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化持續加碼礦權區塊流轉

2021-01-13 中國證券網

  上證報訊(記者 陳其珏)12月5日,在四川成都舉行的中國石化礦權區塊流轉現場交接上,隨著移交單位和承接單位正式籤署礦權區塊移交協議,西南油氣分公司通南巴和百色油田礦權區塊分別正式流轉至中原油田、江蘇油田,東北油氣分公司彰武油田礦權區塊正式流轉至江漢油田。這是繼去年完成鄂南旬邑-宜君礦權區塊流轉後,中國石化在礦權區塊流轉又一重大動作,將有力助推儲量快探明、產能快建設、油氣快上產。

  通南巴礦權區塊位於四川盆地東北部,面積約1054平方千米。百色油田礦權區塊位於廣西西部百色盆地,面積約402平方千米。彰武油田礦權區塊位於松遼盆地南部彰武斷陷,面積約685平方千米。

  今年以來,按照國家大力提升油氣勘探開發力度的部署要求,中國石化提高政治站位,在加大高質量勘探和效益開發、大力推進穩油增氣降本的同時,堅持把加大礦權區塊流轉作為大力提升油氣勘探開發力度的重要舉措來抓,加快盤活現有的難動用儲量和高潛力勘查區塊。

  中國石化油田事業部負責人表示,加大內部礦權區塊流轉能夠打破「畫地為牢」格局,統籌優化盤活油田板塊的礦權資源、儲量資源、技術資源、人力資源、設備資源,發揮整體優勢,創新體制機制,加快高質量勘探和效益開發節奏,促進儲量快探明、產能快建設、油氣快上產,實現無效變有效,不斷把規模做大。

  據悉,下一步中國石化將在進一步總結經驗,研究篩選高潛力礦權區塊,加大流轉力度的同時,採取合作開發、混合所有制等改革新舉措,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進一步把現有的礦權資源和儲量資源「管起來、動起來、活起來」,加快推進增儲增產增效,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自去年承接鄂南旬邑-宜君區塊後,中國石化河南油田加大效益復產力度,加強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採取項目部管理新機制,目前已復產46個井臺、120口井,預計今年生產原油2.5萬噸,實現利潤3500萬元以上,在礦權區塊流轉上見到了顯著成效。

相關焦點

  • 中國的「頁巖氣革命」靠什麼
    市場競價是保障國家作為礦權所有權人的根本利益、維護公平競爭最有效的手段,也是國際通行做法。美國就規定聯邦、州政府所有的油氣區塊必須舉行公開市場招標,出價最高者中標。中標者要與政府籤訂合同,合同內容向全社會公開,政府和大眾都可監督。  中國頁巖氣開發一旦允許民營等多元投資主體進入,國有礦產資源就不應再採用無償授予制,必須通過市場競價有償取得。
  • 頁巖油氣捷報頻傳 中國版「頁巖油革命」何時到來
    2011年、2012年,前國土資源部分別進行了兩輪頁巖油氣區塊招標,這一招標的本意也是如此:引入市場競爭、引入社會資本,最終加速國內的勘探開發。但是,在2016年的核查中,全部區塊「停擺」,幾乎所有企業均未通過前國土資源部的核查。截至目前,自然資源部也僅是核減了相關區塊的探礦面積,但並未對相關企業進行進一步的退出礦權處理。
  • 創新驅動,智創未來,vtoken區塊鏈技術助推醫療產業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區塊鏈成為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動力之一,在提高社會生產效率、實現社會發展和經濟轉型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作為主導新一代產業變革的核心力量,區塊鏈在醫療方面展示出了新的應用方式,在深度融合中又催生出新業態。從全球範圍來看,目前區塊鏈醫療產業仍處於發展早期階段,相比於傳媒、零售、教育等領域來說,商業化程度偏低。
  • 中石油「激進」打井,中國頁巖氣能否迎來技術突破?
    支持者認為,中國對清潔能源的需求不斷擴大,天然氣價格未來可能持續上漲,而中國又是世界上頁巖氣儲量最豐富的國家,在美國已經通過開採頁巖油頁巖氣躋身世界產油產氣大國後,中國也需要開展這項革命,奮起直追,努力降低能源的對外依存度。
  • 中國石油:鋪展頁巖氣發展新藍圖
    截至目前,中國石油擁有頁巖氣礦權11個,面積5.1萬平方千米,其中在四川盆地及鄰區頁巖氣礦權10個,面積4.6萬平方千米。主要包括四川省自貢市、內江市、宜賓市、瀘州市,重慶市、雲南省昭通市。在中石油礦權內五峰組—龍馬溪組埋深4500米以淺分布面積2.7萬平方千米、資源量13萬億立方米,佔盆地五峰組—龍馬溪組資源量的70%;其中川南地區五峰組—龍馬溪組埋深4500米以淺分布面積2.6萬平方千米、資源量12萬億立方米,佔盆地五峰組—龍馬溪組資源量的65%。中國石油礦權在川南地區連片分布,覆蓋了盆地頁巖氣有利區塊,利於整體開發。  川南地區是我國頁巖氣產業的發源地。
  • 中國各省區塊鏈政策競爭力指數TOP10
    外匯天眼APP訊 : 順應著國家大力發展區塊鏈的趨勢,自2020年以來,全國迎來了區塊鏈政策熱潮,中央以及各地方政府紛紛頒布區塊鏈相關政策。  此前,鏈塔智庫發布過系列文章「中國區塊鏈50城」,通過掃描城市經濟發展水平、政府區塊鏈政策及支持力度、區塊鏈投融資事件、區塊鏈創業企業名錄等多個維度展現該城市區塊鏈整體布局,以及該城市區塊鏈創業活躍度,最終展示一座城市區塊鏈競爭力。今年,隨著「國家隊」政策的不斷進入,各省市對區塊政策鏈持續加碼,區塊鏈政策競爭力的影響將越來越重要。
  • 中國石化頁巖氣探明儲量已超9400億方
    截至目前,中國石化累計探明頁巖氣地質儲量9407.72億立方米,助推我國頁巖氣探明儲量超2萬億立方米,頁巖氣已成為我國天然氣發展的重要領域。  此次申報的東勝—平橋西探明儲量區埋藏淺、構造複雜,是國內首個探明且投入商業開發的規模常壓頁巖氣區,位於涪陵頁巖氣田南川頁巖氣勘查區塊。截至目前,涪陵頁巖氣田累計探明頁巖氣地質儲量7926.41億立方米。
  • 區塊鏈電子發票應用落地 區塊鏈電子發票系統開發
    區塊鏈電子發票將發票的開具、流轉、報銷的全   區塊鏈電子發票和傳統的電子發票有什麼區別?   1、電子發票可以無限複製和重複列印,且真偽難以辨別,區塊鏈電子發票整個流程不可篡改,可確保發票唯一   2、電子發票僅為憑證,不能顯示整個流程,區塊鏈的所有節點將存儲每一筆交易的每一個細節,所有人都可以對鏈上的所有電子發票進行溯源,並追蹤到發票的所有者及關聯者,解決發票流轉過程中一篇多報、虛報虛抵、真假難驗等難題   3、一般電子發票存在參與方多,流轉周期長
  • 袁煜明:區塊鏈助力智慧財產權步入新紀元 ——火幣區塊鏈產業報告之一
    1.1 智慧財產權行業發展現狀近年來,智慧財產權服務市場規模保持持續增長。通過智能合約管理智慧財產權,能夠很大程度上解放產權人和需求人,消除傳統知產變現中的代理人環節,自動化管理自動化管理智慧財產權的流轉和變現,極大提升智慧財產權的流轉效率。
  • 【自由海南】《大健康領域區塊鏈應用白皮書》
    區塊鏈是一個的新興的技術行業,因為比特幣的共識價值讓更多的人開始了解區塊鏈技術。為推動大健康領域生產和服務行業發展,賽迪區塊鏈研究院撰寫了《大健康領域區塊鏈應用白皮書》。,構建區塊鏈技術加大健康領域的創新發展,並通過典型案例分析學習,發現區塊鏈應用在大健康領域面臨的問題並提出相關的措施建議,旨在為國家、政府以及相關企事業單位提供可參考依據,促進區塊鏈大健康領域的賦能發展。
  • AUC 黃金公鏈:探討區塊鏈+黃金的可能性和新機遇
    伴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進入關鍵階段,以及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大,主要投資者建議轉向黃金,將其作為擺脫潛在混亂的一種方式,尤其是在美國、俄羅斯和中國等超級大國之間正在進行財政戰爭的背景下。然而,對於那些試圖通過投資黃金來規避經濟不穩定的人來說,這帶來了一個購買、交易和儲存黃金的問題。
  • 作為全球第一家被司法系統認可的區塊鏈,他們覺得區塊鏈真正的應用...
    今年 6 月,螞蟻金服聯合渣打銀行、菲律賓 GCASH 錢包等機構,基於區塊鏈技術,推出了從香港到菲律賓的跨境匯款業務。以往,因涉及多方參與機構、法律法規、匯率等問題,跨境匯款業務過程十分複雜,到帳時間可能長達幾天。「螞蟻推出的區塊鏈跨境匯款業務,通過銀行和錢包在區塊鏈上的並行協同,共享匯款帳本,智能合約,保證了機構間的秒級資金自動流轉。」
  • 打擊加碼 「幣圈」8家企業被約談
    虛擬代幣交易打擊正在逐漸加碼。12月18日,一則關於「深圳加快虛擬代幣交易整頓,8家涉嫌發幣企業被約談」的消息,讓本不平靜的「幣圈」再起波瀾。
  • 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布海洋地質創新成果_中國海洋外宣第一官網 海洋...
    為支持海南建設成為中國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新標杆,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充分發揮地質工作基礎性、先行性作用,形成了一批海洋地質創新成果。近期,在系統調查與綜合研究的基礎上,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編制完成相關地質圖集2套,新發現大型海砂礦區1處,評價優選南海油氣資源礦權區3塊,為支撐服務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和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提供了重要的海洋地質基礎支撐。2018年,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與海南省人民政府籤署加強海南省地質調查工作戰略合作協議。
  • 中國石化油服巴西子公司擬實施司法重組
    好消息:中國石化天然氣分公司青寧輸氣管道項目獲得國家核准  近日,中國石化青寧輸氣管道項目獲發改委核准批覆。該項目是連通中國石化華北、川氣東送南北兩大天然氣管網系統的樞紐性工程,設計年輸氣能力100億方。
  • 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布海洋地質創新成果
    為支持海南建設成為中國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新標杆,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充分發揮地質工作基礎性、先行性作用,形成了一批海洋地質創新成果。
  • 助力「中國智造」 上海石化碳纖維應用前景廣闊
    據上海石化副總工程師黃翔宇介紹,該公司碳纖維自問世以來,短短幾年間,新材料已經在多個領域得到應用,為部分領域傳統生產帶來了深刻變革,助力了「中國製造」。在今年9月舉辦的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由上海石化、勝利油田、勝利油田新大管業三家共同申報的「以碳纖維及其連續抽油杆研製為核心的新型高效機採系統」獲工博會首次設立的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大獎,成為一個以開發、應用碳纖維新材料提升傳統採油產業的成功案例。
  • 持續加碼新能源「動力」 均勝電子跑出「中國速度」
    「無論是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還是新能源、雲計算等領域的發展進度,都足以證明中國經濟的韌性與潛力。」在均勝電子董秘喻凱看來,技術、人才、效率、成本和市場等諸多要素,皆可在中國這片發展沃土上取得「最大公約數」。 於是,目光再次回到出發的地方。今年,均勝電子擬發行定增募資25億元,大力加碼新能源汽車電池管理系統在國內的研發和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