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馬上就要過去了,前期雖受疫情影響,但是今年國內房價總體上是漲多跌少,這主要是上半年貨幣政策持續寬鬆,銀行房貸利率降至歷史最低。甚至今年從6月份開始國內各城市平均房價突破了萬元大關。對此,很多購房者擔心,今年房價上漲,明年房價還會繼續大漲,買房要趁早,只要稍有遲疑,就會趕不上房價的上漲。
不過,今年發生兩件大事,也讓人們看到了房價下跌的曙光:一個是,從新房情況看,今年9月份恆大地產打響了「降價促銷」的第一槍,而且是房價七折促銷,如此大幅度的促銷實屬罕見。恆大降價之後,各地的開發商也紛紛降低房價。事實上,現在房企融資渠道被卡,償還債務周期又集中到來,新房的降價促銷將會一直延續整個2021年。
另一個是,各地二手房越來越難賣了。不僅是像鄭州、天津、青島、太原等房價下跌的城市二手房呈現「有價無市」的情況。就連今年房價小有上漲的上海、深圳、北京、東莞、寧波等城市,二手房都不好賣。當地房產中介說,受到疫情的影響,各行各業都不好過,老百姓錢不多。房齡在5年之內的次新房還稍微好賣些,不過也要掛全小區最低價賣,現在房東不是幾十萬的讓利,二手房根本賣不出。
而我們認為,2021年房子或會迎來「貶值潮」,以目前的房地產形勢,未來房價不會上漲,而會有更多城市的房價進入到降價的趨勢之中,因為整個房地產的形勢已經發生改變。第一,今年9月,央行、住建部提出旨在限制房企融資的「三道紅線」,只要房企的數據指標低於這「三道紅線」以內,就可以申請貸款、發行債券等開展融資行為。此舉也是監管者擔心房企負債率過高,現金流斷裂,會造成房地產金融風險,特意要求房企降壓降負。
但問題是,今年上半年房企都瘋狂拿地建房,各項指標都遠遠大於「三道紅線」的要求。這意味著,房企現在只有通過快速回籠資金,來降低自己的槓桿,才能符合監管者的要求。但是,目前國內房地產銷售不景氣,快速回籠資金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只有大幅降價促銷才或許還有希望。所以,為了給自己降低負債率,增加短期的流動性,房企現在不想降低新房價格都很難。明年房企降價促銷將是普遍現象。
第二,本來很多地方房價上漲,主要是棚改貨幣化安置,就是一些城市的危棚簡屋改造,而那些拆遷戶拿了大量動遷款到城市周圍買房子,這無形中又推高了房價。現如今棚改政策取消了,明年開始要開始舊改(老舊小區改造),就不用再動拆遷了。那麼,很多城市裡商品房會出現高庫存,再加上二手房的高空置率,房地產供過於求的現象明顯,國內會有更多的城市房價會進入到下降通。
第三,從2020年第三季度開始,中央政府約談了前期房價上漲過快的12座熱點城市的負責人。與此同時,全國各地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密集出臺,今年的房地產調控密度將超過去年。更關鍵的是,央行還對銀行理財資金流向房地產市場行為開出罰單。年底時候,各銀行紛紛收緊房貸業務,甚至還暫停了房貸。隨著國內經濟形勢轉好,貨幣寬鬆政策將收緊,明年銀行的房貸業務也將全面收縮。
從表面上看,國內各熱點城市房價還在持續穩定上漲,但是,已呈現強弩之末。隨著央行 「三道紅線」的到來,房企為了生存下去,只有降價促銷。與此同時,棚改變舊改,未來動拆遷居民購房需求將大幅減少。再加上,從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對房地產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調控。未來國內房地產市場上將會有更多的城市加入到房價下降的隊伍中來,2021年國內房價總體呈現下跌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