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視網膜脈絡膜的層層分析

2021-01-20 睛彩視記

查看完整文章內容,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

本文轉自:中國中醫眼科雜誌


根據華盛頓大學的助理教授Kathryn Pepple博士的說法,在診斷後葡萄膜炎時,使用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時有三個因素是很重要的。

OCT的類型


首先是OCT系統的類型:在譜域OCT(FD-OCT)中分為光譜域(SD)或掃描源(SS)。Pepple博士評論說:「這兩種方法都能獲得高質量的視網膜和視網膜血管圖像,但是SS-OCT比SD-OCT對於葡萄膜炎患者有一些優勢。」 SS-OCT系統的第一個優點是成像波長更長,有助於深入評估脈絡膜狀態。


「在白點狀視網膜脈絡膜病變中,深層脈絡膜組織可能是這些症候群產生的部位,而深層可視化可能是有益的。」SD-OCT可以通過增強成像程序提供脈絡膜的圖像。


第二個優點是SS-OCT可以更好地顯示玻璃體,因為SS-OCT速度更快,可以獲得更寬的圖像,這對於黃斑以外的疾病可能很重要。

結構與血流


第二考慮是確定圖像是否顯示結構或血流。OCT的B掃描能顯示結構;較新的血流成像系統使用B掃描重複成像能顯示運動,對應可顯示視網膜或脈絡膜血流。然後在視網膜深部毛細血管叢和深部毛細血管流中將其分割成不同的血管層,在en-face正視圖中可以看到這些不同層的血管成像。


所有先前的面視像和基於染料的血管造影都提供了視網膜結構的上部視圖;在視網膜有十層的情況下,這些技術提供了所有層的視圖,但臨床醫生無法辨別成像結構在哪一層。

OCT的革新徹底改變了這一點,新的儀器允許通過B掃描圖像觀察視網膜和脈絡膜。這些關於各個層面的信息徹底改變了我們對各種疾病的認識。現在我們有了一個正面視圖,允許去除某層單個「薄煎餅」的面視圖,以確定哪層「薄煎餅」含有關注的病理改變,」Pepple博士說。


白點狀視網膜脈絡膜病變


仔細觀察各種白點狀視網膜脈絡膜病變的圖像,可以看出能夠分辨出視網膜脈絡膜各層的重要性信息,為診斷有關疾病提供了依據。


這種疾病的特徵是有多個白點,在OCT上有可見的變化。從這些患者獲得的結構B掃描顯示,在外核層(ONL)或橢圓體帶的層圖像上,可看到的斑點和相應的點。

Pepple博士描述說,這些斑點在外界膜是不連續性的,而在ONL中是高反射斑點。她說:「覆蓋在這些位置上的斑點表明很可能在感光細胞層存在一個鄰近的病變。」

這一信息與吲哚青綠血管造影(ICGA)顯示的低螢光病變形成對比,後者被認為是脈絡膜毛細血管或脈絡膜的流動性空隙。

然而,SS-OCT顯示,沒有血流異常,MEWDS是一個「光感受器病」,ICGA上的黑點可能是光感受器阻斷的結果。



推薦文章

2019年度十大眼科新聞

國外有款很火的美容新產品,有人因它「燒壞」了視網膜!

眼底雷射系列(1):眼底雷射,究竟應該「打」到視網膜的哪一層?

眼底雷射系列(2):視網膜光凝,是通過什麼方式控制視網膜新生血管形成的?

眼底雷射系列(3):視網膜裂孔和全視網膜光凝的光斑大小為什麼會有不同的要求?


相關焦點

  • PCV:來自定量OCT血管成像的「新視野」
    Raimundo等對PCV患者的患眼和健側眼的血管網絡進行了定量分析。該研究共4組患者:對照組(44眼)、早中期AMD(30眼)、PCV健側眼(7眼)和PCV(10眼),採用Cirrus 5000 AngioPlex (Zeiss, Dublin, California, USA)獲得3x3 mm OCTA圖像,對淺層視網膜血管、深層視網膜血管和脈絡膜毛細血管的灌注狀態進行定量。
  • 南昌普瑞眼科醫院血流成像蔡司OCT還你...
    南昌普瑞眼科醫院新引進德國蔡司高分辨血流OCT(OCTA)眼底檢查設備,可安全應用於視網膜血管性疾病、脈絡膜新生血管、老年性黃斑變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脈絡膜息肉樣病變、視神經炎等眼底疾病的診斷和治療隨訪,可以精準捕捉到視網膜各層血管及其血流狀態的分層成像。
  • 動物所合作揭示靈長類視網膜衰老的分子機制
    增齡伴隨的視網膜功能退化,是引起視網膜退行性疾病如黃斑變性等發生,進而導致老年人視覺減損或喪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視網膜能夠感受光刺激,並將其轉化為電信號通過神經傳導至大腦皮層視覺中樞,形成視覺。視網膜具有複雜的結構,主要分為神經視網膜層和視網膜色素上皮(RPE)層。
  • 曲靜/湯富酬/劉光慧/王思合作揭示靈長類視網膜衰老機制
    視網膜具有複雜的結構,主要分為神經視網膜層和視網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RPE)層。此外,與RPE緊緊相連的脈絡膜對視網膜也起著重要的營養與支持作用。由於視網膜結構具有高度異質性和複雜性,傳統的研究技術難以精確揭示視網膜退行性變化過程中的關鍵易感細胞,以及細胞類型特異的基因變化規律。
  • 【光視Angio OCT量化2.0文獻系列】
    關於視網膜靜脈栓塞(RVO)的研究很多很多。使用光學相干斷層掃描血流成像OCTA對於RVO的研究也相當不少。
  • 雷射誘導小鼠脈絡膜新生血管中的microRNA
    脈絡膜新生血管是溼性老年性黃斑變性的特徵。脈絡膜新血管形成的形成主要涉及血管生成過程,該過程與炎症和蛋白水解相結合。脈絡膜新血管形成發病機制的主要原因是源自視網膜色素上皮的促血管生成因子和抗血管生成因子發生改變,其中血管內皮生長因子主要負責臨床和實驗性脈絡膜新血管形成。短的非編碼內源性RNA分子MicroRNA(miRNA)在調節各種病理過程(包括炎症和血管生成)中起主要作用。
  • 雲南昆明做視網膜脫離手術多少錢_大概需要多少錢
    核心提示:雲南昆明做視網膜脫離手術多少錢?高血壓,糖尿病,高度近視等,再加上外力刺激,壓力太大等引起的視網膜脫落。建議一旦確診有視網膜脫落的話,要控制好基礎病,同時儘快手術治療,不同的醫院手術的價格不相同,一般情況在2萬左右。
  • 認識視網膜脫離 養成健康用眼習慣
    01什麼是孔源性視網膜脫離?楊曉春:臨床上,視網膜脫離可以分成很多種。根據視網膜脫離的原因不同,其治療的方法也不同。大部分視網膜脫離需要進行手術治療,而部分只需要藥物治療即可。需要手術治療的為孔源性視網膜脫離。孔源性視網膜脫離常見形成原因為外傷、高度近視等,與日常的用眼習慣沒有直接關聯。人的眼球中後部有三層膜,由外向內分別是鞏膜、脈絡膜和視網膜,它們就像夾心餅乾一樣貼合在一起。
  • 利用基於幾何關係的擴增技術從OCT圖像進行病理視網膜區域分割
    雖然深度學習方法展示了醫學圖像分析任務的最新成果,但其魯棒性取決於不同訓練數據集的可用性,學習不同的疾病屬性,如外觀和形狀特徵。這與視網膜光學相干斷層成像(OCT)圖像中的層分割特別相關,在 OCT 圖像中,正常和患病病例的層形狀有很大的差異。使用生成性對抗網絡(GAN)進行數據擴增的方法在醫學圖像分類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 ReNeuron公司的hRPC療法對於視網膜色素變性患者的利弊分析
    本篇微型綜述將從RP致病機理,hRPC的技術原理,臨床結果分析,以及療法適用對象群四個角度來論證hRPC項目對於視網膜色素變性患者的利弊。由於是科普類型的文章,所以引述忽略。 視網膜色素變性(Retinitis Pigmentosa),一個遺傳異質性(heterogeneity)極高的遺傳病/罕見病,具有堪稱目前罕見病領域的聖杯這個說法。
  • 12歲女孩突然失明、視網膜脫離,眼睛裡長了蟲!起因是家裡的...
    經過眼部B超等檢查發現,女孩的眼底出血嚴重,視網膜也脫離了,需要馬上手術才行。無獨有偶,4月9日,該院又接診了一名來自樂清的15歲小男孩,右眼視力下降。經過檢查發現,男孩右眼視網膜上長了一層增殖膜,右眼視力僅有0.04,也需要手術治療才能挽救視力。魏勇介紹,術中存取了玻璃體和視網膜標本,做了病理檢查才找到導致這兩個孩子視力下降的原因,竟然是感染了弓蛔蟲。
  • 靈長類模型的視網膜移植已經應用於視網膜色素變性
    :科研人員報告了在視網膜色素變性靈長類模型的源於人類胚胎幹細胞的視網膜組織的成功移植,視網膜色素變性是一種治療選項很少的遺傳性眼病。對小鼠移植源於小鼠胚胎幹細胞(ESC)的視網膜組織,這已經提示了這種方法治療視網膜色素變性(RP)的潛力,這種遺傳病的標誌是逐漸失去是網絡的光感受器。然而,在視網膜退化的靈長類模型上重複這類舉措在很大程度上是缺乏的。
  • 靈長類視網膜中央凹和周圍細胞的分子水平歸類和綜合分類比較分析
  • 幹細胞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研究熱點
    中國北華大學附屬醫院的李相軍等的一項最新研究採用Citespace軟體對Web of Science (WOS)核心合集資料庫近20年的幹細胞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相關552篇文章進行研究熱點的可視化分析發現:(1) 基於552個文獻的參考文獻共被引分析可劃分為14個聚類,以聚類#0幹細胞領域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