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比相對論更神秘的是「多重世界」:看不見未必不存在?

2021-01-15 中國企業家思想-梅紹華



導語:據量子物理學關於多重宇宙詮釋 ( MWI ) ,我們生活在無限的交替時間網裡。這項嚴肅的聲明帶來了一些更加嚴肅的科學、哲學及存在上的問題。在此基礎上腦洞大開,於是有了以下 9 種推論。

來源:煎蛋科技

本文轉載,不代表本帳號觀點

關於多重世界解釋,讓我們做個簡單的回顧。


根據量子物理學家休·埃弗雷特的假設,我們生活在一個宇宙——或者更確切地說多重宇宙中,時間不斷分支並創造獨特的、相聯繫的宇宙們,每個宇宙中的你版本都不相同。


量子物理學家使用 MWI 理論來彌補哥本哈根詮釋的缺陷,即聲稱沒有觀察到的現象其實也是存在的,所以薛丁格的貓到底是死是活不是問題,這隻貓只是 " 分支 " 進入兩個不同的世界:一隻是活的,另一個則死了。


MWI 在提出 60 年多後,仍然是一個極具爭議的話題。量子物理學家在 2013 年調查只有 25% 的人說他們贊同 MWI ,42% 則站在哥本哈根陣營 。


但不管站在哪一陣營,想想有多重宇宙也是蠻有趣的。比如下面這些神奇的推論:

我們居住在宇宙學家們認為觀察到的宇宙只有一個是理所當然的,所以為什麼宇宙 ( universe ) 包含了唯一 ( uni- ) 。


對於多重宇宙的思索曾被認為是科學的異端,但現在看來卻越來越有可能是真的。事實上,很多有威望的科學家和形上學家,甚至古典宇宙學家、人類推理學家或者那些涉足量子力學的人都提出過宇宙是多重的。


MWI 的主要主張是 , 存在是由無窮大的量子疊加,即無數的宇宙。如果存在這種解釋是正確的,那麼宇宙到底有多少確實令人震驚。


MWI 順便把我們的個人觀也毀了。我們都覺得生活應該是空間與時間上組成的旅途。結果事實上,每一個自我都無時無刻地以幾何倍數增長。因此 , 我們不應該認為自己是一個個體,而是多重體。



多重的生活經驗是不能觀察到的,所以我們留下這樣的印象:我們只是這麼 " 一 " 個人。但這並不是說我們的現實生活不是真實的,它是真實的。我們只是必須承認——通過 MWI ——我們的生活並不完全是它看上去的那樣。


接著上面的來,如果 MWI 是真的,那麼必須的," 你 " 有無數的版本,每個 " 你 " 都作為個體生活著卻對彼此無視,結果就是,備用的人生道路鋪展開來,任君選擇。自出生以來 , 你和你認為的你在不同的世界通過疊加組成完整的你。全套的 " 你 " 就像一個龐大的根系呈指數型增長,每一個的足跡都是一條新的時間軸。



因為 MWI 意味著基數在概率上的變化,每個獨一無二的你觀察世界的同時另一種結果已經發生。很多另外版本的你可能比你本身要更快樂或者更成功,反之亦然。當然,還應該有你已經死了的版本,或者那個版本的你經歷了親人的死亡,可是當前世界你的親人還活得好好的。甚至還有 " 邪惡 " 版本的你,參看《星際迷航》。只要不違反基本的物理學,可能性是無窮的。

考慮到所有可能的決策將由不同版本的你 ,MWI 很難協調自由意志的問題。如果所有選項的選擇選擇替代的世界 , 為什麼經過權衡所有證據之前選擇的所有麻煩嗎 ? 我們整體的集體命運 , 似乎 , 已經確定。



但 MWI 專家 Michael Clive Price 指出,雖然所有的決定都做了,有些還比其他的更容易下定決心。換句話說,決定有它的 " 重量 ",遵循量子物理學一般規律。

同時,MWI 還暗示了存在的非決定性,儘管這個說法帶非直觀的色彩。每當我們自問 " 我可不可以選擇不同的做法?"MWI 都會給我們強烈的暗示 " 可以 "。而且,不僅你可以選擇不同的行為,另一版本的你也可以!至於為什麼會做出不同的選擇,或者為什麼你在某個測試或是運動事項中有著特定的方式,都可以歸結為量子事件能影響對象的傳統規模 ( 行事方式 ) ,包括大腦的認知。


MWI 必然通向一些奇異的可能,再者我們在文中所提到的左右觀點都是有可能發生而且不違背物理定律的。需要注意的是,即使考慮到所有可能的世界,你還是更有可能發現這個世界最理性、出現的頻率最高,而其他幾個可以排序分級。


但是,有些世界可能會發生極不可能發生的事情,比如一個人在那個世界裡丟硬幣,連續丟了 1000 次都是人頭朝上。同時,在那個世界裡有人買體彩一直都贏。更奇異的是,一個沒有接受過任何音樂訓練的人可以坐在鋼琴前面,從頭到尾完整的地彈出拉赫曼尼諾夫的第三鋼琴協奏曲。在這種場景下,每一種問題及結果都有可能疊加,然後大腦運行得出正確的行為,這樣的情況發生的機率簡直比天文數字還要大,而這只是所有可能的宇宙中極小的一部分。


但是還有許多懷疑論者認為這些方案非常可笑,想要證明 MWI 不可能是真的。


這是被稱為 " 量子自殺 " 的思考實驗。想像一下:一個人在房間裡玩俄羅斯輪盤賭,其中一半的膛是上了子彈的。在這種設定下,一個人殺死自己的概率是 50%。但是 MWI 告訴我們有一個世界是不會有人被射殺的,哪怕打了 50 發子彈。儘管這種事發生的概率只有萬億分之一,但總有一個世界裡這樣的事是必然事件。


有趣的是,物理學家 Max Tegmark 說這個特別的實驗可以證明 MWI 時真實的,但它需要以無數人死亡來最後選出那個最幸運的人。另一個量子不朽的思想主張,我們中間的某一個版本一定就在周圍觀察著宇宙。《Einstein's Dice and Schr?dinger's Cat》的作者 Paul Halpern 這樣說過:


人們時怎麼生存下來的?我們每個人都是微粒的集合,在我們的身體深處被量子定律管理著,每一次量子轉移,我們的身體就會和意識分裂,分裂出各種不同的我們經歷每一種可能的結果,包括那些可能決定我們生死的結果。假設在一個案例中,一組特定的量子遷移導致錯誤的細胞分裂最終演變成致命的癌症。每一種轉換都會有一個替代方案代替癌症。因此,總會有倖存者出現。在這種假設之上,我們的自我意識,只會流向活著的版本,我們可以在任何與量子遷移有關的潛在危險事件中存活下來。


不過,量子事件必須遵循守恆定律,有人倖存就會有人逃不過自然規律。


早在 1995 年,量子物理學家 Rainer Plaga 就提出一個實驗性的測試,他所描述的 MWI 裡能量和信息交換的過程是 " 弱耦合 "。



通過使用標準的量子光學設備,單個離子會被陷入離子陷阱和周圍環境隔離。然後把兩個單獨的離子拿到另外一個系統裡可以進行量子力學的測量,結果創造兩個平行世界。根據結果,離子應該只在其中一個與周圍環境互動的離子刺激之下才會活躍起來。Plaga 認為,我們應該能在其他世界裡檢測到離子被激發,隨後間接證明 MWI 的存在,以及找到給另一個真是的平行世界傳送低頻帶消息的方法。


很難了解能夠被傳送的詳細信息,又或者如果接收器接收了什麼會意味著什麼。不過,推測與可能存在的世界相互溝通這樣的猜想就很有趣。


很簡單:其他世界的存在就意味著不可能只有一條時間軸把所有事件都扭在一起。


假如有人可以回到過去,他們只不過是重新編織一張時間網。緊接著,MWI 提出悖論——回到過去殺死自己的祖父,與現在的時間網絡無關,完全不是什麼值得擔心的事。

關於整套無限可變世界最有趣的事情就是,所有事情都是一件發生過的。不僅如此,已經發生過的事還會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無數次。就像《土撥鼠日》 ( Groundhog Day ) 裡的 Bill Murray,將自己當天的經歷親身經歷一遍、又一遍、再一遍 ......


難以想像的宇宙


我們需要對世界有更加深刻的認知。

來源:煎蛋科技、一起活明白公眾號

中國企業家思想公眾號,致力於打造上市公司尋找好項目、好項目尋找上市公司的第一平臺。

中國企業家思想,一頭連著1000多上市公司老總,一頭連著20萬企業家和企業人士用戶。

讓您,找項目不再東奔西走,從此只需動動指頭!

信息發布和業務聯繫請電郵huasiban@sina.com

或電話010-85912131楊女士

如果沒有關注本公眾號,下面文章看不到。敬請趕緊關注吧!


【顛覆】逆天了!將知識直接上傳到大腦終於實現!而且像睡覺一樣簡單

【活動】「62銀聯雲閃付」盛惠精彩不停 下半場約起來!

【揭秘】剛剛,馬雲扔出重磅炸彈!實體店將比電商還要瘋狂100倍!

【揭秘】市值一日蒸發350億美元!電商絞殺實體店最慘烈一幕,沃爾瑪成悲劇主角

【教訓】50多個破產、巨虧、爆倉的真實故事,看完一身冷汗

【深度】哪家保險公司最值錢?中國保險公司市場價值排行榜發布

【思想】李嘉誠和莫言在汕大畢業典禮的一番演講燃爆了!值得所有人看看

【思想】稻盛和夫:絕對不要說「自己不行」這種話

【深度】再見,萬科董事長王石!他的崛起與放棄,66年來的人生經驗都在這了

【中國行業領袖企業案例】海爾周雲傑:「三店合一」式新零售 物聯網時代的企業再造——專訪海爾集團總裁周雲傑

中國企業家思想【ID:CEOideas】

與眾不同:

我們只提供有思想的資訊,

讓您與幾萬個有思想的企業家同行。

信息太多,時間有限,

我們還是看有思想的資訊

若喜歡本公眾號文章,

希望您介紹一位做企業家的朋友

也來關注本公眾號。


按紅手指紋數到三,「識別圖中二維碼」

即可添加本號。不信可以試試哦。

相關焦點

  • 比相對論更神秘的是「多重世界」:看不見未必不存在?
    這項嚴肅的聲明帶來了一些更加嚴肅的科學、哲學及存在上的問題。在此基礎上腦洞大開,於是有了以下 9 種推論。關於多重世界解釋,讓我們做個簡單的回顧。根據量子物理學家休·埃弗雷特的假設,我們生活在一個宇宙——或者更確切地說多重宇宙中,時間不斷分支並創造獨特的、相聯繫的宇宙們,每個宇宙中的你版本都不相同。
  • 牛頓提出萬有引力,愛因斯坦卻說引力不存在,相對論顛覆你的常識
    天空對我們來說本來是很神秘的存在,古人還要祭天求得風調雨順,可是物理學家卻看破宇宙的本質。天空還是那片天空,只不過不再神秘。相對論的誕生也是如此。一個物體,最初我們看到的它就是靜態的,是完完全全的它,可當它運動起來,在我們的眼裡,就因為遠近有了大小之分,而它運動的聲音也有了高低之分,那麼運動的物體還是原來的物體嗎?
  • 牛頓提出萬有引力,愛因斯坦卻說引力不存在,相對論顛覆你的常識
    天空對我們來說本來是很神秘的存在,古人還要祭天求得風調雨順,可是物理學家卻看破宇宙的本質。天空還是那片天空,只不過不再神秘。相對論的誕生也是如此。一個物體,最初我們看到的它就是靜態的,是完完全全的它,可當它運動起來,在我們的眼裡,就因為遠近有了大小之分,而它運動的聲音也有了高低之分,那麼運動的物體還是原來的物體嗎?不,他們還是原來的物體,只不過我們更理解它的本質了。
  • 顛覆物理世界的廣義相對論
    ,便是它顛覆了人類傳統的時空觀。20世紀初,愛因斯坦先後提出了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證明了自然界根本不存在絕對靜止的參考系。他用一個簡單的「時空」代替了作為獨特實體的空間和時間,「時空」對於處在不同位置和不同運動狀態的觀察者而言,看上去是不同的。愛因斯坦指出,在像地球這樣的大質量的物體附近,時間流逝得更慢一些。這是因為光的能量和它的頻率有一種關係,即能量越大,頻率越高。
  • 看不見的東西?如何對待看不見的東西?看不見的等於不存在嗎?
    眾所周知,科學家一般不承認超自然現象。於是有的同學可能就會問:難道看不見的就等於不存在嗎?因為我們能看到的大多只是事物的表面現象,就像置身於黑暗中看不見周圍的物體,並不等於這些物體不存在。科學的看與眼睛的看不一樣首先,什麼是看不見的?科學家的定義與一般人的定義並不一樣,很多有超自然體驗的人堅持自己真的感受到了一些「確實存在」但是眼睛看不見的東西。
  • 顛覆世界的認知——狹義相對論
    顛覆世界的認知——狹義相對論 科學的發展經歷了很長的歷史,這其中誕生了很多的經典,19世紀的曾出現了兩篇偉大的的論文,一篇是普朗克的《論正常光譜的能量分布定律的理論》,另一篇是愛因斯坦的《論動體的電動力學》,前者開啟了量子物理學的大門,後者開啟了相對論的大門,相對論之於物理學的重要性,好比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之於生命科學
  • 人眼睛看不見的就是不存在的嗎?科學家:還有很多看不見
    人眼睛看不見的就是不存在的嗎不一定一個東西看不到,就代表不存在嗎?這其實是一個很深刻的問題,早在2000多年前,科學家就在思考。首先,什麼是看不見的?科學家的定義與一般人的定義並不一樣,很多有超自然體驗的人堅持自己真的感受到了一些「確實存在」但是眼睛看不見的東西。科學的定義完全不局限於眼睛,只要是可以被任何客觀物體捕捉的東西,都是存在的。
  • 看不見,聽不清,多重障礙人士如何週遊世界?
    積極和自信讓多重障礙者的獨自旅行變得簡單!在獨自旅行的20年裡,我走遍了世界的七大洲,去過132個國家,這其實也沒那麼了不起,事實上,我看不見,雙耳嚴重失聰。你可以在我的電子書裡了解更多我旅行的故事。為什麼一個盲人要去週遊世界呢?我的回答是:為什麼不呢?[觀眾們鼓掌]Settle down? I'm not finished it.
  • 科學家提出多重宇宙假說,黑洞裡藏著另外一個宇宙?
    黑洞,在我們印象中是一個神秘且可怕的存在,但是也或許宇宙的秘密隱藏在其中。 黑洞是否存在另外一個宇宙? 我們不可能看見這樣的情況,但是是可以通過相對論推測出來,根據相對論,以外面的觀測者角度來看,這個人永遠掉不進黑洞裡。他離黑洞的視界越來越近,在某一時刻起,黑洞無窮的引力撕扯時間。這個人掉下去的時候並不是加速向下,而是會慢下來,他越來越慢地向著視界爬行,可是永遠抵達不了視界。 在這個人的感知中,可能他很快就穿過了視界。
  • 看不見就是不存在的嗎?
    我們常說眼見為實,但實際上我們親眼所見的並不一定是事實,我們看不到的東西,也不代表它不存在。在科學領域尤其如此。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實你有沒有思考過:人是怎麼看到物體的?實際上這個問題的答案,困擾了許多著名的科學家。
  • 「多重宇宙」真的存在嗎?
    並且,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還存在許多其他區域,這一點很少有爭議。如果這類多重宇宙存在,我們可以外推出,在視界之外的區域中能看到什麼,但隨著距離的增加,不確定性會越來越大。然後,人們就會提出其他的、更詳細的多重宇宙場景,比如在我們看不見的區域中,會有不同的物理定律。不過,像這樣從已知外推未知情況的問題是,沒有人能證明你是錯的。
  • 時間或根本不存在,愛因斯坦為什麼這樣說?我們都被騙了
    筆者:三體-小遙抬頭看一眼鐘錶,秒針仍然在滴滴答答的旋轉,在我們眼裡,這是時間流逝的最好證明。而在很多科學家看來,時間未必是人們理解的那樣,它或許更加複雜,也有可能根本就不存在。早在上個世紀,愛因斯坦就對相關問題進行了研究,最後他得出的結論是,時間或許不存在,一切都只是人類的錯覺。那麼,我們究竟是怎樣產生這種神奇的錯覺呢?如果時間真的不存在,那麼衡量宇宙的基本單位又該是什麼呢?
  • 你是多重宇宙永恆論者還是單一宇宙存在論者?科學是如何解釋的
    永恆論和多重宇宙是如何成為主導時代精神的一部分的呢?原因如下: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的引力理論、空間、時間和量子理論、極小世界的奇異理論等理論共同構成的「現代物理學」(指在19世紀左右發展起來的任何物理理論)。以上結合某些哲學(宗教)決定論和實證主義(傾向於只關注觀察到的,而不是可能隱藏的)觀念,形成了多我的觀點。
  • 夢境是另外一種存在形式的現實,平行世界很可能是存在的
    說到這種理解,還是要講一講平行宇宙觀,大概是這樣的,說是在宏觀的大宇宙中,其實是存在很多和人類世界一樣的平行世界。如今,一種名為「多重交互世界」猜想(MIW)的新興理論開始流行起來。這一猜想的內容就像它的名字聽上去那樣高深莫測。「多重交互世界」理論認為,平行世界不僅存在,而且還在量子層級與我們的世界相互影響。
  • 廣義相對論和狹義相對論
    各位同學大家好,今天李金老師來講講相對論。這個理論好像大家都知道一點但是都不能說是很明白,金老師請大家看一段話,你就明白了。
  • 物理學家:「多重世界」是絕對的可能性 而且有近無限版本的你
    無論你是否看著一個物體,它都存在於世界中,這是一個現實。
  • 《量子力學與相對論可能存在的統一模式》(論文)
    量子力學與相對論各自擅長領域不同,一個善於內察,另一個善於遠觀;遠觀之後是內察,內察之後要求宏觀表現;如黑洞發現與機制探索,相對論方程一個解的結論到天文上對黑洞的發現確認,霍金關於黑洞無毛與霍金輻射的論證,可以說天文黑洞存在與狀態發現源於相對論指導性成果(不能低看天文工作),對天文黑洞機制與演變認識分析源於量子力學成果
  • 多重世界,真的存在嗎?
    喜歡科幻的小夥伴們應該知道,在科幻作品中,我們生活的世界往往不是單獨存在的,而是多重世界中的一個。但你知道多重世界的想法是怎麼興起的嗎?其實,多重世界的想法早在古希臘時代就已經存在。由於多重世界往往又是平行存在的,因而又衍生出平行世界、平行宇宙等諸多概念。
  • 螞蟻看不見人類,就認為人類不存在,那人類的「無神論」呢?
    文/行走天涯螞蟻看不見人類,就認為人類不存在,那人類的「無神論」呢?自然界內的很多生物都不曾看見螞蟻,這也使得螞蟻可以更長久的生存在地球上,很少有人會注意到螞蟻,也很少會有人想知道螞蟻眼中的這個世界究竟是什麼樣子的。普通人對於螞蟻不感興趣,不代表科學家對於螞蟻也不感興趣,科學家的存在就是從不同的角度來撬動這個世界的維度。科學家就表示宇宙中是存在著最高11個維度的空間的。
  • 宇宙之外是什麼樣的世界的?科學家的回答,顛覆你的認知!
    宇宙之外是什麼樣的世界的?科學家的回答,顛覆你的認知!從古代開始,人類的探索一直都在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