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感嘆宇宙的偉大和諧

2020-12-04 穿簾徐入座

相信喜歡天文學的同學對於克普勒的大名一定非常的熟悉,有名的克普勒定律在天文學上的地位應該和牛頓三大定律在物理學上的地位差不多,當然這兩門學科本來就是相輔相成的誰也離不開誰。克普勒的定律揭示了行星和太陽之間的關係,它們是如何分布的、如何運轉的。

我們知道地球一直在運動就沒有停息過當然也不能停息,其他的行星和地球一樣一直在運動。克普勒的第三定律就告訴我們為什麼行星必須一直運動。

克普勒第三定律這樣說道,行星繞著太陽運行的周期的平方和它們軌道長軸的立方成正比。所有的行星包括彗星、衛星都遵守著這個定律,行星軌道越長周期也越長,它們的周期長短排序與離太陽的距離排序是一樣的,但是兩者之間不成正比,行星周期增長的要更快一些。衛星環繞它們的行星做旋轉運動也遵循克普勒定律,比如地球的衛星月球,木星的衛星等等。彗星同樣如此,彗星的軌道大部分都是非常長的橢圓,這些橢圓上的遠日點早就超出了冥王星軌道之外。哈雷彗星距離太陽最遠的時候能有日地距離的35倍,海王星最遠的時候是日地距離的30倍,冥王星最遠的時候能達到日地距離的39倍。還要能走到更遠處的彗星它們最遠能達到日地距離的100倍。這麼遠的地方太陽的引力還會起到作用嗎?事實證明太陽的引力作用非常強大,在宇宙空間裡一直到進入另一個太陽的引力圈以前並不會消失,這個距離是幾十萬億公裡之外。

可見行星的一切行為規範都和太陽離不開關係,太陽就像一個控制中心所有的行星都在它的掌控下運作。不只是我們的太陽能這樣掌控著所有的行星,其他的恆星都是按照這個定律掌管著它們的行星世界,太陽真的就像一個帝王一樣行星就是它下面的子民。宇宙中有無數這樣的王國,空間裡難以數計的太陽就相互懸空在萬有引力製造的結構中。

克普勒定律的影響非常大,萬有引力定律就是牛頓大神在克普勒定律的基礎上發現的。人們也在牛頓大神奠定的基礎上建立了天體力學,因為行星的運動是非常複雜的除了肉眼可見了公轉和自轉還有很多細小的運動,如果沒有天體力學的發展人們永遠不能了解這些細小的運動,也不能更加深入的了解太陽系。萬物之間都互相吸引,所以只了解太陽對於每一顆行星的引力作用是不夠的,行星和行星之間也會有引力作用有力的存在肯定會引起一些變動。行星在軌道上運轉並不是很安分,因為受到其他行星的引力作用它們會偏離理想狀態中的軌道。天文學家把這種偏離運動叫做攝動。

攝動非常的微小但是在天體力學下它們無所遁形,在很早的時候克普勒就已經察覺出來木星和土星的運動不是完全的遵守自己的定律。後來傑出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用自己的超級大腦將行星的攝動計算的十分完善,後世對於天體運動的了解全要歸功於這些偉大的學者,他們用自己的知識頭腦將全人類向前拉了一大步。我們現在能在書本上找到精密計算天體攝動的方法都是這些學者傳下來的。

宇宙是偉大和諧的,人類也是偉大的,就像畢拉哥拉斯所說,人類憑藉自己的智慧探索宇宙並且欣賞它的美妙。

相關焦點

  • 常樸子:宇宙和諧規律原式概述
    像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一樣,波是光的存在形式,它反映了宇宙混沌核所形成的巨大引力球域對光的作用。所以,光波具有差異對稱和同相對稱的雙重性格。光的波谷和波峰是一個差異對稱,光的波谷與波谷,波峰與波峰卻是兩種相同對稱。OYS作為運動規律的原式,已說明了宇宙在本質上由於差異對稱相互作用下的和諧。
  • 天體運行與音樂創作No.1
    在科學家不斷探索宇宙深處的奧秘的同時,音樂家也試圖將自己對於空間、宇宙的認識與音樂創作相融合。天體運動作為從古希臘時期就被持續研究的科學概念,不單對科學家有著持久的吸引力,也激發起音樂家們無限的創造力。本文主要探討音樂史中各個階段中體現的對空間、宇宙的認識,並重點討論了音樂家們對天體運行和音樂創作之間神秘關聯的認識以及當前空間探索對音樂藝術發展的意義。
  • 探索宇宙真相,了解人生真諦。宇宙知識1,15《和諧》
    「和諧」對於整個宇宙來講至關重要,無論是宇宙自身的環境還是萬物之間都需要和諧。如果在任何方面或任何領域出現不和諧的因素,就會對宇宙本身及宇宙中的萬物帶來很大的影響。這種影響,大可以使宇宙規律出現混亂,小也會造成宇宙中的萬物出現變異。以上講的這些是針對整個大宇宙背景所作出的描述。從這些真相當中我們可以知道人類世界同樣也需要和諧。如果不和諧,我們就無法向上發展。
  • 宇宙為何加速膨脹?或是來自於遍布星系之間空隙的緻密暗能量天體
    現在夏威夷大學一組研究人員做出了一個新的預測:造成這種加速膨脹的暗能量,來自於遍布星系之間空隙的緻密暗能量天體,其研究發表在《天體物理學》期刊上。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物理學家首次提出恆星坍塌不應該形成真正的黑洞,而應該形成一般的暗能量天體(GEODE)。
  • 宇宙中最強的三大天體 宇宙中令人惶恐的三種天體
    2020-06-19 06:18:55 來源: 心裡很想瘦 舉報   宇宙中最強的三大天體分別為中子星
  • 專欄 | 天體運行與音樂創作(上)
    霍爾斯特《行星組曲》之「木星」早在古希臘時期,畢達格拉斯與柏拉圖就認為,音樂與天文學密切相關,即樂音和節奏體系必然體現天體之和諧,並同宇宙相對應。柏拉圖在《天體音樂》的美妙神話中將這一創想用詩歌的形式表達出來——天體音樂是行星運轉而產生的音樂,只是人類無法聽到。
  • 那到底是什麼力量,在促使宇宙天體不斷運轉?
    審核-小文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對遙遠的宇宙越來越了解,在我們的普遍認知中,宇宙中的所有的天體都是旋轉的,這也是非常常見的一種現象。在我們所認識的天體中都是會自轉和公轉的,那麼會不會存在不旋轉的天體呢?根據萬有引力定律,宇宙天體之間都是存在引力相互作用的,所以假如天體無法擺脫抗引力的作用,那麼天體之間就會相互吸引在一起。
  • 宇宙中每個天體都在有序轉動,那麼宇宙又在圍繞什麼運轉?
    茫茫宇宙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天體,每個天體都會按照自己的運行方式在宇宙中運轉,對人類來說,宇宙是一個非常神秘的空間,因為宇宙中沒有一個天體是完全靜止的,比如部分行星會繞著恆星公轉,恆星也會繞著星系中心工作,可以說,如果宇宙中的天體不轉動,等待它們的結果或許只有滅亡,雖說地球無時無刻都在自轉和公轉,人類生活在地球上,卻無法感知地球在轉動,但是當人們換一個角度思考
  • 宇宙中每個天體都在有序轉動,那麼宇宙又在圍繞什麼運轉?
    宇宙中每個天體都在有序轉動,那麼宇宙又在圍繞什麼運轉? 茫茫宇宙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天體,每個天體都會按照自己的運行方式在宇宙中運轉,對人類來說,宇宙是一個非常神秘的空間,因為宇宙中沒有一個天體是完全靜止的,比如部分行星會繞著恆星公轉,恆星也會繞著星系中心工作,可以說,如果宇宙中的天體不轉動,等待它們的結果或許只有滅亡,雖說地球無時無刻都在自轉和公轉,人類生活在地球上,卻無法感知地球在轉動,但是當人們換一個角度思考,例如地球的黑夜和白晝以及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
  • 答案令人感嘆宇宙的神奇
    答案令人感嘆宇宙的神奇 放飛心情去旅行,旅途有你更精彩,地球是我們人類和其他生物共同賴以生存的家園,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為第三顆,也是太陽系中直徑、質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距離太陽1.5億公裡,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地球重達60萬億億噸、它在宇宙中為什麼不會掉落呢?
  • 月球與地球相距38萬公裡,那宇宙中天體之間最小安全距離是多少?
    我們所處的宇宙,是由恆星、行星、衛星、星際氣體等組成的恆星系統為基本單元,然後眾多恆星系統共同組成一個星系,星系上面還有星系團、星系群等更為宏大的天體結構,而維持著這些天體作規律性運動的主要驅動力則是萬有引力,雖然通過現在的觀測結果,在一定程度上證實了暗物質和暗能量的存在,它們以一種更為「隱蔽」的方式推動著宇宙空間的收縮和擴張,但是根據哈勃常數的相關觀測和研究
  • 五個偉大的科學失誤:愛因斯坦的宇宙常數
    在天體物理學家馬裡奧·利維奧(Mario Livio)不久前出版的《傑出的失誤》(Brilliant Blunders)一書中,作者向我們講述了科學史上五個偉大科學錯誤的故事。這些故事告訴我們,即使是最聰明的頭腦也會犯錯;而且,在通往偉大發現和偉大突破的道路上,巨大的風險是必不可少的,而這也往往帶來巨大的失敗。以下就是馬裡奧·利維奧所選出的五個最傑出的科學失誤。
  • 太陽系內天體的運行軌跡是什麼?克卜勒為什麼這麼偉大?
    天體運動看起來雜亂無章,但哥白尼卻從中找到了簡單明了的規律,這一點尤其令克卜勒敬佩。克卜勒從蒂賓根學院畢業後,移居奧地利的格拉茨城,他在那裡教授天文學和數學。後來,他將自己寫的本天文學著作寄給第谷,第谷看後非常重視,邀請他一起從事天文研究。
  • 人體小宇宙與自然大宇宙
    明白了人的本質內涵真相和人與宇宙天地萬物生命之間的關係,自然可以將人體淨化純化由此開通人體內諸多系統而成為大宇宙萬有的信息通體,自然可自由獲取天體大宇宙萬有信息而成為大智大慧、大徹大悟的宇宙高智能生命!自然可利用宇宙全息能對宇宙萬有的失衡進行平衡和諧的調整!
  • 場與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是貫穿整個物理學反覆出現的主題!
    場與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是貫穿整個物理學反覆出現的主題。經典情況,例如一個天體在其他天體引力場中運動的軌跡,或者電子在磁場中的運動,都是非常清楚的,並且可以驚人的精度做出預測。然而,當所涉及的粒子和場的量子特性必須顯式地考慮時,情況很快就變得複雜起來。此外,如果場取決於其中演化的粒子狀態,那麼即使是當今最強大的計算機,計算也可能變得遙不可及。
  • 宇宙中的「孤獨行者」,介於恆星和行星之間,看專家的分析發現
    宇宙中的「孤獨行者」,介於恆星和行星之間,看專家的分析發現說到神秘一詞,我想很多人都和我一樣,認為天地間最神秘地莫過於浩瀚無垠的宇宙了吧。而說到宇宙想必大家更多了解的就是星系群或者黑洞了,關於黑洞,今年科學家們也是拍攝到了人類歷史上首張關於黑洞的照片,並且再次驗證了愛因斯坦的理論,廣義相對論。
  • 宇宙四種相互作用,有一種你肯定知道
    宇宙也是一樣,自大爆炸以來,宇宙在無窮無盡的變化著,才形成現在的宇宙,並將繼續日新月異著。看似不規則的世界,卻冥冥中早有安排,而這些安排無時無刻不影響著宇宙。自然界中存在著四種相互作用,可以理解為規則,假如沒有它們,無法想像我們的過去、現在、未來將怎麼樣。
  • 為何宇宙當中的天體會自轉?到底是什麼動力的驅使?了解一下!
    歡迎大家來到百家號小宙斯帶你看宇宙,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是為何宇宙當中的天體會自轉?到底是什麼動力的驅使?了解一下。其實在一般情況下,大家也都知道宇宙當中的天體會自轉,但是也有一些天體並不會轉動,比如一些靜止的小行星還有彗星,這些是沒有自己的固定運行軌道,他們只能在龐大的宇宙當中到處遨遊,並沒有一個固定的地點。但是自轉的天氣還是比較多的,比如說太陽也會自轉我們生存的地球也會自轉,這種自轉在宇宙當中幾乎是很多星球都存在的現象,這就像是自然規律一樣。
  • 為什麼科學家要用光年來衡量宇宙天體之間的距離
    然而當我們放眼浩瀚的宇宙,就會發現如果再使用公裡來衡量宇宙中天體之間的距離就有些力不從心了。太陽和地球之間的距離大約1.5億公裡但是如果我們觀察太陽系以外的宇宙,再用公裡表示宇宙天體之間的距離的話就讓人很難理解了
  • 了解宇宙的奧秘!
    1932年,美國工程師央斯基發現了來自銀河系中心方向的宇宙無線電波,後來將這種無線電波稱為宇宙射線,由此發現了了解宇宙的新途徑,並創立了射電天文學。手段的改進是天文學發展的前提,射電望遠鏡的出現使宇宙全波段地展現在人類的視野中,使人類了解到一些根據可見光無法了解的天體和物質,例如超新星痕跡、類星體、脈衝星、星際分子和微波背景輻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