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電子消費品回收利用指數報告:去年回收率不足兩成

2020-12-06 中國新聞網

上海電子消費品回收利用指數報告:去年回收率不足兩成

2017-01-12 21:35:3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網上海1月12日電 (記者 許婧)上海產業轉型發展研究院12日在滬首次發布的「上海電子消費品回收利用指數」顯示,2016年上海電子消費品回收利用率不到20%,願意將電子產品交由專業回收機構處理的人群集中在20至40歲,以男性為主。

  隨著中國經濟迅速發展和科技飛速進步,電子消費品更新換代速度加快,中國每年都有大量電子廢物產生,若處理不當,不僅造成嚴重的環境汙染,也會帶來大量資源浪費。如何有效引導電子廢物的流向,使資源得到有效利用,有毒有害物質得到安全處置,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上海產業轉型發展研究院轉型指數研究所技術總監吳萍在對指數進行解讀時說,該指數依託國內最大的電子消費品回收利用平臺——愛回收的大數據,選取2016年上海各區電子消費品回收個數、回收價值等12項指標,並對各指標進行加權,構建形成指數體系進行綜合分析。

  吳萍表示,上海的回收量不到20%,就全國而言可算「偏高」,但與歐美發達國家40%、50%的回收率相比,差距頗大。研究發現,願意將電子消費品交給專業回收機構的人群中,超過八成的年齡集中在20至40歲,其中68.05%為男性,「這可能證明男性對電子消費品更感興趣」。

  本次發布的指數,對上海16個區取前十名排列,從排名看,徐匯區、浦東新區、楊浦區分列前三位。數據顯示,中心城區減少碳排放、再利用價值等多項指標居前列,這與中心城區回收網點布局密集、居民綠色消費接受度高等不無關係。與中心城區相比,郊區環比指標名列前茅,反映出所在區域政府、居民對綠色消費重視和接受程度逐步提升。

  上海產業轉型發展研究院秘書長黃海說,本次指數發布,旨在推廣、普及綠色消費,倡導物盡其用、循環經濟,推動資源綜合利用,引導各級政府關注、關心、支持所在區域綠色消費,帶動電子消費品研發、製造轉型升級。

  「未來幾年,電子消費品回收會呈現爆發式增長」,愛回收總裁鄭甫江十分看好該產業的前景,希望在解決安全問題的基礎上,提高回收效率,讓更多消費者接受由專業機構回收處理的理念。(完)

相關焦點

  • 上海去年產生約1500噸廢舊燈管 回收率尚不足1成
    據《勞動報》報導,去年本市產生約1500噸廢舊燈管,僅有10噸被回收。本市部分有毒有害垃圾的回收率不足10%。對此,市政協委員提出,對於這類有害垃圾,若不加強回收管理,將可能造成災難性的環境汙染。而記者昨日了解到,申城將在長寧和寶山開展試點,由企業實行專項回收。
  • 5360萬公噸,僅有17.4%被收集回收,電子廢棄物回收再利用產業發展...
    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產生的電子廢棄物總量達到了創紀錄的5360萬公噸。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全球電子廢棄物監測》報告中表示,目前全球的收集和回收總量還沒有跟上電子廢棄物的產生量
  • 上海金融人才分布指數首次發布
    &nbsp&nbsp&nbsp&nbsp2月24日,上海產業轉型發展研究院舉行新聞發布會,向社會首次發布「上海金融人才分布指數」。這是全國第一個金融人才分布指數。
  • 回收率小於20% 網購狂歡後,快遞垃圾怎麼辦?
    「前段時間紙箱價格是1.5元/公斤,最近兩周跌到了0.5元/公斤。」北京市朝陽區某廢品收購站老闆告訴《工人日報》記者,他最近收到的快遞紙箱明顯增多,將把這些快遞紙箱集中運送到造紙廠賣掉。  被送到造紙廠賣掉回收再造是快遞紙箱的「歸宿」之一。而很多受訪消費者都坦言,收到快遞後會將快遞紙箱丟棄,並不知道它們最終去了哪裡。
  • 廢舊家電回收處理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廢電回收處理行動方案
    廢舊家電回收處理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供銷總社發布廢電回收處理行動方案2020年12月03日,供銷合作總社、國家發改委聯合印發《關於積極打造廢舊家電回收處理產業鏈推動家電更新消費的行動方案》。1)促進家電更新消費,加強多平臺聯合引導家電消費升級,開發農村家電消費市場;2)健全回收渠道,整合供銷總社系統資源,將家電銷售、廢電回收處理產業鏈同日用消費品銷售、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進行協同推進,鼓勵回收企業與家電生產企業、個體回收者合作建立多元化回收渠道。3)加大技術改造,提升廢電利用能力。
  • 塑料循環利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塑料再生利用成為首選處理方式
    我國塑料製品回收率不高,我國塑料製品回收率由2010年25%逐步提升2012年的32%,2017年下降至26%,這與我國塑料製品回收體系的不健全有關。我國大部分地區的廢塑料回收模式較為傳統、低效,廢塑料的回收以回收者個人走街串巷回收為主,這種回收模式過多依賴人力、回收分揀粗放,回收材料品質和數量都難以保證。
  • 歐洲PET回收率近60% 塑料回收潛力依然巨大
    據外媒報導,2016年投放歐洲市場的314.7萬噸PET瓶和容器中,其在2017年回收率達到了59.8% (約188.19萬噸),其中機械回收利用量為177.32萬噸。
  • 電子產品回收市場可觀小家電卻無人問津,商家只顧生產?
    回收,除卻環保意義,更多的是對資源的重新利用,以致資源整合達到最佳化。如今,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的回收已做到規範化、標準化,有非常專業的評定標準去監測回收過程中的電子產品的價值,並具有標準化的渠道來進行回收處理。
  • 最新報告顯示2016年全球電子垃圾重量達4920萬噸
    據外媒報導,隨著越來越多設備的使用,電子垃圾已經成為了一個完全不可能避開的問題。雖然一些國家對這些產品實行了回收計劃,但這個勞工密集型的工作卻非常危險。由於電子設備中經常含有有害物質,它們可能會對人體直接或間接造成傷害。
  • 貝恩:新冠疫情對中國快速消費品市場產生巨大影響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貝恩公司與凱度消費者指數12月2日在滬發布《2020年中國購物者報告,系列二》顯示,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快速消費品市場整體銷售額與去年同期近乎持平。長期來看,「雙速增長」將會延續,高端化和追求性價比兩大趨勢將同時並存。
  • 地球的一半︱電子垃圾是個「富礦」,可為何「開採率」那麼低
    註:數據來自於國際組織綠色和平的報告《喚醒沉睡的寶藏:中國廢棄電子產品循環經濟潛力報告》。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已經成了大部分人生活必需品,但很多人可能還不夠了解它們。如今的電子產品中含有21種金屬。之所以現在的手機能夠越來越輕巧,性能越來越強大,這些金屬起到了關鍵的作用。這21種金屬中很多都是貴金屬,且含量遠高於礦石。
  • 土耳其回收公司選擇陶朗分選技術,提升HDPE和PET回收效率
    土耳其Burkasan公司新近落成投產的塑料回收工廠,是土耳其首個實現HDPE高品質再生的項目。該工廠每小時可分揀5噸混合塑料垃圾,藉助陶朗的光電分選設備,回收PET、HDPE和PP等可再生成分,促進塑料的循環利用,並提升塑料再生的經濟價值。
  • 2020-2026年電子垃圾回收與利用市場深度調查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
    第一篇 電子垃圾回收與利用第一章 我國電子垃圾回收和處理狀況研究  1.1 電子垃圾產生總量    1.1.1 綜述    1.1.2 電子垃圾總量巨大    1.1.3 每年報廢家電量預測分析    1.1.4 2015-2019年報廢家電量  1.2 國內電子垃圾回收和處理現狀分析
  • 重慶大學生利用廢舊手機改造成3D全息投影儀
    重慶大學生利用廢舊手機改造成3D全息投影儀 2018-08-12 11:43:00來源:央廣網
  • 珠海二手彩鋼房回收-有耐心
    珠海二手彩鋼房回收-有耐心,2清潔清洗技術無汙染的塑料清潔清洗技術(塑料表面的塗層不乾膠紙紙金屬木材等雜質回收塑料異味的祛除對清洗效果要求高的應用領域如PET瓶片)。很多溶劑型的清洗技術簡直就是毒害人類,千萬小心,呼籲同行不要用,包括近網站出來的也不例外,近看到很多地方在某種專門針對廢塑料回收領域用的清潔劑,這裡說說溶劑型清潔劑的幾大危害。
  • 廢鋼產業鏈專題之一:電爐鋼加速發展提升廢鋼需求,廢鋼回收龍頭...
    一、廢鋼產業鏈:廢鋼佔十大再生資源回收量的59%、但發展緩慢,回收、加工是產業鏈關鍵環節   (一)循環經濟:政策支持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十二五」年均增速12%,但廢物回收利用發展相對較慢   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
  • 【每家每克】回收每一克 環保每一家
    近年來,我國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發展迅速,行業規模明顯擴大,技術水平正不斷提升,實體再生資源回收行業面臨價格持續下跌,客戶資源不穩定,對回收行業認知不足,經營成本不斷上升等挑戰,轉型升級的緊迫性也在不斷提升。
  • 人均飲奶仍不足300克?中國奶商指數調查報告出爐
    會上,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荷蘭皇家菲仕蘭聯合發布了《2018年中國人奶商指數報告》,報告顯示,中國人每日攝入量能達到300克及以上的公眾只有22.5%,這意味著近八成公眾每天的乳製品攝入量達不到標準。
  • 上海復旦大學發布《全球正義指數報告》
    上海復旦大學發布《全球正義指數報告》 2020年04月06日 17:45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徐譚 字號 內容摘要:全球正義指數研究旨在對國家正義的表現和貢獻進行評估。
  • 鄭秋華:未來鉛蓄電池回收模式「網際網路+」或成主流
    在上海有色網(SMM)、中國再生資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共同舉辦的2020有色金屬行業年會暨長約嘉年華上,英德市鴻星有色金屬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及廣東綠循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鄭秋華帶來「鉛蓄電池回收網絡建設現狀及進展」的主題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