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交患口咽癌機率比吸菸還大,男性更易中招

2021-01-13 網易科技

20世紀60年代,性解放運動盛行,個人性伴侶增多,另類性行為如口交也更頻繁,於是,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人乳頭狀瘤病毒相關口咽癌的佔比就在穩步上升。比如說曾經放浪的湯姆林森,後來得忍著疼痛接受化療放療,他還稱吞咽唾液就像吞咽碎玻璃一樣。現在,人乳頭狀瘤病毒相關的口腔癌和生殖器癌的發病率仍呈上升趨勢,有疫苗能提供預防,但接種率卻不夠高。

出品|網易科學人欄目組 翟中超

微信|公號ID:WYKXR163


圖註:「有些家長不給孩子接種疫苗,因為他們認為接種後的孩子會變得更加肆無忌憚,」人乳頭狀瘤病毒倖存者李·湯姆林森(Lee Tomlinson)說道。「我就問這些家長,有兩個選擇,一是孩子會性濫交,二是孩子會死亡,你們選哪一個?」(圖/史蒂夫·麥奎利)

由口交引起的癌症

李·湯姆林森既不吸菸,也不喝酒,他在很長時間內是一名職業網球運動員,他還是代表洛杉磯的馬拉松運動員。湯姆林森表示,別人都知道我是個非常健康的傢伙。

2012年,62歲的湯姆林森得知自己患上了喉癌,而且還到了晚期,他對此非常震驚。

一直以來,大多數口咽癌症,也就是位於喉嚨後部扁桃體位置以及舌根位置的癌症,主要發病人群都是菸民和酒徒,而且發病年齡往往較大。

但是,湯姆林森的疾病是由別的東西引起的,即人乳頭狀瘤病毒,簡稱HPV,這是一種性傳播感染的病毒,能對人的口腔和生殖器造成傷害。

湯姆林森現年68歲,目前仍在癌症治療恢復當中。當湯姆林森還年輕時,還是運動員,他會前往世界各地進行比賽或旅遊,他表示那時自己會和不同女人進行亂搞,但不知道年輕時的口交行為有可能導致癌症。在湯姆林森親眼看到診斷單前,他既沒出現什麼症狀,甚至也沒聽說過人乳頭狀瘤病毒這個名詞。

公共衛生運動對性傳播疾病進行了不少宣傳介紹,因此,愛滋病毒感染率有了大幅下降,保險套的使用情況也得到了不錯的改善,但是,許多美國人仍然對人乳頭狀瘤病毒的風險一無所知。在美國,人乳頭狀瘤病毒是性傳播感染中最常見的形式,每一個性生活活躍的人在其一生的一些階段都有可能感染上這種病毒,而且,這種病毒中的一些類型還能導致癌症。

隨著人們性伴侶和口交行為的增多,與人乳頭狀瘤病毒相關的癌症病例也正在上升,但與此同時,預防此病的疫苗使用率卻沒有隨之增加。

這類癌症中最令人擔憂的就是中年男性患上的口咽癌,湯姆林森就是個例子。在1999至2005年間,這種癌症在男性中每年增加2.7%,在女性中每年增加0.8%。許多以這種方式患上癌症的人表示自己不知道自己感染了病毒,也不知道正是這種行為使自己面臨著健康風險。


圖註:人乳頭狀瘤病毒相關的口腔癌發病率正在上升。(圖/哈維爾·扎拉西納/美國醫學會雜誌腫瘤學子刊)

其他與人乳頭狀瘤病毒相關的疾病,像生殖器癌和肛門癌,在男性和女性群體中都呈上升趨勢。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數據顯示,人乳頭狀瘤病毒相關的癌症每年新增病例數量由1999年的30115例增長到2015年的43371例。現在,幾乎100%的宮頸癌、95%的肛門癌和70%的口咽癌都是由人乳頭狀瘤病毒導致的。

人乳頭狀瘤病毒下面有200多種細分類型,其中大多數被認為風險較低,也就是導致癌症的可能性較小,但有14種高風險類型會導致口腔癌或生殖器癌。

而且,這些危險類型的病毒還比較流行。根據2017年4月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報告顯示,2013至2014年,四分之一的男性和五分之一的女性患有一種高風險的生殖器人乳頭狀瘤病毒子類型,而4%的男性和女性患有高風險的口腔人乳頭狀瘤病毒子類型。並不是每個患有這些病毒子類型的人都會發展成癌症。

說完壞消息,再說說好消息。這些高風險的病毒子類型中的大多數都能通過人乳頭狀瘤病毒疫苗來進行打擊預防。現已證明,接種疫苗可以預防宮頸癌,此外,還有正在出現的新證據表明疫苗也能預防像湯姆林森那樣的喉癌。醫生稱疫苗為「迄今為止最重要的癌症預防工具之一」,上面的內容就是醫生這麼說的原因。

一些美國人對疫苗的警惕性較高,也有些人根本不怎麼了解疫苗,因此,接種率增長得很慢。醫學上建議9至26歲的男孩和女孩可以接種疫苗,現在,有十分之七的女孩和十分之六的男孩進行了接種。但相比其他疫苗的接種率,這個比例還是有些低。比如說,脊髓灰質炎疫苗和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風疹疫苗的接種率通常有80%到90%左右。

在湯姆林森看來,為人父母者以及能夠對自我負責的年輕人不需要費多少腦筋就可以預防口腔癌和生殖器癌。「有些家長不給孩子接種疫苗,因為他們認為接種後的孩子會變得更加肆無忌憚。於是我就問這些家長,有兩個選擇,一是孩子會性濫交,二是孩子會死亡,你們選哪一個?」湯姆林森說道。「這很好選啊。」

性解放運動與人乳頭狀瘤病毒

20世紀60年代掀起了性解放運動,避孕藥也出現了,自此以後,美國人在更年輕的年齡段就進行了性交實踐,而且還不止一個性伴侶,這就增加了性傳播感染的風險,比如人乳頭狀瘤病毒。

因為社會上禁忌的減少,這些人在不同年齡組進行了更多的口交。相比以前的青少年,如今的青少年在報告中表示自己口交更加頻繁,而生殖器性交的頻率則較低。這些青少年認為口交更安全,這是這種行為的部分原因。

但是他們忽略了一點,性交很容易傳播人乳頭狀瘤病毒,即使帶保險套也有可能,而且,不帶保險套的口交行為尤其容易傳播這種病毒。

麥可·道格拉斯(Michael Douglas)是人乳頭狀瘤病毒的典型代表,2013年,他親口承認自己的喉癌「是由給女性舔陰導致的」。 關於口交和患癌之間背後的關係還有不確定之處,但研究並治療口腔人乳頭狀瘤病毒相關癌症的研究員現在清晰地表示:口腔人乳頭狀瘤病毒癌症是一種由人們性習慣推動的新的疾病趨勢。

「可能是因為性行為的改變,尤其是口交的增多,於是我們認為人乳頭狀瘤病毒是口咽癌的原因,」位於紐約的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頭頸部外科醫生本·羅曼(Ben Roman)說道。

在性解放運動中長大的人,像湯姆林森和道格拉斯,是第一批在中年時期經歷了人乳頭狀瘤病毒相關口咽癌發病率上升的人群,這也是為什麼研究人員認為口交是罪魁禍首。口腔內感染人乳頭狀瘤病毒會使人患上頭頸部癌症的風險增加50倍。

隨著這一群體的衰老,人乳頭狀瘤病毒相關的頭頸部癌症也隨著降低,但一些更年輕的人,甚至是哪些40多歲的人也受到了影響。

「當我們大約10年前剛開始關注這個問題時,我們看到較年輕群體中這種增長尤為突出,」研究人乳頭狀瘤病毒陽性口咽癌流行病學的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研究員阿尼爾·查圖維迪(Anil Chaturvedi)說道。

如今,當像查圖維迪這樣的研究員在參考數據時,他們就會發現人乳頭狀瘤病毒相關的口腔癌在60歲以下年齡組和老年組中都在增加,而這些群體是最有可能曾經進行「大肆」口交的人。

那些患上性相關癌症的人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人乳頭狀瘤病毒相關口咽癌的佔比就在穩步上升,而且現在發現,口咽內絕大多數腫瘤都是由人乳頭狀瘤病毒引起的。與此同時,隨著吸菸率的下降,非人乳頭狀瘤病毒引起的口咽癌發病率也有了顯著的下降。

更明確地說,從1988年到2004年,人乳頭狀瘤病毒陰性口咽癌發病率下降了一半,而人乳頭狀瘤病毒陽性口咽癌則增加了225%。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數據顯示,現在,人乳頭狀瘤病毒感染每年會導致一共約43000男性和女性患上癌症。女性中最常見的是宮頸癌,而男性中最常見的是口咽癌。

如果患上人乳頭狀瘤病毒相關口咽癌的患者不吸菸,那麼他們在3年內的存活率就會很高,能達到大約90%。如果疾病發現較早,宮頸癌和肛門癌患者的存活率也同樣很高。

關於那些患上人乳頭狀瘤病毒相關癌症的患者,我們知道一些信息:這些人在一生中會有很多口交性伴侶,而且這些患者大多是男性和白種人。男性感染人乳頭狀瘤病毒和患上相關癌症的機率要比女性多三到五倍。

目前尚不清楚為什麼男性更容易受到影響,但研究人員猜想可能是女性的免疫特點造成的,因為女性的免疫系統似乎能更容易地抵禦病毒的致癌作用。

羅曼表示,在自己的診治經歷中,相比女性,他看到更多男性染上口咽人乳頭狀瘤病毒癌症,而且這些人一般都是中年人。因為除了生殖器疣,這類病毒不會引起任何症狀,因此發現時大多是偶然。「比如說,一個男人在刮鬍子,而這時他們發現脖子上有個腫塊,然後他們就去找初級診療醫生,隨後拿到抗生素,」他解釋道。如果這些藥不管用,他們就會進行活組織檢查並接受人乳頭狀瘤病毒測試,通常情況下,這時,他們才發現自己得了癌症。

10人該接種,結果僅5人接種了,這是為什麼

就人乳頭狀瘤病毒接種而言,美國落後於其他一些工業化國家,主要原因就是一些家長擔心疫苗的安全性,儘管並沒有較好的數據表明疫苗具有重大的安全隱患。而美國一些政要和大眾媒體人物還散布疫苗有害論,比如共和黨議員米歇爾·巴克曼(Michelle Bachman)和媒體人物亞歷克斯·瓊斯(Alex Jones)。

在美國大多數州,在學校入學時不需要接種疫苗,這包括前面提到的脊髓灰質炎疫苗和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風疹疫苗。根據美國癌症協會的數據,只有羅德島州、維吉尼亞州和哥倫比亞特區有接種人乳頭狀瘤病毒疫苗的要求,而且也不是完全強制的。波多黎各島最近也加入了例行接種疫苗的名單。

醫生也不是很情願推薦這些疫苗,其中性汙名是部分原因。然而,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報告稱,如果醫生建議接種,那麼青少年接種的可能性就會增大,因此,腫瘤學家正致力於重塑這類疫苗的形象與品牌,以鼓勵兒科醫生和家庭醫生更積極有力得推薦接種。

當記者問道如何改變癌症統計曲線,查圖維迪答道,「接種疫苗顯示了最大的希望」。查圖維迪預計在未來二三十年裡,當第一批接受接種的兒童進入中年時,口咽癌發病率將會下降,成千上萬的人乳頭狀瘤病毒相關癌症的死亡也將會避免。

經過3個月的化療,以及2012年7月至12月期間進行的35次放療,湯姆林森口腔裡還是有瘡,而且舌頭也會不時感到疼痛。但湯姆林森挺過了最壞的情況,此前,幾個月裡他都沒法說話,他還稱吞咽唾液的痛感「就像吞咽碎玻璃一樣」。在那段時間,湯姆林森說自己曾想過去死。

如果湯姆林森有機會用疫苗,那麼他有可能就會避免這種疼痛,他會欣然接種。湯姆林森還表示,拒絕接種預防癌症的疫苗「算是蠢到一定地步了」。

本文來源:網易科學人 責任編輯: 接丹丹_NBJS6756

相關焦點

  • 吸菸有害健康 吸菸的10大危害你知多少
    吸菸有害健康,吸菸易引起慢性咽炎、支氣管炎等肺部疾病,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其實吸菸除了對肺部的影響,還有很多的危害,下面一起來學習下吸菸和不吸菸者之間的巨大差別,吸菸又是如何摧毀一個人的身體的。  1、眼睛不僅容易長出魚尾紋,還可能發生白內障  吸菸對眼睛的傷害是很多人意想不到的。
  • 口交的真相
    事實上,這些雄性哺乳類動物的行為主要是為了收集情報。換句話說,它們企圖借著這些行為尋求下面3個問題的答案:這個雌性動物是否健康?是否具備繁殖能力?是否在短期內曾和其他雄性動物交配過?而人類男性進行口交也是為了相同的目的。而且,通過這種方式收集到的情報都對男性本身的繁衍成果極為有利。如果女性性器的分泌物具有令人不快的氣味或味道,男性可能就會失去與她性交的興趣。
  • 40歲以上男性容易不舉 這5類人易中招
    原標題:40歲以上男性容易不舉 這5類人易中招   勃起障礙是男科疾病,我們也稱之為不舉,陽痿。隨著年齡的整張,勃起障礙出現的機率也增加。男性到了40歲以後,陽痿的發病率達到了50%。
  • 香菸危害,不可不知的知識,揭秘鮮為人知的20種吸菸危害!
    2.吸菸影響性功能。吸菸會影響血液循環,使生殖器血流量減少,進而導致性喚起困難(包括男性和女性)。2007年中國一項大規模調查還發現,20%的男性勃起功能障礙與吸菸有關。3.吸菸人睡眠質量差。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一項研究發現,一夜睡醒後,吸菸者依然睏倦的機率是非吸菸者的4倍。
  • 男性長期吸菸的10大危害 你敢不敢看?
    男性長期吸菸的10大危害 你敢不敢看?時間:2017-04-15 13:27   來源:搜狐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男性長期吸菸的10大危害 你敢不敢看? 大家有沒有仔細的看過煙盒呢,每個煙盒上都已經標明了吸菸有害健康,但是許多抽菸的男性好像沒看見一樣!
  • 男性也中招?關於乳腺癌的這些知識,速看!
    乳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 男性也可能中招  曾曉華介紹,早期乳腺癌的症狀多不明顯,常以乳房腫塊、乳房皮膚異常、乳頭溢液、乳頭或乳暈異常等局部症狀為主,容易被忽視。  男性會患乳腺癌嗎?對此,曾曉華解釋,乳腺癌的發生與體內雌激素水平過高有關,男性也有乳腺組織,所以儘管患乳腺癌的概率非常小,但100個乳腺癌患者中,大約也有1個是男性。  此外,還有人疑惑胸大的女性是不是更容易患乳腺癌?曾曉華表示,造成乳房體積不同的主要是脂肪,而絕大部分乳腺癌是發生在乳腺導管系統,脂肪組織是不會產生癌變的。
  • 因胎盤變化,高齡產婦的男性後代患心臟病機率更高
    因胎盤變化,高齡產婦的男性後代患心臟病機率更高 2019-12-12 19: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個高的男性或易患癌!歐洲《腫瘤學年鑑》:每高10cm,風險升高8%
    2019年國家癌症中心發布最新全國癌症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新發惡性腫瘤病例數約為392.9萬例,其中男性約為215.1萬例,女性約為177.8萬例,男性患癌人數遠高於女性。2011年至2015年,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進行的調查中,男性與女性的癌症發病比例為1.18。為何男性比女性更易患癌?
  • 男性也會得乳腺癌
    李大伯和家人頓時驚呆了,男人為什麼也會患上乳腺癌?  據美國有關統計報導,2005年美國有1690例男性患乳腺癌,在過去的25年中各地男性乳腺癌的發病率有不斷上升的趨勢。男性乳腺癌的高發區為埃及、尚比亞、英國、北美等國家和地區。隨著我國生活方式的改變,男性乳腺癌的發病也不容忽視。  約400年前,醫學家首次報導了乳腺癌也可發生於男性。經調查,男性乳腺癌在乳腺癌中約佔0。
  • 這些男性可能生兒子機率比較大
    現在當爸媽的對生男生女基本上也沒有什麼要求了,因為人們的思想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只希望孩子可以健康的出生就可以了,但是如果生了大寶在要二胎的話,都希望湊成一個兒女雙全的好寓意,但有些時候總不能讓人如願,但是有些科學依據還是有那麼一點推測的作用的,我們還是要相信科學可以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和奇蹟,對於生男生女這件事也是有跡可循的,其實身體的一些小小的指標如果能夠達到圓夢的機率還是比較高的
  • 讓你男友知道,吸菸真的會讓它變短
    >目前吸菸的男性(Yes)血液中的Y染色體丟失情況(mLRR-Y)都顯著高於不吸菸的男性(No)。烏普薩拉大學實驗的研究人員發現,諸多流行病學的數據都表明,男性比女性更易因抽菸致癌,究其原因與男性血細胞裡獨有的Y染色體有關。與其他Y染色體正常的個體相比,Y染色體不同程度變短的個體平均壽命會減少5.5年。
  • 男性孕前要查梅毒嗎?
    那麼,男性孕前也要檢查梅毒嗎?梅毒的傳染源是梅毒病人,傳染途徑包括:通過與現症病人發生性接觸(包括一般性交、肛交、口交以及接吻等)。病人的唾液、乳汁、精液、尿液及皮膚損害表面均含有大量的梅毒螺旋體。一般來說,在感染的一年以內最具有傳染性,隨著病期延長,傳染性逐漸變小。接觸病人已汙染的衣物、用具或通過輸血、使用消毒不嚴格的醫療器械等也可以導致感染。
  • 研究發現:吸菸損害男性的精原幹細胞會影響後代
    研究發現:吸菸損害男性的精原幹細胞會影響後代
  • 哪種血型的人更易被腫瘤「盯上」?除了血型,這5種因素值得警惕
    最近這幾年科技發展突飛猛進,人們逐漸了解血型,有些研究人員認為不同血型的人患上疾病的風險也不一樣。日本的某研究人員提出,男性血型會影響腫瘤和手術後復發的概率,通常O型血男性手術後復發率低,但A型血男性復發率比較高。因為血型和免疫系統發生相互作用,不同血型的人,免疫力高低也有很大差異。O型血的人患上胰腺腫瘤的風險最低,B型血易患上胰腺腫瘤,然後是A型血和AB型血。
  • 喝茶有可能降低吸菸的危害?不妨來了解一下
    導語:每個人身邊都有或多或少吸菸人群,儘管吸菸有害健康已經是人盡皆知,無論是青年還是壯年,嗜好吸菸者不在少數。中國菸民有多少呢?據統計約有3.15億人吸菸,成年人中,吸菸比例大約佔到了28%,超過了四分之一。大家是怎樣吸菸成癮的呢?1、交際需要:在中國,吸菸已經成為一種交際手段。
  • 痛風和高尿酸血症患者不宜吸菸
    吸菸會造成重大口腔疾病負擔,增加罹患口腔癌的風險,同時還可導致牙周病等口腔疾病發生。     喉癌等其他癌症。吸菸會增加罹患頭頸癌症的風險,包括唇癌、喉癌和食道癌。吸菸還可導致十種以上其他類型癌症。
  • 以為聲音沙啞更有磁性 杭州大伯半年後查出喉癌
    只是感冒好了之後,他的嗓音一直沒有恢復到以前那麼洪亮,因為不影響正常生活,他並沒有在意,反倒和親友開玩笑說,聲音低沉一點,聽起來更有磁性,於是大家笑笑這事就算過去了。長期吸菸和酗酒超過40歲的男性易中招「喉癌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惡性腫瘤,多見於中老年男性,雖然目前病因還沒有完全明確,但已有研究證明,喉癌的發生與某些不好的生活習慣相關。」張建國主任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