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版《中國藥典》三部病毒類製品部分修定意見公布

2020-12-04 儀器信息網

  國家藥典委員會於2012年12月11-13日在北京召開第十屆藥典委員會病毒製品專業委員會2012年第二次會議。病毒製品專業委員會委員、中檢院、藥品審評中心有關專家、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註冊司相關負責人、國家藥典委員會相關工作人員以及部分病毒性疫苗生產企業的代表參加了會議。會議就2015年版《中國藥典》三部病毒類製品各論品種遴選、各論增修訂及新增各論、病毒類製品相關標準提高課題、共性通則、附錄等內容進行了審議,並就疫苗中硫柳汞使用問題進行討論。現將會議確定的相關內容予以發布,請各有關單位予以關注並結合具體品種開展相關工作,及時提交相關資料。

  一、《中國藥典》2015年版三部病毒類製品品種遴選

  1. 基於對人用狂犬病疫苗效期和穩定性等方面的綜合考慮,為進一步保證人用狂犬病疫苗的質量,《中國藥典》2015年版三部不再收載2010年版三部」人用狂犬病疫苗(地鼠腎細胞)」、」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細胞)」 兩個液體劑型的人用狂犬病疫苗,生產企業應加快開展人用狂犬病疫苗凍幹劑型的研究,逐步取代同品種疫苗液體劑型。

  2. 基於對風疹減毒活疫苗(兔腎細胞)生產用細胞來源動物等級和種群建立,以及與風疹減毒活疫苗(人二倍體細胞)相比存在的潛在汙染外源病毒的風險考慮,《中國藥典》2015年版三部不再收載2010年版三部「風疹減毒活疫苗(兔腎細胞)」。

  3. 增訂「水痘減毒活疫苗」和「黃熱減毒活疫苗」品種的收載。

  二、病毒類製品相關各論增修訂內容

  1. 乙型腦炎減毒活疫苗

  (1)SPF地鼠特定病毒檢查增訂淋巴細胞脈絡叢腦炎病毒、仙臺病毒、小鼠肺炎病毒、呼腸孤病毒III型基礎上,增加大鼠K病毒、漢坦病毒、小鼠微小病毒、小鼠肝炎病毒、小鼠脊髓灰質炎病毒、猴病毒5、吐蘭 H-a病毒以及逆轉率病毒和地鼠多瘤病毒檢測。

  (2)腦內致病力試驗用小鼠由原來的以體重計修訂為按日齡計。

  (3)乳鼠返祖試驗增訂「將腦內接種供試品後最早發病的乳鼠處死,取腦製成腦懸液」的規定;

  (4)對新製備的工作種子批連續製備的前三批疫苗原液增訂「應進行病毒全基因序列測定,應與原始種子批保持一致」的規定。

  (5)培養液使用的新生牛血清取消「滅能」的描述;「分裝及凍幹」項下取消半成品放置溫度的描述,分裝溫度要求按「生物製品分裝及凍幹規程」通則的相關規定執行;取消病毒收穫中可進行多次病毒收穫的描述。

  2. 人用狂犬病疫苗

  (1)效價測定

  增訂檢測方法成立的相關條件,包括(i)供試品和參考品小鼠50%保護劑量(ED50)的範圍;(ii)檢測攻擊毒LD50病毒量;(iii)檢測可信限範圍(25%-400%)。

  (2)病毒滅活工藝

  根據相關報導,已經證明病毒滅活劑β-丙內酯可改變人血白蛋白結構致其產生致敏性。目前,國內絕大部分生產企業的病毒滅活工藝是「前滅活」,即在病毒收穫液純化前進行,由於病毒收穫液中人血白蛋白保護劑沒有經過純化工藝去除,「前滅活」工藝將增加上述風險。基於以上考慮,《中國藥典》2010年版三部收載的該品種生產工藝需進一步完善,以提高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相關生產企業應儘快開展「後滅活「工藝(即病毒收穫液純化後進行滅活)研究、驗證以及工藝變更的申報工作。國家藥典委員會將根據生產企業工藝變更的情況另行組織討論,確定相關品種的具體修訂。

  3. 其他各論共性修訂

  (1)根據最新WHO 相關指南的要求,原代細胞基質製備的疫苗,種子批檢定增訂分支桿菌檢查。檢測方法經驗證後提交相關專業委員會審定,確認後納入藥典三部附錄。

  (2)凍幹製劑成品增訂pH測定, 各生產企業積累相關檢測數據,據此制定各自製品的檢測範圍。

  三、新增品種標準起草稿審定

  標準起草承擔單位中檢院根據以下意見,結合批籤發和生產企業提交的相關數據,對起草標準進行覆核,並提出具體意見,提交專業委員會確定。

  1. 黃熱減毒活疫苗

  (1)根據WHO 「黃熱減毒活疫苗質量、安全和有效性指南」中對我國使用黃熱毒種來源和譜系分析結論,將毒種名稱由17D修訂為17D-204。

  (2)種子批檢定增訂禽白血病病毒和禽腺病毒的檢查,相關規定參照「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種子批禽外源病毒檢查要求。

  (3)成品殘留卵清蛋白量和與細菌內毒素含量標準應與歐洲藥典標準相一致,建議殘留卵清蛋白量由「應不高於30ug/劑」修訂為「應不高於5ug/劑」;細菌內毒素含量由「應不高於50EU/劑」修訂為「應不高於5EU/劑」;

  (4)相關生產企業應儘快將原液蛋白質含量檢測結果和統計學數據提交標準起草單位中檢院覆核。

  2. 水痘減毒活疫苗

  (1)人二倍體細胞MRC5細胞株生產用細胞限定代次確定為「應不超過第35代」。

  (2)生產用毒株Oka株主種子批按批准的執行,工作種子批應不超過第47代,生產的疫苗中的病毒代次應不超過第48代。

  (3) 毒種檢定病毒滴度標準為應不低於3.7 LgPFU/ml;

  (4)免疫原性檢查免疫後採血時間規定為免疫後4-6周;間接免疫螢光法測定抗體標準維持FAMA<1:4為陰性,≥1:4為陽性;

  (5)鑑於各生產企業配方成分各異,疫苗復溶後顏色各不相同,外觀項下復溶規定為「澄清液體,無異物」,復溶後液體的顏色不作一致性規定。

  四、標準提高課題

  1. 外源性DNA殘留量測定法(DNA探針雜交法)修訂

  (1) 為避免對檢測結果的幹擾, DNA稀釋液中取消魚精DNA的加入;

  (2)蛋白酶緩衝液成分中取消「5mol/L氯化鈉溶液2.0ml」以避免樣品處理過程中出現白色絮狀沉澱;

  (2) 點膜操作DNA固定增加紫外交聯法;

  (4)檢測方法中不規定採用酚-三氯甲烷抽提,生產也可採用其他方法或試劑進行抽提,無論採用何種方式進行抽提,檢測Vero細胞DNA參考品至少應能夠達到10pg的檢測限。

  2. 宿主蛋白殘留量測定法

  《中國藥典》2010年版三部收載的相關病毒疫苗成品測定項下規定的殘留宿主細胞蛋白檢測及限度是基於產品工藝相關的宿主細胞殘留蛋白,由於不同廠家製備試劑盒包被用抗體和酶標抗體所用的細胞蛋白(抗原)製備的方式不同,所檢測到的宿主細胞殘留蛋白存在相當的差異,因而導致檢測結果的差異。生產企業在選擇和變更試劑盒時應進行適用性驗證,以確定所用試劑能檢測疫苗生產工藝殘留的相關細胞蛋白。中檢院將儘快開展相關宿主細胞蛋白質參考品的研究,以保證該項檢測的標準化。

  3. 病毒性疫苗生產用毒種基因庫建立

  生物製品生產檢定用菌毒種管理規程增訂對病毒性性疫苗三級種子批全基因序列測定要求,規定「工作種子批毒種基因序列應與原始種子批(或主種子批)保持一致」。生產企業應建立生產用毒種的基因背景資料;對於病毒性疫苗,特別是減毒活疫苗,相關生產企業應進一步開展病毒毒力、保護性抗原基因以及基因變異對病毒特性的影響等方面的分析研究。

  4. 疫苗生產用胰酶的質量控制

  根據目前國內外相關要求,制定疫苗生產用胰酶的質量控制標準,包括理化檢定、生物安全控制以及病毒外源因子控制,暫不包括生產工藝以及病毒滅活的相關要求。國家藥典委員會將組織相關參與單位開展標準起草,方法驗證等工作。

  五、相關通則、附錄增修訂建議

  1. 生物製品生產檢定用動物細胞基質製備及檢定規程

  (1)在規程總論中增訂生產用昆蟲細胞的概述要求。

  (2)將電鏡檢查法作為外源病毒檢查通用方法;

  (3)新型細胞均要求進行致瘤性和致癌性檢查;

  (4)中檢院開展PCR法進行支原體檢查的方法學研究,在完成方法驗證後,提交病毒專業委員會審議。

  2. 病毒外源因子檢查法

  (1)在確認細胞規程與附錄中的病毒外源因子檢查法要求無差別的情況下,細胞規程中取消病毒外源因子檢查法,統一按照附錄中的檢查法執行。

  (2)根據生物技術專業委員會討論的意見,確定重組製品病毒外源因子檢查法單列還是與附錄的「病毒外源因子檢查法」整合;

  (3)增訂特異性外源病毒檢查的要求,根據疫苗生產毒種的來源和使用細胞基質進行相應特定外源病毒的檢查,檢測外源毒的種類和方法可在各論中作出規定。

  3. 新生牛血清質量要求

  (1) 概述中增訂「胎牛血清」的定義,以明確對使用牛血清的分類;

  (2) 蛋白質含量測定採用現行藥典三部附錄VI B第一法或其他適宜方法。

  (3)中檢院進一步開展血紅蛋白含量測定替代方法的研究,方法驗證後提交病毒專業委員會審議檢測方法的修訂。

  (4) 血紅蛋白總量單位表示由「XXX %」修訂為「XXXmg/dL」;

  (5) 積累不同企業更多批次的滲透壓摩爾濃度檢測數據,縮小現行檢測限度範圍;

  (6) 中檢院開展牛腹瀉病毒抗體檢測方法學研究,方法驗證後提交專業委員會審議。

  六、關於疫苗中使用硫柳汞防腐劑的問題

  目前我國上市的單劑量凍幹疫苗均取消硫柳汞的加入,部分單劑量液體疫苗仍含有硫柳汞防腐劑。基於聯合國環境署的全球限汞議案以及WHO對於疫苗中硫柳汞防腐劑使用的觀點和我國疫苗生產企業的實際情況,建議相關生產企業加快開展單劑量液體疫苗取消硫柳汞防腐劑的工藝研究、驗證工作和相關變更的申報;對於多劑量規格的疫苗,取消硫柳汞防腐劑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風險,因此不建議取消防腐劑的添加,生產企業可開展硫柳汞防腐劑替代的相關研究。

相關焦點

  • 2020版藥典重點增加中藥材、藥用輔料標準 品種遴選有啥看點?
    近日,國家藥典委員將《中國藥典》2020年版編制大綱初稿在網上進行公示,徵求意見和建議截止日期為2016年12月1日。 對比《中國藥典》2015年版 梳理發現,2020年版藥典編制大綱將以臨床需求為目標來遴選出安全有效、質量穩定、標準成熟的品類收錄到藥典,並進一步擴大品種收載;預計相比2015年版收錄的5608個品種,增加約800個。
  • 2020年版《中國藥典》一部導讀
    為了社會各界系統了解此版藥典中藥標準體系,本文從標準理念、主要增修訂內容與編制思路三個方面介紹了以保障中藥質量、滿足臨床需求而進行的相關標準工作,期望凝聚共識,促進新版藥典標準的貫徹實施。  按照習總書記提出的關於藥品監管工作「四個最嚴」要求以及《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精神,按照《<中國藥典>2020年版編制大綱》(以下簡稱《大綱》)確立的工作目標和任務,完成了2020版藥典(一部)的編制工作。
  • 《中國藥典》2020年版編制最新進展
    生意社01月08日訊   2020版《中國藥典》的編制情況及最新進展牽動著廣大醫藥人的心,2019年12月15日,中國食品藥品監管雜誌媒體發布了《中國藥典》2020年版編制工作最新進展》一文,透露了2020年版藥典的修訂情況。
  • 兩位院士力挺艾鐵民教授對編制《中國藥典》2020版的建議
    關於編制《中國藥典》2020年版的幾點建議艾鐵民 (北京大學藥學院教授)2015年12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代表黨中央提出為加快建設科學完善的食品安全治理體系「四個最嚴」要求中的「最嚴謹的標準」,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中央號召「要積極參與健康相關領域國際標準、規範的研究和談判」,結合最近國家藥典委員會公布的
  • 中國藥典ICP-MS檢測方法梳理與相關技術探討
    一、中國藥典使用ICPMS測試元素的方法相關方法和指導原則共有7個,其中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鉛、鎘、砷、汞、銅測定法、中藥中鋁、鉻、鐵、鋇元素測定指導原則、膠囊用明膠四種方法按照2015版的未做修改。
  • 收藏| 研發中如何高效使用《中國藥典》?
    2015年版《中國藥典》用於晶型研究的手段已經規定了很多種,如毛細管熔點法、差示掃描量熱法、紅外光譜法和X射線衍射法等。2015年版《中國藥典》那格列奈和阿立哌唑項下採用粉末X射線衍射法控制晶型。蒙脫石和蒙脫石散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與其晶型直接相關,2015年版《中國藥典》採用粉末X射線衍射法進行主成分鑑別和雜質檢查。
  • 2020版藥典調整了哪些中藥品種?
    生意社07月06日訊   近日,國家藥監局、國家衛生健康委正式發布2020版《中國藥典》,正式實施時間為2020年12月30日。公布了新版藥典的目錄,2020版《中國藥典》一部調整了哪些品種?為何調整?未來會有哪些影響?
  • 【國家藥監局】剛剛,發布實施《中國藥典》2015年版第一增補
    【天地網訊】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第一增補本已編制完成,現予發布(目錄見附件),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  2018年6月27日  附件:《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第一增補本目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  第一增補本目錄  一 部  新增品種  1.裸花紫珠  2.萬靈五香膏  3.小兒扶脾顆粒  4.丹鹿通督片
  • 中國藥典(2015版)純水相關解讀
    《中國藥典》是藥品研製、生產、經營、使用和監督管理等均應遵循的法定依據。發布於2015年6月5日的《中國藥典》2015年版的名錄中,包含了「純化水」、「注射用水」和「滅菌注射用水」三種水。
  • 2020版《中國藥典》重組治療性生物製品命名原則擬修訂
    文 | 滴水司南2019年12月09日,密切圍繞"國家藥品安全十三五規劃"的總體目標,以建立"最嚴謹的標準"為準則,為進一步完善生物製品通用名稱命名原則,規範重組治療性生物製品通用名稱,保證對上市藥品全生命周期追溯和藥物警戒監管,避免"一藥多名"或不同藥品採用同一通用名稱的混淆,經第十一屆藥典委員會相關專業委員會審議,擬對《中國藥典》2015
  • 【行業新規】《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年版)中藥材和中藥飲片...
    由於中藥化學成分複雜,部分藥材來源廣泛、基原複雜,加上違法添加、造假,給中藥材和中藥飲片的質量標準制定帶來巨大挑戰。為了做好《中國藥典》2020年版中藥材和中藥飲片質量標準增修訂工作,國家藥典委員會面向全國徵求意見,同時組織中藥材和中藥飲片方面的藥典委員以及有關專家,對收集的意見、建議和媒體反映的問題進行了數據溯源和深入研討。
  • 2020年版中國血液製品市場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血液製品的原料是血漿。人血漿中有92%-93%是水,僅有7%-8%是蛋白質,血液製品就是從這部分蛋白質分離提純製成的。在產業布局和新產品研發方面,傳統血液製品分為白蛋白、靜脈丙球及特異性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類、特殊因子蛋白類及生物膠及黏合劑。截至**國際巨頭正在進行產業布局及新產品開發,主要集中在特殊免疫球蛋白類和特殊因子蛋白類。
  • 新版《中國藥典》發布,穿山甲、馬兜鈴、天仙藤等中藥被除名
    作者:小米 來源:健識局(jianshiju01) 全文1795字,閱讀需5分鐘 2020版《中國藥典》日前正式出版發行。
  • 淺談病毒質量與病毒滅活清除工藝驗證
    中國自2002年起先後制訂頒布了多個有關生物製品、血液製品、生化藥品病毒滅活/清除的法規文件,用予其中《血液製品去除/滅活病毒技術方法及驗證指導原則》和《生物組織提取製品和真核細胞表達製品的病毒安全性評價技術審評一般原則》二項法規尤為重要和基礎,在國內執行至今已十年有餘,一直被後續法規參考遵循。2017年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2010年修訂)生化藥品附錄頒布。2020年版中國藥典三部新增了生物製品病毒安全性控制章節。
  • 2020版藥典新鮮出爐!中藥材和飲片質量標準增修訂
    ②對於2015年版《中國藥典》收載或擬收載中成藥處方藥味中,其原藥材未收入《中國藥典》的(俗稱「倒掛品種」),根據該藥味在中成藥處方中的使用情況,可適當考慮;同時,在收入《中國藥典》的中成藥品種遴選中,儘量遴選其處方藥味均收入《中國藥典》的品種,從源頭上減少「倒掛品種」的產生。
  • 2020版藥典前瞻丨中藥重金屬及元素形態分析出新規,島津助您從容應對
    導語2019年12月19日,國家藥典委官網發布關於《中國藥典》2020年版四部通則增修訂內容(第二十五批)的公示,其中《23222020年3月25日,國家藥典委官網發布「關於中國藥典四部通則
  • 2020年版中國藥典頒布,穿山甲未被繼續收載
    藥典除名!給穿山甲再添一片「鎧甲」資料圖,新華社供圖因保護待遇一再升級,穿山甲不斷躋身話題榜單,成為野生動物界的網紅擔當。6月5日,穿山甲屬所有種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調整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而在最新出版的2020年版《中國藥典》中,包括穿山甲在內的四個品種未被繼續收載。
  • 【安捷倫】一文讀懂 |《 2020 版中國藥典》化藥元素雜質檢測的...
    元素雜質可能來源於化藥中原輔料、催化劑以及環境汙染物,2020 版《中國藥典》對於化藥中元素雜質檢測也進行了規範,首次提出元素雜質限度和測定指導原則。2020 版中國藥典中關於化藥元素檢測有哪些修改和新增內容?
  • 2020年版《中國藥典》出爐 穿山甲等被除名
    《中國藥典》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是由國家藥典委員會創作的,用於保證藥品質量可控、確保人民用藥安全有效的藥品法典。社會在進步,科技水平在不斷提升,藥物的檢驗檢測工作也得到了完善,而《中國藥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當前醫藥發展和檢測技術的水平,故而及時更新藥典不僅能提升其標準水平,也能更好地推動我國藥品質量的提高、加快企業技術進步和產品升級換代。確保藥典能充分體現我國研究新成果、展現新技術,添加診治、治療過程中所需的藥物,或者是將一些不適當的藥物篩除出藥典名單是一個較為有效的方法。
  • 穿山甲終於從藥典「除名」
    穿山甲被從藥典「除名」,時長約3分22秒(健康時報記者 王月明)在最新出版的2020年版《中國藥典》(一部)中,穿山甲、馬兜鈴、天仙藤、黃連羊肝丸等四個品種未被繼續收載。其中,6月5日,穿山甲升為了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除了穿山甲,馬兜鈴、天仙藤、黃連羊肝丸三個品種也未被繼續收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