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軟實力英語的第622篇原創文章。
01
3000萬詞彙
近日讀了一本好書,該書獲得過央視財經頻道[第一時間]欄目好書推薦,並且[樊登讀書會]也曾經重點推薦過,它就是引起白宮重視的學術研究成果《父母的語言》,英文名叫《Thirty Million Words: Building a Child's Brain》,是一本送給父母的語言教育啟蒙書。
作者達納·蘇斯博士,是美國芝加哥大學醫學院婦科及兒科教授,小兒人工耳蝸項目負責人,芝加哥大學醫學院「三千萬字倡議」機構的創始人和主任。這本書是她30年的複雜研究的結晶。
本書源於貝蒂·哈特(BettyHart)和託德·裡斯利(ToddRisley)在1995年的一項研究,他們發現,一些孩子在4歲前累計聽到的單詞量,腦力勞動者家庭的孩子約為4500萬個單詞,接收福利救濟家庭的孩子約為1300萬個單詞,相差3200萬單詞!。他們在三年級的時候,比同齡的孩子擁有更豐富的詞彙量、更強的閱讀能力,並且在考試中取得了更高的分數。
美國著名的閱讀研究和推廣專家吉姆·崔利斯《朗讀手冊》也引用過這項研究,用以說明父母對孩子朗讀故事的重要性。
不同的家庭的孩子,在四歲以前所聽到的詞彙的差距量高達3000萬字之多,他們最大的教養方面的差距不在於態度,不在於物質條件,而在於父母和孩子所說的詞彙量。(這3000萬字包括重複的詞語)
《21世紀商業評論》雜誌主編吳伯凡的評價:與孩子交流時使用的詞彙量,在相當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未來的財富量。階層就是這樣形成和固化的——「3000萬詞彙」。這,才是決定孩子未來輸贏的「起跑線」。
兒童每天使用詞彙的86%~98%都與父母的用詞是一致的,由此可見,語言的輸入量對孩子的語言能力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02
輸入假說
美國語言學家克拉申(Krashen)曾經提出過一個著名的「輸入假說」(Input Hypothesis),其核心是「可理解性輸入」( comprehensible input ),用一個數學公式表達就是: i + 1 。通俗地說,就是孩子通過大量地接觸略高於自己現有水平的可理解性語言輸入,才能真正開始二語(xi)得。
在讀了《父母的語言》之後,很多人開始推崇「3000萬詞彙」,希望通過大量的詞彙輸入,來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
然而,人們往往忽視了「可理解性輸入」原則。例如,孩子即使是明天看3小時俄語新聞,三年後也沒有一絲進步,因為不是「可理解性輸入」。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遵循TPR(全身反應法)理論,結合肢體動作,在日常生活中輸入詞彙,才是有效輸入。
閱讀也是如此。
閱讀材料的選擇必須遵循「可理解性輸入」原則。經常有老師和家長困惑,都是同一個老師教,為什麼有的孩子成績好,有的還在成績差?
從英語閱讀角度來說,差距在於孩子的閱讀理解水平。從小按照簡易繪本、分級讀物、橋梁書、章節書、原版小說的順序進行英語閱讀訓練的孩子,「可理解性輸入」的量要遠遠大於只學過英語課本文章的孩子的輸入量。其差距早已超出3000萬詞彙量了。
與輸入量相對的是輸出量,即口語和寫作的訓練量。
長期以來,我對苗苗的英語輸出量一直比較重視。可以想像一下,如果3000萬詞彙輸入量的差距,已經引起美國白宮對父母的語言教育啟蒙的高度重視,那麼3000萬的輸出量差距,也一定會給孩子的英語能力帶來質的飛躍。
從小使用TPR的方式與孩子交流,讓孩子看圖說話,複述故事,「一分鐘英文演講」,網上外教課程等等,都是我嘗試過的輸入量訓練方法,並且收效還不錯。
03
情感過濾假說
克拉申的另外一個著名理論是「情感過濾假說」(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根據這一假說,情感因素起著對語言輸入進行過濾的作用。情感因素的影響因人而異。情感因素會阻礙或加速語言的掌握。只有在最佳情感條件下,才會實現真正的(xi)得。
最佳情感條件有三種:
第一,孩子有強烈的學語言動機。
第二,充滿信心和心情舒暢。
第三,沒有過高或過低焦慮感。
如果孩子對學英語是沒有「情感」的,那麼語言的輸入再大,都會很容易被過濾掉。對於家庭英語啟蒙教育,很多父母表現得比較焦慮。因為現在的網絡非常發達,人們可以很容易地獲得各種信息,當經常看到一些英語牛娃的報導之後,內心的焦慮油然而生,這是非常正常的反應。
問題是,許多父母不顧孩子語言能力發展的自然規律,通過強制性手段加大孩子的語言輸入量和輸出量,導致孩子在情感上對這種強制性的輸入進行自動過濾。其表現形式有心不在焉、應付差事、偷懶耍滑等。
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會見到這樣的孩子,因為不喜歡某個老師,進而不喜歡某門學科。這就是「情感過濾假說」在學校的一種表現形式。
在家庭也是一樣,良好的親子關係,是孩子學好英語的情感基礎。父母應該千方百計培養孩子的興趣,逐漸增強孩子學好英語的自信心,激發孩子口語表達的積極性。
用專業術語來說,就是激發孩子學英語的內驅力,在孩子的不同年齡段,使用的方法也不盡相同。小的時候,應該通過有趣的遊戲,激發孩子學英語的興趣,等到了小學或初中,應該為孩子心中種下夢想的種子,通過夢想激發孩子的內驅力。
「3000萬詞」+可理解性輸入+情感過濾假說= 成功的英語啟蒙。
我是苗爸,「職業化家庭英語啟蒙訓練」推廣人。我會每天分享英語啟蒙和高考英語相關的原創文章。
今天的分享到此結束。我們明天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