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上的島嶼星羅棋布,這些島嶼從大航海時代開始被逐一發現,但令人費解的是,被發現的島嶼上竟然大多住滿了原始土著,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夏威夷群島和復活節島。
為什麼這些遠離大陸、深處茫茫大海中心的孤島上會有土著部落存在?他們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呢?
這個問題從數百年前就困擾著全球的人類學家和考古學家們。
(本文建議細讀,它不會讓您失望的,相信我)
第一、令人匪夷所思的「原生種族起源論」和教會「上帝創世說」
科學家們對這些島嶼上的土著部落進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結果非常令人吃驚,這些土著部落絕大多數還處於石器時代,過著以狩獵、捕魚為主的原始生活方式。專家們完全無法理解,以這些人的生產力水平,究竟是怎樣到達這些處於大洋中心的小島上的呢?
由於此事太不可思議,於是有學者在19世紀末提出了一種解釋——原生種族起源論。
該說法的依據來自「達爾文進化論」,這些學者認為,島嶼上的土著部落並非外來,而是由各海島上的猿人進化而來。
此說法在很長一段時間佔據了主流,看起來似乎無懈可擊,既科學又合理,完全符合進化論的理論體系,但這種說法有個巨大的致命弱點——這些學者口中的「猿人」又是從哪兒來的呢?
據學者們考察,很多巴掌大的島嶼上別說猿人,連兔子這種稍微大點的動物都沒有,所以進入20世紀後「原生種族說」很快就被推翻。
看到科學解釋不了此事,於是教會又跳了出來,講太平洋上的原住民們是「上帝創造」的,並以此反證「上帝」的存在。教會此說確實迷惑了歐洲的一些愚夫愚婦,頭腦清醒的人自然對此嗤之以鼻。
雖然教會跳出來給這場爭論增加了一點戲劇性,但問題並沒有得到根本性的解決。時間進入20世紀下半葉,分子人類學的出現終於為解開這個謎團照出一道曙光。
20世紀初太平洋島嶼土著部落中的美麗姑娘
第二、這些原住民們究竟是誰?科學家破解原住民身份之謎
分子人類學專家對太平洋諸島上的原住民進行了大規模的DNA檢測。
檢測結果表明,各島嶼上原住民都顯示出相同的基因單倍群,以無可辯駁的鐵證證明了各島嶼上的原住民們實是系出同源,而語言學家在對原住民語言進行分析後,也指出太平洋島嶼原住民的語言是同一種語言。
如此一來,分布於太平洋各島嶼原住民的身份總算真相大白——他們全都屬於同一種族。
科學家們將這個文明等級處於石器時代,但活動範圍高達數千萬平方公裡的海洋族群命名為「玻里尼西亞人」。
這個族群涵蓋的人種範圍極廣,其中包括紐西蘭原住民毛利人、夏威夷人、復活節島人共計10多個支系。從某種意義上講,千年前的玻里尼西亞人事實上建立了一個橫跨太平洋的龐大島嶼文明,其文明影響力範圍北至夏威夷群島、西到紐西蘭、東至復活節島,據現代學者測算,其「疆土」總面積超過2500萬平方公裡。
土著居民們的身份之謎一解開,基本上就可以確定土著是橫渡太平洋到達的島上。
如此一來,問題又回到了起點,他們是怎麼以石器時代的航海技術跨過茫茫大海到達各個島嶼的呢?
第三、石器時代的他們是怎樣橫渡太平洋的?
據現代學者們考證,玻里尼西亞人平常使用的航行工具是獨木舟,為避免大家理解錯誤,我再精確描述一下:將一節樹幹中間掏空做成的獨木舟!
很多人無法理解,獨木舟這種勉強稱的上「船」的東西,也能跨越幾百公裡甚至幾千公裡從一個海島到另一個海島?食物、淡水怎麼裝?茫茫大海上的導航怎麼辦?更別說太平洋上風高浪急鯊魚成群,獨木舟橫渡大洋根本就不合情理。
事實上玻里尼西亞人的「獨木舟」和我們想像中的獨木舟有很大區別。
我們腦海中的獨木舟是這個樣子。
很顯然,這種獨木舟是不可能在大海上航行的,隨便一個浪頭就能打翻,玻里尼西亞人使用的其實是另一種「獨木舟」。
玻里尼西亞人的文明很原始,但他們長年與海洋打交道,製造的獨木舟卻非常先進,甚至可以說他們製造獨木舟的技術已經到達了人類原始文明狀態下可以到達的頂點。
獨木舟航行的最大問題是它的平衡性和抗風浪性太差,很容易側翻或者被海浪打翻,針對此點,玻里尼西亞人很早就發明了「舷外支架技術」,以增加獨木舟的穩定性和抗風浪性。
後來玻里尼西亞人覺得只加個「舷外支架」不過癮,畢竟遠航時需要裝上更多的食物和水,而支架沒法增加獨木舟的運載量,因此玻里尼西亞人又發明了「雙體獨木舟」,船隻運載量因此得到了大幅提高。
當然,僅僅「雙體獨木舟」還是不足以遠渡重洋的,於是玻里尼西亞人又發明了「加強版雙體獨木舟」。
他們特意選擇高達30-50米的參天大樹樹幹,用石制工具將中間掏空製成雙體獨木舟,並且在兩舟之間加上一層厚甲板,甲板上還搭建一到數層的茅屋和木屋,安裝上椰子纖維編織成的三角帆,人類歷史上最先進的風帆獨木舟就此出爐。
坦白講,「加強版雙體獨木舟」這種牛叉船到底還算不算獨木舟,我個人持保留意見。
有了「加強版雙體獨木舟」,玻里尼西亞人從此不再畏懼大海,但需要說明的是,儘管玻里尼西亞人將獨木舟科技發展到了巔峰,但他們每一次遠航依然是九死一生。
那麼新的問題來了,既然遠航如此危險,為何玻里尼西亞人一定要不斷出海探索新的島嶼呢?
第四、他們為什麼要冒著九死一生的風險不斷尋找新島嶼?他們究竟在找什麼?
長久以來,由於人們無法理解玻里尼西亞人這種海上漂泊式的生活,因此產生了很多有關玻里尼西亞人的傳說。
其中最著名的一個傳聞是說玻里尼西亞人為「亞特蘭蒂斯」後裔,他們不斷在海上航行是為了尋找「失落的亞特蘭蒂斯大陸」,也有傳說講玻里尼西亞人是在尋找先祖留下的巨額寶藏,以上這些傳聞都離不開兩個詞——神秘、財富。
傳聞再有意思,也解決不了問題,真正要想解開玻里尼西亞人永不停歇航海的秘密,就得更深入地了解他們創造的「島嶼文明」的某些特性。
玻里尼西亞人建立的島嶼文明存在一個天生的重大缺陷——每個島嶼的面積都是固定的,因此島嶼上產出的資源都有相應上限,而這些資源只能養活一定數量的族人。
一旦某個海島上的人口超出了島嶼自身承載量,那麼多餘的人口就只能遠航去尋找新的落腳地。
玻里尼西亞人為了控制人口增長數量,可謂是窮盡一切辦法。譬如部落中的男性嬰兒一生下來,就會用石刀挑斷這些孩子的某處所在,至今某些太平洋島嶼上的原始部落還保留著這項傳統。
而我之前一篇講述「復活節島文明歷程」的文章中也談到過,復活節島上的首批土著居民來自玻里尼西亞群島被「放逐」的一批人,由此可見,「放逐」多出的族人也是各個島嶼土著部落應對人口增長的一種方式。
所以我們才看到歷史上的玻里尼西亞人不斷開拓新的島嶼,他們不是在尋找寶藏,更不是在尋找失落的「亞特蘭蒂斯」,玻里尼西亞人不斷尋找的,是一個能夠讓他們繼續生存下去的機會!
交通工具的問題解決了,冒險的動機也不缺,現在玻里尼西亞人面對的困難只剩最後一個:怎麼樣在茫茫大海上尋找正確的航向?
第五、他們如何在茫茫大海中尋找正確的航向?玻里尼西亞人的「神秘」傳承
1957年,紐西蘭歷史學家安德魯.夏普在一篇具有廣泛影響力的論文中認為,石器時代的玻里尼西亞人太過落後,不具備在海洋上的導航技術,因此他們的海上航行是「偶然的、無目標的漂流」。
安德魯教授這篇論文一出,立刻引起了海外學者們和現代玻里尼西亞人的巨大爭議。
現代玻里尼西亞人認為這篇論文非常不負責任,他們表示在各個族群裡,均保留有豐富的航海知識和航海技術,這些知識被各族中的「領航人」代代傳承,一直流傳到了今天。
據玻里尼西亞人一些傳統資料披露,「領航人」之間是通過師徒相授的方式傳承知識,每一位「領航人」都需要經過二十年以上的學習才能熟練掌握技藝。「領航人」通常會學習玻里尼西亞世界中的「基本元素」:風、海浪、太陽、月亮、星星、海鳥、魚等等,一旦學成,「領航人」將可以不通過儀器來辨識正確的航向,從而找到目標島嶼。
坦白講,玻里尼西亞人這番說法很難讓人相信,尤其是他們世界觀中的「基本元素」看起來更有點魔幻色彩,但事實上這些知識都是真正存在的,而且是不傳之秘!
玻里尼西亞人通過辨識太陽月亮方位以及天上星辰來對自身船隻定位,通過海浪湧動的方向來辨認洋流流向,然後對魚類進行觀察來確定自身所處的海域,又觀察海鳥種類來判斷附近是否有海島或陸地。
譬如白燕鷗最遠只能飛行60公裡左右,如果在航行中發現了白燕鷗,那就說明60公裡範圍會有島嶼或陸地存在,此時玻里尼西亞人只需做一件事,就能找到新的島嶼——跟鳥走!
能帶路的鳥類自然不止白燕鷗一種,而是數不勝數,所以玻里尼西亞人的海上航行並非是「無目標的漂流」,他們通常有非常明確的目的,並且對自身船隻的位置、航向、航線有著清晰的認識。
現存的玻里尼西亞人為了證明自身族群在航海上的卓越能力,總部位於夏威夷的「玻里尼西亞航海學會」於1975年參考傳承的古老造船技術和庫克船長當年留下的草圖,製造了一艘18.7米長、5.8米寬的「加強版雙體獨木舟」——霍庫裡阿號。
這艘船由玻里尼西亞土著老一輩「領航人」馬烏.皮埃魯作為船長,帶領一批勇敢的玻里尼西亞族水手從夏威夷出發,挑戰超遠距離航程。
此次航行全程沒有使用任何現代航海技術和設備,僅憑其傳承的古老航海方法,跨過4400公裡距離到達南太平洋上的大溪地島,徹底用事實證明了玻里尼西亞人在數千年前就擁有橫渡大洋的能力。
1980年,新一代「領航人」奈諾亞.湯普森再次完成了這一壯舉並返回。從此以後,所有對玻里尼西亞人航海技術的質疑全部銷聲匿跡,人們心中只剩下對玻里尼西亞人無上航海天賦的深深敬畏。
第六、人類文明史上一曲長達3000年的壯麗史詩
歷史上玻里尼西亞人的每一次遠航,都是舉族動員,當一切準備停當,便帶上儘量多的食物和水,攜老扶幼,扯起風帆航向那遠方的希望。
儘管玻里尼西亞人掌握著海上航行的技術和特有的獨木舟科技,但無論如何,他們這些技術和科技都相當原始,所以他們每一次遠航本質上就是一場賭博。
他們除了在大海上拼死搏擊風浪,還得時刻注意隱藏在深海下的未知危機,並且必須在食物和水、包括船員們的肉耗盡之前找到新的島嶼,否則就是闔族滅亡的下場。
事實上不是每個踏上徵程的部落都能找到新家園,今天我們看到各島上的原住民們其實都是幸運兒,歷史上不知道有多少船隊葬身大海,這才是殘酷的真相。
目前人類學研究已勾勒出玻里尼西亞人在全球的遷徙歷程。
大約4000年前(注意不是冰河期),玻里尼西亞人從東南亞出發,先到達紐幾內亞,接著到達美拉尼西亞,然後繼續東進進入南太平洋範圍。
玻里尼西亞人進入南太平洋後開始分流,一支北上的族人於公元900年左右到達夏威夷,一支向西在公元1200年左右登陸紐西蘭,最遠的一支一直向東,最終到達復活節島。
玻里尼西亞人到達紐西蘭後,這場持續3000餘年波瀾壯闊的大遷徙終於完成,太平洋上絕大部分島嶼幾乎都被佔領。一個僅處於石器時代的民族,用原始而簡陋的航海技術,憑藉著無上勇氣和毅力,最終完成了人類史上亙古未有的偉大徵服歷程。
玻里尼西亞人的經歷表明,當人類文明還很弱小的時候,在與大自然搏鬥的過程中,人類唯一能付出的代價只有鮮血和生命,即便如此,人類也從未畏懼和屈服,我們前進的腳步,從來沒有停歇!
本文至此已有4500餘字,玻里尼西亞人這場驚心動魄的文明史詩算是講完了,現在只剩最後一個問題,也是最重要的問題。
玻里尼西亞人究竟是從哪來的,或者說他們真正的起源在哪裡?
答案只有兩個字:
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