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名莫非,來源:全息宇宙
數——全息幻象的結構
宇宙,是時空
如何成為空間
我們發現
萬物皆數
一切,可以數字來表達
河圖洛書,周易風雲
相數理氣,佔卜天下
阿基米德,歐幾裡得
楊輝三角,九章算術
從前到現在
從無到有
一二三
於是,萬物
從靈魂光碼到三十萬八
從生命之花到金字塔
從分身千百到0.18
生命,表達
從∞到0.618
從7到Φ
從π到壞
開始^結束
本就永恆
1、數字:數字能量,信息的流動。
2、數學:數的關係,理解世界與自身。
3、0與1:數的基礎,感知存在。
4、∞:數的極致,超越幻象。
第一個數,是Φ,黃金分割數。
也就是斐波那契數列。
(又稱黃金分割數列:1.1.2.3.5.8.13.21.....)
螺旋線是表示這個數列的一種畫法。
這個螺旋線在自然界中經常可見,
在藝術作品中也經常用到。
人的能量也是按照Φ的比例來共振的,
每當你憤怒或者興奮的時候,
你的能量就會如此投射出去,
別人就會受到影響。
所以能量高的人,會帶動能量低的。
第二個數,是π,圓周率。
π是無理數——無限不循環小數。
任何一串數字,
都能在π的無窮個小數位上找到,
你的生日,你的身份證號都可以。
最早把π算的很精準的是阿基米德,
他的計算結果是(3.141851)。
他是怎麼算的呢?
他用的方法,我們稱為「割圓法」。
通過計算圓內外的正多邊形的數據,
得出圓周率的近似值。
人只能通過正多邊形無限逼近於真正的圓,
但是永遠不能得到真正的圓。
這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
這個認識能給我們帶來2個有意思的啟發:
第一個啟發:
人生無法圓滿,因為宇宙本身就不圓滿。
現在我們知道,π是一個無理數。
也就是說,如果你在人生中尋找圓滿,
一定找不到。
如果某個道理聲稱自己是圓滿的,
那這個道理肯定也是假的。
第二個啟發:
生命中若想獲得圓滿,你要「無理」。
無理,就是跟隨無,跟隨自然。
想用理性來獲得圓滿,是不可能的。
至少在地球上,規則就是如此。
π還體現在「生命之樹」卡巴拉(kabala)上,
卡巴拉共有10個節點(薩弗洛斯、源質),
這10個節點之中,只有7個屬於這個宇宙,
在節點之間,又畫出了22條主要路徑。
用路徑除以節點,22除以7——
得出的結果也是π的近似值(3.1429)。
五行與平衡
人有五感、味有五味、
臉有五官、腹有五臟。
五根手指頭,囊括了人體所有的穴道;
金木水火土,五行包括了所有的元素;
仁義禮智信,五德涵蓋了所有的美德。
為什麼都用五來分呢?
如果說世界上的所有物質,
都可以體現為Φ和π。
那麼五行代表的就是「相生相剋」,
五,就是萬物的平衡。
中國人很早就知道,
萬事萬物有生就有滅。
因此發現世界上有「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
這是如何演化出來的呢?
五行中,木最能代表生命。
生命是如何誕生的?
假設宇宙一開始創造萬物,由能量開始。
那麼誰代表能量?是水。
接著,什麼創造了能量?
是時間。因為時間記錄著一切。
有記錄,才有「我」,
所以「我」才需要能量。
什麼創造時間?
是空間,這是體驗的地方。
為了記錄空間體驗,
才產生了時間。
什麼創造空間?
念,產生空間,
念,又被稱為信息。
念推動行動,才會有體驗。
這個念,就是所謂的「名」——
有名萬物之母。
而念是誰創造的呢?
這又回到了生命。
這就是相生的循環——
火生土,即 念 生 空間,
土生金,即 空間 生 時間,
金生水,即 時間 生 能量,
水生木,即 能量 生 生命。
相剋的循環是這樣的——
木被金克,即生命被時間克,
金被火克,即時間被念克,
火被水克,即念被能量克,
水被土克,即能量被空間克。
有生就有滅(克),有滅就有生。
實際上,地球每天都有一個「生滅」,
明天取決於人們在今天對生滅的抉擇。
任何事物,五行的道理都適用。
如果你總是關注事物的反面(陰、克),
比如當你過度擔憂的時候,
會讓反面會越來越佔上風,
走入向下的「相剋」的循環,
最終,你擔憂的事情就發生了。
那麼,你如何才能「心想事成」?
靠的是選擇——
每時每刻,都選擇活在生(陽、正)的狀態。
這樣你就處在不斷「相生的螺旋」之中。
你的每一個想法、每一個意念,
都會分為「金木水火土」。
都符合相生相剋的循環規律。
假如,全世界的人把金錢當做前進的方向,
金錢的能量如何才能不斷地流轉?
它就要有平衡、有生滅、遵循五行。
按照五行相生的順序,
經濟增長(代表金錢的生命)
依次需要能量、時間、空間、信息。
所以,經濟的增長起始於信息,
也就是一個人的念。
念在這裡可以理解為預見性。
當一個人可以預見未來,
他就知道錢應該放在什麼地方(空間),
然後就會在合適的時間,產生金錢的能量,
所以他一定能賺到錢。
這就是五行的相生循環在金錢上的體現。
陰陽,也是宇宙的規律,
但是很多人把這一點理解錯了。
陰陽是旋轉上升、也是立體的。
不是二維的平面,不是二元對立。
陰陽的兩面性是相反相生的。
宇宙自然給你帶來的就是平衡。
就如同金木水火土,也是循環上升。
無論生命位於其中的哪一個元素,
永遠都在陰陽的雙螺旋裡面。
0與1
0和1有很多解釋——
第一個解釋:0是不穩態,1是穩態。
0可以代表混沌、無序、對抗,
因為這個0始終是活躍(動)的,
因此,在0的狀態,就代表生命會一直索取,
就一定會有衝突和紛擾。
而有了1,0才能定住。
這就是人間需要規矩的原因,
制度、法律就是這個1。
有了這個1 ,人才能定住心中的0。
當你決定從無序到有序,你就趨近於1。
人生的所有經歷、每件小事,
你都是在0和1中間作抉擇。
這就是宇宙規律在地球上的體現。
然而,人生的意義就是在這兩者之間拉扯嗎?
當然不是。
人生的意義在於:你能夠看見兩面性。
如何看見?
當你處於中間,你才能看見最開始的那個"基點"。
這就是中道。
中道是看問題、思考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從這個角度和方式,才能跟造物主共振。
第二個解釋:0是開始,1是結束。
0創造了宇宙的真相和全部,
代表的是宇宙最初的大爆炸,
造物主藉此打開了整個宇宙。
0必然要「爆炸」才能形成萬物。
而我們的人生,一定有一個基點,
才能觸發「鏈式反應」。
在這個瞬間,陰陽就出現了。
因此,做任何事情,先要找0。
0比1更重要。
人如何心想事成呢?秘訣在於——
在你最高興、或者最憤怒的時候發念。
因為宇宙其實並沒有「大爆炸」,
所謂的「大爆炸」是造物主的一個假設。
因此,你也可以假設一個「爆炸」,
無論你是處於最高興,還是最憤怒,
在這樣一個「爆炸點」上打開你的能量,
你都會心想事成。
人往往在憤怒的時候會想到負面的事情,
而如果你在極其憤怒的狀態下,
仍然能想到對你最好的事情,
你的人生真的會很順利。
因此,你要學會找到生命中的「爆炸點」。
這就是「找到0」的秘密。
第三個解釋,0是無,1是有。
造物經歷過全是0的「無之空間」。
那個階段,是無數個造物主的自我複製
是TA自己跟自己玩,於是就很單調。
於是造物主就分出了0和1。
有了0與1的無窮多個組合,
這個世界才有趣,才豐富多彩。
我們所處的這個宇宙,
就是從有了0與1開始。
萬事萬物都處於0到1的過程之中。
我們如何看見無?
只有通過不偏不倚、沒有「有、無」對立,
沒有偏見的眼睛才能看見「無」。
要學會從中間看,才能看見「中道」。
有時候你以為自己做的是對的,
但其實你沒有看清楚,
這個世界其實沒有對錯。
比如有些人會猶豫是否接受別人的饋贈,
當你能夠看清楚接受的道理,
同時又能夠看清楚不接受的道理。
這個時候,你會發現,自己接不接受饋贈,
取決於別人給不給你,
而不取決於你想不想要。
中道對應著無為,
無為是一種極高的智慧。
通過中道,看見無,
就能與造物主共振。
∞:無窮大
當我們把1看作一個鏡子,
0在1的映射下,就變成了「∞」。
這給我們帶來一個啟發——
當你用對立的觀點看0,0就成了無限。
若以0為基點,從鏡子中你看到它的另一面:「虛」。
鏡子的兩邊,是實與虛。
把你的想法,當成鏡子中的那部分來看,
你就看到了它的「虛」。
這就是「觀照」的法門的原理。
如果你感到非常憤怒,
你感到憤怒很「實在」,
觀照它,憤怒就會變「虛」。
你就看到你其實在假裝「很憤怒」。
當你看見一個實在的東西,
你通過這樣的觀照,
立馬就能把它看成虛的。
實與虛一對照,就成了 「∞」。
比如你遇到一個人,你覺得很喜歡。
這個時候,你去觀照:我為什麼喜歡?
是色身香味觸法?還是眼耳鼻舌心意?
一眼就看明白了這所有的過程。
這就是從實到虛的過程。
接下來,你可以選擇驗證自己的思考,
驗證(體驗)的過程,是無窮大的。
你能夠看到多少實和虛的對應點?
你生活中所有實在的東西,都有對應的虛。
但凡有任何果,必有一個因,
這個因,你就要從虛裡去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