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震驚世界的醫學發現!你了解自己身體內的水嗎?你了解身體缺水會導致哪些疾病嗎?你知道僅僅用水就可以治癒許多慢性疾病嗎?也許,你長年患有關節炎、過敏症、高血壓;也許,你正在經受哮喘、糖尿病或腸炎性疼痛的折磨,那麼,請您來讀一讀《水是最好的藥》這本書吧!
醫學的確應該採納自然簡單的邏輯,正如《水是最好的藥》中所講的那樣。
——菲利普·A·葛雷天主教會大主教
巴特曼博士的著作不僅符合常識,而且提出了許多寶貴的建議。他的療法能夠從根本上解除疾病,任何人買了他的書都不會失望。
——勞倫斯·A·馬隆醫學博士俄亥俄州立大學科學研究中心主任
經過多年的醫學研究和醫療工作之後,巴特曼博士在《水是最好的藥》中詮釋的理論真的令人耳目一新,正是這樣的理論填補了傳統理論留下的空白。
——羅伯特·巴特爾醫學博士
一部劃時代的著作可以徹底更改我們的思維模式,巴特曼博士的著作就是這樣的著作,如果我們能夠領會其中的精神,就可以把許多患者從急劇惡化的病情中拯救出來。
——《臨床腸胃病學研究》雜誌書評
我們像實驗室的猴子一樣,總是糾纏於各種複雜的方案,卻忘了最簡單的辦法其實是最有效的。巴特曼博士發現的正是這樣一種最簡單的辦法——喝水。
——朱泉·科羅特《唐森德醫學通訊》
感謝巴特曼醫生,我把他的書和《聖經》放在一起,兩本書我都讀。——狄克·格裡高利
這本書簡明易懂,是本好書,我認為應該把它作為小學、初中和高中的必讀書。這將防止許多疾病和痛苦,卻並不需要額外的成本。——西頓·沙 (醫學博士,加利福尼亞聖哈辛託門診部)
如果我們不是吃止痛片和其他藥物,而是喝很多很多普通的自來水,我們就會發現:不僅是疼痛,甚至是疾病本身都會永遠消失。——英國倫敦《獨立報》
事情的起因是:一天深夜,一位病人潰瘍疼痛難忍,醫生給他喝了500毫升的水,病人的疼痛就減輕了,最後完全消失了。醫生對此印象深刻,他開出的處方是讓病人每天飲水六次,每次兩杯,這個處方「臨床」治癒了潰瘍病的襲擊。——《紐約時報》之《科學觀察》
他成功地治療了過敏症、心絞痛、哮喘、關節炎、頭痛、高血壓、潰瘍以及另外多種疾病,用的是最簡單的解決方法——喝水——澳大利亞《連接雜誌》
我們對身體外面的水了解得很多很多,但對身體內的水卻知之甚少。如果我們了解了水在身體內的具體運行情況,就會恍然大悟,我們關於醫療保健的觀念就會發生徹底的改變。我們會驚訝的發現許許多多疾病的病因僅僅是:身體缺水。
F· 巴特曼博士是亞歷山大·弗萊明——盤尼西林發現者諾貝爾獎得者的學生,他將畢生精力致力於研究水的治療作用。他不用藥,只用水,就治癒了3000多名患者。
為什麼藥物不能治病
渴是身體對水的呼喚,這呼喚短促而有力、焦急而難耐,此時,倘若飲一杯清水,身體的呼喚就會停息,因為水滿足了身體的需要,消除了人的焦躁不安。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隨著渴意的消失,人們對水的作用的認識似乎也到此為止。人們很少去思考如下問題
水為什麼能解渴?
水進入身體後是怎樣運行的?
水在身體內究竟起著怎樣至關重要的作用?
為什麼身體缺水我們會感到渴?
身體缺水還有沒有其他的信號和表徵?
身體缺水造成了水代謝功能紊亂,生理紊亂最終又導致了諸多疾病的產生;而治療這些疾病的方法簡單得令你難以置信,那就是:喝足夠多的水。
水是生命之源。
人體有一套完善的儲水系統,在人體儲備了大量的水,約佔體重的75%。
身體缺水會表現出比「口乾」多得多的症狀:
它們會讓你的腰疼痛;
它們會讓你的頸椎疼痛;
它們會讓你的消化道潰瘍;
它們會讓你的血壓升高;
它們會讓你哮喘和過敏;
它們甚至還讓你患上胰島素非依賴型糖尿病。
......
多麼可怕的結果,多麼巨大的災難!但原因卻既簡單又平常。
缺水引起疼痛是生理學上的新觀念,為未來的醫學研究和探索疾病的起源開闢了一種新思路。它揭示出,長期使用止痛藥來「抑制」慢性脫水症或局部脫水症的重要信號對健康有害無益。
風溼性關節炎疼痛
大約五千萬美國人患有各種關節炎,三千萬人腰痛,上百萬人有頸椎病,另有二十萬兒童受到少年關節炎的折磨。一個人ー旦得了這種病,就被判了終生苦刑,除非你知道疾病的根源。
其實這個問題很容易解決。首先,風溼性關節炎和關節疼痛應被視為關節的軟骨表面缺水,關節炎疼痛是局部缺水的另一種信號。缺鹽可能也是一個致病因素。關節軟骨含水量很高。軟骨「含的水分」具有潤滑作用,由於這種特性,在關節運動時,兩個反向重疊的表面才能自由順暢地滑動。
腰痛
幸運的是,脊椎關節,也就是椎間關節及其盤狀結構,與水的其他特性相關。水既儲存在覆蓋脊椎骨上面的軟骨盤形末端,也儲存在椎間盤核裡。椎間關節處的水有潤滑作用,椎間盤核裡的水還有支撐上半身重量的作用。人體上半身重量的75%由椎間盤核中的水支撐,25%的重量由椎間盤周圍的纖維組織支撐。
藉助關節結構,水不僅承載著體重的壓力,也承受著肌肉運動對關節的拉力,它還是所有關節的潤滑劑。壓力和拉力是同一種類的力。
大部分關節之間都有斷斷續續的真空,水可以在真空中悄無聲息地循環流動,只有在關節活動時,水オ會被擠壓出來。為了防止腰痛,人們就得攝人足夠的水,做各種腰椎運動,在椎間盤裡製造出斷斷續續的真空,以便吸納水。腰椎運動可以減少背部肌肉痙攣,多數人有背部痙攣的體驗。80%的背痛可以引起腰疼。要想避免腰痛,就得保持正確的姿勢。
頸椎痛
錯誤的姿勢一長時間低頭寫作,坐矮凳工作,連續數小時「冷凍」在電腦前工作,枕頭不合適,或者用多層枕頭一都會引起頸椎痛,甚至造成頸椎間盤錯位。頸部運動能讓頸椎間盤得到充足的液體,這一點非常重要。頭的重量能把水從頸椎間盤擠出去。為了讓等量的水回到頸椎間盤,必須在頸椎間盤裡製造出斷斷續續的真空,藉助真空的力量將水吸回來。只有頭和頸部充分運動一向後仰,水分才能回到真空中。
頸椎間盤錯位可以引起頸椎痛,如果不嚴重的話,病人可以緩慢地反覆低頭仰頭,儘量向後仰,每次後仰30秒鐘。頸部的伸展可以增加真空的吸力,使水流回頸椎間盤中。與此同時,由於頸椎間盤前端與脊椎韌帶相連,這樣做還可以使頸椎間盤迴歸到正常位置,脫離頸部的神經根。
心絞痛
簡單地說,身體缺水可以引起多種疾病,心絞痛意味著身體缺水:心臟病、肺病種類繁多,名目繁多,長期脫水是共同的病因。
頭痛
根據博士個人的體驗,偏頭痛好像也是由脫水引起的。睡覺時被子蓋得太多不利於體溫的調節;飲酒(宿醉)過量會引起細胞脫水,特別是腦細胞脫水;節食或過敏症能導致組胺的釋放;天氣炎熱時身體會缺水,這些都是偏頭痛的誘因。從根本上說,偏頭痛似乎是體溫在「熱壓力」下進行調節的表象。人們突然感到偏頭痛,主要是因為缺水。
要想預防偏頭痛,最謹慎的辦法是定時定量飲水。偏頭痛一旦爆發,一系列化學反應能讓身體動彈不得。此時,人們不得不用足量的水送服止痛藥。足量的涼水或冰水可以在人體內部發揮作用,給身體(和大腦)降溫,促使身體各部位的血液循環系統收縮,因為血管的過度擴張可能也是偏頭痛的主要起因。
高血壓
醫生們認為只要告訴你得了什麼病,就算為你服務了。一一依曼努爾·康德
高血壓(原發性高血壓)是身體因為水量不足而進行自我調整的結果。
身體根據血液流量和組織需求的變化,打開或關閉不同的血管。當全身的液體流量減少時,主要血管的孔徑就會收縮(關閉內腔),否則,就沒有足夠的液體填充腔內的空間。如果血管不能根據「水量」調節和收放,氣體就會擠佔空間,將血液分離開,形成「氣栓」。血管根據液體流量調節內腔的大小,這符 合流體力學的原理,這是一種最高級的設計,人體的血液循環就是根據這一原理進行的。
血液循環經常出現分流。我們吃飯時,大部分血液流向腸道,其他部位的一部分毛細血管會關閉。吃飯的時候,腸胃的毛細血管打開得比較多,肌肉系統的毛細血管打開得比較少。只有急需循環系統支持的毛細血管才會完全打開,以便讓血液通過。也就是說,脈管床在特定時間內對血液的控制力決定了血液的流向和流速。
這是一個自然天成的過程,旨在優先處理重要的事情,同時不讓身體負載過多的液體。消化工作結束後,腸胃不再需要較多血液,其他部位的循環系統就會輕而易舉地打開。有一個常見的、間接的例證,吃過飯後我們不太喜歡動彈,過一會兒オ想動。總之,身體有一種確定孰先孰後的機制,它可以判斷輕重緩急,決定先把血液送到哪個部位,讓哪些毛細血管打開,讓哪些毛細血管關閉。這個順序是根據功能的重要性預先確定的。在血液分配上,大腦、肺、肝、腎和腺體優先於肌肉、骨骼和皮膚——除非給系統設定不同的排列順序。如果身體的某一部位持續要求增加供血量,比如,經常性的健身活動、肌肉的鍛鍊,供血的順序才會發生變化。
最簡單的醫療辦法
你不能用邏輯推理糾正一個心懷偏見的人,他不會因此改變主意。——培根
使用8盎司(226克)的水杯,你一天最少得喝6-8杯水。
酒、咖啡和含有咖啡因的飲料不是水。
根據對胃潰瘍病人的臨床觀察,飲水的最佳時間是在進食前——早、午、晚三餐前半小時。飯後兩個半小時後再喝等量的水。這是人體所需的最低量。為了不虧欠身體,大餐之前或睡覺之前,應當多喝兩杯水。
只要渴了就應當隨時飲水。隨著飲水量的增加,飲水機制的效率會大大提高。身體對水的要求可能會超過上述最低量。
把喝水的時間調整到飯前,可以防止血液因進食而變稠。粘稠的血液會吸收細胞周圍的水分。
對脫水者來說,水是最實惠的藥。身體脫水貌似無關緊要,但遲早會引起大病。關注並調整日常飲水,可以防止現代社會裡出現的大部分疾病。
一杯水具有天然的神奇效果,比任何藥物都有效。
普通自來水是良好的水源,除非有證據表明它受到化學品和重金屬——比如鉛——的汙染。自來水經過氯氣處理,氯是一種殺菌劑。據說,超市出售的「瓶裝水」在裝瓶時加了臭氧。臭氧也叫「超級氧」,可能也有滅菌作用。如果開瓶後及時飲用,瓶裝水是一種很好的水源。如果你擔心水源受到汙染,或者含有雜質,害怕喝了不安全,你不必著急,在廚房的水龍頭上加裝一個過濾器即可。有些炭過濾器或陶瓷過濾器效率很高,可以省去到商店買水的麻煩,你不必每天提著水桶進進出出。
在發達社會,飲用水受汙染遲早會成為普遍現象,經過過濾的自來水必須達到「使用」標準。在當前各地財政收入普遍下降的情況下,用城市管道系統輸送高質量的飲用水未免過於昂貴,因而是不大可能的。用高質量的飲用水洗車、澆花也是不切實際的。
如果一個人不喜歡自來水的味道,而家裡恰好斷了水源,就不得不因為自來水有異味而停止用水——這是一種強加給自己的偏好。一般情況下,水有「異味」是因為水中含有氯氣。 大多數出售淨化器的代理商都利用含氯自來水大做文章。他們還說,自來水裡有鈣,並把這種水稱為「硬水」。如果我們給開口瓶灌滿水,把它放進冰箱裡或廚臺上,溶解在水中的氯就會蒸發,異味就沒了,水變「甜」了,味道很美。
所有飯店都是這樣為顧客提供水的一先把水灌進一隻冰鎮大杯裡,用的時候把水倒出。至於鈣,除非水的含鈣量過高,否則是安全的,不僅安全,而且是身體所需的廉價鈣的來源。我們知道,不少中老年人患有骨質疏鬆症,鈣已經溶於水,我們不必為預防骨質疏鬆症去藥店買鈣片。
你什麼時候發現自己得了骨質疏鬆症,怎樣發現的?實際上,在你發現前,骨質疏鬆已經存在多年了。能量儲存在細胞的鈣分子之間,也儲存在骨骼的鈣分子之間,當水電能儲備被消耗得青黃不接時,人體就會消耗鈣分子之間的能量。鈣分子與鈣分子相互分離時,就釋放出三磷酸腺甙(ATP)。三磷酸腺甙是可以交換的能量單元。分離的鈣分子會被排出體外。當水分子與鈣分子相互分離後,身體對儲存在鈣分子之間的能量需求就會減少。骨骼是一個巨大的能源儲備庫。身體是能夠利用這個能源庫的。
即使水裡溶有大量鈣;也不可能對身體造成危害。身體有種極其微妙的需求調節機制,能從胃腸裡吸收各種元素。並不是所有溶解在硬水中的鈣都會進入系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