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視覺革命已來 3D傳感技術助推萬物互聯時代開啟

2020-12-05 同花順財經

從動物到上帝的關鍵:認知革命

十萬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種不同的人,但今日,世界舞臺為什麼只剩下了我們自己?在人類不斷進化過程中,是什麼起到了關鍵作用?《人類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開宗明義地給出了答案:認知革命。

語言、文字的創造,讓智人學會協同作戰,狩獵效率和生產分工加速人類發展,自從認知革命之後,智人就能依據不斷變化的需求迅速調整行為,這等於開啟了一條採用「文化演化」的快速道路,而不再停留在「基因演化」這條總是堵車的道路上。

隨著時間的推移,認知革命作為農業革命、科學革命的基石伴隨著其它更高階技術形態的進步而不斷演變,這其中最為顯性的認知進化,當首推機器視覺技術的發展。

用雙眼觀察世界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也是人類最為核心的生物功能之一。但是如前文所說,生物基因進化這條路常常堵車,現代人類的視力不但相比十萬年前的智人可能尚有不及,而且生物功能受到生命周期的影響,近視、弱視、散光、色盲、失明等病痛嚴重局限了現代人類探索和觀察世界的能力。

如果無法看得更遠,人類如何知道浩瀚蒼穹之大?如果看不清分子原子的細微形態,如何描繪生命基因密碼?善於利用工具的人類發明出了機器視覺彌補了人類視覺的天然短板,近年來,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飛速發展,機器視覺正在從模仿人類視覺到超越人類視覺的道路上不斷演進。

縱觀人類認知歷程中的前三次視覺革命

與人類相對緩慢的進化不同的是,機器視覺的演進之路是迅速而具有顛覆意義的,機器看世界的方式也在經歷著革命性突破。首先是色彩維度,正如嬰兒的「視界」早期只有黑白兩色,早期的攝影受感光材料以及後期技術的局限只能記錄單調的黑白世界。直到19世紀末,隨著光學研究的突破,攝影師採用不同顏色濾鏡拍攝並經過後期合成彩色照片,使得機器的視覺能力向前邁出第一步。

隨後,機器視覺迎來了從模擬到數字的第二次革命,依然以大家常見的攝影攝像為例子,早期攝影是利用膠片感光來模擬成像,伴隨著數位技術的成熟,數位相機拍照手機逐漸取代模擬記錄影像的方式,機器觀察記錄世界的方式變得更加高效便捷。

第三次視覺革命來自於電荷耦合元件在攝影攝像產品中的應用,將光信號轉換成電荷信號能夠獲得更高解析度畫面,像素數從初期的10多萬增加到千萬像素像素總量的大幅度提升,使畫面細節能夠得到更細膩的展現,機器視覺從普清走向高清時代。

3D視覺引爆第四次視覺革命

近年來,伴隨著3D傳感行業的迅猛發展,機器視覺迎來轟轟烈烈的第四次視覺革命,視覺升維迎來歷史性的技術爆發,讓其他三次視覺革命都略顯黯然失色,第四次視覺革命最大的特點體現在機器直接從之前的2D平面「視界」進化到3D立體「視界」,刷臉支付、Face ID、VR、無人便利店、智慧機器人等人工智慧產品從實驗室走向普羅大眾身邊,頻頻以「未來產品」姿態曝光,其背後起到關鍵作用的黑科技便是3D視覺技術,已經成為人工智慧界的新寵。

人類利用科技提升機器的視覺能力,模擬人的雙眼,這聽起來似乎沒什麼了不起。但是在商業應用中,3D視覺的影響力不亞於在亞馬遜森林攪動風暴的蝴蝶,以目前火爆市場的支付寶刷臉支付為例,拿目前出貨量最多的3D視覺代表性企業奧比中光來說,搭載了其3D結構光的刷臉支付產品,能夠通過點陣投影儀把數萬個光點投射到用戶的面部,通過3D攝像頭找到對應光點,再利用三角測量原理計算出光點的深度信息,從而達到3D面部識別的效果並完成支付。相比過去2D視覺的人臉識別,3D視覺能輕易識破平面照片或者視頻等欺騙,讓支付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得到革命性升級。同時在機器視覺技術的幫助下,刷臉支付能夠帶來更好的體驗,大大降低安全隱患。

生物的演化都是依偱著自然選擇的法則,這也恰如其分地概括了人類智慧逐漸取代自然演化生物法則的革命道路。3D視覺技術引爆的第四次視覺革命為人工智慧終端賦予了一雙智慧之眼,隨著硬體技術不斷進步,算法與軟體持續優化,機器除了能看清立體世界,更能看「懂」世界。在這場轟轟烈烈的視覺革命中,低成本、高性能的3D傳感技術將作為未來智能硬體的核心,支撐AIOT智能硬體的快速發展,助推萬物互聯時代開啟。

來源: 中國金融觀察網

相關焦點

  • 奧比中光黃源浩:用最好的3D傳感技術賦能人工智慧時代
    「奧比中光要用最好的3D傳感技術賦能人工智慧時代。」這樣的念頭支撐著他一步步走向3D傳感的「無人區」。 當前,奧比中光的產品已經涵蓋了3D刷臉支付、手機3D攝像頭、服務機器人等多個全球領先的應用場景,在全球範圍內有3000多家客戶。
  • 萬物互聯時代的興起及其邊緣算法效應
    近幾十年來,隨著以計算機為中心的信息網絡技術、數據技術和人工智慧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們的生存方式和文明演進歷程,以及「人與物」「物與物」「人與人」之間的主客體關係或「物化」結構,都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以5G網絡技術為先聲,以雲計算、大數據和物聯網為基礎的「萬物互聯」時代正悄然而至,並呈現出一派「萬物生長」的多元化和智能化並存的狀態或景象。「萬物生長」靠什麼?
  • 奠定萬物互聯的網絡基礎,5G助推智能製造,迎接萬億市場
    中發智造說:5G(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具有超大帶寬、超高速度、超低延時等特徵,完全有能力扛起智能製造網絡基礎這一重任。高性能的5G網絡將連接工廠內的海量傳感器、機器人、AR設備和信息系統,再通過人工智慧分析後將決策建議反饋至工廠。
  • 薛其坤:第二次量子技術革命真的來了
    在9月22日2020創新之源大會上,清華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在主題演講中深度剖析了未來的量子技術。他認為,第二次量子技術革命真的來了。薛其坤介紹,資訊時代的關鍵核心技術,如電晶體、雷射、硬碟、GPS等,都是通過人事量子規律發展起來的,是量子物理的被動應用。
  • 智能經濟時代到來 人工智慧引領第四次科技革命
    現代經濟增長理論中,把對經濟增長和經濟結構變遷產生廣泛影響的技術定義為通用技術。換句話說,正是因為通用技術能夠輻射幾乎所有經濟領域,最終促進社會生產效率提高,人類社會才會隨著技術的更迭,持續進步。而歷史上,新技術推動社會進步的過程,正是科技革命。
  • 第四次工業革命給計量測試帶來機遇和挑戰
    (二)互聯互通是第四次工作革命的重要手段。  工業4.0時代,數位化的靈活性將更加強烈地影響現實世界。軟體將不再僅僅是為了控制儀器或者執行某步具體的工種程序而編寫,也不再僅僅被嵌入到產品或生產系統裡,要實現數位化與現實的交互,通過軟體、電子及環境的結合,生產出全新的產品和服務。因此互聯互通是必不可少的。
  • 為什麼說人工智慧是第四次工業革命?
    之所以說它是一個時代,而不是單純的「風口」,因為它的出現意味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序幕悄然拉開,人類歷史即將再一次被顛覆!   「革命」本義指變革天命,後詞義擴大,泛指重大革新,不限於政治,是一種徹底的顛覆,推動事物發生根本變革,引起事物從舊質到新質的飛躍。凡是可以冠之「革命」二字的,皆是引起深刻社會關係變革的重大事件,推動著人類歷史進程的快速前進。
  • 薛其坤院士:第二次量子技術革命真的來了
    他認為,第二次量子技術革命真的來了。薛其坤介紹,資訊時代的關鍵核心技術,如電晶體、雷射、硬碟、GPS等,都是通過人事量子規律發展起來的,是量子物理的被動應用。量子物理科學發展,觸發了第一次量子技術革命。
  • 信通院金鍵:構築數字智能時代的基礎設施 區塊鏈會開啟一個全新時代
    金鍵表示,無論是發展區塊鏈還是工業網際網路、5G,都是推進基礎設施,核心在於實現新的商業模式、以及更好的全球治理、政府監管等,為了把這件事做好,需要新的技術來支持,才能實現我們想要的新的商業模式落地。金鍵認為,區塊鏈會在萬物互聯時代真正開始發揮「優勢」。當我們看區塊鏈的時候,從過去看未來,覺得挑戰非常大,但是如果從未來看現在,會覺得很有信心,它會為我們開啟一個全新的時代。
  • 第四次工業革命來臨,未來企業是這樣的
    由於國際市場格局的演變和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如今每一個創業企業面對的已不是以前的一縣、一省、一國內的競爭,而是全球競爭。因此創業者需要關注市場的力量,特別是關注全球市場格局的改變。第四個力量是政策的力量,這一點在中國尤為重要。我們的國家意志非常強,國家政策的轉向會對創業企業產生巨大影響。
  • 格力聯合騰訊雲小微AI助手,開啟萬物互聯的智能家居入口
    2020年即將到來, 智能家居的發展也進入了「萬物互聯」時代。  2019年12月28日,格力電器舉辦了萬物互聯產品發布會,展示了格力自主製造讓家電「萬物互聯,一呼百應」的智能家居全新藍圖。由騰訊雲小微助力的格力AI語音空調等成為智能家居控制入口,為用戶帶來豐富的智慧生活體驗。
  • RFID技術將邁向萬物互聯時代
    RFID技術將邁向萬物互聯時代 張潔 發表於 2020-12-01 15:51:01 日前,全球知名的RAIN RFID解決方案提供商Impinj(英頻傑)召開線上媒體溝通會
  • 3D雙目立體視覺在機器人視覺的應用
    第四步:通過TCP/IP協議,將XYZWPR坐標發送給機器人。3、前景展望3D雙目立體視覺系統使機器人擁有了一雙眼睛,為機器人提供了精確的定位,完成2D定位不能實現的功能,大大提高了生成效率,降低勞動力。
  • 2020全球人工智慧大會開幕:話科技智能 助推數字革命
    其以「AI起航無限想像」為主題,政、企、學界代表齊聚一堂共話科技智能,助推數字革命。據悉,第二屆中國(杭州)國際智能產品博覽會、2020全球人工智慧大會是第22屆中國杭州西湖國際博覽會的核心項目,活動旨在推動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推進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進一步做強數字經濟和製造業高質量發展「雙引擎」,助力杭州打造人工智慧產業發展高地。
  • 3D傳感行業專題報告:下一代圖像傳感升級方向、AR定位底層技術
    2. 3D 傳感技術主要分為結構光、ToF 和雙目視覺,不同的技術路線決定了精度曲線,進而決定應用場景2.1 3D傳感發展的瓶頸主要是精度,不同的技術路線在不同距離下的精度不同一般而言,我們認為 3D傳感技術主要分為結構光、ToF(分為 I-ToF
  • 吳曉波:5G重新定義創新空間 將開啟人類萬物互聯時代
    包括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健全智慧財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等舉措。5G真的來了,我們的產業格局將會發生什麼變化?科創板對中國科技創新企業的影響有多大?防範和化解風險的重點在哪?中國的智慧財產權保護怎樣更有效? 人民網強國論壇《兩會V觀察》邀請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為網友解讀消費金融等相關話題。
  • 全球首創的量子點光譜傳感技術改變人與機器的視覺世界
    打開APP 全球首創的量子點光譜傳感技術改變人與機器的視覺世界 發表於 2019-04-24 16:07:47 芯視界——前沿初創硬科技企業,正在以全球首創的量子點光譜傳感技術改變人與機器的視覺世界。
  • 褚君浩院士:第四次工業革命和智能時代
    褚君浩院士從第四次工業革命、迎接智能時代、培育創新能力三方面,分享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驅動力、特徵和態勢,討論智能化複雜體系的核心技術以及探討智能時代背景下的應對措施。 自旋電子器件高速度、低功耗,可實現更高集成度,還能融合光、電、磁,實現存儲、計算、傳感為一體的器件,從而實現更高速的集成電路。 信息、生物、材料、能源、環境等領域的一些重大突破已出現萌芽,很多思想、理念、技術都會發生大的躍變。人類進入後IT時代,迎接智能時代。
  • 中科創星創始合伙人米磊:光電晶片引領第四次科技革命,將成投資...
    為主題的投融資專場論壇上,中科創星創始合伙人米磊作了《光電晶片引領第四次科技革命》的主題演講,他認為,目前IT產業正處於從集成電路到集成光路的範式轉移,未來在信息的獲取、傳輸、計算、存儲、顯示這五個方面,都將以光電子晶片為核心來進行產業布局。核心布局光電子晶片產業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科技創新進入空前密集活躍的時期,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正在重塑新的經濟形態和競爭格局。
  • 從M2M到IoT理解萬物互聯的真實意義
    尤其是移動通信網絡的逐步完善,讓遠距離通信成為物聯網產業中一個重要的技術領域。其中,可遠距離收集信息、發送指令的M2M(Machine to Machine,機器通信)模塊從手機和移動寬帶中延伸出來,得到了企業的大力重視與推廣。  究竟活躍於媒體版面的M2M、IoT是什麼?它們和現在炒得火熱的萬物互聯又有何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