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房住不炒」定位、保障支持自住需求,西安市住建局等多部門聯手發布通知,從嚴控備案價、加強預售管理、發揮差別化信貸調節作用等方面加碼樓市調控政策。數據顯示,7月份以來,全國已有超過30個城市加碼樓市調控政策。
區域分化、結構分化是當前以及今後樓市發展的基本趨勢。北京、上海、深圳這樣的一線城市房價雖然也有微調和波動,但總體還是在穩定中亦步亦趨、小步上行,但是更要看到更多城市,當然還有一些省會城市比如濟南、昆明、貴陽、哈爾濱的房價在穩步下調,特別是二手房的成交量、成交價都在萎縮。比如貴陽、哈爾濱,輕量級的省會城市,房價已經回到了3年前。
如果稍加留意一下你會發現,家門口的二手房中介關門的越來越多了。二手房是典型的C2C產品,價格最敏感,反應最直接。人口流入始終保持穩定增量的城市,房價不會暴跌;人口流出一直持續加速的城市,房價也不會暴漲。房子是否過剩,不能一概而論,不同的城市會給出完全不同的結論和答案。對於大多數城市來說,住房供應過量是事實,供給超載的背景下,現在主要是需求端出了問題。疫情常態化的影響還在持續、仍在延續,企業特別是解決就業的主陣地中小微企業依然不景氣,900多萬大學畢業生等待就業,規模化就業依然不確保,居民可支配收入要麼銳減要麼不穩定,買房這樣的大件不動產自然會被延遲消費,越是持幣觀望,開發商就越著急,著急的結果是降價讓利,降價讓利雖然能夠刺激一部分消費,但是也會讓更多人繼續觀望。
寧可慢一點、一定穩一點,為的就是全力確保、充分保障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堅持「房住不炒」不動搖,中共中央發文明確建議促進住房消費健康發展。對於投資炒房行為要收緊,對於住房健康消費行為要促進。
房價關乎民生,房價很敏感。凡是房價過快上漲的城市都會成為調控的重點,不再是一刀切式調控,調控措施更加精準,調控方式更加精細,樓市調控的起點和終點都是為了促進促進住房消費健康發展,樓市調控不是抑制、打壓剛需,而是禁止炒房炒家。會有越來越多城市會調高二套房的首付比例,通過金融手段去平抑市場穩定預期、促進住房消費健康發展。
明年以及今後的房價走勢,有懸念嗎?沒有懸念,只有定數。懂的,也就懂了。
中國樓市,只要你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