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推薦:2011兩會雙語直通車
英國廣播公司(BBC)國際部7日公布的一項名為「國家形象」的民調顯示,中國的國際形象過去一年有所上升,44%的受訪者對中國持積極看法,而去年這一比例為40%。
請看《中國日報》的報導:
Li called for more people-to-peopl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to help create a more positive image of the country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李(永輝)教授呼籲中國和其它國家展開更多民間交流,以在國際社會營造更積極的國家形象。
文中的people-to-people communication就是指「民間交流」,也可以稱為non-governmental exchanges。民間交流不僅可以促進positive international influence(積極的國際影響力)和overseas image(海外形象),而且可以促進people-to-people diplomacy/public diplomacy(民間外交)。
目前,我國已成為engine of the global economy(國際經濟發展的引擎),因此如何提升overseas image也稱為面臨的重要挑戰。為提升國際形象,我國去年還在海外發行了national publicity film(國家形象宣傳片)。
相關閱讀
「宣傳」該怎麼翻譯
公益廣告 public service advertising
(中國日報網英語點津 Julie,編輯 Helen)
點擊查看更多新聞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