楸樹形成層年齡與樹高影響木質部特徵的空間分布

2021-02-24 林間小品

研究形成層年齡與樹高對木材解剖特徵的影響規律,有助於增強對木質部導水功能、心材形成及樹木軸向生長的認識。

楸樹是我國本土珍稀環孔材樹種。本研究選取3株楸樹,沿其主幹的六個不同高度(0-11.3米)採集徑向中心條88個,樣品包括邊材、邊心材過渡區、心材。

採用光學顯微鏡、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分析樣品中與導管、纖維相關的13個木材解剖特徵指標,採用線性模型分析軸向高度、形成層年齡及其交互作用對木材解剖特徵的影響規律。

結果表明,楸樹早晚材導管直徑相差近10倍,晚材導管直徑隨軸向高度和形成層年齡增加而增大,早材導管直徑與形成層年齡呈正相關,而與樹高無顯著相關性;樹高與早材導管密度呈正相關,與纖維壁厚、壁腔比、長度呈負相關;形成層年齡與紋孔膜直徑、導管分子長度呈正相關;樹幹直徑年增長量隨樹高和形成層年齡增大而降低;早晚材纖維直徑與樹高、形成層年齡無顯著相關性;另外,由邊材到心材細胞壁、紋孔膜、紋孔口的侵填體、瘤狀層數量逐漸增多。

本研究突出了形成層年齡和軸向高度對木質部解剖特徵的顯著影響,再次強調了當分析木材解剖結構和木質部導水功能的時候,要考慮到它們的空間位置。

楸樹邊材(A)與過渡區(B)及心材(C)橫切面木材顯微圖片

楸樹邊材(A、B)與過渡區(C、D)及心材(E-I)弦切面掃描電子顯微鏡圖片

形成層年齡、樹高及交互效應對導管相關解剖特徵的影響規律Influence of Cambial Age and Axial Height on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Xylem Traits in Catalpa bungei, a Ring-Porous Tree Species Native to ChinaStudying how cambial age and axial height affects wood anatomical traits may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xylem hydraulics, heartwood formation and axial growth.Radial strips were collected from six different heights (0–11.3 m) along the main trunk of three Manchurian catalpa (Catalpa bungei) trees, a precious ring-porous tree species native to China, yielding 88 samples including sapwood, transitional zone and heartwood.In total, thirteen vessel and fiber related wood anatomical traits were observed using light microscopy (LM)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linear models were used to analyse the combined effect of axial height, cambial age and their interaction on investigated wood anatomical traits.Our results showed that vessel diameter differed by about one order of magnitude between early- and latewood, and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both cambial age and axial height in latewood, while it was positively affected by cambial age and independent of height in earlywood.Vertical position further had a positive effect on earlywood vessel density, and negative effects on fibre wall thickness, wall thickness to diameter ratio and length. Cambial age had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pit membrane diameter and vessel element length, while the annual diameter growth decreased with both cambial age and axial position. In contrast, early- and latewood fiber diameter were unaffected by both cambial age and axial height.We further observed an increasing amount of tyloses from sapwood to heartwood, accompanied by an increase of warty layers and amorphous deposits on cell walls, bordered pit membranes and pit apertures.This study highlights the significant effects of cambial age and vertical position on xylem anatomical traits, and confirms earlier work that cautions to take into account xylem spatial position when interpreting wood anatomical structures, and thus, xylem hydraulic functioning.

Shan Li, Xin Li, Roman Link, Ren Li, Liping Deng, Bernhard Schuldt, Xiaomei Jiang, Rongjun Zhao, Jingming Zheng, Shuang Li and Yafang Yin. Influence of Cambial Age and Axial Height on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Xylem Traits in Catalpa bungei, a Ring-Porous Tree Species Native to China. Forests. 2019, 10: 662.

https://doi.org/10.3390/f10080662

編輯:李姍,李萬峰

相關焦點

  • 盛林苗木:楸樹雖然價格高,但是卻供不應求
    據理解,梓樹和楸樹是華北地域的鄉土樹種,二者均耐寒、耐旱、耐輕度鹽鹼,速生而壽命長,樹幹直而且樹冠大,抗病蟲害才能強,很合適做行道樹和遮陰樹。固然這兩種樹具有這麼多優點,但由於前些年人們對這兩種樹的認知不夠,故在園林綠化中應用還不普遍,大中城市應用量比擬大的是天津和唐山。
  • 盛霖苗木:品讀楸樹文化
    根據研究,在地質時代的四季冰川之前,楸樹分布在華北及始新世其他地區。它是在我國史前地質和地貌結構變化中倖存下來的少數古代活化石樹種之一。 。談起楸樹,一股濃重的歷史文化氣息撲面襲來。由於楸樹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歷代古籍中關於楸樹的記載很多,一些文人墨客也多以楸樹為題賦詞作詩,流傳下來許許多多膾炙人口的華麗篇章,以致形成了植物界獨樹一幟的楸樹文化。
  • 盛林苗木:「材」貌絕倫的楸樹
    ,在溫暖的溫帶和亞熱帶地區廣泛分布。分布於北京,河北,山東,山西,河南,陝西,江蘇,安徽,甘肅,栽培歷史悠久。已經有600多年了。在漢代,人們不僅在大面積種植楸樹,而且從楸樹的經營中獲得了豐厚的收入。在遠古時代,人們仍然習慣種植楸樹以將財產繼承給後代。目前,該國許多地方仍保存著數百年歷史的楸樹,這不僅證明了楸樹的悠久歷史,而且反映了這些地方楸樹的古老歷史。
  • 春季針葉樹木質部第一個細胞發育的環境啟動外因及機制研究獲進展
    然而,與有著近200年觀測歷史的樹木枝葉芽物候相比,樹皮以下樹幹木質部物候(如形成層活動、木質部組織形成、韌皮部形成)則一直難以被詳細監測。這導致木質部生長和環境條件之間的反饋調節機制至今不明,影響了對全球變暖下陸地森林生產力和碳收支的準確評估。
  • 春季針葉樹木質部第一個細胞發育的環境啟動外因及機制研究獲進展
    然而,與有著近200年觀測歷史的樹木枝葉芽物候相比,樹皮以下樹幹木質部物候(如形成層活動、木質部組織形成、韌皮部形成)則一直難以被詳細監測。這導致木質部生長和環境條件之間的反饋調節機制至今不明,影響了對全球變暖下陸地森林生產力和碳收支的準確評估。
  • 春季針葉樹木質部第一個細胞發育的環境啟動外因及機制研究中取得重大進展
    然而,與有著近200年觀測歷史的樹木枝葉芽物候相比,樹皮以下樹幹木質部物候(如形成層活動、木質部組織形成、韌皮部形成)則一直難以被詳細監測。這導致木質部生長和環境條件之間的反饋調節機制至今不明,進而影響了對全球變暖下陸地森林生產力和碳收支的準確評估。
  • GA/IAA比值的高低分別調控形成層產生韌皮部與木質部的組織分化
    例如,在菸草愈傷組織培養中,當IAA/CTK比值高時,易形成根;當IAA/CTK比值低時,則易形成芽。其它植物的愈傷組織分化形成根和芽,也符合這一原則。GA/IAA比值的高低分別調控形成層產生韌皮部與木質部的組織分化。試驗證明,各類植物激素對根的誘導都有影響。生長素呈促進效應,赤黴素和細胞分裂素起抑制作用(圖9-2),乙烯有促進作用。
  • 楸樹V.S梓樹,你能分得清嗎?
    楸樹和梓樹同屬於紫葳科梓屬植物,都是良好的用材樹和園林綠化樹種。兩者形態十分相近,很容易發生混淆。那麼,如何區別楸樹和梓樹呢?
  • 科學家揭示針葉樹木質部第一個細胞發育機制
    本報訊(記者朱漢斌 通訊員周飛)中科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黃建國與國內外合作者在揭示春季針葉樹木質部第一個細胞發育的環境啟動外因及機制研究中取得重大進展。相關研究成果8月5日在線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樹木物候被普遍認為對環境變化敏感,為了解植被與氣候變化之間的反饋關係提供了關鍵指徵。
  • 果樹的枝條:內部特徵與結構,你知道多少呢
    果樹的葉枝和果枝需按比例配置,葉枝過多 而果枝不足時影響樹體豐產果枝過多而葉枝過少 時影響樹體優產,並導致樹勢衰弱出現「大小年」。2. 長枝、中枝和短枝果樹枝條的長短分類 方法與標準在地區間有所差異,一般有粗分和細分 兩種。粗分可分為短枝、中枝、長枝三種,細分可 分為葉叢枝、短枝、中枝、長枝、旺枝五種。
  • 木王——楸樹的歷史
    楸樹是我國優良的原生樹種,具有很大的生態範圍。它在國內分布廣泛,栽培歷史悠久,壽命長。由於它的花朵是紫色的,因此意味著「紫氣東來」。在遠古時代,不僅在道教大廳,而且在佛教寺廟中,道教徒始終將其視為吉祥樹。
  • 為何科學界至今難以給樹下定義,也不知道是什麼基因讓樹成為樹?
    直到春天,我們才知道那顆樹已經死了。這顆楓樹還很年輕,樹幹只有沙拉盤那麼大。如果不是因為災禍而夭折,它本可以活300年。但對樹來說,亡於災禍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有時是人禍,例如在2012年,一顆3500年的落羽松被人故意縱火燒死。更多的時候則是天災,比如乾旱、狂風、大火或寒冰。當然,樹也容易受到病蟲害的影響,像木腐菌這樣的敵人能大幅縮短樹的壽命。
  • 生長素反應因子6(ARF6)和ARF8促進赤黴素介導的下胚軸木質部擴張和形成層動態平衡
    在次生生長過程中,維管形成層不斷產生植物器官、木材(木質部)和韌皮部(韌皮部)的增厚。在擬南芥下胚軸和根中,我們可以根據細胞形態和產量來區分二次生長的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木質部和韌皮部同樣產生的階段,在木質部擴展階段之前,木質部形成增強,木質部纖維分化。
  • 獼猴桃具有怎樣的植物學特徵?教你從根繫結構、類型與分布來看
    但是獼猴桃的營養成分雖然高,但是種植管理難題卻大了,它不僅是喜陰品種,而且對於種植的區域很有講究,特別是其根系對於土壤的選擇更挑剔,可以說獼猴桃的根系直接影響樹勢以及產量,因此種植戶應該完全掌握其根系的生長特性以及分布特點,才能為後期的豐產管理做好準備。獼猴桃是多年生落葉藤本果樹。
  • 為什麼樹木會形成一圈一圈的年輪?年輪的疏密又與什麼有關?
    我們從小就知道,一顆大樹的年齡可以通過它的年輪數出來,但你知道樹木的年輪是怎麼形成的嗎?還有些樹的年輪並不是標準的同心圓,這又是為什麼呢?答案就是形成層,顧名思義,形成層聽上去就好像是樹木細胞生長活躍的部分,實際上形成層正屬於分生組織,裡面的細胞在生長時會朝著兩個方面,一個是向內成為木質部,一個是向外成為韌皮部。這樣一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樹木的腰圍也在增長,然而說到這,可能有朋友要疑惑了,你剛才說的是樹木是如何變粗的,但年輪又是如何出現的呢?別著急,還有一個外部因素沒有講,那就是「四季交替」。
  • 熱帶森林地上生物量空間分布特徵研究
    以往大部分數據來源於小範圍的實驗樣地數據,應用到更廣泛的區域時,其準確性不高。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生態進化生物學研究組的Ferry J. W.Slik研究員等基於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利用在婆羅洲島熱帶森林長期研究積累的大量關於森林喬木密度、基面積、群落水平平均木質密度和地上生物量的數據集,結合環境因子(如海拔、氣候、土壤等)數據層進行綜合分析,從而找出與亞洲地區熱帶森林地上生物量空間分布密切相關的條件因子。
  • 世界第一高樹是怎樣煉成的?
    今天,物種日曆迎來一篇超長的文章——因為我們加入了世界上最高的樹的全身照!我們不妨帶著兩個問題來閱讀這篇文章:1. 有哪些條件制約樹的高度?2. 樹能長多高會存在理論極限嗎?圖片:鍾蜀黍成年巨杉的樹皮橘紅色,高而粗壯。圖片:鍾蜀黍相比於生活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巨杉,北美紅杉的分布區域更貼近海岸,分布地區的海拔一般不超過700米,這是北美紅杉也被稱為「海岸紅杉」(coast redwood)的原因。事實上,雖然都生活在美國西海岸,但是二者在野外沒有分布上的交集。
  • 楸樹長勢衰弱、枝梢乾枯,不要不在意,可能是楸梢螟在危害!
    ,而枝梢上這些紡錘狀的瘤狀物正是害蟲危害楸樹枝幹時所形成的的蟲癭!蛀食楸樹枝梢,並且在枝梢上形成蟲癭的是什麼害蟲?楸樹上所發生的蟲害還是很多,主要有珀蝽、楸梢螟、泡桐龜甲、白腎夜蛾、模毒蛾、霜天蛾、大青葉蟬等;但是其中可以蛀食枝梢、並且危害後可以在枝梢上形成瘤狀突起物的只有楸蠹野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楸梢螟!
  • 家中庭院有5種景觀樹,開花寓意「收穫幸福」,價值又高還好養
    要是生活在農村,或者是家中有個小院子的話,那麼肯定會有許多的花友,都選擇在庭院當中種上一些漂亮的景觀樹,這可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傳統。而且,以前的種樹原因和現在的種樹原因,還會有多差別,可能因為如今的經濟和交通發達,一些年輕的朋友都喜歡種上國外進口的花樹,但是很多傳統的老人,還是喜歡那種寓意比較好的樹木哦!家中庭院有5種景觀樹,開花寓意「收穫幸福」,價值又高還好養!
  • 有人說香蕉樹不是「樹」,那它是什麼?看完「漲知識」了
    很多人以為是長在香蕉樹這種「樹」上的,其實說法有點錯誤,香蕉樹雖然有個「樹」字,但並不是樹,而是草本植物。在弄清楚香蕉樹是草本植物之前,我們應該先想一想為什麼我們大家會認為香蕉樹是樹呢?其實這主要是和香蕉樹的外觀形狀有關,因為就算矮型的香蕉樹高度也能達到3.5米,高型的香蕉樹一般4—5米,有的甚至會超過10米,所以說,因為香蕉樹看起來還是十分粗壯高大的,我們很難把它們和草聯繫起來,而是當成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