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上有很多風光秀麗、海水清澈的小島,比如帛琉、湯加群島等等,這些地方歷來便是聞名全球的旅遊勝地,尤其受到國人旅遊出行的青睞。
同胞們到了這些島嶼後,在享受海水陽光沙灘的同時,有些眼尖的人心裡難免會犯嘀咕,為何這些四面環海、遠離大陸的小島上會有人呢?不僅如此,為什麼這些小島上的土著還和咱中國人長得這麼像呢?看起來著實有些順眼啊。
這是一件非常令人困惑的事,這些小島和中國大陸隔著至少半個太平洋,有些甚至在南半球,為什麼他們也是黃皮膚黑頭髮,和中國人長相如此類似?
心中泛起這個疑問的不只現在到那去的旅遊者,早在數百年前,全球的學者們就有了同樣的疑惑。
這個問題歷史上一直沒有解決,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分子人類學興起,科學家們對太平洋島嶼原住民進行大規模的DNA檢測和比對後,才找到了最終的答案:
這些土著們的起源很可能是中國臺灣!
儘管此結論令人匪夷所思,但在DNA檢測結果支持下,也逐漸為海內外的專家學者們所接受。有關這方面的研究論文及成果有很多,比如《臺灣原住民Y染色體微衛星基因座之遺傳人類學研究》、《臺灣原住民MICA基因之遺傳人類學研究》等等,本文不是學術論文,就不再贅述其中專業細節了。
而另一方面語言學家在對南島語系(太平洋諸島土著語言)進行研究後,發現南島語系的起源也在臺灣,這就在分子人類學的研究結果之外提供了另一項證明。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從其他角度,比如我國學者的「膚紋」比對也提供了額外的佐證,因此太平洋各島嶼上的土著居民們起源於臺灣這個結論,雖然還沒有得到最終確認,但目前國內外人類學學者已大部分認可。
這是一個震驚全球人類學界和考古學界的研究結果。
目前使用南島語系的族群分布範圍大得驚人,它西至非洲東岸的馬達加斯加島,東到靠近南美洲的復活節島,北至夏威夷島,南到紐西蘭島,其中僅玻里尼西亞人這個分支的活動範圍就高達2500萬平公裡,全球使用南島語系的人口超過2億5千萬,而這一切的源頭都指向臺灣背後那個最堅實的基礎——中國大陸!
(以下是本文核心內容,建議細讀)
一切問題的關鍵,在於臺灣原住民是否起源於大陸!
臺灣原住民通常以「高山族」統稱,但事實上其一共分為16個部族,佔臺灣總人口的2%,其中阿美族為臺灣島上原住民人口最多的民族,泰雅族其次。
阿美族身材高大、骨骼粗壯,現代基因檢測結果表明,阿美族DNA中O3-M122(後文簡稱O3)基因非常典型,而O3是漢族的主要特徵,我國70%的漢族人具有O3基因,這一結果表明阿美族人實為漢族的另一分支。不僅如此,O3同時也是太平洋各島嶼上土著——玻里尼西亞人的主要基因之一。
分子人類學的檢測結果為臺灣原住民主要部族起源於中國大陸提供了事實依據,而近年來的一系列考古發現,則提供了更多實證。
臺灣省八裡鄉淡水河口的大坌坑遺址是臺灣最重要的古人類考古發現之一,據發掘結果來看,大坌坑文化處於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因此大坌坑文化基本可看作是臺灣原住民的最早起源。
大坌坑遺址發掘結果顯示大坌坑人有明顯的粟種植傳統,而粟米種植是中國大陸北方的典型農耕特徵,當時南方人一般以種植稻米為主,因此可以判斷,大坌坑人應是經過渤海南下的北方漢人。
而大坌坑出土的大量陶器,也充分證明其與同時代大陸北方的仰韶文化具有密切關聯。
所以早在數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大陸原始族群就已經登陸臺灣,並成為現今臺灣原住民的起源,無論是分子人類的DNA檢測結果還是考古發掘,都明確支撐這一結論!
從基因檢測的結果來看,臺灣阿美族人和南島語族中的玻里尼西亞人,與山東人的基因近似度最高,因此阿美族人和波利尼亞人的起源很可能是經渤海灣南下的山東先民。而從相貌身材上其實也可看出,這三類人群都是黃皮膚黑頭髮、身材特別高大,骨骼粗壯,基本可以說明三類人群均源出一系。
而山東人又起源於華夏正統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一系,所以臺灣原住民主體阿美人也是標準的「諸夏」之一,事實俱在,毋庸置疑。同時基因檢測結果顯示,南島語族中玻里尼西亞人O3的分化時間與大坌坑文化的興起時間基本一致,這個結果又說明了什麼呢?
它說明大約在5000年前甚至更遠的時間,大陸北方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的先民們開始南下,其中一支留在臺灣創造出大坌坑文化,而另一支則繼續向海上進發,成為後來南島語族中的玻里尼西亞人。
現在國際上對波利尼西人起源也研究得比較清楚,他們大約是5000年前開始進入太平洋並擴散,二者時間完全對得上。
臺灣原住民和玻里尼西亞人的起源至此已基本清晰,但這整個鏈條中,還有一個關鍵性問題需要研究清楚——臺灣原住民的先民們是怎樣從大陸跨海到達臺灣的呢?
1981年福建師範大學林觀得教授在研究地球演化過程中海平面升降課題時發現,在福建與臺灣之間,歷史上曾存在著一條「東山陸橋」,近180萬年來,海平面下降40米時有7次,而最後一次正是在大約8500年前,此時福建與臺灣之間的這條「東山陸橋」正好露出水面!
「東山陸橋」全長約200公裡,起點為福建東山島,終點為臺灣省臺南,海水最深處約40米,最淺處僅10米。
在「東山陸橋」的兩端均發現了哺乳類動物化石,其中包括亞洲象、雙角犀、梅花鹿等等,經過化石測定,發現兩端的動物保持著高度的一致性。1998年,陸橋上又發現一件古人類右肱骨化石,測定其年代距今約2萬年左右,我國頂級古人類學家賈蘭坡院士將其命名為「海峽人」。
古人類和動物化石均表明,距今8500年前,臺灣與大陸之間的這條「東山陸橋」的確存在,不僅動物們通過陸橋在兩岸來往,當時大陸的先民們也是通過這條陸橋進入臺灣,並成為臺灣另一部分原住民們的祖先。從種種跡象判斷,這部分渡海到臺灣的先民,應是我國東南地區歷史上的「百越族」。
那麼除了「東山陸橋」,大陸上的古人類是否還有其他手段到達臺灣呢?
答案是肯定的,同樣源出中國沿海地區的玻里尼西亞人便是航海的行家。玻里尼西亞人獨步天下的獨木舟技術連太平洋都能渡得,何況區區臺灣海峽。(具體參見作者君的另一篇文章,本文末有銜接)
綜合以上論述,可見臺灣原住民各部族的來源是相對複雜的,一部分是從大陸北方浮舟而來,比如臺灣大坌坑文化以及現代的阿美族,一部分是從福建「東山陸橋」過海到達,比如臺灣原住民中的其他部族,無論怎樣看,各部族原住民的源頭都是在中國大陸。
臺灣原住民起源一直是個重大問題,當前有些人對臺灣原住民的起源問題模糊對待,實際上是別有用心,他們往往拿著某個基因片段斷章取義,只是為他們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張目而已。
現代全球各人種已經很混雜,DNA之間存在很強的交叉性,因此基因檢測有時並非是唯一的證據,還需要考古發現來予以佐證。
不少人比較迷信分子人類學,認為它能解決所有問題,但事實上分子人類學的基因檢測只能解決一半,剩下的一半還是需要考古發掘實證,只有雙證並立,才能真正找出事物的真相。
分子人類學的檢測結果和考古發掘的實證,有力地證明了臺灣原住民起源於中國大陸,也證明了太平洋各島嶼上的玻里尼西亞人很可能起源於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和中國臺灣。
由此可見,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華民族的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那裡,無論是誰想把咱祖先的土地拿走,那都得先問問中華兒女手裡的刀槍答應不答應!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余光中《鄉愁》
臺灣,和黃河、長江一般,同樣是我們的祖先之地,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