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神輔助!揭示淋巴如何幫助癌細胞轉移

2021-01-17 醫諾維

癌細胞,包括黑色素瘤細胞,通常為腎癌區域通過淋巴系統通過血液全身,先前的研究集中在癌細胞如何通過血液轉移,但這些細胞如何通過淋巴轉移卻知之甚少。


近日,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Sean J. Morrison團隊在Nature 在線發表題為「Lymph protects metastasizing melanoma cells from ferroptosis」的研究論文,該研究顯示淋巴中的黑素瘤細胞比血液中的黑素瘤細胞經歷較少的氧化應激並形成更多的轉移



來自患者的黑色素瘤的免疫功能低下的小鼠和具有小鼠黑色素瘤的具有免疫能力的小鼠的腫瘤引流淋巴中每微升黑色素瘤細胞多於腫瘤引流血液。通過血液轉移的細胞,而不是通過淋巴轉移的細胞,不再依賴於ferroptosis抑制劑GPX4。


靜脈內注射但未淋巴內注射後,用化學類肥大症抑制劑預處理的細胞比未處理的細胞形成更多的轉移。我們觀察到淋巴液和血漿之間存在多種差異,這可能有助於減少氧化應激和淋巴的肥大症,包括較高的穀胱甘肽和油酸水平,淋巴中的游離鐵較少。


油酸可保護黑色素瘤細胞免於受精Acsl3依賴的方式,並增加其形成轉移性腫瘤的能力。與來自皮下腫瘤的黑色素瘤細胞相比,靜脈注射後來自淋巴結的黑色素瘤細胞對鐵銹病更有抵抗力,並形成更多的轉移灶


為了更好地理解黑色素瘤細胞會在血液中經歷鐵死亡而不是淋巴,研究人員尋找了血液中的癌細胞與淋巴之間的代謝差異。


研究發現,淋巴中的癌細胞含有較高水平的單不飽和脂肪酸——油酸,並且這種單不飽和脂肪酸被嵌入淋巴中的癌細胞膜中。正是這些細胞膜中的單不飽和脂肪酸,抑制了導致鐵死亡的化學反應並保護了癌細胞


圖源:Nature,油酸可防止鐵死亡


對於皮膚黑色素瘤患者,局部淋巴結轉移是遠處轉移和死亡的最重要預測指標之一。完全淋巴結清掃不能提高生存率,然而,這不一定意味著遠處轉移與淋巴系統無關,因為來自淋巴結的黑色素瘤細胞可能經常進入血液並在檢測到局部轉移之前擴散,從而形成轉移性腫瘤。這就解釋了為什麼癌細胞通常先在淋巴中形成腫瘤,然後才通過血液轉移。


該研究顯示通過血液轉移的細胞,而不是通過淋巴轉移的細胞,不再依賴於ferroptosis抑制劑GPX4。靜脈內注射但未淋巴內注射後,用化學類肥大症抑制劑預處理的細胞比未處理的細胞形成更多的轉移。


總結來說,與來自皮下腫瘤的黑色素瘤細胞相比,靜脈注射後來自淋巴結的黑色素瘤細胞對鐵死亡更有抵抗力,並形成更多的轉移灶。因此,暴露於淋巴環境可保護黑素瘤細胞免於鐵死亡,並增加其在隨後通過血液轉移的過程中存活的能力。


參考資料: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2623-z


關注"醫諾維"微信公眾號:

☆ 回復 "助力科研" 參與抽獎,還有機會贏取價值萬元的學術服務禮包!


☆ 醫諾維官網註冊新用戶,免費領取一份科研評估報告


☆ 免費"文獻下載"工具供你使用!


請用電腦訪問:http://www.inovelt.com/


相關焦點

  • 科學大發現,淋巴給癌細胞「免死金牌」,成為癌細胞轉移「幫兇」
    | 時光派研究院撰稿| 本文作者:三月齋淋巴系統明明是免疫衛生系統,負責生產運輸免疫細胞,專門殺死體內異變的叛軍和外界入侵的敵軍。怎麼還會給癌細胞頒發「免死金牌」,掩護癌細胞完成轉移呢?難道淋巴系統接受癌細胞的賄賂了,搞起貪汙腐敗了嗎?很不幸,淋巴給敵人頒發免死金牌,是真的!
  • 癌細胞想從淋巴轉移?科學家:抱歉,此路不通
    如何防止腫瘤細胞通過淋巴擴散?像健康組織一樣,腫瘤也有兩種不同的血管系統。除了提供氧氣和營養的血管外,還有負責運輸免疫系統細胞和組織液的淋巴管,體內的癌細胞正是通過這兩種途徑擴散並形成子代腫瘤(所謂的轉移瘤)。
  • 《自然》:淋巴竟然給癌細胞發「免死金牌」!
    我怎麼都沒有想到,淋巴竟然會給進入淋巴的癌細胞發「免死金牌」,幫助癌細胞更高效地完成遠處轉移。 昨天,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Sean J. Morrison領導的研究團隊在頂級期刊《自然》發表重要研究成果。
  • Nature:重大突破!揭示癌細胞穿過血管壁發生轉移機制
    2016年8月12日/生物谷BIOON/--很多癌症僅當在體內其他地方形成轉移瘤時才變成致命的危險。當單個癌細胞從原發性腫瘤中脫落下來,通過血液運行到達體內較遠的部位時,繼發性腫瘤(即轉移瘤)就會形成。為了做到這一點,它們不得不穿過小血管壁。
  • 癌症怕轉移,癌細胞轉移時,會通過什麼途徑?醫生詳細告訴你
    這時候人體的免疫力差的人很容易出現轉移,尤其是出現腦轉移、骨轉移、肺部轉移的人非常危險。淋巴轉移同樣是遍布全身,淋巴結是癌細胞便捷轉移途徑之一。身體的淋巴循環系統可以幫助癌細胞到達身體的各處,導致身體各處出現腫瘤,危害人的生命。
  • 突破性研究揭示運動如何幫助免疫細胞殺死癌細胞
    但是,研究人員對運動究竟是如何直接幫助身體對抗癌症的一直不清楚。現在,由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項研究發現,運動如何能增強某些免疫細胞的殺癌能力。2016年的一項大型而穩健的研究提供了一些迄今為止最令人信服的證據,肯定了癌症發病率降低與體育鍛鍊之間的關聯。
  • 癌症最致命的是轉移,最新研究揭開癌細胞的特殊保護膜
    事實上,對於超過90%的癌症病患來說,是在癌細胞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以後才回天乏術。由於癌症的複雜性,我們很多時候並不清楚癌細胞在轉移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也就很難針對其擴散開發有效的治療方法。最近,一項發表在頂尖學術期刊《自然》上的新研究揭示,在癌細胞轉移之初,淋巴系統竟然會提供特別的「保護膜」,促使它們活得更好、傳得更遠。這一發現也為開發抑制癌症轉移的療法提供了新的目標。
  • Nature:重磅!科學家成功繪製出人類癌細胞系的轉移圖譜!
    2020年12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Nature上題為「A metastasis map of human cancer cell lines」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美國Broad研究所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成功繪製出了人類癌細胞系的轉移圖譜,相關研究結果或有望幫助闡明癌症的轉移機制並開發出有效預防癌症轉移及癌症治療的新型療法
  • 癌症研究探秘:癌症如何進化?
    【6】Nature:腫瘤轉移的「進化」之路doi:10.1038/nature14347近日,著名國際學術期刊nature在線發表了芬蘭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進展,他們從進化的角度闡述了腫瘤轉移的複雜性機制,並通過前列腺癌具體展示了不同轉移灶之間是如何產生聯繫,促進癌症進展。
  • 淋巴可保護轉移性黑色素瘤細胞免於肥大症
    淋巴可保護轉移性黑色素瘤細胞免於肥大症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21 15:02:45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Sean J. Morrison研究組取得最新進展。
  • ASCB:癌細胞同夥或為癌細胞發生轉移鋪平道路
    圖片來源:medicalxpress.com2015年12月15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在舉辦的2015年美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年會上,來自範德堡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揭示了轉移性腫瘤如何利用非癌性的成纖維細胞來製造遷移
  • Nature:重磅!揭示貪婪的胰腺癌細胞逃避飢餓機制
    這些結果圍繞著當在正常情形下由血液供應的氧氣和血糖(即葡萄糖)處於短缺時,胰腺癌細胞尋找能量的獨特能力。這就是腫瘤內異常的細胞生長快速地消耗掉可獲得的資源時發生的情形。這項新研究是首次揭示出胰腺癌細胞發送信號給胰腺星狀細胞(stellate cell),然後胰腺星狀細胞在胰腺中分泌物質從而為胰腺癌細胞生長提供支持。
  • Cell:揭示轉移性癌細胞逃避免疫系統檢測機制
    這一過程被稱作潛伏性轉移(latent metastasis)。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MSK)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闡明了癌細胞如何躲藏起來並且仍然不被我們的免疫系統檢測出來,從而提供一種大有希望的新途徑來開發療法。
  • 癌症轉移是「催命符」?醫生:牢記3個要點,或能阻止癌細胞轉移
    在醫院的腫瘤科經常會有患者這樣問醫生,醫生我最近總是渾身疼,是不是癌症轉移了?我還能活多久?癌症轉移好像是比患癌還要恐怖的事情,癌細胞出現轉移就意味著身體不再是一個部位出現惡性腫瘤,治療的難度也會更大。很多人說癌症轉移就是患者的「催命符」。
  • 運動會促進癌細胞轉移嗎?癌細胞轉移時,身體會有哪些症狀?
    對於癌症患者來說,除了積極配合醫學上的治療,日常生活的護理也是非常重要的輔助治療方式,對控制癌症發展有很大的積極作用。比如運動,運動能增強抵抗力,但臨床上有不少癌症患者術後每天都堅持鍛鍊,複查的時候,卻發現癌細胞轉移了,這讓他們感嘆,得了癌症還是不要折騰了,養著吧,運動反而促進了癌細胞的轉移,這不是好心辦壞事嗎?但運動真的能促進癌細胞轉移嗎?轉移時,身體會出現哪些異常?下面告訴大家真相,很多人都走入了誤區。
  • 新發現揭示脂肪促進癌細胞轉移的原因
    然而危險的是,癌細胞有時候會從原發腫瘤的位置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造成更廣泛的侵襲,也使治療更加困難。事實上,90%的癌症死亡是由癌細胞轉移而引起的。肥胖是如何影響癌症轉移的呢?在近期發表於《科學》子刊Scientific Advances的一項新研究中,科學家們揭示了肥胖、脂肪組織和癌細胞轉移之間的一種聯繫,從而為遏制癌細胞轉移指出了新的方向。
  • Nature:重大突破!從結構上揭示RNA聚合酶III轉錄起始機制
    這項關於這種分子機制如何運行的發現可能為開發癌症治療的新方法開闢新的途徑。相關研究結果於2018年1月17日在線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Structural basis of RNA polymerase III transcription initiation」。圖片來自Nature, doi:10.1038/nature25441。
  • Nature:p53缺失通過引發全身炎症導致乳腺癌轉移
    對於大多數人類上皮性腫瘤類型,高的系統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的比率與較差的總體存活率有關,實驗研究表明,中性粒細胞與轉移之間存在因果關係。然而,到目前為止研究人員尚不清楚決定腫瘤患者系統性中性粒細胞炎症的異質性的腫瘤細胞內在機制。
  • 【Nature】封面文章:博德研究所科學家創建第一代癌細胞轉移地圖——MetMap
    MetMap源於博德癌症計劃的科學家Xin Jin的研究,他和他的合作者給代表21種不同癌症的500種癌細胞系都貼上了獨特的DNA條形碼分子,使他們能夠識別和追蹤癌細胞。然後,研究人員將各種組合的細胞系注射到小鼠的循環系統中。Jin和他的團隊監測了細胞的擴散路徑,並在五周後從腦、肺、肝、腎和骨骼中收集了樣本,以確定哪些細胞系在哪個器官中駐留。
  • 肺癌復發轉移時多發生於2年內,如何應對?
    轉移是指癌組織從肺部的原發病灶轉移到其他器官,並在該器官生長增殖的現象。即使手術把肺內的腫瘤全部摘除,但是並不能保證身體的其他部位沒有癌細胞。實際上體內不可見的癌細胞會再次在內體生長增殖。經過治療後縮小的癌組織也可能再次長大。癌細胞會從肺部的原發灶位置進入淋巴液、血液後,轉移到其他器官(肝臟、腦等),並在其他器官處增殖。肺癌的復發或轉移多發生於2年內,超過5年就很少復發轉移了。如果患者沒有接受持續的治療,需要每3~6個月去醫院複查,通過CT等檢查肺癌的復發和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