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專業對於每一個準大學生來說都是極其重要的,所以需要大家深思熟慮之後做出選擇。
面對專業選擇會出現一下幾種情況:
有心儀學校卻沒有心儀專業。受到網絡,電視劇等影響, 對一些專業感興趣,但是僅僅停留在一些基本層面,並沒有深入了解!覺得自己也可以進入某個行業, 但是自身沒有任何想法!對某些專業有想法,但是周圍評價覺得自己不一定適合這個專業!覺得某些專業將來好就業,不愁找不到工作!
實際情況可能遠不止這些, 但是歸根結底,大學四年,如果選到一個不適合自己的專業,可能對一生都會造成影響!
果木朱老師給各位同學提供一個參考的依據:MBTI職業性格測試!
MBTI職業性格測試是國際最為流行的職業人格評估工具,作為一種對個性的判斷和分析,是一個理論模型,從紛繁複雜的個性特徵中,歸納提煉出4個關鍵要素——動力、信息收集、決策方式、生活方式,進行分析判斷,從而把不同個性的人區別開來。這種理論可以幫助解釋為什麼不同的人對不同的事物感興趣、擅長不同的工作。這個工具已經在世界上運用了將近30年的時間!並且在世界五百強中,有80%的企業有MBTI的應用經驗。
接下來,給大家具體介紹測試的四個維度,分析不同申請者的專業潛在匹配度:
一.我們與世界的相互作用----外向(E)和內向(I)
外向型:喜行動、多樣性,但不能長期堅持;不怕打擾,喜自由溝通
申請準備:在活動和體驗中沉澱:體驗在線合作的項目,leadership或互動性比較強的夏校
專業匹配:可以選擇有一定實習,小組合作,交流項目的學科或專業
建議:避免盲目參與眾多活動,優先對現有活動進行梳理並總結收穫
內向型:喜靜、多思、謹慎、不露表情
申請準備:在科研和學科學習經驗中總結:可以注重專業類的夏校課程,競賽或線上科研
專業匹配:探究型,需要獨立學術挑戰的學科
建議:避免閉門造車,多參與多溝通,注意提升自己的實際的經歷和活動,積累高密度的思考和學習過程
二.自然留意的信息類型----感覺(S)和直覺(N)
感覺:通過感官(視覺、嗅覺、聽覺、味覺、觸覺)感受世界,注重真實的存在,運用實際的技能解決問題;專業探索體驗對於你的影響會比較大,參與互動性強的小組合作。
直覺:通過第六感洞察世界,比較籠統,喜歡學習新技能,不重視準確性精確度,喜歡抽象和理論;對於專業探索善於閱讀與文字的信息收集,對辯論或深度討論參與度大。
三.決策----思考(T)和情感(F)
思考:喜歡清晰、正義、講邏輯的思維方式,不喜歡調和主義;對於專業探索:更趨向於串聯學科探索的經歷,從思維的角度構建複合,跨學科的實際問題解決方案。
情感:重視主觀和綜合,用個人化的,以價值導向的方式決策,會關注決策對他人的影響而充分考慮;對於專業探索,更重視對個人經歷的挖掘和再次反思,思考有情感驅動的問題,更加注重探索所需要的對應學科知識。
四.做事方式----判斷(J)和知覺(P)
判斷:更具結構化和組織化,對於專業探索,注重對道德兩難或social justice問題,體系化的知識學科的探討。
知覺:好奇,喜歡對新信息進行收集而不是做結論,對於專業探究,善於更彈性化和自發化去探索和開放結局,比如獨立研究等
MBTI測試的準確性
榮格認為人們的認知差異是與生俱來的,並且相對固定。但是青少年的大腦認知和心理仍在發育,因此大部分的心理學針對青少年的測試都只能作為階段性參考。MBTI不是星座和算命,並非一成不變的,也不要過多迷信。
大家可能擔心如果測出來的結果和孩子已經選擇的方向不同,那該怎麼辦呢?這一點不用擔心,因為本科的專業課程包括了很多課程種類,各位同學一定要參考學校具體的專業課程設置,選對項目和課程,不同特質的人在同一個專業領域的體驗都可能完全不同。比如同樣學習電子工程專業,一個學生可能專攻重視邏輯條理的硬體研發,而另一個同學可能憑藉自己在技術寫作和公司項目方面的實習成為產品經理方向的人才。所以即使是同樣的專業,不同的同學也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有不同的發展方向。
做完MBTI測試後,各位同學們一定要針對自身情況、加上解讀方法,認真理清專業大體方向。祝每個同學都找到自己最喜歡最適合的專業興趣,成功就讀理想高校!
最後大家如果有任何問題,可以私信或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