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當」咕嚕蛇頭「被發現時,它與所有其他穴居、鰻魚一樣的穴居魚類歸為一類。但這個被人們認為,來自」中土世界「的傢伙,似乎與所謂的」家庭成員「格格不入。
上個月的一項研究,則將」咕嚕蛇頭「和另一個最近被描述的物種——「馬哈巴利蛇頭」,歸為一個單獨的科。所謂的科,是在屬和種之上的描述性分類:例如,人類與猩猩亞科、黑猩猩和大猩猩共有一個科——人科。
對這些「新蛇頭」的基因和解剖結構進行深入研究後,研究人員發現,它們與普通蛇頭有許多不同之處;因此,研究人員將它們歸入一個新的家族——「謎鱧科」;它們還有一個通俗的名字「龍蛇頭」。
龍蛇頭,生活在地下水庫中,只有在強降雨淹沒蓄水層,並將其帶上蓄水層時才會浮出水面。
成年魚大約有4英寸長,身體筆直而薄;它們像旗幟一樣在水中飄揚,以此推動自己前進和後退。與大多數地下居住的生物不同,龍蛇頭並不是蒼白無眼的——相反,它們是鏽紅棕色的,有兩隻眼睛。
這項新研究的主要作者、森肯伯格自然歷史收藏館魚類學家表示:「龍蛇頭」這個名字很合適,因為「每個看到它照片的人,都會想到一條龍。」
據了解,被發現的這條魚,當初被衝到了印度南部高止地區,一個人家後院的水井裡。

一開始,生物學家們把這一新發現的物種,歸到了普通蛇頭科。但新的研究顯示,龍蛇頭有一系列的特徵,使它們與眾不同。它們的脊椎骨變少,膀胱變短,不能像普通蛇頭那樣呼吸空氣。
遺傳分析表明,龍蛇頭和鱧科蛇頭的最後一個共同祖先,生活在1.2億年前的白堊紀時期。在那個時候,鱧科的蛇頭已經進化成了大約50種,但是看起來,龍蛇頭並沒有進化太多。
因此,龍蛇頭具有「一系列原始特徵」——這些特徵為它們贏得了「活化石」的稱號。
當龍蛇頭從其他蛇頭進化而來時,現在的印度大陸,剛剛脫離岡瓦納超級大陸,恐龍仍然生活在地球上。它們被發現的地區,充滿了生物多樣性——不到10年前,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新的地下淡水鯰魚,它也屬於自己的分類學家族。

」喀拉拉邦產生了兩個獨特的地方性淡水魚科,這是無與倫比的。「研究人員表示,」這表明了在世界這一地區,魚類的特殊多樣性和地方性。」
研究人員同時認為,當像恐龍滅絕這樣的災難來臨時,地下魚類可能會佔優勢。由於生活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中,魚類不需要適應生存。但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從有限的地下水庫打井和澆水,魚類則可能會受到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