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數百萬年的進化,基因影響著我們壽命的長短

2021-02-09 醫旅健MTH

人類數百萬年的進化,基因影響著我們壽命的長短

發表在《分子生物學進化》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為人類為何能活這麼久提供了一些見解。研究人員發現了ー些在數百萬年前保存得非常牢固的基因,它們甚至在今天仍然影響著我們的壽命。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龐培法布拉大學進化生物學研究所的研究教授阿卡迪·納瓦羅博士告訴我們,就像身體特徵一樣,我們的壽命也隨著環境的變化而進化。
在進化過程中,物種通過延長或縮短壽命來適應環境,」納瓦羅說。「以蝙蝠為例,當它們能夠飛行時,它們就能逃脫捕食者,所以對它們來說,延長壽命和生育更多後代是合理的。但其他的情況則相反。如果它們容易被捕食或感染,它們就會縮短壽命,這樣它們就可以更快地繁殖。」

人類做得很好:我們往往比我們的類人猿親戚多活50年,我們和類人猿的DNA有99%是相同的。納瓦羅注意到,一些獼猴的壽命也比它們的共同祖先長得多,這是某種進化變化已經發生的證據。

為了理解這一變化,他的團隊比較了17個靈長類親戚的19000個基因,這些靈長類與我們最近的一個共同祖先分道揚鑣。他們把靈長類動物分成兩組:壽命長的和壽命短的。研究人員發現,只有在壽命較長的人群中才發現25個關鍵基因突變。但是這些基因本身並不能延長壽命,納瓦羅說。相反,它們控制生物過程,如血液凝固和傷口癒合,這些間接幫助延長受傷後的壽命。

此外,研究小組發現其中20個基因沒有多態性,也就是說它們沒有變異。似乎地球上每個角落的每個人都可能擁有相同版本的20個基因。在「壽命進化」的背景下,這表明這些基因在當時是大贏家,納瓦羅說。

納瓦羅說:「人類祖先的生態條件允許了壽命的進化増長。我們只能推測其中的原因,但只有當我們進入某個環境、生態條件或群體,通過相互合作來逃避飢餓和捕食時,才有意義,這讓我們可以擁有更長的童年。」

我們能通過基因來設計我們的壽命嗎?

讀到納瓦羅的研究,我們不可能不思考:我們能利用這些發現延長我們的壽命嗎?

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已經做到了,納瓦羅說。「在過去的200年裡,我們進入的環境和動物園裡的動物非常相似。我們吃得很好,也不會受到感染。這樣我們就可以表達出最長的壽命。」他說。

如果我們想通過基因操縱自己活得更長,我們最好的辦法可能是在實驗室裡模擬大自然對這些基因的選擇過程或者如本文所說,創造「新的候選幹預措施,模擬與生命周期自然變化相關的基因進化。」但這有點匪夷所思,因為大自然總是超越我們。
「在實驗室中操縱一個物種壽命的能力遠遠小於已經在自然界中發生的過程,」納瓦羅說。「在實驗室裡,經過幾十年對哺乳動物的研究,我們只能延長大約10%到20%的壽命。這絕對是一個令人羞愧的事實。」

以上由中國醫旅健產業聯盟(公眾號:china-mth)整理髮布,如涉版權,請持權屬證明與我們聯繫。

相關焦點

  • 微生物與人類共同進化數百萬年
  • 科學網—微生物與人類共同進化數百萬年
  • 靜息心率的增加會影響人的壽命的長短?
    靜息心率是否與人的壽命長短有關,一直是人們關心的問題,也是科學家們關注的重大課題。靜息心率越慢,壽命越長嗎?是什麼因素影響了靜息心率的快慢呢?據報導,研究人員發現了與靜息心率相關的60多種基因突變,這是已知的可預測死亡率的遺傳因子。
  • 人類的壽命可能從出生的那一刻就定了,我們無法自己決定能活多久
    生命是宇宙誕生138億年以來最神秘最複雜的事物,誰也不知道宇宙生命是如何誕生的?誰也不知道地球最早的生命是怎樣出現的?更沒有人知道地球最原始的生命是如何逐步完成進化的,最終智慧的生命人類誕生了嗎?
  • 如果人類不斷地來回揮動雙臂,經過數百萬年的進化,能夠飛翔嗎?
    曾經有人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人類不斷地來回揮動雙臂,經過數百萬年進化,是否有希望實現飛翔?我們都明白,鳥的翅膀它本身也是一種外在的器官組織,而生物進化方向的選擇一個是來自於大自然生態環境的變化,另一個就是生物本身活動的體現。我們就拿人類的祖先來說,如果追根溯源到數億年前,那個時候地球上還沒有陸地生物,只有海洋生物。
  • 科學家研究發現,人類不可能實現永生,永生對於我們來說或很悲慘
    人類在地球上發展演化了數百萬年,整個過程實際上都是在追求生命的質量和長度,從目前的結果來看情況也是如此。在人類的石器時代,平均壽命可能也就二十多歲而已,而到了現代社會進入二十一世紀,活個七十歲都不算高壽了。人類追求永生想要一直活著,這才是生命最本質的欲望。
  • 從進化論中我們能學到什麼?
    近些年來,人類已經破譯了1600個物種的基因組,並從中獲取了大量有價值的信息。希伯來大學醫學院Yuval Tabach博士是這方面的專家——他分析了數千隻動物的基因進行比較,從而總結出重要的結論:人類基因的機制是什麼,它們如何影響癌症和其他疾病,以及如何用藥達到靶向治療的目的。
  • 除了遺傳的可能,人的其他行為方式是否決定著壽命的長短?
    除了遺傳,人的行為方式決定著壽命的長短。而長壽與人的行為方式有兩種長期被關注的理論。一是吃七八分飽更長壽,二是體溫較低能增加壽命。現在前一個理論得到較多的研究結果證實,而第二個理論也在得到研究的驗證。而且兩者之間是有密切聯繫的。
  • 混種交配:改變人類基因 影響人類進化
    一旦科學家能夠從更古老的人類標本中提取基因序列,就能真正了解混種交配是如何影響人類的進化過程。在祖先來自非洲以外大陸的人群中,很可能就有尼安德特人的血統。當現代人第一次離開非洲大陸後,他們曾經與尼安德特人進行混種交配,這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類基因。基因分析顯示,歐洲人和亞洲人具有1-4%的尼安德特人基因。
  • 科學家發現一種物質,關乎到人類極限壽命,長短全靠它了!
    科學家發現一種物質,關乎到人類極限壽命,長短全靠它了!宇宙是如何誕生的?最具信服的說法是138億年前的一場奇點大爆炸,誕生宇宙後不斷膨脹,隨後有了恆星、行星等各大星體,組成一個完整的整體,那就是宇宙。科學家發現一種物質,關乎到人類極限壽命,長短全靠它了!人類最多能活到多少歲?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人類與其他生物不同,因為人類擁有智慧,從出生的那一刻起,生死規律便注入到了基因中,無論一個人擁有再多的權利還是再多的金錢,最終都逃脫不了死亡的制裁。一直以來,大家都想跳出這個生死圈,卻無能為力。
  • 猩猩與人類基因如此相似,它們為何沒進化成人類?
    眾所周知,像黑猩猩這樣的靈長目人科動物,它們所擁有的基因與人類的基因極高相似,然而,我們之間的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和創造能力都存在著巨大差異。所以,當你看到正在樹上吃水果的黑猩猩時,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疑問是否和我一樣:它們到底有哪些地方與我們不一樣,所以才一直沒能進化成人類?
  • Viewing and listening系列38 | TED演講:為什麼動物的壽命長短不同?
    因此,它必須通過快速成長和繁衍這種進化防衛方式與壽命短來抗衡。對於這些情況,基因的差別例如每個生物細胞如何應對威脅常常影響著壽命的長短。因此這些因素的結合在不同動物中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這也說明了為什麼我們在動物中看到了壽命的多樣性。So what about us?
  • 傳說基因影響壽命,那人類的極限壽命是多少?科學家給出答案!
    傳說基因影響壽命,那人類的極限壽命是多少?科學家給出答案!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說到長命百歲,這是一種祝福語,遇到老人,對他最忠心的祝福就是長命百歲。從古至今,有多少帝王都曾想過獲得永生的機會,雖然也大肆尋找過秘方,卻始終未果。
  • 人類壽命早已被確定!到底是誰決定我們的壽命?看完你就知道了
    我們常常會聽到「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這種說法,但是很多人都覺得這種說法是一種封建迷信,當今社會的人們都認為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裡的,這句話聽起來是沒錯的,但是人類卻無法掌握自己的生死,因為人的壽命都是早已安排好的,每個人的壽命都不歸自己決定,這印證了「生死有命」的說法。
  • 我們的牙齒,是人類進化的漏洞?
    筆者:扶蘇 從小到大,我們需要面對身體出現的各種變化,除了生長發育過程帶來的影響之外,還有一部分來自於人類漫長進化過程形成的特殊規律。,人們突然發現,如果這一切成立的話,我們其實並沒有選擇一條完美的進化之路。
  • 人類仍在進化,失智症基因或將逐漸被自然選擇而不再困擾人類?
    而一則來自英國的研究則顯示,這種進化在人類身上仍在發生著,一系列疾病正通過自然選擇過程從人類的基因庫中被「淘汰」掉。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9月6日報導,研究人員發現,與阿爾茨海默症和重度菸癮等與人類健康相關聯的基因變異較少出現在壽命較長的人身上,這表明或許在當代人類中自然選擇過程正在逐漸淘汰掉那些不利的變異。
  • 科學家研究發現,數百萬年後人類的Y染色有可能會徹底消失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人類文明中男性的基因是非常重要的,之所以非常重要,是因為我們男性有一個獨特的染色體那就是Y染色體。可如果未來這個染色體消失了,會發生什麼事?可能有人會說了,這怎麼可能,男性的Y染色體那是已經存在了數百萬年,怎麼可能會消失?
  • 人類壽命的極限是多少?基因是如何影響衰老的,科學家給出答案
    說到人類壽命的極限,其實不問科學家,自己也能估計的八九不離十。由於基因是決定物種壽命的關鍵,也就是說,貓有貓的壽命極限,大象有大象的壽命極限,人類一樣有自己的壽命極限。所以殘酷的事實告訴我們,壽命是天生的(不考慮意外、疾病等因素)。那麼人類的壽命極限是多少呢?科學家是如何計算的呢?面對人類壽命的極限我們該何去何從呢?
  • 人類仍在進化,並且在加速,科學家在35%的人手臂中發現了進化
    達爾文的進化論為我們解釋了自然界中生物的持續演化,也正是經過數億年間的發展,才造成了地球的多樣性的生物鏈,同樣,也告訴我們自然界的萬物都有著共同的起源,而人類更是得天獨厚,擁有了智慧。其實就是我們熟知的基因突變以及外來環境的影響,基因突變為生物打造了基礎,而環境變遷更是加速了生物間的進化,大概意思就是,如果你不做出改變,你只能被自然殘酷的淘汰。
  • 黑猩猩與我們有哪些不同之處,為何它們未能進化成人類?
    眾所周知,像黑猩猩這樣的靈長目人科動物,它們所擁有的基因與人類的基因極高相似,然而,我們之間的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和創造能力都存在著巨大差異。所以,當你看到正在樹上吃水果的黑猩猩時,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疑問是否和我一樣:它們到底有哪些地方與我們不一樣,所以才一直沒能進化成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