一場戰鬥中,他駕駛這架機尾編號S115的利器,5分鐘內就揍下了兩架德軍福克戰鬥機。在返航時,居內梅被一個神經過敏的法軍75毫米高射炮組誤射擊中,只得在一個炮彈坑裡摔機著陸,幸好只是劃傷了膝蓋。事後他給父親寫信盛讚斯帕德飛機的精湛工藝,並坦言自己「要是坐在別的飛機裡,恐怕早就摔得稀巴爛了」。歸隊之後,他又得到了一架機尾編號為S132的斯帕德VII。

 1916年,已經獲得過18次空戰勝利的居內梅業已成為法國媒體大力宣傳的國民英雄

       

       此時第3中隊已經成長為足以與任何德軍狩獵中隊分庭抗禮的尖子部隊,截至1916年11月1日,該部已擊落65架敵機,自身僅損失了5名飛行員、4名觀察員和1名機槍手。居內梅可謂居功至偉,然而在升空狩獵的間歇,他亦不遺餘力地運用自己的技術知識、聲望和影響力推動飛機製造商對戰鬥機性能做出進一步的提升。例如他在1916年12月就給路易•貝歇羅去信指出:「我們的斯帕德飛機難以和德國的哈帕施塔特式對抗,儘管它的速度不及斯帕德,但爬升性能卻更加好,這令我軍始終居於下風。我希望新的飛機要更快,或許您該在螺旋槳上下點功夫。」貝歇羅根據居內梅的建議,提高了伊斯帕諾-斯維薩8A型引擎的變速比,從而研製出性能更佳的180馬力8Ab型引擎。第一架安裝新式引擎的斯帕德VII立即於12月中旬送到了居內梅的手中,他開著這架機尾編號S254的空中殺手取得了第19次空戰勝利——這架飛機目前妥善保存在布爾歇的航空航天博物館。

保存在布爾歇航空航天博物館的居內梅座機——機尾編號S254的斯帕德VII

       1917年3月16日,已經取得超過30次空戰勝利的居內梅成為第一個在一天內擊落3架敵機的法國飛行員:他先是在上午9點08分打下了一架信天翁,又在22分鐘後擊落了德軍第32狩獵中隊的一架羅蘭D.II。當天下午,法國總統雷蒙•普恩加萊代表俄國政府蒞臨第3中隊駐地向居內梅頒發四級聖喬治勳章,於是這位超級王牌就在總統先生的面前又打下了一架德軍信天翁戰鬥機。翌日,居內梅戴著還沒捂熱的勳章和第26飛行中隊的外籍軍團飛行員滋野清武男爵一起又取得了一次合作戰果(注2)。而差不多兩個月後,居內梅在5月25日創造了令人瞠目結舌的輝煌戰績,他接連擊落了4架敵機!這個月,他一共獲得了7次空戰勝利,並榮膺法蘭西榮譽軍團勳位(第五等,即「軍官勳位」)。居內梅的事跡也頻繁見諸報章,鼓舞著成千上萬在泥濘戰壕中奮戰的法軍官兵。

法國報章上的居內梅

居內梅的畫像

騎士風範:「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       

       居內梅的戰績在6月仍在不斷攀升,在此期間他曾在利耶瓦勒上空與德軍第15狩獵中隊的王牌恩斯特•烏德特發生了一場極富戲劇性的激戰。烏德特當時正駕駛著一架信天翁D.II在尋找協約軍的觀測氣球,正巧碰上了也在巡邏的居內梅,兩機立即展開纏鬥。烏德特在自傳《我的飛行生涯》中記述道:        

       「我們飛得太近了,以至於我清楚地記得他飛行皮帽下那張清瘦蒼白的面孔。在他上下機翼之間的那段機身上用黑字寫著兩個詞兒。當他第五次從我身邊掠過時,我甚至能夠感覺到他的螺旋槳颳起的涼風!就在此時我看清了他機身上的第一個詞『Vieux』……Vieux?這在法語中是『老』的意思。是居內梅!沒錯,就是那個打下過30架德軍飛機的居內梅。他總是像那些最危險的掠食者一樣獨自一人升空狩獵,從陽光之中猛撲下來,短短幾秒便叫對手墜地,隨後就消失得無影無蹤……我頓時明白過來,這是一場生死攸關的惡鬥。於是我使出渾身解數,在空中閃轉騰挪側滑翻滾,但他居然看破了我所有的機動動作,並時時予以反制。逐漸地我意識到他的技術遠遠凌駕於我之上,而且他的飛機性能也更好。戰局完全在他的掌握之中,但我仍不放棄,一個翻躍之後終於咬住了他的機尾。於是我按下炮鈕……結果那機槍根本沒動靜……卡殼啦!」        

       烏德特坦陳這是他一生中「最漫長的八分鐘」,就在他絕望地搗鼓機槍的時候,居內梅的斯帕德已經從上方進入了攻擊位置。「就在這時,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烏德特繼續寫道,「他竟然從座艙裡伸出手臂輕輕向我揮了揮,隨後便一個猛子向西飛回他自己的陣地去了。」居內梅的騎士風範令烏德特五體投地,即便他後來榮登德軍二號王牌寶座,也從未忘記過這位法國同行的高貴行為(注3)。

描繪居內梅與烏德特之戰的航空畫

       

「他飛得太高了,不會降落了」

       1917年7月,居內梅升任第3中隊指揮官,同時換裝了一架機尾編號為S382的斯帕德VII,月底又換成了尾號S504的斯帕德XIII。8月20日,他開著這架裝有兩挺機槍的新座駕取得了他的第53次——也是最後一次空戰勝利。以這一天為分水嶺,幸運女神的眷顧似乎突然離他而去了。已有預感的居內梅在28日曾對一位朋友坦言道:「我肯定活不到戰爭結束。」        

       9月11日上午8點25分,居內梅駕駛著那架斯帕德XIII和戰友博松-維爾杜拉茲一同升空巡邏,他們在比利時小鎮普爾卡佩萊的上空發現了一架德軍DFW C.V型偵察機。居內梅輕搖了幾下機翼便開始向敵機俯衝,博松-維爾杜拉茲緊隨其後,卻發現有8架德軍戰鬥機正在悄悄接近。博松-維爾杜拉茲回頭想要警告居內梅的時候,卻發現自己的長官不見了。他在10點20分返回濱海聖波勒機場,爬出機艙後的第一句話便是:「他還沒降落嗎?」        

       再也沒有人見過居內梅,也無人知曉他究竟去了何方。一個月後,德國人宣稱是第3狩獵中隊的庫特•魏斯曼少尉擊落了居內梅,然而魏斯曼已於9月28日被英軍第56飛行中隊的高弗雷•伯曼上尉和雷吉納德•霍奇中尉合力擊落墜亡,死無對證。

居內梅在最後一戰中駕駛的斯帕德XIII型戰鬥機

       

       喬治•居內梅戎馬一生獲勳無數,除了榮譽軍團勳章外,他的英勇十字勳章曾26次獲贈棕櫚葉;英國、俄國、比利時、塞爾維亞和葡萄牙政府也向他頒發過多枚勳章。然而當媒體問他還想獲得哪枚勳章時,居內梅答曰:「一個木製的十字架。」遺憾的是,他的願望永遠無法實現了。他可能墜落在無人區,也可能被埋葬在德軍防線後方,但當時的戰區地面在協約軍猛烈的炮擊和惡劣天氣的雙重打擊之下被翻得支離破碎。協約軍於10月9日拿下普爾卡佩萊小鎮之後,已經無法在附近找到任何墜機痕跡或掩埋遺體的墓穴了。

位於普爾卡佩萊鎮中心廣場的居內梅紀念碑

榮入先賢祠的居內梅

       

       儘管命運是如此的不公,這位病弱、憂鬱而又高貴的「飛鸛騎士」卻永遠活在了法國民眾甚至諸多敵軍飛行員的心裡。比利時政府在戰後的普爾卡佩萊鎮中心廣場樹立了一座紀念碑,碑座上附有居內梅的頭像和生平事跡。而在高聳的塔頂,是一隻遙望天際的美麗飛鸛,它靜靜地矗立著,仿佛在呼喚那永遠不會歸來的主人。在祖國法蘭西,居內梅被迎入了巴黎的先賢祠,在追思憑弔的人群之中,流傳著一個浪漫的傳說:        

       「居內梅飛得太高了,所以他不再降落了。」        

       

       注1:雷內•豐克(1894-1953),法國超級王牌飛行員,曾取得過75次空戰勝利。他不但是一戰期間協約國的頭號王牌,也是僅次於曼弗雷德•馮•裡希特霍芬的大戰第二號王牌。豐克在二戰期間保持了氣節,曾因拒絕和維希政府合作而被逮捕,並大力支持抵抗組織,可謂兩戰英豪。        

       注2:滋野清武(1882-1924),日本飛行先驅、早期飛機設計師、短號藝術家。他是第一個獲得萬國飛行執照的日本人(1912年),一戰爆發後志願加入法國外籍軍團,在波城受訓後以陸軍上尉軍銜加入法國陸軍空勤隊,人稱「滋野男爵」。滋野清武在一戰期間取得過6次空戰勝利,榮獲法蘭西榮譽軍團勳位,他也是一戰王牌飛行員中唯一的日本人。        

       注3:烏德特(1896-1941),德國超級王牌飛行員,曾取得過62次空戰勝利,是一戰德軍中僅次於曼弗雷德•馮•裡希特霍芬的二號王牌。曾任第37狩獵中隊指揮官,戰後成為特技飛行員和演員。1933年加入納粹德國航空部門,官至德國空軍軍械生產總監,最終升至空軍大將。1941年自殺。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盤點二戰空戰王牌飛行員:重協作而非個人技巧
    「王牌」這個詞最初由法國人在一戰中創造,指空戰中擊落五架或更多飛機的飛行員。一戰結束時,主要參戰國都誕生出本國王牌飛行員,如德國的沃納-沃斯、加拿大的威廉-艾弗裡-畢曉普、美國的弗蘭克-盧克。其他如德國的奧斯瓦德-波爾克、英國的愛德華-曼諾克、奧匈帝國的哥德溫-布魯茂斯基,他們的領導能力與個人成就同樣聞名於世。
  • 這位德國王牌飛行員,紋了一條中國龍,上演了一部傳奇大片
    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個驚險、刺激、傳奇,絕對能叫響海內外電影市場的精彩故事。在晚清時期,沿海許多地區都淪為西方殖民地,山東青島就被德國瓜分為遠東殖民地,而且,日本也早就覬覦山東半島,因此日本和德國最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發生了直接對決。由於霸佔青島歷史不久,加上德國距離山東太遠,所以在青島的德軍實力很薄弱,加上民團總共才5000人,海軍與日軍相差更大。
  • 二戰德國十大王牌飛行員,第一名幹掉了350多架飛機
    所以二戰時期的德國,不僅僅坦克技術世界領先,其飛機性能和飛行員質量也是世界上的佼佼者;在頻繁的海陸空戰役中,德國湧現出了一大批優異的空戰王牌,這些人是盟軍飛行員的噩夢。TOP、6 威爾海姆·巴茨德國空軍第52殲擊機聯隊的威爾海姆·巴茨少校擊落了237架敵機,排在德國王牌飛行員第六位。令人驚訝的是:他僅參加空戰445次,如些之高的空戰與擊落比,已經超過了蘇聯第一王牌闊日杜布,在德國空軍戰績過100架的飛行員中也是極為少見的,說明他是一位空戰技術極高的王牌飛行員,盟國遇到的最為可怕的空中殺手。
  • 一戰剛開打三周,便取得首個空中戰果,這名德國飛行員夠倒黴的
    一戰初期的飛機1914年8月25日,德國一架鴿式單翼機正在對法國蒙斯南面防線進行空中偵察,結果正好碰上英國皇家飛行隊的三架飛機,它們也在執行類似任務,二者在空中不期而遇了。一戰初期的飛機德國飛行員被包夾後,在驚慌失措之下,第一時間選擇俯衝逃跑,然而三名英國飛行員卻始終緊緊咬著不放,保持了基本隊形不散,德機逃跑計劃屢屢受挫。
  • 二戰德軍空中王牌眾多,飛機性能優秀,為何沒能牢牢掌握制空權
    早期飛機的主要作用是偵察和轟炸,因為早期的飛行員大多都是貴族出身,他們在空中遇到敵方飛機的時候並不會向對方開火,而是會主動的跟對方打招呼。但是在一次偶然的遭遇中,一名法國飛行員和德國飛行員因為一根小拇指發生衝突,最終兩人拔槍對射,世界上第一次空戰就此發生。
  • 王牌飛行員駕機奇遇:戰機高空看到蒼蠅,伸手一抓卻是一顆子彈
    因為戰鬥機的特殊性能,戰鬥機飛行員們在駕駛戰鬥機時,總有機會遇到一些普通人一輩子都遇不到的奇遇,一戰時期,有一位法國王牌飛行員駕駛著戰鬥機從戰場上方飛過。但是令他沒想到的是,他居然在高空中看到了一隻「蒼蠅」,他非常詫異,於是伸手一抓,卻發現那是一顆子彈。
  • 美國97歲二戰王牌飛行員去世,系首位突破音障飛行員
    當地時間12月7日,美國二戰時期的王牌飛行員查克·葉格(Chuck Yeager)去世,享年97歲。他曾在二戰中創下擊落12.5架敵機的紀錄,也是歷史上第一個突破音障的飛行員,打破了此前人們認為星際探索不可能的斷言。
  • 使英國成為福利國家的創始人,一戰首相勞合-喬治
    勞合-喬治在下院否認擁有「那間公司」的股份,得以矇混過關,但事實上,他在馬可尼公司的分公司中擁有股份。九、軍需大臣,陸軍大臣勞合-喬治在1911年德國威脅法屬摩洛哥之前,一直是反戰人士。摩洛哥事件發生後,他發表演說,批評德國的侵略行為,轉而支持英國的反德政策,而到了一戰爆發時,他呼籲英國人民拿起武器對德國作戰。一戰爆發後不久,前線暴露英軍軍火供應嚴重不足。
  • 抖音王牌飛行員申請出戰是什麼歌?王牌飛行員申請出戰bgm哪裡聽
    最近在抖音上有很多視頻中都有出現「王牌飛行員申請出戰」這句話,這句話並不是歌曲中的一句歌詞,而是遊戲中的一句臺詞。那麼,王牌飛行員申請出戰是哪個英雄的話?  這句話是遊戲《英雄聯盟》中的英雄庫奇的一句臺詞。在遊戲中,有很多英雄,而每一個英雄都有很多句專屬的臺詞的。
  • 美國王牌飛行員失事,隱身戰機突然撞到沙漠中,原因讓人心酸
    不久之後,法國也加入到僕從國中。法國投降後,很多國家都不敢相信,連法國這樣的大國都淪陷,世界上還有誰能阻擋納粹德國的腳步。蘇德戰爭爆發後,蘇聯節節敗退。照著速度發展下去,不出3個月,德國必能拿下蘇聯。但是,戰鬥民族怎麼會輕易罷休,隨著時間推移,蘇聯漸漸掌握主動權。憑藉雄厚的人力物力以及先進的大縱深作戰理論,蘇聯不僅成功將德國趕出去,而且還順利攻佔德國首都。
  • 志願軍飛行員的回覆震撼人心!
    志願軍飛行員的回覆震撼人心!>雙料王牌和三料王牌飛行員>1952年2月10日凌晨12團3大隊大隊長張積慧經過激戰一舉擊落了號稱「常勝將軍」的美軍第四航空聯隊第334中隊王牌飛行員喬治·阿·戴維斯少校>而就在前幾天的4月7日另一個雙料王牌飛行員哈羅德·愛德華·費希爾在企圖偷襲志願軍正在著陸的米格飛機時被不滿20歲的年輕飛行員韓德彩擊落後被俘從中國戰俘營回到美國空軍
  • 【一戰停戰百年】關於戰爭的文藝作品
    在和平紀念日(Remembrance Sunday,定於每年11月的第二個星期天,也就是離11月11日最近的一個星期天),她在空中舒展著強有力的翅膀,高高俯視著密密麻麻的人群。今天,一道新的紀念牆環繞著這根石柱破土而出,這道牆完全由本地居民募資建築,為的是紀念那些在二戰中被奪取性命的人。正是這座別具一格的紀念碑讓我不忘戰爭,並且一直將真善美牢記心頭。
  • 德國王牌飛行員:給我一個中隊的「噴火」戰鬥機
    二戰時期,德國軍隊無論是在單兵素質還是在武器裝備方面都非常出色,這也就使得在美國參戰以前,盟軍根本就無法抵擋德國軍隊的攻擊,而德軍對他們自身的進攻能力也是信心滿滿,1940年,當時的德國空軍與英國空軍在不列顛戰役中呈膠著狀態,而當時的德國空軍總司令戈林問王牌飛行員阿道夫.加蘭德少校應該如何擊敗英國
  • 7月2日德國人齊柏林設計的飛艇首航成功:空中巨無霸稱雄一戰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7月2日德國人齊柏林設計的飛艇首航成功:空中巨無霸稱雄一戰歷史上的今天,1901年7月2日德國人齊柏林設計的飛艇首航成功。這預示著人類進入了飛艇時代。一戰中大部分時期,絕對是飛艇的時代。
  • 南航史上第一位女機長,出身於飛行世家,曾是王牌飛行員
    同樣地,選拔飛行員的條件也非常嚴苛。對身高、體重、體能各個方面都有著極為嚴格的要求。這一位南航史上的第一位女機長,堪稱萬裡挑一。不僅家境優異,飛行世家,從小薰陶,而且自身條件過硬,體能優異。經過重重篩選,經受多飛行歷練,成為了王牌飛行員。
  • 致敬航空傳奇,布加迪推出Chiron天空傳奇特別版
    上個世紀20到30年代,來自法國的飛行員衝破飛行的極限,而埃託雷·布加迪(Ettore Bugatti)同樣在汽車領域創造了歷史。現在,通過一款限量版車型,他們又一次聯繫到了一起。為了向當年傳奇的法國飛行員和布加迪跑車致敬,布加迪推出了Chiron天空傳奇特別版車型。
  • 飛行員最後的安全依靠
    到今天,隨著科技進步,彈射座椅已歷經迭代發展,可滿足戰機在不利姿態和高速飛行狀態下的逃生需求,在最後的緊要關口為飛行員生命撐起了一道「安全屏障」。火箭式秒速彈射,飛行員的自救「神器」在激烈的空中對抗中,戰鬥局勢瞬息萬變,戰機飛行狀態充滿了許多不確定性因素。一旦戰機受損失控,飛行員就要以最快速度逃離飛機。
  • 致敬航空傳奇,布加迪推出Chiron天空傳奇特別版車型
    上個世紀20到30年代,來自法國的飛行員衝破飛行的極限,而埃託雷·布加迪(Ettore Bugatti)同樣在汽車領域創造了歷史。現在,通過一款限量版車型,他們又一次聯繫到了一起。為了向當年傳奇的法國飛行員和布加迪跑車致敬,布加迪推出了Chiron天空傳奇特別版車型。
  • 零戰並非不可戰勝 美王牌飛行員發明新戰術吊打日本海航
    VF-3的薩奇少校發現了這架戰鬥機的一些問題,他認為這款戰鬥機雖然有著優秀的盤旋性能和爬升性能,但是結合珊瑚海海戰的經驗,日本飛行員更傾向於咬住美國戰機尾巴的6點位置進行火力輸出,直至將戰機擊落。發現這個問題之後美國人開始在飛行員後方增加裝甲板,同時提高整體機尾結構強度,提高飛機在受損狀態下的操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