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人口在清朝時會暴增到4億?且看這三個原因

2020-12-04 啟蒙時代的餘孽

道光帝任皇帝的時候,清朝已經作為一個大一統王朝,長治久安的發展將近200年了。只要沒遇到像金朝滅亡北宋那樣的災難性事件,基本上每個大一統王朝在和平發展1、200年後,都會出現人口膨脹的現象。接下來便會發生因人口過多而發生人地比例失調、人均資源下降、流民增加等破壞社會穩定的情況,也就是我們經常談到的「馬爾薩斯陷阱」。而道光時代的清朝正處於其人口的巔峰時期,馬爾薩斯陷阱還沒有展現其最具破壞性的一面(不等於說完全沒有馬爾薩斯陷阱,乾隆時期,流民現象就越來越嚴重。嘉慶即位後更是爆發了規模宏大的白蓮教起義)

當然,即使每個大一統王朝的盛期都會出現人口膨脹的現象,道光時期的4億人口仍然是相當嘆為觀止的數字,因為以前的王朝盛期,人口數也沒有擴張到這種局面。因此,如果想弄明白為什麼道光時期中國人口數會膨脹到4億,就不能僅從「王朝循環論」的角度來看待,將其完全歸因於道光正處於王朝盛期,而是要注意清代的獨特性。

在餘孽君看來,我們可以從以下三種思路來看待這個問題:

1、清代獨特的帝國管理體系,使其疆域極其廣闊

在清朝,中央政府控制的不僅僅是關內漢地以及一小部分西域,而是包括蒙古、滿洲、新疆、西藏在內的廣大地區,其控制地域範圍比新中國還有之過而無不及。其中的不少地區,其它封建王朝都沒有長時間穩定的控制過,因此統計人口數時,控制地域更加廣泛的清朝自然佔優。

而清朝之所以能控制如此廣袤、多元的地域,得益於其獨特的帝國管理模式。一般來說,帝國對邊疆地區的控制有一個難題:如果控制力度過大,不但要耗費大量行政成本,還會導致邊疆的反抗,而控制力度過小,則會導致邊疆地區發展除離心傾向。清朝的帝國管理模式則成功尋找到一種平衡:在帝國邊疆的各個部分都派遣中央官員,這個官員有權決定地域內一切大事;與此同時,在地方上允許各個民族按照以前的生活方式進行自治。這樣,清政府可以在不惹怒邊疆地區民族的情況下,保證邊疆地區的向心力。

2、全球貿易體系的建立為清代注入了相當重要的經濟活力。

自16世紀由歐洲繞過非洲到達亞洲、以及由美洲西岸直達亞洲的新航線開闢後,一套覆蓋全球各個大型經濟體的全球貿易網絡出現。在古代與歐洲交流甚少的遠東地區也得益於這個貿易網絡,中國出產的瓷器、茶葉是歐洲與美洲市場上相當受歡迎的商品,而歐洲商人卻拿不出什麼能吸引中國消費者的產品。因此,鴉片戰爭之前,中國在國際貿易上常常處於出超狀態,大量貴金屬湧入中國。這些貴金屬作為貨幣,加快了中國的農業產品商品化、市場化的程度,很多農民願意為了獲得更多貨幣而擴大農業生產規模,這無疑提高了中國人的生活水平,使人口上漲。

全球貿易還引發了另一個趨勢:物種大交換。貿易網絡的建立,不僅僅使商品流通速度加快,還促成了物種的交流。在全球貿易網絡出現之前,番茄、土豆、玉米、番薯等農產品只在美洲被種植,歐亞大陸難以找到它們的蹤影。貿易網絡出現後,商人們把這些農產品以及其種植技術帶到了歐亞大陸之上。玉米、土豆、番薯等作物容易成活,適合批量種植,當清朝時期的中國廣泛引進這些農作物之後,中國的糧食產量大大增加,能填報更多人的肚子,從而提高了人口數。

3、清代實行的攤丁入畝政策使百姓不會再隱匿人口

中國古代的稅主要有兩種,一是按照人頭或戶徵收的人頭稅(戶稅),二是按照財產徵收的田稅或商業稅。除此之外,每個人還需要按照法律服徭役(參軍或是為政府幹活)。在這種情況下,有很多農民不願意交納人頭稅,也不願意服徭役,他們常常將自己的土地獻給大戶人家,請求大戶人家幫助自己隱匿戶口。於是,歷朝歷代都會出現數量龐大的黑戶。

不過,稅制並非一成不變,隨著人口結構、基層組織形式、生活方式的改變,各朝政府都會改變收稅法。中國古代稅制改革的趨勢便是,由按照人頭或戶徵收,漸漸走向按照財產量徵收,同時把徭役換算成稅款。唐朝宰相楊炎廢除了按照「戶」徵收的租(田租)和庸(絲綢),改行按照土地佔有面積進行徵稅的兩稅法,但保留了按照人頭徵收的丁稅以及徭役;張居正的稅制改革將徭役換算成銀兩,加入丁稅之中。

到了清朝時期,康熙與雍正又進行了一次稅制改革:「攤丁入畝,永不加賦」。此項改革的內容是,按照1711年統計的人口數計算應當徵收的丁稅,並將這個數額平攤到土地稅之中;與此同時,每年應按人頭徵稅的丁稅不再加徵,全部按照1711年的數字進行徵收。這項改革意味著按照人頭徵收的丁稅徹底被廢除,今後只會按照財產徵稅。

既然不再徵人頭稅,也不用服徭役,那老百姓就沒必要像以前那樣隱匿人口了,反正自己家裡有多少人,要交納的稅也是一樣的。於是,在攤丁入畝的政策下,過去的「黑戶」紛紛登記為正式人口。因此,當清政府統計清朝總人口時,統計結果包括了以前的王朝無法統計的黑戶人口。

以上三個原因,使道光時期的人口達到了驚人的4億。

相關焦點

  • 外國人口只有幾億,為什麼中國卻有十幾億
    據2020年最新人口統計,處在排名前三位的是中國、印度、美國,而中國和印度其中的一個國家都是美國人口的4倍多。那麼就有人問了,為什麼中國人口會有這麼多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吧。由於戰亂帶給了國家巨大的損失,在戰爭中死去的人數不勝數,只能採取用出生率來彌補人口的損失。所以新中國成立之後便大力鼓吹人多好辦事並宣揚人多力量大的口號。其實在新中國成立之時中國只有5億多人口,但是由於中國的鼓勵生育的政策所以在49年之後的短短21就增加到了10億人口。
  • 人類將因人口暴增到極限而毀滅
    人類毀滅自己的唯一方式,不是碳排放,不是瘟疫,不是核戰,而是——人口。人類,終將因為人口的爆炸式、無節制增長而將自己毀滅。40年代,世界總人口是20億,中國是4.5億。到現在,世界總人口已達75億,中國14億。80年間平均增長3.75倍多。
  • 中國人口大遷移:未來2億新增城鎮人口,主要分布在這19個城市群...
    1)根據聯合國預測,到2030年中國城市化率將達約70%,對應城鎮人口為10.2億,比2017年增加約2億;到2047年城鎮人口達峰值時將增加約2.76億。4.1 到2030年中國城鎮人口將新增約2億4.2 2億新增城鎮人口並非全部來自鄉城遷移4.3 到2030年2億新增城鎮人口的約80%將分布在19個城市群,約60%在七大城市群
  • 建議先放開三胎:中國人口報告2020
    先放開三孩既符合民意、給予家庭更大的生育自主權,也可緩解保守派對全面放開生育導致人口暴增的擔心,符合中國漸進式改革、增量式改革的傳統智慧。2019年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已達1.76億,預計到2050將達3.76億,2058年達4.14億的峰值,屆時大致每3個中國人中就有1個65歲以上的老人。並且,高齡化問題也將日益突出。2019年中國80歲及以上高齡老人超過3200萬人,佔比2.3%。
  • 清朝為什麼滅亡?
    清朝為什麼會覆滅? 要不是那天瀏覽《地理知識局》公眾號文章,推銷中國社科院出版的四大本「清朝為什麼會覆滅」圖書,激起自己的好奇心,我是不會思考這樣問題的。 向來一個政權的覆滅不外乎軍事、經濟、文化、內外政動蕩,引起的政治覆滅,清朝覆滅也不例外的。但是作為「三千年未有大變局」的清朝覆滅,還是有一些獨特覆滅的原因。
  • 中國究竟有多少房子?存量住房還有4億套,「足夠16億人口居住」
    虎嗅註:說到能戳國人痛處的東西,「房子」一定可以排到前幾。國內,尤其是一二線城市的房價令還做著安居樂業美夢的年輕人高不可攀。價格由供求關係決定,那麼中國果真這麼「缺房」嗎?文章根據數據統計整理,得出中國目前的存量居住用房還有4億套,「足夠16億人口居住」的結果......
  • 為什麼體型龐大的犀牛會在中國滅絕?
    從三種犀牛的歷史分布上看,也確實如此。根據史料記載,在春秋時期中國犀牛曾廣泛分布在大半個中國。下面我們再來看一下這三種犀牛在我國的滅絕時間從1916年開始,在我國的野外就再也沒有人見到過蘇門答臘犀,經過數十年的尋找無果後,終於在1970年,蘇門答臘犀被認定為滅絕。
  • 2100年,中國人口為什麼就只剩下6億?
    最近,有權威機構測算出,到2100年,中國人口估計會下降至6億,在短短幾十年裡,中國人口將減少8億。  而人口專家則對此嗤之以鼻。他們認為,到2100年中國人口究竟是多少,誰也說不清楚,其中充滿很大變數。所謂的人口降至6億,實在是為了吸人眼球的數據,沒有任何參考價值。與其做這種毫無意義的預測,不如分析分析這一二十年的情況。  不過,殘酷的數據也告訴我們,儘管中國政府已經放開了二胎政策,但未來幾十年,中國人口數量將會步入快速減少的趨勢中。
  • 從美國人口滿3億看世界人口問題
    新華網專稿:美國人口普查局宣布,美國人口將於本月當地時間17日達到3億。美國人口以發達國家非同尋常的高速度在增長,並繼續雄踞繼中國和印度之後世界第三人口大國。這一消息再次引起人們對世界人口問題的興趣。     當今,世界各國對本國的人口生育政策大致分為三類。
  • 中國人口報告:2020
    與歷史數據相比,人口老齡化程度加快;2001-2010年中國老齡化程度年均增加0.2個百分點,2011-2018年年均增加約0.4個百分點。從老齡化水平的國際比較看,2019年中國老齡化程度在全球經濟體中位居第61位,高於中等偏上收入經濟體2.2個百分點。
  • 清朝皇帝的帽子上面,為什麼會有一塊小金牌?
    看過清宮劇的朋友,可能會注意到這樣一件事。在很多清宮劇當中,清朝皇帝戴的帽子,和其他朝代皇帝戴的帽子,是不太一樣的。而且,清朝皇帝戴的帽子,前面有塊小金牌。那麼,這塊小金牌,到底有什麼用處呢?是有特殊的意義,還是只是為了美觀呢?
  • 電視劇中的殭屍為什麼都穿著清朝的官服?這幾個原因你可能不知道
    殭屍片在中國影視盛行了很長一段時間,特別是八十年代,林正英主演的殭屍片最為火爆。林正英主演的殭屍片一般都結合了中國古代傳統遺傳下來風水規矩,什麼原因會導致屍變、殭屍一般都是什麼時候出來、又有哪些可以降服殭屍,還有就是著名的趕屍人所學的茅山術士。其實喜歡看殭屍片的朋友應該會發現一個問題,為什麼中國飾演的殭屍片都是殭屍穿著清朝服裝呢?難道殭屍在清朝真的出現過?
  • 同樣是近親通婚,清朝三個皇帝絕後,為什麼杜拜王室卻能繁衍?
    人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很久很久的上古時期,那時候的很多人大多數是近親結婚,這在中國歷史史料曾有很多的記載,古代的中國,就有很多的朝代曾有近親結婚的例子,到了清朝,都還有近親結婚存在。不管是在貴族,還是平民,都有近親結婚的痕跡留存。
  • 從菲律賓冒死偷回一根藤,明朝「袁隆平」成功養活中國3億多人口
    從菲律賓偷走一根藤,明朝「袁隆平」養活中國三億人。中國自古幅員遼闊,地大物博,人口基礎的龐大的背景下糧食消耗也是巨大的。所以在古代一直被統治者重視糧食的產量。而新中國成立之後袁隆平院士發現了雜交水稻,也成功的解決了中國幾億人的糧食問題。
  • 2025年中國還剩多少人口?聯合國預測,會被印度反超4億
    眾所周知,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而這也為我國在一定時期內帶來了人口紅利。但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口老齡化嚴重,中國的人口已經開始呈現負增長的趨勢。因此,很多人也擔心,中國的人口在未來會不會下降的更厲害呢?根據聯合國給出的一組數據來看,到2050年,中國的人口很可能會下降到11億。
  • 乾隆時中國突破3億人口,在全球屬於什麼水平?
    從康熙後期到乾隆年間,中國社會迎來一個快速增長的階段。康熙年間,中國人口突破一億。乾隆五十六年,中國人口突破三億。如此快速增長的人口增長,既得益於當時社會較為穩定,百姓可以安心從事生產,避免戰亂的威脅。清朝又廢除人丁稅,以土地當作徵稅標準。這極大刺激了清朝的人口增長。
  • 清朝早期埋下了什麼禍根?為什麼它註定滅亡?
    大清帝國擁有4億人口,精兵百萬,土地面積達到了中國史上頂峰1300多萬平方公裡,如此強大的帝國衰退的原因有哪些?是什麼讓它滅亡的?清朝繼續走向衰退,清朝到了道光手中時,他也曾想力挽狂瀾,但帝國已經弊端積重難返。於是道光末年連掌政風格日趨保守和僵化,官場中結黨營私,買官售爵,賄賂成風,軍隊裡裝備陳舊,操練不勤,營務廢弛,軍紀敗壞,財政上國庫日益虧空,入不敷出,階級矛盾激化,民變四起,而往後的接班人再也沒人能收拾這亂攤子17世紀傳教士來到中國對中國文化非常痴迷與喜愛,於是向中國文化傳入歐洲引發中國風的熱潮。
  • 世界人口史!未來40年,亞洲人口可能再增加13億
    14 世紀主要發生在歐洲的黑死病又使得世界人口從 1340年的大約 4.5 億,減少到 1400 年大約 3.5 億至 3.75 億。歐洲隨後花了約 200 年的時間恢復到 4.5 億水平。另一個人口大國中國,由於改朝換代的原因,人口也經歷了巨幅波動。根據估計,1393 年中國大約有 6500 萬人,比 1200 年的 1.23 億減少了約一半,主要原因是宋朝至元朝長期戰爭。
  • 圖解中國房地產之四 從人口金字塔看房地產需求
    這篇文章中計算得出,截至2013年12月,除了住宅類商品房待售面積3.24億平方米,還有在建住宅類商品房46.35億平方米。粗略計算,這部分庫存需要5年時間消化,當然各城市差異較大,具體城市需要具體分析。那麼,本周第一財經日報《財商》(weixin:caishang02)從需求角度來討論下:需求端最重要的是人口因素,雖然這是個中長期因素。
  • 物種入侵導致中國人口猛烈增長?影響最大的是紅薯?
    如今我國的人口問題也是一直以來都被國家政府所重視,在上個世紀我國開始推行了計劃生育政策,在計劃生育政策下我國的人口增長可以說是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總體來看如今我國人口增長也是逐步趨於平穩,但是在近些年來由於我國老齡化問題的嚴重,國家相繼開放了二孩政策,在二孩政策下人口老齡化問題可以說是得到了較好地解決,或許有很多人會非常疑惑,為何中國的人口增長會如此的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