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的10元,至少也能買到不少吃喝用度的東西。但是,究竟能值現在多少錢呢?那我們從以下八個角度來比較:
10元紙幣
1990年的10元錢,是第4套人民幣,已經於2018年5月1日退出流通。現在我們如果拿著這樣的一張10元錢,普通銀行是不接受的。只有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選定的銀行業金融機構才可以辦理兌換,但是一張10元錢仍然只能換10元錢。
如果我們現在在貨幣收藏市場上,差不多25~45元就能夠買到一張品相良好的第4套10元人民幣。
純利息增值
我們把錢存到銀行去,銀行將會給付利息。
如果我們1990年把10元錢存到銀行,當時的利率非常高。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高達13.68%,5年後會增值68.4%。
1995年到期以後,我們可以繼續按照13.86%的利率再存一次5年,10元錢在2000年到期時,會變成28.5元。
2000年5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只有2.88%,存款到期後會再次變成32.6元。
2005年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是3.6%,到2010年錢數會變成38.47元。
2010年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按4.2%計算,到期錢數會再次變成46.55元。
2015年,我國開啟了利率市場化,銀行存款的利息實際上已經在國家基準利率上有相當大的浮動了。如果按照5年每年5%的收益率計算,最終今年錢數會變成58.18元。
黃金保值
1990年,倫敦黃金交易所黃金價格是380美元一盎司左右。
2020年黃金價格浮動很大,11月27日黃金收盤價格為1786美元,現在價格是過去的4.7倍。
按照同比例計算,現在的47元相當於過去的10元。
貨幣擁有量
社會擁有的廣義貨幣M2也算是社會上重要的財富衡量工具了。
1990年末M2數量是15293億元,但是截止今年10月份我們的M2數量已經高達214.97萬億元,足足是90年代的140倍呢。
從這個角度講,1990年的10元相當於現在的1400元,可能是膨脹最厲害的口徑了。
GDP產出
1990年我們的GDP只有18668億元,預計2020年我們GDP將超過1,000,000億元,30年的時間增加了52.5倍。
從這個角度,1990年的10元錢,相當於現在的525元。
人均可支配收入
1990年我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903.9元,平均每月75.32元。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510.2元,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686.3元。
2020年的數據暫時沒有,但是2019年我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0733元,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是42359元,農村是16021元。分別增長了33倍,27倍和22.3倍。
工資水平
在1990年,人們的工資收入每月也就一兩百元。按照青島市公布的工資數據,青島市1990年的社會平均工資恰好是200元,2018年最後一次公布全口徑社平工資是5733元。按照工資增長率8%的速度估算,預計2000年的社平工資會增長為6686元,比過去增長32.4倍。
物價增漲
物價增漲,我們一般只能按照消費者價格指數增值。如果我們將1978年定基為消費者價格指數100,1990年消費者價格指數為216.4,2019年則是669.8,預計2020年會在680左右,增長了2.14倍。
1990年的10元,相當於現在的31.4元。
畢竟是10元錢,我們就不要提買房子這樣無聊的口徑了。
總體來看,1990年的10元錢限於當時的經濟社會條件,也就比現在購買力高出3、4倍而已。但是相對於大家的工資比例,至少也是三四十倍了。
相應的比較還有什麼口徑呢?大家可以討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