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軍購買改進型「印度豹」直升機 用於高海拔地區運兵

2020-12-03 網易新聞

【美國《防務新聞》周刊網站2月22日報導】題:印度將為陸軍提供改進版的「印度豹」直升機

在等待從海外市場採購輕型直升機的同時,印度陸軍將購買其現有「印度豹」直升機的改進版,用於在高海拔地區運送軍隊。

印度國防部今天與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籤訂了購買20架,「印度豹」直升機的協議。印度自行製造的先進輕型直升機2009年被發現飛行高度無法超過設想的2萬英尺後,印國防部就開始著手「印度豹」直升機的改進工作。「印度豹」飛行高度最高可達2.5萬英尺(約合7600米),符合陸軍的後勤需要。

與此同時,對於採購197架輕型直升機事宜,印度國防部尚未決定。因為對2008年的招標進行了重新競標,法國的歐洲直升機公司和俄羅斯的卡莫夫直升機公司正在竟標。

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發表聲明說:「本公司製造 印度豹 直升機40多年來,其性能得到了檢驗。更換了發動機的新型 印度豹 配備的是法國透博梅卡公司製造的TM333-2M2發動機,更省油,且6000米高空的有效載荷能力提高了。 印度豹 直升機可以升到7000米高空,續航時間為3.5小時,飛行裡程可達640公裡。」

(未經《參考消息》授權,任何單位、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本文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印軍一架「印度豹」直升機墜毀:3名軍官死亡
    參考消息網12月2日報導 外媒稱,新德裡電視臺報導稱,印度軍隊一架「印度豹」直升機在西孟加拉邦墜毀,3名軍官死亡,1人受傷。據俄羅斯衛星網11月30日報導稱,事件發生於11月30日日間,原因暫不清楚。
  • 我直升機緊急抵達獅泉河,這一幕令印軍崩潰
    這座機場的通航,打破了阿里地區經濟社會長期以來的封閉狀況,催化了經濟活力,經濟社會發展面貌因人流、物流的增加而產生了根本性變化。事實上,除了獅泉河場站外,在阿克塞欽和阿里地區,解放軍目前正在或者已經建設的、擁有完整機庫和設施、能容納6架直升機的陸航場站,幾乎已經達到了平均每隔300公裡就有一個的規模。
  • 印國產直升機高原試飛,海拔5千米機場懸停成功 官方稱具備戰鬥力
    《印度時報》報導,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研製的輕型多用途直升機(LUH),最近在喜馬拉雅山麓實施了10天左右的低溫、極端氣候、高海拔飛行試驗。【測試中的LUH】印度斯坦航空公司說,LUH從列城機場起飛後,在印軍開闢的道拉伯格玉爾地前進機場實施了高海拔懸停
  • 印國產直升機高原試飛,海拔5千米機場懸停成功 官方稱具備戰鬥力
    《印度時報》報導,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研製的輕型多用途直升機(LUH),最近在喜馬拉雅山麓實施了10天左右的低溫、極端氣候、高海拔飛行試驗。總部位於班加羅爾的印度斯坦航空公司說,試驗是在列城實施的,此處海拔高度約為3300米,測試期間的溫度約為零下5攝氏度。
  • 為加強高原作戰,印軍欲大量購買裝甲車,國產貨還是美國貨犯了難
    最近印軍似乎在為高原作戰做好準備。雖然前段時間印軍購買了大量的高原防護裝備。但是,印度還是不滿足於其現在擁有的裝備,打算再買一批可用於高原地區的裝甲車。據印度國防新聞8月6日報導,印度陸軍最近打算買一批高原裝甲車,因為印度陸軍認為中國最近在邊境地區部署了裝甲步兵車。
  • 想與中國打「持久戰」印軍最大的問題:後勤保障
    向拉達克地區運送物資的印軍車隊【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業餘愛好者談策略,專業人員談後勤。」報導稱,目前印度陸軍在所謂的「拉達克地區」部署了近3個師的兵力,其中2個師是從其他戰區調來,在後勤保障方面受到更大限制。其他新調入部隊也面臨類似難題。過去6周,從平原調入拉達克地區的部分印軍部隊已經開始動用當地庫存,印軍倉儲物資正在快速消耗。「拉達克東部地區冬季降雪量很小,內部交通順暢,甚至還可以起降直升機。但該地區經濟落後,幾乎沒有任何農產品或工業補給,所有供應品都依賴從域外輸入。
  • 山區下雪降溫,印軍佩戴美國暴風雪面罩!專家挖苦:印軍太寒酸
    美國海軍第15驅逐艦中隊指揮官史蒂文·德莫斯表示:「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亞是美國在整個印太地區戰略合作夥伴的核心。 因此,也有專家挖苦印軍太寒酸!為什麼這麼說呢?
  • 冬季河流乾枯,5萬印軍斷水到處打井找水:到現在還沒找到地下水
    在零下20-40度,大雪封山的缺氧高海拔山區使用直升機或者卡車運輸淡水,這個難度,不用想就會知道,成本高到什麼程度。印軍實際上過去幾十年,在列城駐軍主要都是在西部平原地區,這是第一次到東部山區過冬。現在,印軍也是臨陣磨槍,趕快聘請了水資源和地質學家到列城附近找水,尋找可以飲用的乾淨地下水。主要是在DBO地區、班公湖沿岸和德普桑平地鑽探打井。但是到現在,還沒有找到。
  • 印軍翻出14年前舊睡袋挨凍,解放軍卻在吃火鍋
    2020-11-29 08:46:21 來源: 小賴皮的美食 舉報   既印軍購買了一批二手高原防寒服之後
  • 印軍再次越境打響邊境第一槍,誰給的莫迪勇氣,一次次的挑釁?
    不過,這樣的事情不止發生過一回,就在前不久印軍也曾非法越境悍然鳴槍恐嚇,印方的越境舉動,一下子讓邊境緊張的局勢迅速飆升。根據印媒最新報導,印度陸軍一共有40個師,現如今邊境地區就佔到了三成,由此可見印軍對邊境戰爭的重視程度。但就算是印度頻繁進行軍事調動,但成效一直未能達到預期。
  • 論戰略運輸能力,印軍拿什麼抗衡解放軍
    青藏高原的寒冬已經來臨,我們不妨來個中印兩軍的戰略運輸能力大比拼。 翻看電子地圖,從喀喇崑崙山脈到喜馬拉雅山脈一線,無疑是一堵牆,從印度平原仰望中國的青藏高原,就是在「翻牆」。這堵牆緊挨著的,是遼闊的青藏高原。 從印度平原到達所謂「拉達克地區」,目前只有「列城-斯利那加」和「列城-馬利納」兩條戰略運輸線。
  • 印軍地面運輸已被迫停止了,高原大雪封山:9萬印軍被困聽天由命
    現在印軍在山區已經部署了大約150輛T-72和T-90型坦克。印度坦克部隊指揮官達拉上校說,雖然印度使用了特殊的燃料和潤滑油,但是,每天晚上,這些T-72型坦克還是需要進行2次熱車,否則設備將會被凍壞。
  • 印度邊境大地震,雪崩衝毀營房,唯一補給通道被斷,印軍身陷絕境
    據悉,印軍在山區的營地接連發生5.1級和5.3級的地震,山體滑坡和雪崩不僅摧毀印軍營房,還將唯一生命通道給切斷,為來疏通這唯一的公路,印軍用上從瑞士購買的吹雪機。然而外國進口的高端設備,在短時間內也無法解除印軍困境,雪堆裡摻雜的石塊,很難被吹雪機清除,現在大量被困印軍需要緊急救援。
  • 暴風雪強勢來襲,5萬印軍孤立無援?印媒:莫迪真的開始急了
    印媒:莫迪真的開始急了自從今年二月開始,印度軍隊便開始了頻繁的軍事行動,在莫迪的帶領下,印軍表現得無比強勢,先是全員出動,佔領了拉達克高原地區的多個山頭,還派出了數十架戰機,在邊境線周圍全天候巡邏,想要通過兵力數量的優勢,給解放軍來一個下馬威,可面對印度的挑釁,解放軍也早就做好了萬全準備,在邊境地區修建了許多軍事設施,三公裡就建一個哨所,徹底斷絕了印軍夜間突襲的想法
  • 7架黑鷹直升機抵臺 其中3架將用於救災
    預計今天上午飛抵空軍清泉崗基地,並於中午亮相,明年3月成軍。 昨天上午7時許,7架黑鷹直升機運抵高雄港70號碼頭,軍方隨即依接裝計劃及標準作業,開始裝載箱查核、吊掛、組裝與加油,高雄港務警察總隊也派警力支援。
  • 印度豹坦克,二戰德國坦克技術大雜燴
    印度豹按照當時印軍的計劃,新的坦克不僅要具備和「巴頓」相抗衡的能力,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能在當時工業並不算雄厚的印度本土進行一定程度的生產,以現有技術進行適當的修改,這也是為什麼印度豹坦克看起來有幾分VK7201的影子。
  • 一大噩耗擊穿邊境印軍,最可怕敵人已到來,這次莫迪純屬自作自受
    然而現實非殘酷,高原前線已經開始下雪了,至少20萬印軍士兵駐紮在前線,還有大量先進武器裝備集結在這裡,每天的後勤消耗非常驚人,如果不能趕在11月大雪封山之前儲備足夠的物資,印軍或將會有全軍覆沒的風險。 印度媒體表示,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印度國產步槍無法適應高原極寒環境,目前印軍駐紮的地區海拔超過4500
  • 邊境印軍上演三軍匯合,但這次印媒改哀嘆了:連正常巡邏都困難?
    而印度每一次在邊境地區部署的大動作都會引來印度國民的歡呼雀躍。在邊境部署了海軍陸戰隊特種部隊後,印度媒體並沒有對其戰力或者是所謂能夠對中國造成多大威脅進行描述,反而是詳細描述了部署在拉達克等地的印軍部署環境之惡劣。印度媒體《印度快報》承認,在超過1.8萬英尺,約合5486米的高原上,有超過10萬印度軍隊被部署在此地,這在以往的軍事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 中印衝突的印軍精銳部隊素質如何:都沒敢來收屍
    印軍在1962年的自衛反擊戰表現很不堪,但在1971年的第三次印巴戰爭中大有起色,這給印軍以很大的鼓舞,但這次加勒萬河谷戰鬥凸顯了印軍的老問題,缺乏困境下的韌性,更缺乏基本的戰場控制。指揮官一掛掉,戰鬥一邊倒了,馬上就潰不成軍了,丟下傷員就跑,這是很沒有精銳部隊的樣子的。
  • 「闢謠」我軍使用微波武器,印軍這波操作暴露其艱難處境
    據觀察者網11月19日報導,英國《泰晤士報》炒作解放軍今年8月曾在中印邊界班公湖地區「使用微波武器逼退印軍,一槍不發奪回山頭」的說法,迅速引起英、土澳等國的一番惡意炒作。印媒也不甘示弱,聲稱印軍疑似受到聲波武器、微波武器的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