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手機普遍進入我們的生活,
你換了多少部手機了?
換下來的手機,都是怎麼處理的呢?
換了臉盆還是換了剪刀?
近日聯合國微博端發布消息稱,新一版《2020年全球電子廢棄物監測》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產生的電子廢棄物總量達到了創紀錄的5360萬公噸。並預計2030年這個數據將達到7400萬噸。電子廢棄物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家庭垃圾。
人均7.3公斤,這是個衝擊力不小的數字。從總量來看,亞洲最多,達到了24.9mt,美洲為13.1mt,歐洲為12mt;從人均來看,歐洲以人均16.2kg位列榜首,大洋洲人均16.1kg,每周13.3kg,亞洲和非洲分別為5.6kg和2.5kg。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全球電子廢棄物監測》報告中表示,目前全球的收集和回收總量還沒有跟上電子廢棄物的產生量。2019年,記錄中的收集和回收總數為9.3mt,僅佔產生量的17.4%。其中,歐洲收集和回收率為42.5%,亞洲11.7%,美洲9.4%,大洋洲8.8%,非洲0.9%。
就電子廢棄物的歸宿來看,報告中稱,大約82.6%去向不明。但是,粗略估算,2019年全球電子廢棄物中的原材料價值可達570億美元,也就是差不多4000多億人民幣。其中,鐵、銅、金三種原材料的價值是最大的。
拾起賣C2B城市回收基地
當然,全球電子廢棄物規範化進程還是值得肯定的。據報告稱,自2014年以來,針對電子廢棄物立法,以及建立規章制度的國家從61個增加到了78個。
電子廢棄物在循環經濟中的價值應該被肯定,這是報告中的重要命題之一。因為在循環經濟模式下,電子廢物的再利用是二次原材料的重要來源,尤其是一種稀缺元素、重金屬等,以此來減少對原材料的需求量。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是降低產品成本的一種方式。例如,每噸手機或者筆記本中能提取280g黃金,如果方法得當,材料損失率可以控制在5%以內,經濟可行性很高。
「17.4%」這個回收數據也意味著,全球電子廢棄物回收再利用產業還有很大的發掘潛力。
另一份由綠色和平發布的《中國廢棄電子產品循環經濟潛力報告》中顯示,預計到2030年,我國電子產品廢棄量將超過2700萬噸。同時,到時,廢棄電腦和手機的電路板中可回收金屬總價值將達到1600億元。
未來可期,電子產品的再生資源回收的發展之路還很寬廣。
來源:環保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