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辨好水和不好的水?季節變化如何正確調控水質?

2020-11-23 水產頻道
  中國水產頻道報導,如何分辨好水和不好的水?魚塘的水質在不同的季節會有什麼變化呢?如何調節池塘的水質呢?不同的水色應如何採取不同的方法進行調節呢?下面就將一一進行解說。


  一、魚池水質的觀查


  池塘即是魚類生活的環境,又是培育天然餌料的場所,所以了解池塘水質情況非常重要。要想養好一塘魚,必須管好一塘水。要管好一塘水,首先要認識水質,並了解其變化規律才能進行科學調節。


  (好水)


  水質是水物理性、化學性和生物性綜合表現。通過物理、化學和生物學測定可以了解水質狀況及其變化規律,通過肉眼觀察外表狀態,也可以分析內部變化狀況。


  (瘦水)


  凡是良好的水質,一般大多為綠褐色和茶褐色。這種水一般春、夏、秋每天都有變化,即早淡、晚濃,並有輕度「水華」(水表面下風頭有藻同色油膜狀物或顏色深淺不同的大狀團塊)。這種水質顯示水的物理、化學、生物性處在良好動態變化中,這是池塘所追求和應保持的水質。


  (水華)


  凡是不好的水質,一般為藍(綠)色、磚紅色、淡灰色和黑灰色或乳白色。這些不好的水質,大多數都發生在夏天高溫季節,而且無每日早、晚淡濃的變化。



  藍(綠)色水質,大多為魚類不易消化的藍藻佔絕對優勢(微囊藻或顫藻式櫛旋藻等),對魚類有利的藍藻(螺旋魚腥藻)很少並難得出現。


  一旦形成藍藻優勢,水質非常頑固、穩定,不易改變。這種水透明度很低,藍藻光合作用產氧能力很差,特別是形成「水華」後,池面下風頭飄浮一層藍藻藻體,死亡後呈現天藍色,岸邊能嗅到魚腥味。在這種水質中魚類生長緩慢,甚至不長,還易於泛塘。



  紅色水質,一般為裸藻優勢水質,一旦裸藻優勢形成後,在藻體繁殖盛期出現「水華」水色草綠並有明顯早晚變化,但藻體由盛轉衰,會大量死亡飄於水面,裸藻的磚紅色細胞核顯現出來,使水呈"紅"色。裸藻殼厚,魚吃後不易消化,藻體死後浮於水面,使水體缺氧,魚類易於浮頭、泛池。



  乳白色水,是小型遊動物輪蟲和小型枝角類形成優勢的水色,表明池塘中放養花鰱(濾食性魚類等)很少,或者沒有混養花鰱由於浮遊動物量大,池塘耗氧多,加之浮遊植物少,產氧能力差,魚類極易浮頭、泛塘。


  此外,還有黃綠色和深綠色水。這類水每日早晚也有一定濃淡變化,水體溶氧量高,但營養價值不高。這種水是由於缺氮(黃綠色)或氮太多(深綠色)所致。


  (水鏽)


  二、魚池水質的季節變化


  每年冬季和早春水溫低,池水處於相對靜態之中,水質清澈或保持夏秋季遺留具有一定肥度(一定浮遊生物)的水供魚越冬。此時的水質調節方法是清塘消毒、施基肥,為翌年魚類飼養打好水質基礎。


  春季到夏初(3-6月份),水溫不斷回升;秋季到冬初(9-11月)水溫又不斷下降,這兩個季節及其交替,水溫在15℃-25℃或略高的水平上業回波動,同時晝夜溫差較大,水體上下對流交換好,水質處在良性運動中。


  根據主養魚類不同,進行視水質清瘦程度適當追肥、投餌,可形成良好水色、水質。所以這兩個交替季節是一種魚類生長最快和較快的季節。因此這兩個時期,特別是交叉階段,經常注入新水,並使用對症藥物預防魚病。其中調節水質尤為重要。


  (黑水)


  夏季7-8月間,水溫高,經常在30℃左右波動,並且晝夜溫差小,水體上下對流交換差,嚴重時,甚至處於靜止狀態,水體上下的水溫、溶氧和其他理、化、生物因子分層現象明顯,池塘生態條件很差。加之通過春季魚類快速生長,池塘載魚量增加,池塘營養鹽類減少,甚至缺乏,大多數是缺磷嚴重。所以此時期容易形成不良的水質、水色。


  一旦遇上天氣突變(氣壓底、悶熱天、雷暴雨),打破池水靜止狀態,水體上、下劇烈交換,水質極度惡化,極易發生魚類浮頭、嚴重浮頭直至泛塘,造成毀滅性損失。


  (藍 藻)


  三、魚池水質的調節


  夏季水溫高,容易形成不良水質,整個池塘系統猶為紊亂和難以改良。因此,高溫季節亟需人工調節水質,其它時節的水質較穩定。


  首先,當需要施肥時儘量少用有機肥,即使要用也一定要腐熟的糞肥,以免壞水,提倡巧施化肥,夏季寧願水體清瘦也不要水肥。


  第二,經常注入新水並衝動上下水層,可兔很多水質惡化的問題。


  第三,用好增氧機,增氧、曝氣、攪動水層"三位一體",特別是天氣劇烈變化前後進行池塘增氧,防止魚類嚴重浮頭和泛池。水體溶氧充足了,其它問題可以迎刃而解。


  第四,施用調節水質藥物,在水質正常時投施生石灰中和並穩定水質,效果特優。


  (裸甲藻水)


  四、因水色不同的調節方法


  對於藍(綠)色和磚紅色水,採取大量換水、攪動水體增氧,必要時,局部用硫酸銅(或絡合銅)或絡合碘等藥殺浮遊動物,配合增氧、加水防止泛塘,增施磷肥或微生態菌肥等綜合方法進行調節。


  對於淡灰色和黑灰色水,增施磷肥的方法調節。


  對於乳白色水,採用殺蟲劑藥殺滅浮遊動物和增施化肥的方法進行調節。若施化肥的效果不佳,顯示水質中還缺乏其它營養素,則採取適量有機肥配合調節。


  此外,對於某些食用魚池,由於魚种放養不合理,如放養鰱魚、鯉魚密度太大,對池塘浮遊生物強度濾食,儘管施肥,浮遊生物仍難以繁殖、生長,故此時應輪捕鰱魚、鯉魚,適當減少其的數量但不能不放,以達到改善水質的目的。



  五、水質應急變化的調控措施


  還有一種特殊情況,水體自身就是一個變化的水文生態系統(不變化就已經是死水了)也具有自淨的作用,有時是短時間的隨天氣(驟)變化而水系統自身也隨之發生應對變化,出現一定的水質應急狀態,在此種情況下,不要匆忙的急於投入物品意欲改(調)水,可以觀察時日(大約一兩天),注意細察是否有惡化的趨勢,有時水體在一定的(短)時間後會自動恢復正常狀態,不要動不動就大量投藥(含生物製劑),任何調水改水的東西雖然有利但也有弊(見附文),可能反而會破壞水體系統,適得其反,其實,如果自感不踏實時,只要開動增氧機或者加點水就行了。


  還有,有些養魚戶一年到頭都在用這用那,一會兒調水一會兒又防病,甚至寒冬臘月(10度以下)也在調水,這些操作在理論上是可行的,但不一定可取,有時還恰恰破壞了池塘原有的生態系統,沒讓池塘生態得到應有的休養生息,搞得來一塌糊塗,有時花的是"冤枉"錢。


相關焦點

  • 魚塘水質調控技術和方法
    魚塘水質調控技術和方法覃燕珊一、魚塘水質調控技術在魚塘養殖生產過程中,良好的水質生態環境,才能保證魚類正常生長,要獲得水產養殖高效,必須有科學的水質調節和水質利用管理技術。1、氣候與池塘水位的關係開春和入冬時段,對水位要求各有不同。初春時降低水位可以提高一定的水溫,入冬時段加深水位可以保持一定的水溫,促進魚類早食。在水產苗種培育過程中,初春水位應在75-100 cm,隨著魚長大逐步提高水位,滿足幼魚生長需要。要保持魚塘水溫變化相對穩定,減少溫差變化速度,以保持魚塘底層具有較高的水溫,讓魚類安全過冬和保護魚類體質。
  • 養魚的關鍵是養水,水養好了魚才漂亮,專家教你如何培養「好水」
    抬槓的朋友,你如果按我說的去做,把水再養的好一點,我想信你的魚會漂亮得出乎你的意料,你就再也不會說這些話了,不信試試?那麼怎樣把水養好呢?我們先說說什麼叫「好水」,「好水」的標準是什麼?養魚「好水」的標準很多新手會認為,水好不好,就是看「水清不清」。大錯特錯。我只能先告訴你,好水一定是清的,但清水不一定是好水,甚至有可能是毒水。
  • 養魚想少換水不難!這樣做不僅換水少水質也不會差,您做到了嗎?
    ,而一個好的水質除了過濾中的微生系統平衡之外,還要魚缸中的水質清澈才行,要不不僅平時不好欣賞魚而且時間長了對魚的健康也不利。通常的一個做法是想要魚缸裡的水質保持不濁就得適時換水,要是魚缸裡魚密度大溫度高的季節裡,一個星期都得換好幾次水才能保持水質正常,這對於一些工作繁忙的朋友來就可能會招架不住。那麼對於自己在家養魚的朋友來說,如何才能保持大魚缸長時間不用換水呢?我們先來看一下魚缸中的水質為何會變濁或者說為什麼要換水?
  • 池塘常見的幾種水色及水質調控技術
    6.灰色水質這也是養殖生產中應儘量避免出現的水色,這種水色在溫暖季節出現表明水質已惡化,大量的浮遊生物剛剛死掉。二、幾種常用池塘水質調控技術養殖池塘水質調控的常規方法有合理施肥、調節水位、科學增氧、定期攪動塘底、施用改良劑和採用生物方法等。1.
  • 專家:江南水鄉如何破解「有水不好用」難題
    浙江的降雨量和水資源量都是比較豐富的,但由於經濟比較發達,工業化、城市化進程比較快,市政汙水處理設施、水資源保護措施落後於經濟發展,造成水質等級下降,有水不好用、不能用,這是主要問題。  從長期看,根本上還是要搞好清潔小流域建設,源頭減排、過程阻斷、末端治理,把整個水系的水環境、水功能區,讓它達標,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 24條青鱂魚為南水水質站崗
    北京晨報記者昨天來到南水進京的第二道防線,也是進城區的首個「關卡」——大寧調壓池,為了確保南水水質安全,此地用24條青鱂(jiāng)魚進行生物安全預警,這些「高敏感」的魚每隔半個月就要「輪崗」一次,以防適應了水質以後對水體汙染不夠「敏銳」。南水基本達Ⅰ類水標準千裡而來的南水水質如何保證是市民最為關心的問題。
  • 軟化水、純水和去離子水如何區別
    什麼是軟化水?是原水硬度很高的水,運用陽離子物理置換的方式有效吸附脫除水中的結垢元素,從而過濾的水叫做軟化水!軟化水比較柔滑,應用廣泛例如:汽車玻璃水製造、假髮清洗、洗髮水製造、鍋爐用水、化妝品生產等等。
  • 海鱸魚「遊水」季來臨,養殖戶如何做好應對工作
    海鱸魚「遊水」季來臨,養殖戶如何做好應對工作出處:珠海 海龍鱸魚技術團隊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6-04-10 09:54:00   5.細菌侵害:春夏季節,溫度適宜,細菌繁殖開始活躍,特別在水質、底質差,有機質高的塘更為厲害。如海鱸的諾卡氏菌感染,這幾年越來越多發。
  • 南水北調東中線全面通水近6年:水質如何?夠不夠用?
    南水北調東中線全面通水近6年,累計調水390億立方米,讓1.2億多群眾直接受益。  南水北調水質如何?水量夠不夠用?如何用好來之不易的「南水」?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南水北調工程的管理者、權威專家、受益群眾等,帶您走進這條優化水資源配置、保障群眾飲水安全、復甦河湖生態環境、暢通南北經濟循環的調水線。
  • 水產養殖,就是養水,水質調理不好,所有努力都是白費!
    養魚先養水,行內人士共識!目前,很多養殖戶都追求高密度養殖,池塘水質因投餌過多、施入的肥料得不到有效轉化、水產養殖動物的代謝產物過量積累以及自然因素如天氣、水溫等原因常引起各種不良水質的出現。這類水質常發生在高溼季節,特別是在水溫28~30℃、pH值8.0~9.5時最易暴發。 3.醬油水、黑褐色水【起因】大多數發生在養殖後期,飼料投餵後,大量殘餌、糞 便、有機質不斷在水體中積累,營養鹽不均衡,導致鞭毛藻類、裸藻、褐藻等大量繁殖,出現水質和底質嚴重老化。水色呈現醬油色或黑褐色,此類水質水中溶氧偏低,魚蝦容易浮頭和泛塘。
  • 反滲透系統中對產水水質要求
    系統產水水質要求一般不存在隨時間變化的問題,但由於反滲透系統的脫鹽率也受給水溫度、給水含鹽量、膜元件汙染及膜性能衰減等因素的影響而產生變化,系統設計脫鹽率應以膜元件壽命後期的最嚴重臨時性膜汙染狀態及最高給水溫度、最高給水含鹽量為背景,以保證產水水質始終達到或超過設計要求。
  • 為什麼你的茶不好喝?因為你的水不夠好!
    茶好不好,不僅和茶本身的品質有關,還和水質有很大的關係。今天,小茶君就和大家說一下應該用哪種水泡。因為自來水是經過加工處理的,其中很有可能帶有一些物質,比如氯氣等,如果泡茶的話,會對茶的香氣和滋味產生影響。二、礦泉水我們來看一下礦泉水的定義:是從地下深處自然湧出的或者是經人工揭露的、未受汙染的地下礦水。這種水泡茶,不進可以展現茶的品質,還可以升華茶的滋味和香氣。
  • 一米二的底濾魚缸如何換水、困水、注水?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一位魚友新買了一個一米二的底濾魚缸,問養魚老道三個問題,第一個就是困水容器選擇多大為好,第二個問題可以用軟管直接加自來水嗎,第三個問題換水的話,應該在底濾的哪個倉裡往魚缸注水?如果魚兒養順了以後,要用到自來水換取,也要少量而且要等溫,最好是能夠提前爆氧一下,或者提前一天接到太陽能或者熱水器中,困上一天為好,即使不見陽光也比直接加入自來水要強得多。
  • 冬季水裡面青苔爆發有什麼危害?小龍蝦養殖戶如何防止青苔爆發?
    秋冬季節以及來年開春也正是青苔繁殖的主要時期,我們要想知道如何處理青苔,還需要了解青苔對魚蝦和其他生物的生長繁殖有哪些危害。 具體的危害表現如下: 一,青苔對小龍蝦的危害:青苔遮蔽陽光,漂浮在書面上,會導致小龍蝦缺氧窒息,嚴重的會導致死亡。
  • 高溫季節小龍蝦生長速度慢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讓龍蝦長得快?
    從日常管理實踐和理論上來說,小龍蝦最適宜的生長水溫在18°到36°之間。超過這個水溫範圍,包括低於18°高於36°的時候,小龍蝦了生長速度都會明顯變得緩慢。對於養殖戶來說,高溫季節主要集中在6月份和7月份這兩個月。這兩個月之內小龍蝦的生長速度明顯變得緩慢。我寫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和養殖戶朋友們分享高溫季節如何解決小龍蝦生長速度過慢的話題。
  • 三伏天,到底如何健康飲水喝什麼樣的水
    在大夏天,如何正確、健康飲水,你可知道?今天,我們就來跟大家來說一說,喝水這件事。   文/譚哲仁    不是口渴了才需要喝水    人體就像一臺精密的機器,一運動,血液循環加快,體溫升高,人體為了散溫就會出汗,尤其在三伏天,更是如此。    很多人都是在口渴的時候才想起喝水。
  • 我國科學家首次獲取水合鈉離子原子級分辨圖像
    離子水合物的微觀結構和動力學一直是學術界爭論的焦點。早在19世紀末,人們就意識到離子水合的存在並開始了系統的研究。雖然經過了100多年的努力,但離子的水合殼層數、各個水合層中水分子的數目和構型、水合離子對水氫鍵結構的影響、決定水合離子輸運性質的微觀因素等諸多問題,至今仍沒有定論。王恩哥說:「究其原因,關鍵在於缺乏單原子、單分子尺度的表徵和調控手段,以及精準可靠的計算模擬方法。」
  • 如何分辨雙絞線質量好不好 雙絞線使用場合有哪些
    那麼,我們該如何分辨雙絞線質量好不好呢?雙絞線使用場合又有哪些呢? 我們都知道把兩根電線絞合在一起的稱之為雙絞線。實際上,雙絞線的使用在幾十年前就開始了。
  • 喝水的學問:什麼是水質好?什麼樣的水才健康?
    水是生命之源,人體70%是水。我們每一天都離不開水,每一天都要喝水。那究竟喝什麼樣的水最好?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了解另一個問題,什麼才是水質好?喝什麼樣的水,可能決定你的身體健康。|什麼水才算是水質好?水質好,或者說健康的水,應該是什麼樣的水呢?
  • 到底是魚好水就好,還是水好魚就好,飼養觀賞魚的重點在哪裡?
    一位魚友的評論一位魚友曾經在我的文章中評論道:聽說某位大咖和你的觀念決然相反,你是喜歡用鹽、注意觀賞魚的狀態、不太注重水質、認同實踐經驗,而他是認為食鹽無用、水質第一、認同理論的東西較多。那你倒是給我說說,你倆到底誰更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