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的土星5火箭技術,為何今天的美國卻製造不出來?

2020-11-12 沙漏遺愛

六十年代的土星5火箭技術,為何今天的美國卻製造不出來?一種觀點認為,美國有完整的圖紙,以現在的工業能力,再生產幾枚土星5火箭,絕對比六十年代成本低。就像如果有人說我有強5的圖紙,但因為南航的工人退休了,現在就生產不了了,你會相信嗎?


太空梭


對此觀點不敢苟同,NASA基於太空梭發動機的SLS火箭,現在正在進行緊鑼密鼓的實驗,單說控制系統領域技術就已經不知道更新迭代多少次了,已經是天壤之別了,只有傻子才會去復刻五十年前的產物。

生產火箭不是生產麵包,需要全產業鏈各個企業各個部門相互配合,更何況裡面的技術是基於幾十年前的標準,其中很多實現方案都已經廢棄了,現在重啟超大推力火箭只能是借鑑一部分當年的經驗,不可能全盤復刻。

舉個例子,你想去生產一部十年前的手機,你頂多會復刻一些表面的東西,比如外殼設計,當年裡面的處理器、攝像頭早就無相關企業去生產了。後來70年代啟動的太空梭項目和現在的SLS火箭也不是從零開始的,也利用了土星五號的一些設計製造經驗。

另外,說成本大大降低是不成立的,火箭這種東西,幾十年間基本上只有數控技術的進步,最核心的技術是沒有重大突破的,依然是當今單價最高的產品之一,新設計的火箭尤其貴。

日常產品隨著推出時間的推移進行的降價,是建立在持續不斷的生產上的,如果中斷多年不生產,突然要重新生產,基本上就需要工廠重新開模具、重新組合產線器具、培訓工人、逐步提高生產良率、緩慢提升產能,這樣生產成本又上去了。


太空梭


至於所謂的「圖紙」,60年代末、70年代初還沒有CAD(計算機輔助設計)和在屏幕+鍵盤前的編程,都是在大廠房裡的大型桌案上手動畫圖紙,以及工人實體編制電路進行的編程,存儲數據還在用紙帶打孔。

當時美國是舉全國之力,動員NASA+全國各大學及科研機構+多家業界頂尖企業共同完成的阿波羅+土星五號任務,頂峰時期達到了30萬人,比方說當年的電腦處理系統是 IBM 公司設計的,但現在IBM早就轉型企業服務了。

六十年代的土星5火箭技術,為何今天的美國卻製造不出來?上述觀點提到「圖紙」,卻不考慮這後面的落後技術方案和產業鏈變遷,就不客觀了。後來70年代太空梭的項目,和現在即將試飛的 SLS 火箭技術也極其強大,難道是憑空來的嗎?

幾十年來積累的經驗豈是說扔就扔?不完全復刻,不等於不再具有能力,基於舊的經驗,結合現代技術,設計新的方案才是最佳的選擇。

再舉個例子,蘇聯後期的「能源號」火箭和「暴風雪號」太空梭可謂相當強大了,但為什麼現在俄羅斯卻沒有生產能源號火箭呢?為什麼沒有去繼續發射太空梭呢?

第一是錢,第二是復刻八九十年代的產物基本上也就等於推倒重來,第三是要發展符合時代要求和實際需要的產品,而不是為了生產而生產。美國同理。


太空梭


以上觀點你有異議嗎?

相關焦點

  • 美國登月最大疑點是土星5號技術的真實性,還是土星5號技術丟失?
    美國幾十年不敢登月的真相是什麼?土星5號火箭還有個名字叫月球火箭,因為所有阿波羅載人宇宙飛船,其實都是土星5號運載火箭完成發射的。哪怕是五十多年後的今天,在自重運載火箭這個維度,美國當年製造的土星5號依然是全世界範圍內最大的,只不過它的生產線早在1970年的時候就關閉了,最後一次執行發射任務已經是1973年了。如果土星5號火箭的技術是不真實的,那相當於是美國之前成功完成的六次載人登月任務都是造假。
  • 土星5號,人類火箭巨無霸!
    土星5號火箭的研究背景很簡單:60年代,火箭運載能力已經成為限制美國航天發展的最核心因素。因為我們在登月50年後,連土星5號級別的火箭都還沒造出來;第2種,對月球著陸技術要求太高,幾乎不可能;第3種,當時交會對接技術還沒突破,多次對接風險也特別大。最終,阿波羅載人登月選擇了方案4,它需要一枚近地軌道運力達到140噸級、月球轉移軌道運力達到45噸級的火箭。
  • 美國最強火箭土星5號,為何無法再造,真是因為圖紙丟失?
    噸的重型火箭,其中的代表就是蘇聯的能源號運載火箭和大家都知道的美國土星5號運載火箭。共有9枚「土星5號」運載火箭將載人的「阿波羅」號宇宙飛船送上月球軌道。土星五號火箭發動機目前土星五號火箭只在美國不同的地方展出,但是尷尬的是美國已經完全無法生產土星5號運載火箭,據傳美國至今一直無法在生產土星五號
  • 土星5號火箭為什麼如此強大?
    土星5號火箭「強大」的一個關鍵原因(我說的是「有效載荷」),是它的第二級J-2發動機的比衝(Isp)性能(相對而言)有了巨大的提升。我們可以看到,前蘇聯設計並製造了N-1這種巨型火箭,這個巨大的火箭產生的推力比土星5號還高50%,但是它的有效載荷大大低於土星5號。 怎麼會這樣呢?
  • 美國土星5號運載火箭淺析
    土星5號第一級使用的F-1發動機勝在約680噸的大推力,但發動機比衝並不高,前蘇聯的RD-17O發動機、NK-15發動機比衝都高於F-1發動機。上世紀60年代,美國開始考慮升級土星5號火箭。雖然在預算壓力下使用了SSME發動機和固體助推器,但太空梭後來的發展沒能實現預期的廉價化目標。隨著美國航天的發展,研究新的重型火箭的設想不時被提出,它們多數是基於太空梭技術的重型火箭(SDLV),例如上世紀80年代開始陸續出現的Shuttle-C、Magnum、國家發射系統(NLS)等重型火箭方案。
  • 土星5號:最高最重推力最大的火箭
    小火箭在這裡放出來一張美國二戰時期的巴格裡級驅逐艦的照片,可以感受一下。土星5號的發射質量居然和這麼大的一艘軍艦一樣啊!不不,先別驚嘆,實際上,土星5號的發射質量相當於這樣的兩艘驅逐艦的標準排水量。從阿波羅8號計劃開始,所有的土星5號火箭的第一級都轉由波音公司製造(阿波羅7號呢?答:阿波羅7號用的是小一些的土星1號火箭,沒有用土星5號)。
  • NASA真的把土星5號火箭的設計圖紙弄丟了嗎?
    但是對於這些技術移民的態度,南美洲各個國家是有區別的。曾經一位德國的科學家告訴巴西政府會製造氫彈。巴西貝隆政府向這位科學家提供了大筆的資金,讓其製造氫彈,雖然最後證明這是一場騙局。但是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政府對於科學技術人員的態度。這決定了20世紀下半頁,南美各個國家的國運。在南美洲,只有巴西屬於金磚國家。
  • 這位美國博士發明土星火箭和太空梭,為何被指控為納粹戰犯?
    之後布勞恩並沒有停下,在A-4之後的A-5已經性能優良,可以規模化量產製造,在1942年隨即定型命名V-2,在1942年9月8日,V-2火箭通過預設的飛行軌道成功轟炸倫敦,自此聞名於世。1941年的馮布勞恩和納粹軍官合影(圖中的黑色西裝者即是布勞恩)馮布勞恩博士和土星五號火箭等他的得意作品的模型V-2火箭雖然沒給英國造成多少毀滅性的破壞,但卻給英國人留下了心理陰影,主要是因為V-2並不像他的前一代V-1可以被防空火力攔截下來,其恐怖的5馬赫最高速度即使到了二戰之後很多年之後都足以讓美蘇兩國為之驚嘆。
  • 美國宇航局澄清:"土星5號"藍圖未丟失保存完好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管理局官員否認了某書作者的一項聲明,該作者宣稱用來將阿波羅太空人送入月球的強大的土星5號火箭設計藍圖已遺失。肖克羅斯說土星5號藍圖保存在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的縮微膠片上。「打算試著重建土星5號是毫無意義的.....問題的關鍵在於,那些成千上萬的零部件已不再生產。「位於喬治亞州東點的聯邦檔案部門同樣也擁有2,900立方英尺的關於土星的文件資料,」他說,「在土星5號的技術資料保留計劃中有數十卷宗的相關資料.
  • 最強火箭來了?美國將發射超重型運載火箭,與土星五號非常相近
    不過,這個在當時不可一世、推力最大、且體積也最大的火箭(創造了3408噸推力的金氏世界紀錄),早在1970年的時候就全線關停了生產線,並且美國航天局也表示不會再恢復土星五號的生產製造。為什麼不重建土星五號?這個問題的答案,早在美國宇航局官方闢謠土星五號火箭圖紙的時候就說了,火箭藍圖至今依然保存在太空中心的微縮膠片上,並沒有被銷毀或者遺失。
  • 土星五號強到什麼程度?現役最強火箭的運載能力不足它一半!
    冷戰時期,美國不計成本的在航天領域發力,根本的驅動就是要打雞血般的力壓蘇聯,從而也就不計成本的造就出了土星五號這樣怪獸級別的火箭出來。 土星五號,這枚號稱目前人類所製造出來的最強火箭,它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達到了140噸,而地球同步轉移軌道能力也達到了
  • 超越土星五號的SLS巨型火箭將在2021年首飛,美國版「長徵九號」
    SLS火箭是美國太空發射系統的簡稱(Space Launch System),其最終運力將達到143噸(一說165噸),超越歷史上最大運力的土星5號火箭,將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大運力的超重型火箭。一級火箭直徑為8.4米,採用的是RS-25E發動機;Block 1及Block 2火箭的二級採用RL-10A發動機,而Block 2A則採用J-2x發動機,這是一款從土星5號二級火箭使用的發動機技術改進而來的。載人版高度約為98米,載人/載貨版高度為122米。
  • 看看土星5火箭發動機邊上的馮布勞恩就知道
    上世紀60年代,冷戰陣營壁壘分明。美國和前蘇聯為了爭奪火箭技術制高點先後推出了各自的登月計劃。 美國的登月計劃又被稱為阿波羅計劃,是用巨型火箭發射載人宇宙飛船登陸月球。其中最核心、最關鍵的兩項技術,一個是把巨大的荷載推離地面的巨型火箭,一個是載人宇宙飛船登上月球並且返回的技術。
  • 發射全部失敗,蘇聯N1火箭無力追趕土星5號,原因到底是什麼?
    上世紀60年代,美蘇兩國太空爭霸進入到白熱化階段,美國率先在1969年7月16日,由土星5號搭載阿波羅11號飛船,成功登陸月球。
  • 最大火箭進入拼裝階段,推力超土星5號,運力是長徵5號6倍多
    說到世界上最強大的火箭,我們通常會想到土星5號,土星5號確實是強大的存在,到目前為止,它仍然是人類歷史上製造的最大的火箭,作為美 蘇爭霸太空的產物,土星五號超重火箭高達110.6米,起飛重量為3038.5噸;總推力為3408噸,月球運載能力為45噸,低地球軌道運載能力為118噸,即美 國阿波羅登月計劃中的專用火箭可以將阿波羅太空飛行器直接送入月球
  • 全球四種最高火箭:土星5號霸主地位難撼(圖)
    「土星5號」火箭「土星5號」火箭美宇航局「土星5號」火箭可謂火箭中的「霸主」,這種三級火箭在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用於將美國宇航局送上月球。它在加滿燃料的情況下總重650萬磅(約合300萬公斤),相比之下,「戰神I-X」火箭總重180萬磅(約合816466公斤),比「戰神1號」火箭總重稍輕。「土星5號」火箭最後一次任務是將美宇航局「天空實驗室」(Skylab)空間站發射升空。
  • 樂高21309NASA阿波羅土星5號火箭
    土星5號是人類航天史上的一個傳奇,是美國宇航局於1960年代為阿波羅登月計劃所建,直到50年後的今天,它仍然是歷史上最高,最重,運載能力最強的火箭
  • 美媒:長徵9號比肩土星5號 獵鷹重型火箭相形見絀
    參考消息網3月25日報導美媒稱,中國正在研製新一代重型運載火箭長徵九號,旨在將中國航天員送往月球和更遠的深空,這將令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獵鷹重型」運載火箭相形見絀。據美國《大眾機械》月刊網站3月20日援引美國《航空周刊》報導,當中國準備在本世紀30年代初執行探月任務時,這種運載火箭將能夠把50噸人員和貨物送往月球。報導稱,長徵九號的下一步研製工作是完成一款火箭發動機驗證機,中國稱之為工程樣機。可能在今年年底前完成的這款火箭發動機樣機設計通過燃燒煤油來產生480噸推力。
  • 原子彈的原理、構造是公開的秘密,但為何很多國家造不出原子彈?
    美國登月技術是50年前的技術,但是,現在美國人想要重返月球,卻不是那麼的輕而易舉,原子彈的技術則更早,美國的原子彈技術是70多年前的技術了,原子彈的工作原理、構造圖,現在在全世界各個國家的中學物理教材上都可以找到,美國最早生產的原子彈,其設計圖紙以及相關的檔案,或多或少已經從阿拉莫斯實驗室流露了出來,這些文件有的已經被視為歷史檔案了
  • 中國能否造出土星五號那樣的巨型火箭?答案是:十年後見!
    發射臺上的土星五號而中國在2020年5月成功發射了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和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在重型火箭領域的步伐越來越穩健,那麼我們現在的火箭,能否達到上世紀60年代末土星五號的水平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