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英國《快報》報導,進入2020年,太空將成為新時代的重要話題。多家私營公司爭相進軍太空領域,再次點燃了人類的「太空夢」。而這其中,最大的變革將會發生在太空旅遊業裡。
俄羅斯億萬富翁、 火箭工程師伊戈爾·阿瑟貝利(Igor Ashurbeyli)博士說:「藉助可重複利用的火箭技術,未來十年中,人們前往太空探索的價格會下降。而負擔得起的太空飛行技術將在2020年徹底改變太空旅遊業。」他指出像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的SpaceX和理察·布蘭森(Richard Branson)的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等公司已經讓太空飛行成為了現實。
那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哪些熱門公司推出太空旅遊項目了呢?
2020年開啟了「太空旅行」元年
太空探險公司(Space Adventures)
太空探險公司(Space Adventures)是世界上第一家從事太空旅遊服務的私營企業,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家成功將付費私人旅客送往太空的公司。該公司成立於1998年,總部位於美國的維吉尼亞州阿林頓市,在俄羅斯莫斯科還有一個辦事處。
Space Adventures主要提供太空亞軌道旅遊、飛機的拋物線飛行、接近太空的高空飛行和軌道飛行、微型「太空旅館」計劃、太空送葬等服務。其中還包括在地球上的俄羅斯星城進行太空飛行訓練以及零重力飛行訓練等等。
在2001年至2009年期間,共有7名旅客被送上太空,分別在國際空間站上停留了7至16天(首位太空遊客是2001年,時年60歲的美國富翁蒂託。第二位是南非的馬克·沙特爾沃思,第三位是美科學家格裡高利·奧爾森,第四位是伊朗裔美國女商人安薩裡,第五位是Word之父查爾斯·西蒙尼 )。
該公司目前開放太空站和月球旅行的查詢,價格取決於誰提供發射,以及你想停留多長時間。
伊朗裔美國女商人安薩裡在太空飛行了12天 Space Adventures官方視頻截圖
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
隸屬於英國理察·布蘭森爵士創辦的維珍集團,維珍銀河太空旅遊公司旨在為付費客戶提供定期的亞軌道太空飛行。其開發的第二代太空船團結號(VSS Unity)已於2018年12月成功進入外太空測試階段,而這意味著常規商業太空飛行已經不那麼遙遠。
據了解,雖然私人太空旅行的業務還未正式開放,但已經有近600人排列在等待的名單中。如果你想在這個名單上佔有一席之地,則要先存入200,000英鎊(約人民幣180萬元左右)的初始押金。公司稱,將在2020年6月到9月之間,搭載第一批客戶進行太空探索飛行。
2019年,維珍銀河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更多公開市場的資本加持,讓維珍銀河在這場太空旅遊的競速賽中跑在了前列。創始人布蘭森表示,希望未來十年能將太空飛行費用降低至4萬到5萬美元。
維珍銀河的太空船團結號 維珍銀河官網 圖
藍色起源(Blue Origin)
「藍色起源(Blue Origin)」由電商巨頭、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於2000年創立,該公司主要提供商業發射服務和太空旅遊發射服務。
到目前為止,就亞軌道太空旅行而言,「藍色起源(Blue Origin)」一直是維珍銀河的主要競爭對手。但與維珍銀河公司不同的是,藍色起源計劃使用火箭和載人太空艙將太空遊客帶到太空。
據了解,其公司開發的「新謝帕德號(New Shepard)」是一個全自動、不需要人類飛行員的載人飛船,每次容納六名乘客。遊客坐上新謝帕德號火箭頂上的乘客艙後,將上升至300,000英尺的高空,並且在下降回到地面時經歷失重。
自2015年開始,太空旅遊公司進行了多次試飛,並於上個月剛順利完成了第12次非載人飛行測試。新謝帕德號是首個成功從太空垂直降落的火箭。
2018年6月,貝索斯表示,公司將在2019年開始出售太空旅行乘客票,2020年很可能會搭載客戶進行太空飛行。每張票價為25萬美元(約人民幣174萬元),不過等候名單會比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短一些。
新謝帕德號 藍色起源官網 圖
波音(Boeing)
2011年美國太空梭退役後,美國運送太空人全靠俄羅斯飛船。為改變這一尷尬局面,美國航天局於2014年分別與波音公司及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籤署合同,前者建造CST-100飛船(即「星際客機」),後者建造「龍飛船」,其目標均是研發載人飛船將美國太空人送到國際空間站。
波音公司研發的「星際客機」,除了擔負運送美國太空人往返國際空間站的任務之外,同時也是商業飛船,因此可以向遊客出售空位。
其想法是,在未來的每次太空飛行任務,至少可以有一名自費的太空遊客參加。同時,NASA也表示,可以開放國際太空站(ISS)用於商業觀光,每晚的住宿價格大概為35,000美元左右。
按照原本的計劃,波音的「星際客機」飛船會在今年上半年搭載NASA太空人Michael Fincke和Nicole Mann,以及一名代表波音公司的太空人Chris Ferguson,將他們送上空間站後並帶其安全返回。但由於「星際客機」在2019年12月20日的試飛中任務失敗返航,因此現在時間表仍不清楚。
據了解,如果專業飛行員的測試能夠成功,波音公司也希望將載人近地軌道飛行商業化。已經有航空旅遊公司和波音合作,預留這一「特別旅行」的位子。
波音研發的星際客機 波音官網 圖
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
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在進行太空飛行方面已經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近幾年也開始伸入太空旅遊的潮流。 但是,與大多數其他在該領域開展業務的公司不同,SpaceX關注的是月球旅遊和其他超出地球軌道的太空旅行形式。
2018年底,創始人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推特上宣布,日本企業家及億萬富翁前澤友作(Yusaku Maezawa)成為該公司2023年月球旅行的首位付費乘客。前澤友作計劃邀請一些藝術家朋友和他一起乘坐「大獵鷹」火箭飛船繞月飛行。雖然旅程只涉及圍繞月球旅行而不是登月,但仍然是自1972年美國最後一次阿波羅任務發生以來的第一次月球旅行。
目前還不知道SpaceX未來是否還會提供類似的太空旅遊體驗。但是,SpaceX已經與NASA展開合作,計劃在今年1月11日進行「龍飛船」(Crew Dragon)發射逃逸系統的最終階段的測試。龍飛船將搭載「獵鷹9號」重型火箭進入太空,隨後回到地球著陸。
如果順利,在接下來的幾周,龍飛船就將搭載美國宇航NASA的兩名太空人進行載人飛行測試。NASA希望有一天使用SpaceX火箭和太空艙將美國太空人送入國際空間站。
龍飛船 SpaceX官網 圖
獵戶座跨度公司(Orion Span)
獵戶座跨度公司(Orion Span)是美國的一家太空旅遊公司,該公司宣布了一個名為「極光空間站(Aurora Space Station)」的私人商用太空站計劃。計劃中,太空站將被放置在近地軌道上,並有效地充當太空酒店,一次最多可容納六名太空遊客。
儘管該計劃仍處於臨時階段,但該公司已經售出了數月的酒店預訂額,每間房間的預定費用高達700萬英鎊(約人民幣6400萬元)。公司表示希望能在2022年接待到第一批付費客人。
極光空間站 獵戶座跨度公司官網 圖
展望未來,隨著技術的發展,太空旅遊的確變得可行。但短期內,太空旅遊仍然極其昂貴的,對身體的要求也很高,僅適用於通過體能測試並接受專業培訓的人群。一些太空旅遊公司因未能實現其目標,也面臨淘汰和破產。如美國XCOR宇航公司,曾是最早受到媒體廣泛關注的太空旅遊公司之一,最有名的是在2008年宣布研發Lynx宇宙飛船,該公司原本預計在2015年推出該飛船的原型,但遇到財務困難,並於次年開始裁員。2017年,XCOR宇航公司申請破產。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