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S火箭是美國太空發射系統的簡稱(Space Launch System),其最終運力將達到143噸(一說165噸),超越歷史上最大運力的土星5號火箭,將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大運力的超重型火箭。

SLS火箭是從太空梭演變而來的火箭,在2011年開始確定並啟動項目。原計劃2017年開始首射,然而由於各種原因一路推遲,目前最新的計劃是2021年首飛。SLS火箭研究採用的是發展多種結構型號、分步提高運載能力的漸進式發展戰略,這樣可以不斷對部件進行改進、增強及融合新技術,平衡成本和進度矛盾,滿足不同發展階段的需求。目前SLS分為三個階段進行,第一個階段稱為載人版Block 1,運力為70噸;第二階段為載人/貨運版Block 2,運力為105噸;第三個階段為載人/貨運版Block 2A,運力為130噸。根據需要,最終可以發展為143噸(165噸)運力的超重型火箭。

根據NASA公開的數據顯示,SLS火箭是一種兩級結構採用液氫/液氧發動機的火箭,並捆綁兩臺助推器。一級火箭直徑為8.4米,採用的是RS-25E發動機;Block 1及Block 2火箭的二級採用RL-10A發動機,而Block 2A則採用J-2x發動機,這是一款從土星5號二級火箭使用的發動機技術改進而來的。載人版高度約為98米,載人/載貨版高度為122米。SLS採用液體燃料推進器,比起固體燃料推進器來說要可靠很多,太空梭兩次慘烈事故還歷歷在目,估計美國現在對於載人火箭採用固體燃料是不敢輕易嘗試的了。

SLS火箭將是美國未來重返月球及火星探測的主力火箭,雖然上世紀70年代美國就先後5次將太空人送上月球,但是近50年來卻沒有再上去過月球,其中一個關鍵原因就是沒有可以實施登月的重型火箭。除去由三枚獵鷹9號拼裝的重型獵鷹外,美國現役最大運力的火箭便是德爾塔4火箭,近地軌道運力為28.79噸。而目前要研究超過100噸運載力,如此大的運力跨度提升,對於即使製造過土星5號火箭的美國,也是有不少壓力和挑戰的。

雖然一路推遲,但是其實SLS火箭各個部件2019年就基本已經建造完畢,目前已經在進行各種測試,測試完畢後將進行組裝。據了解,SLS的儲箱耐壓能力完美通過了測試,在2.6倍實際飛行極限壓力的情況下,測試了5小時才爆炸,而實際飛行只需要500秒時間。在今年1月份的時候,SLS的芯一級已經運抵斯坦尼斯B-2測試中心進行點火測試。

與SLS火箭搭配實施登月活動的飛船,便是美國的獵戶座飛船,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製造,在2014年12月5日完成首飛。獵戶座飛船是各國新一代飛船中最重的,完全版將達到25噸,最多可載6人。該飛船將承擔美國載人登月及載人登陸火星的重任,前期一共將製造6艘。

除美國外,俄羅斯和我國也在研製超重型火箭,其中俄羅斯的更是宣布要研究兩款超重型火箭,分別是運力約100噸的「葉尼塞」火箭,以及運力達到130噸的「頓河」巨型火箭,分別計劃在2028及2029年首飛。俄羅斯雖然經濟狀況不佳,但是其大推力的液氧煤油發動機技術卻傲視天下,連美國都不得不向其購買RD-180發動機。

我國傳聞已久的長徵九號,最終運力可達140噸!從運載能力而言,美國SLS火箭和我國「長徵九號」火箭均是同一個級別的,都屬於超重型火箭。目的都是為了兩個國家深空探測,載人登陸月球及載人登陸火星做準備的。就進度而言,美國的SLS因為立項比我國早,而且技術也更加成熟,雖然推遲了幾次,但是進度還是領先於我國的長徵九號。今年6月份時候,NASA宣布SLS相關測試工作已接近尾聲,將在2024年將太空人送上月球,而「長徵9號」計劃在2028年首飛。

根據最新消息透露,由於疫情的影響等因素,SLS火箭的首飛預計在明年的下半年進行。根據計劃,在正式實施載人登月前,將會先使用SLS火箭發射無人飛船繞月飛行進行測試,該項工作最快將在2022年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