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統計學團隊解讀25國抗擊疫情成績單:尋找更作為的策略

2020-12-08 MBA中國網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仍在流行,被稱為「二戰以來最嚴重的全球危機」,面對疫情,各國應對表現各有差異,成效也不盡相同。日前,北大陳松蹊研究團隊在預印本網站

研究發現:

根據防控速度,25國總體表現大致可分為「快速響應」和「行動遲緩」兩個梯隊;而政策執行的速度、力度和持續性,對有效控制疫情至關重要!

在25國中 ,中韓表現突出。其它23國若能從疫情爆發第8天起,與中國具有相同的感染率下降速度,截至4月10日,共計將減少126萬感染病例和7.95萬死亡病例。如果按照韓國的感染率下降速度計算,感染病例和死亡病例相應減少120萬、7.51萬。這意味著,數百萬人有機會免於感染,數萬人或可免於死亡。

再比如,美國、英國兩國如果能將實施疫情管控的時間提前5天:截至4月10日,美國確診病例數將分別減少約40萬,佔當時確診病例的80%;死亡病例減少1.4萬,佔當時死亡病例的75%。同樣地,英國可減少確診病例數為2.8萬,約佔當時數據的40%;死亡病例減少0.3萬,佔比29%。

兩大研究創新「透視」抗疫三種策略

研究團隊根據世衛組織、丁香醫生、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等機構發布的每日疫情數據(確診人數、死亡人數、和治癒人數),分析了25個國家防治新型冠狀病毒的效果,範圍涵蓋疫情較早開始的25國:(1) 亞洲7國:中國大陸(除湖北省)*、韓國、伊朗、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2) 歐洲14國:英國、義大利、西班牙、法國、德國、土耳其、荷蘭、比利時、奧地利、瑞士、丹麥、瑞典、挪威、葡萄牙;(3) 美洲3國:美國、加拿大、巴西;(4) 大洋洲:澳大利亞。

* 由於湖北疫情初期數據缺失,本次研究對中國疫情的分析限制於中國大陸除去湖北省以外地區。

團隊使用了他們研發的變係數vSEIdR模型,這是一個拓展的SEIR模型,此模型所描述的疫情傳播的路徑為:

病毒感染人前後四個主要狀態:

易感(Susceptible)

被感染但沒有確診(Exposed)

感染並被確診(Infected或Diagnosed)

康復或死亡(統稱為Removed,移出)

該模型有兩個創新:一是允許確診前E狀態和確診後I狀態的雙重傳染機制(常用的SEIR模型只考慮確診後而忽略了確診前的傳染),事實上,更多傳染往往發生於感染者被確診前,幾乎所有超級傳染者都是在確診前頻繁與人接觸造成大量傳染病例的;二是模型的參數會隨時間變化,從而能捕捉和反映傳染過程由於人的行為改變和政府干預所帶來的變化。

根據疫情傳播路徑,相應地,政府和主管部門通常有三條主要管理策略來減少感染、控制疫情蔓延:

(1)降低傳染率(),即減少從S到E的速度,通俗來講,也就是隔離。由於病毒的傳染力是人所無法改變的,防控只能從降低接觸率入手,切斷感染者和易感者的接觸。進行易感人群的自我隔離,以及感染者和與其密切接觸人群的強制隔離,中國在前期所採取的封閉各類交通、關閉學校等公共場所、要求來自疫情地區人員強制隔離等,正是為降低接觸概率,以降低傳染率和有效傳染再生數(指t時刻平均一個發病病例能夠導致的新發病例數),目前來看,中國在這方面措施效果最為顯著。

(2)提高人群的檢測率,儘快篩查病毒情況,縮短從潛伏狀態到確診狀態的時間。在人們不知情而相互接觸的情況下,病毒傳染性往往是最高的,幾乎所有的超級傳染者都是確診前產生的,而確診後由於會對感染者採取隔離措施,病毒的傳染力將大大降低。韓國在人群檢測方面做得最好,爆發後4周內篩查了50萬人。目前,亡羊補牢的美國也正在學韓國這一點。

(3)通過有效的治療提高治癒率,縮短從I到R的時間,讓患者痊癒,不再成為病毒攜帶者。

以上三個策略也反映在研究團隊所使用的vSEIdR模型下傳染再生數Rt的表達式▲中:

即:要降低傳染再生數,須減小分子(確診前後的傳染率和)或提高分母(確診率和移除率),其中易感人群所佔比例。

快班慢班,疫情分開兩個梯隊

總體而言,中國前期主要用的是上述中的策略(1),也就是強力並持續打壓接觸率以減少和;韓國結合了策略(1)和(2),減小並提高。目前,中國也開始使用策略(2)提高檢測率;但在歐美和其它國家,由於政府的管控能力有限,不能做到長時間對接觸率的管制,如果又缺乏有效的檢測,疫情控制不容樂觀。

發生疫情後,中國和韓國的管控行動最快(中國非湖北地區2天,韓國8天),並且一直嚴格控制以減少接觸率,從下圖可以看到,中韓兩國的傳染再生數下降速度顯著高於其他各國,且只有中國的曲線是單調下降的;

中韓前四周的平均有效傳染再生數Rt是1.03和1.54,相比之下有19國超過2,8國超過3。

24國疫情開始前四周傳染再生數排名

黃色虛線:出現本地傳播的時間起點

藍色虛線:關鍵閾值1

黑色線:24國Rt曲線

紅色線:中國Rt曲線

藍色線:韓國Rt曲線

國名前為排名,括號中數值為4周平均傳染再生數。中國名列第1,故沒有畫上。

相對而言,10個快速響應國家(從本地傳播開始到嚴格管控政策執行短於13天)和15個遲緩行動國家分成了兩個「班」:

第一梯隊(10個快速響應國家):中國、韓國、丹麥、奧地利、挪威、伊朗、葡萄牙、加拿大、巴西和西班牙。

第二梯隊(15個響應遲緩國家):英國、德國、美國、法國、澳大利亞、荷蘭、義大利、比利時、土耳其、瑞士、馬來西亞、瑞典、日本、新加坡、泰國。

(a)Rt均值(p值0.007)

(b)到轉折點的時間(p值0.026)

(a)從本地傳播起第二周到第四周的再生數平均值;

(b)從起始日期到疫情拐點 (再生數小於1的第一天) 的時長。

小標題括號內展示的是兩樣本單側t檢驗的p值。

截至4月10日,25國中有21個國家已經達到了拐點,即社區傳播開始後Rt首次降至1以下。21國呈現拐點平均用時34.1天(標準差為2.27),相比之下中國和韓國到達拐點的時間分別是11天和14天。在13天內採取管控措施的10國相比晚採取措施的15國疫情開始第2到4周社區傳播階段的平均傳染再生數要減少0.82(p值為0.007),同時達到峰值拐點的時間縮短9.1天(p值為0.026)。

在此次研究中,新冠病毒的高傳染力被再次證實:上述25個國家的基本傳染再生數R0平均為5.7(標準差0.37),其中英法德意西班牙荷蘭丹麥伊朗均高於6.2,中國大陸(除湖北)的R0為4.78。考慮R0 估計的不穩定性,研究團隊還測算這些國家疫情在經過本地傳播一周後的Rt值,平均也達到了4.35(標準差為0.23)。新冠肺炎的R0顯著高於2003年的SARS(介於2-3)、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MERS(0.3-0.8)以及伊波拉病毒(1.5-2.5)。正因如此,政策執行的速度、力度和持續性,對於有效控制疫情至關重要。不同的反應速度和力度,也直接導致了各國目前抗疫結果的巨大差異。

假如抄了中韓「作業」,各國疫情如何變化?

從統計結果來看,中韓控制疫情措施無疑更加得力,如果其他國家從第八天開始就採取相同的做法,結果會和現在大不相同。

在保持各國自身參數(診斷率、治癒率和死亡率)不變的情況下,研究團隊用變係數SEIdR模型,設計有效再生傳染數Rt,把中國和韓國從第8天開始的Rt降低速度應用到其他國家,來模擬政策實施效果:

(a)感染人數

(b) 死亡人數

(c)總感染人數

(d)總死亡人數

各國確診 (a) 和 死亡 (b) 人數實際觀測值 (紅色),以及各國若從本地傳播第八天起至4月10日採用中國 (藍色) 或韓國 (淺藍色) 政策的可能值;(c) (d)分別是23國確診和死亡人數的實際觀測值、中韓政策下的可能值的加總。

結果表明:其它23國若能從疫情爆發第8天起與中國(韓國)具有相同的感染率下降速度,截至4月10日,共計將減少126萬(120萬)感染病例和7.95萬(7.51萬)死亡病例,分別達到了23國截至4月10日累計確診病例的90%(86%)和死亡病例的82%(78%)。

美英錯失時間窗口

美國、英國分別於3月13日,3月20日出臺幹預措施(國家緊急狀態,關閉學校,禁止聚集)使得Rt下降。如果能夠提前5天幹預,截至4月10日美國和英國的確診病例數將分別減少(增加)約80%和40%(71%和61%)、死亡病例減少(增加)75%和29%(53%和40%)。

研究還給出美國和英國互換確診率的模擬結果說明確診率α起著重要作用,即從潛伏期到感染期(已確診)的轉化速度。如果將英國的低診斷率(0.1)應用至美國(診斷率為0.17),在延遲5天的情景下美國感染病例和死亡病例會分別增加314%和213%。

美國 (a) 和英國 (b) 有效傳染病再生數曲線(藍色)以及在政策推遲五日(紅色)和提早五日(綠色)情況下的再生數曲線;還有感染人數 (c)(d)和死亡人數 (e)(f)。虛線代表將英國和美國的檢測率α交換: αUS = 0.17,αUK = 0.1。橙色曲線標註了兩國管控措施的起始日期。

上述研究表明,對於疫情嚴重的美國、英國而言,即使不效仿韓國和中國強有力的管控措施,儘早採取原有行動也會大大降低疫情的感染擴散規模和死亡人數。在與新冠病毒戰鬥打響之際,他們錯失了寶貴的時間窗口。

韓國VS義大利,移出率如何影響疫情走勢

研究表明,移出率(康復率和死亡率)對25個國家在疫情結束時的總死亡人數有顯著影響,對於尚未達到拐點的國家也是如此。根據研究團隊估算,韓國的死亡率約為義大利的五分之一,而康復率約為義大利的兩倍(中國的死亡率與韓國相近,康復率約為韓國的三倍)。因此,為分析移出過程對於總死亡人數的影響,考慮各國在韓國與義大利的移出過程下,總死亡人數相比兩種自然設計(死亡率為本國死亡率,平均康復周期分別為兩周半和四周)將會產生何種變化。

(1)使用韓國和義大利的移出率對各國進行疫情預測,結果表明通過改善移出過程可以降低死亡人數。

(2)疫情走勢對疫情早期能夠降低感染率和傳染再生係數R的管控措施十分敏感,包括改善診斷和移出過程。這與新冠病毒高傳染率密切相關。

結果表明,與每個國家的自然設計相對比,若按照義大利移出模式,其餘24國死亡人數將平均增加169.1%。而相比之下,若按照韓國移出模式,其餘24國死亡人數將平均減少26.7%,美國、英國、比利時、瑞典與加拿大的死亡人數將會減半。因此,改進移出模式將為各國提供減少死亡人數的窗口,對於前期疫情局勢不太樂觀的國家來說尤為重要。

這就意味著,加大醫護人員和設備的投入、加強病毒感染者的收治力度,集中精銳力量攻克重災區,提高治癒率,降低死亡率,才能在抑制疫情擴散的同時儘可能減少死亡人數。在新冠這樣高傳染性、高致死率的公敵面前,更積極的作為,才能最大程度避免犧牲和悲劇。這也是「中國速度」建立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以及當初全國馳援武漢等行動的意義所在。

附加說明

▲模型。我們使用的是一個拓展的SEIR模型,這裡四個大寫字母分別代表四個病情狀態,並研發了變係數vSEIdR模型,它具有確診病例和潛在病例雙重傳染機制,即在確診之前已有更多的實際感染病例,模型更加貼近現實。模型參數採用頻率學派方法,先對缺失值進行填補,再利用條件泊松似然方程構造感染率、診斷率和移出率以及至關重要的再生傳染數Rt的估計。

vSEIdR動力學方程

其中和分別是在t時刻E和I狀態的每日傳染率,是確診率,和分別是每日的康復率和死亡率,是移除率。

疫情開始日:由於各國初期存在輸入病例,該研究採用WHO對各國疫情狀況的判定作為疫情開始日選擇的基礎,選一國出現穩健的本地傳播病例時日為疫情開始日。

疫情拐點:流行病學一般認為,一個地區的傳染再生係數R小於1即為達到拐點,但由於疫情數據的隨機波動和統計誤差,研究團隊認為只有R顯著小於1的天數達到從染病到確診的時間到7天(基於中國疫情研究經驗),才能確認拐點。

團隊成員

顧嘉:北京大學統計科學中心博士生

閆晗:四川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本科生

黃雅軒:北京大學元培學院本科生

朱玉茹:北京大學統計科學中心博士生

孫浩軒:北京大學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碩士生

張馨語: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本科生

王雨晴: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本科生

邱宇謀:愛荷華州立大學統計系助理教授

陳松蹊:北京大學講席教授,光華管理學院商務統計與經濟計量系、統計科學中心教授。

相關論文

[1] Gu, J.,Yan,H.,Huang, Y., Zhu, Y.,Sun, H., Zhang,X., Wang, Y., Qiu, Y., and Chen, S. X.(2020) Better Strategies for Containing COVID-19 Epidemics --- A Study of 25 Countries via an Extended Varying Coefficient SEIR Model. doi:10.1101/2020.04.27.20081232.

相關焦點

  • 北大方正集團旗下北大醫療魯中醫院榮獲全國抗擊疫情先進集體稱號
    北京2020年9月9日 /美通社/ -- 9月8日上午10時,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北大方正集團旗下北大醫療魯中醫院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稱號,是山東省唯一一家獲得表彰的非公醫療機構。
  • 抗擊疫情 | 新突破!華理與武大團隊聯合發現強效抗新冠病毒候選...
    病毒肆虐之下,尋找治療新冠肺炎的高效、低毒的藥物仍是目前我國乃至世界範圍內對抗新冠肺炎的當務之急。李洪林團隊和徐可團隊經過多年的深度合作,聯合攻關,從短期內快速發現有效的臨床治療藥物及中長期研發特效的候選新藥作為新藥儲備考慮,在靶向宿主的廣譜抗病毒候選藥物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
  • 北大援藏專家完成西藏自治區首例全關節鏡下冠突骨折固定術......【北大發布(10.19-10.25)】
    該項研究通過化學小分子靶向巨噬細胞的策略治療新冠病毒感染的恆河猴,在臨床症狀、肺部病灶及病理變化等多個方面有效緩解了肺炎進展,為新冠肺炎的治療提供了新的途徑。­該研究利用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技術,揭示了7周至25周人類胚胎垂體中五種主要激素細胞的發育軌跡,定義了中間過渡細胞類型並發現了一個新的靈長類特異的促性腺激素細胞亞類,並闡明了垂體幹細胞的狀態變遷。
  • 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 這個「溫州唯一」都經歷了什麼
    9月8日上午,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會上,一批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中湧現出的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接受表彰,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新冠肺炎救治團隊作為溫州唯一先進集體,被授予「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 科倫藥業總經理劉思川獲評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
    9月8日上午,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科倫藥業總經理劉思川因在抗擊疫情中的突出表現,被評為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  第一時間響應 緊急跨國採購大批物資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科倫藥業第一時間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劉思川帶領團隊迅速在科倫藥業內部組織成立應急小組和國際採購專班、緊急物流專班,全力參與到四川省應對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
  • 師說|劉小龍:營銷策略設計中的統計學分析
    《營銷策略設計中的統計學分析》利用由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張衛國教授主編的《管理統計學》一書第196頁數據,可以得到方差分析的P值是0.046,其值小於0.05。因此,可以得到結論:不同廣告文案對銷量有影響。同時,可以求得便利性、高質量、低價格廣告下的銷售均值分別為:577.55、653、608.65,這三項數值均大於LSD值,說明三者之間的差異明顯,高質量廣告策略下的銷售最高,低價格廣告策略下的銷售最低。
  • 美歐疫情形勢依舊嚴峻 各行各業「大顯身手」利用專業技能抗擊疫情
    但在全球範圍內,一些國家和地區也出現疫情緩和的狀況。比起經常拿來做比較的1918年大流感,今天我們有更多的現代科技來應對。除了醫療機構,各行各業也紛紛利用自己掌握的專業技能來抗擊疫情。  截至目前,全球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數已經突破了一百萬人,而呼吸機也成為了目前最短缺的醫療設備。  由於高端醫療設備涉及到專利技術和所在國的認證壁壘,往往被西方大公司壟斷。
  • 東航這一集體和個人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
    ,對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進行表彰。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現場圖今天的表彰大會上,也出現了東東的身影,東航上海飛行部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東航武漢公司朱本林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
  • 重統計學但不唯統計學,PARAGON-HF研究再解讀
    五位專家聚焦近年來國內外進展較快的心衰藥物治療領域,以針對射血分數保留心衰患者的PARAGON-HF研究作為典型案例,就臨床研究的設計、實施、報告和解讀展開了熱烈討論,呈現了一場精彩的線上學術會議。由於HFpEF的診斷並不直觀,為了確保入選患者存在HFpEF、且其體徵和症狀並非單純由其他疾病所致,PARAGON-HF研究進行了早期方案修正,納入了更符合HFpEF診斷的患者,並應用改進的統計學模型進行分析。研究最終入組4822例患者,中位隨訪34個月,結果顯示,主要終點以微小差距未達到統計學顯著差異。
  • 中國留學人員援助國內抗擊疫情紀實:大紐約地區校友會的72小時...
    編者按: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數千萬海外華人華僑的心。為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奉獻心力,已經成為海外華人華僑和留學人員組織的共同心願。在這場艱苦的「戰疫」中,他們身在海外,心繫祖國,不僅用愛守護著祖國,還用實際行動表達著他們時刻與祖國同在。
  • 梁建章:用統計學思維精準控制疫情
    從根本上看,傳染病其實是個隨機事件,所以在防治疫情的過程中,我們需要運用更多統計學的概念,來幫助各方面理性對待各種隨機現象,從而避免過度恐慌,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策。下面我們舉兩個例子:有關潛伏期的擔憂比如,鍾南山團隊近日在網站上發布最新論文,披露了針對1099例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回顧性研究成果。
  • 北大謝曉亮團隊與合作單位聯合攻關新冠肺炎強效藥!篩選出大批高...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謝曉亮團隊在國際上率先將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技術運用到在康復期病人血液中尋找中和抗體,將尋找時間從年縮短到月,效率大幅提升。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國高等學校迅速投入科研攻關,成為疫情防控的中堅力量。目前,高等學校在檢測試劑、疫苗和藥物篩選等多方面取得階段性成果。其中,北大謝曉亮團隊早在大年初三就投入到抗體藥物的研究中。他們的目標是快速找到並製備高純度中和抗體,作為藥物,代替血漿給病人注射。
  • 警醫伉儷攜手 逆行抗擊疫情
    他是監獄(戒毒)人民警察她是醫務人員他們是警醫伉儷面對疫情他們攜手前行逆行在抗擊疫情的路上疫情面前 他們「疫」無反顧01 劉耀軍與柴麗萍警醫伉儷劉耀軍:蘭州監獄未成年犯管區黨支部書記、管區長柴麗萍: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
  • 他獲國獎,以一作發論文2篇……眼中的統計學,像一本高深的內功秘籍
    曾作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華為財經俱樂部成員,參與策劃華為財務精英挑戰賽(校內賽和區域賽)。同時,主持過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參加過多次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和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目前正在準備保研。拋棄幻想,準備奮鬥陽春至,萬物生,正是少年奮起時。
  • 梁建章、黃文政:抗擊疫情與全球合作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梁建章 黃文政 中國近期的防疫工作重點,已經從國內防控轉向防止疫情境外輸入。包括在國與國之間的入境限制方面,國際形勢也從「外國限制中國人入境」變成了「中國限制外國人和海外華人入境」。
  • 北大團隊新發現:某些抗體結合可抑制新冠病毒突變體
    近日,北京大學結構生物學與抗體研發團隊聯合中國醫科院動研所在《細胞》雜誌發文,揭示新冠中和抗體功效和機制。在前期篩選的可抑制新冠病毒的高活性抗體BD-368-2基礎上,團隊進一步發現BD-368-2與新冠病毒Spike三聚體的相互作用機制,並成功解析了二者形成複合體的高分辨冷凍電鏡結構,另外,該抗體與其他抗體形成的抗體「組合」還可應對新冠病毒突變體。
  • 抗擊疫情表彰大會觀後感怎麼寫?範文參考
    廣大黨員領導幹部首先要站得出來、衝得上去,迎難而上、勇挑重擔,能給群眾吃下定心丸,同時要帶頭尊重科學、相信科學,把科學有序的防控要求落到實處,讓科學防疫知識走進千家萬戶,讓管理措施更科學,精準防控更到位,阻斷疫情更有力有效。要抓好疫情防控的重點環節,強化醫療物資等的供應保障。同時要緊盯今年的各項目標任務,「兩手抓、兩手硬」,保持經濟平穩運行和社會和諧穩定。
  • 抗擊疫情 喜馬拉雅在行動
    這個春節,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牽動著每一個國人的 心。萬眾一心,才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作為擁有 6 億用戶、1000 萬主播的音頻平臺,喜馬拉雅充分發揮內容平臺優勢,第一時間傳遞權威準確抗疫信息,並將聲音貼片廣告替換成疫情播報與防護提醒,同時向所有用戶免費贈送會員,讓大家能夠安心宅家抗疫。
  • 抗擊疫情中國加油手抄報_抗擊疫情手抄報內容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此時此刻,白衣天使們正衝在最前方,用自己的平凡之軀,為身後億萬中國人築起防護的堡壘,他們在打一場硬仗!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有關抗擊疫情中國加油手抄報_抗擊疫情手抄報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 570種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圖書選題分析(上)
    1月31日,中宣部在京召開專題視頻會議,研究部署新冠肺炎疫情宣傳引導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黃坤明出席會議並講話,強調要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加大權威信息發布力度,加強政策措施宣傳解讀,持續振奮精神、凝聚力量,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有力輿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