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證券巨虧背後 如何拯救「傷心」太平洋?

2020-11-26 中證網

  編者按:目前A股共有32家上市券商,有淨資產超千億的行業龍頭,有業務快速發展的後起之秀,也有堅持特色業務的中型券商。當然,也有一些「不思進取」的「差生」券商,比如太平洋證券。

  太平洋證券2007年底上市,成為行業內第7家上市的證券公司,而如今的各項業務數據著實讓人大跌眼鏡。

  從2017年行業排名來看,太平洋證券營收和淨利雙雙倒數第一。去年公司淨資產收益率(ROE)僅為1.32%,在上市券商中倒數第一。

  除了這些數據,市場給太平洋證券貼的標籤更多:閃電上市、業績常年墊底、自營投資巨虧、高管離奇高薪、戰略跟不上市場節奏……太平洋證券的經營真的有這麼糟糕嗎?

  為此,記者通過多方調查,力圖還原太平洋證券「傷心」的真相。

  

  上市10年首換董事長 如何拯救「傷心」太平洋?

  證券時報記者 葉莞之 葉書男

  目前A股共有32家上市券商,有淨資產超千億的行業龍頭,有業務快速發展的後起之秀,也有堅持特色業務的中型券商。當然,也有一些「不思進取」的「差生」券商,比如太平洋證券。

  太平洋證券2007年底上市,成為行業內第7家上市的證券公司,而如今的各項業務數據著實讓人大跌眼鏡。

  從2017年行業排名來看,太平洋證券營收和淨利雙雙倒數第一。去年公司淨資產收益率(ROE)僅為1.32%,在上市券商中倒數第一。

  除了這些數據,市場給太平洋證券貼的標籤更多:閃電上市、業績常年墊底、自營投資巨虧、高管離奇高薪、戰略跟不上市場節奏……太平洋證券的經營真的有這麼糟糕嗎?

  為此,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通過多方調查,力圖還原太平洋證券「傷心」的真相。

  新董事長臨危受命

  上市10年,太平洋證券即將迎來第二任董事長。

  日前,太平洋證券公告稱,公司董事長鄭亞南申請辭去董事長職務,公司董事會選舉董事楊智峰擔任公司董事長,待取得證券公司董事長任職資格後正式任職。

  楊智峰在接任董事長之前,是太平洋證券董事成員之一,曾任深圳市經華馳科技投資執行董事兼總經理、北京景成瑞智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普通合夥)執行事務合伙人等多家投資類公司高管。

  如今,擺在新董事長面前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公司盈利能力太弱。

  據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統計,2007年至2017年,太平洋證券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10.56億元,淨利潤33.74億元。

  2017年,證券行業有11家券商營收超過111億元,10家淨利超過34億元。意味著,太平洋證券奮力打拼了10年的累計盈利,還不如這10家券商一年賺的多。

  如果與行業龍頭中信證券相比,太平洋證券10年的營收總和,僅是中信證券去年營收的1/4;中信證券去年的淨利潤是太平洋證券10年淨利潤之和的2.7倍。

  這就是擺在新董事長面前的太平洋證券營收窘境。此外,擺在新董事長面前的,還有廣大投資者的殷殷期待。

  業內人士表示,從太平洋證券二級市場表現來看,截至6月29日,太平洋證券僅今年以來跌幅就超過35%,前幾日股價還曾接近上市以來最低價格;如果有投資者在太平洋證券上市之初買入並持有10多年至今,跌幅將超過80%(按前復權計算)。

  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在上交所上證e互動平臺看到,不少投資者對太平洋證券的業績、股價、業務等方面的表現提出了疑問。

  業內人士表示,股價往往是企業基本面的反映,更是經營業績的直觀展現。太平洋證券經營數據在上市券商中,也處於墊底狀態——2017年太平洋證券營收和淨利雙雙倒數第一。

  作為中小券商,公司業務規模雖然不能和大型券商相提並論,但從公司其他細化指標來看,也是行業「老末」。例如,太平洋證券淨資產收益率(ROE)為1.32%,在所有上市券商中倒數第一,而行業中位值為6.01%。

  錯失激流勇進

  的寶貴10年

  過去10年是2008年金融危機過後,國際、國內金融格局大變革的10年。

  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全面騰飛,一大批金融機構迅速發展壯大。僅從證券行業來看,眾多券商分享了中國近10年發展的巨大紅利。

  2010年2月,華泰證券上市。雖然比太平洋證券還晚了2年多,但這家總部設在江蘇的券商,通過借力資本市場,迅速躋身成為行業前5的大券商;偏居成都的國金證券,如今已經成為新銳綜合類券商,各項業務迅速壯大。

  而同樣在雲南昆明市的另外一家證券公司——紅塔證券,雖然沒有上市,如今也擁有46家營業部和3家在建營業部,業務開枝散葉,走向全國。和太平洋證券類似,紅塔證券分支機構也主要集中在總部所在地的雲南,去年淨利潤差不多是太平洋證券的3倍:實現營業收入11.13億元,同比增14.22%;淨利潤3.68億元,同比增8.7%。

  此外,紅塔證券旗下還有3家全資子公司、1家控股子公司:紅塔期貨、紅證利德資本、紅正均方投資和紅塔紅土基金。公司積極開拓,已經涉足公募基金、期貨和私募等。

  相比之下,同城的太平洋證券顯然錯失了激流勇進的寶貴10年。目前,太平洋證券仍是偏居一隅的地方性證券公司,旗下僅有太證資本、太證非凡兩家全資子公司,參股老-中證券這家境外公司,金融業務極為單一。

  「公司整個發展戰略有問題,太過於落後、保守,完全沒跟上行業發展步伐。」一位行業資深觀察人士稱。

  不過,面對市場對公司管理和戰略的質疑時,太平洋證券表現得很「淡定」:「將穩步推進發展戰略和經營計劃的實施,進一步提高公司的經營管理水平,控制財務成本,同時公司將積極拓展其他新業務,以提升公司的業績水平。」

  10年來戰略失誤

  過去10年,券商業務格局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傳統的經紀業務下滑,投資銀行業務、大資管業務迅速崛起;券商的業務在科技創新的帶動下迅速網際網路化;在嚴風控和規範化的前提下,科技投入加資本實力的匹配使得券商業務更加專業化和市場化。特別是,在淨資本考核大背景下,券商各項業務都高度依賴資本實力。

  那麼,太平洋證券是不是如其所述,「積極拓展其他新業務,以提升公司的業績水平」?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調查發現,面對激烈的佣金市場化競爭,太平洋證券僅要求各分支機構根據當地情況進行適當調整,缺乏拿出實際改善服務、提升競爭力的行動。

  業內人士分析,作為總部和主要網點分布於雲南的券商,太平洋證券的證券交易佣金水平目前依然高於同行,在網際網路大潮席捲之下並未主動將佣金調整至行業平均水平,也折射出公司在市場意識和管理機制上的一些不足。在行業不景氣的市場環境中,不少中小投資者對佣金率比較敏感,在其他增值服務跟不上以及「一人三戶」的新政下,公司佣金率偏高已經造成客戶大規模流失。

  記者對比太平洋證券2007年上市首份年報和2017年報,發現公司這前後10年對「經營計劃和為實現未來發展戰略所需的資金需求及使用計劃」的表述,幾乎沒有本質差別,除了增加「加強機構業務開拓」、「研究院做大賣方研究業務」、「移動網際網路金融業務」等之外;甚至在2018年的計劃中還刪掉了「在適當時機設立或參控股基金管理公司、併購期貨公司」等擴張的計劃。

  記者採訪了多家證券公司經紀業務部門後發現,太平洋證券經紀業務乏善可陳,基本屬於靠天吃飯,主營收入高度依賴傳統經紀業務,在其他券商證券經紀業務營收佔比持續降低的背景下,該公司經紀業務收入佔比卻依然居高不下。數據顯示,該公司去年上半年經紀業務收入佔公司總利潤的76.63%,而去年全行業的整體經紀業務收入平均佔比是26.37%;同時,公司的資管業務基本無力支撐零售業務轉型;後臺技術無法支撐網點線上化;去年,太平洋證券投行業務繼續虧損,首發(IPO)、定增、配股顆粒無收,作為雲南上市券商,雲南本地的項目都被其他券商搶走。

  太平洋證券內部人士透露,這些年,幾乎所有的券商經紀業務都在向財富管理轉型,太平洋證券至今沒有財富管理業務;各券商都在大力增設分公司,通過分公司模式打通各條業務線、拓展業務,而太平洋證券各業務線條之間仍然壁壘重重;今年大部分券商的投行業務在精兵簡政、壓縮成本,而太平洋證券還在招兵買馬、擴張團隊;在自營業務方面,太平洋證券去年因為重倉創業板股票大傷元氣,至今還未緩過來。

  甚至諸多券商研究所也表示,「我們很少關注太平洋證券,基本沒有出具對該公司的單獨研究報告。」一位知名非銀行業研究員表示,整個研究行業很少關注這家證券公司。

  不過,有意思的是,面對股民的質疑,太平洋證券表示,公司全體員工均在努力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一些高管薪酬逆勢增長

  市場對太平洋證券高管高薪的疑問頗多,太平洋證券則回應稱,薪酬體系設計充分考慮吸引、保留和激勵表現優秀人才的目的,同時嚴格落地績效考核結果應用,已經採取了降低高管薪酬的措施。

  那麼,「已經採取了降低高管薪酬的措施」、「控制財務成本」,真的是這樣的嗎?按照太平洋證券2017年年報,該公司高管團隊中,年薪最高的是總經理李長偉,薪酬684.07萬元,同比增長16.82%;其次是副總經理、董秘唐衛華,薪酬581.41萬元,同比增長64.34%。

  據不完全統計,在上市券商中,有20多位上市券商高管年薪超過500萬元,太平洋證券就有3位高管上榜。太平洋證券年報數據還顯示,李長偉2012年至2017年年薪分別為53.21萬元、155.46萬元、215.42萬元、509.74萬元、585.59萬元、684.07萬元,個人薪酬在逐年遞增。李長偉的年薪,甚至遠遠超過了不少大型上市券商總裁的薪酬水平。

  據了解,李長偉是太平洋證券上市後的第三任總經理,也是公司任職時間最久的總經理。他曾任河南省經濟研究中心幹部,中央黨校教師,申銀萬國海口營業部總經理,申銀萬國北京總部副總經理兼營業部總經理,富國基金副總經理、督察長。

  「控股股東很信任李長偉,對太平洋證券的事務基本不幹預。唯一要求就是保住牌照。」另一位接近太平洋證券的人士透露,李長偉和太平洋證券的實際控制人塗建是北大校友,當時李長偉通過朋友舉薦進入公司,被直接任命為總經理。「李長偉之前雖然有過證券從業經歷,但以他的實際能力掌管一家證券公司,確實是有點勉強。」

  太平洋證券目前的大股東是華信六合,而華信六合最大自然人股東為塗建,他也間接成為太平洋證券實際控制人。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透露,「塗建親自管理自營業務,其餘業務全權交由李長偉負責。」

  「既沒戰略,也沒戰術。」熟悉太平洋證券的分析人士稱,李長偉自命清高,很少主動「走出去」參與行業內交流學習活動。

  「公司高層特別穩定,外部人才基本沒機會進來。」太平洋證券員工表示,近幾年,公司也從市場招募了個把中高層管理人員,但在太平洋證券無法施展拳腳,又都陸陸續續離開。

  「在王超掌管的太平洋證券時代,曾引入較強的證券投行團隊,在當年發行上市的公司數量不大的情況下,每年仍然有兩單IPO,業務一度發展得不錯。」2012年總經理換屆後,投行業務盈利能力一路下滑,從2011年盈利5000多萬元到2012年不足1900萬元,2013年投行業務甚至虧損616萬元。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如果說,太平洋證券高管薪酬一路高漲,公司業績平平也就算了,但這些高薪管理者因為缺乏內控機制、管理混亂,竟然引發公司頻繁收到各類監管問詢及罰單,這是無法向市場交代的。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自2013年以來,太平洋證券頻繁收到各類監管問詢、罰單13次。其中,有11次發生在2016年之後,這在證券行業也較為少見。

相關焦點

  • 美軍在太平洋製造嚴重汙染,趙立堅:傷心的又何止太平洋?
    但據報導,近日英國記者米切爾出版的新書《毒害太平洋》披露了美軍在太平洋製造嚴重汙染的情況。書中提及美軍數十年來在太平洋各島造成嚴重汙染,汙染源包括放射性廢料、神經性毒劑和橙色落葉劑等化學武器。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趙立堅:我注意到有關報導。
  • 美軍被曝在太平洋製造嚴重汙染 外交部:傷心的又何止太平洋?
    點藍色字關注「新聞聯播」在今天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近期美國高官不斷批評中方在環境保護上的政策和做法,但英國記者米切爾近日出版的新書《毒害太平洋》卻披露了美軍在太平洋製造嚴重汙染的情況。書中提及美軍數十年來在太平洋各島造成嚴重汙染,汙染源包括放射性廢料、神經性毒劑和橙色落葉劑等化學武器。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已注意到有關報導,書中披露的一個案例顯示,一名駐關島美軍士兵在執行噴灑橙色落葉劑命令後皮膚發炎,後來他患上了帕金森症候群和缺血性心臟病,他的女兒也患上癌症。他們的遭遇讓人同情。
  • 太平洋證券上市曝光驚天黑幕 明天系告急
    太平洋證券上市卻開闢了第三條道路,成為資本市場尋租的一個樣本。  太平洋證券上市方式很簡單,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請示、中國證監會辦公廳批覆,成功地繞開了IPO和併購重組兩道門檻限制,實現了直接在交易所掛牌交易。太平洋證券增資擴股,所有原始股東實現了財富幾何倍數增長,在權力資源與資本的結合中,億萬富翁被高效率生產。
  • 太平洋證券拿什麼為定增作保
    報告顯示,太平洋證券實現營業利潤9503萬元,同比大幅下降47.99%,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101.5萬元,較上年同期下滑47.49%,經營業績在19家上市券商中幾乎墊底。  聯想到8月10日,太平洋證券擬以5.51元/股的價格定向增發不超過7億股,募資不超過50億元的再融資方案,市場人士不禁疑問,太平洋證券拿什麼給定增做保障?
  • 太平洋證券:一帶一路帶來什麼
    太平洋證券:一帶一路帶來什麼 2014-11-10 類別:策略 機構:太平洋證券 研究員:周雨 [摘要] 事件:11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APEC開幕式上宣布,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籌建工作已經邁出實質性一步
  • 太平洋證券:繼續看好軍工中長期投資機會
    原標題:太平洋證券:繼續看好軍工中長期投資機會   太平洋證券指出,周邊環境及大國關係仍嚴峻,國內軍事武器裝備能力直接影響大國關係和和平穩定,國家戰略定力強,堅定執行武器裝備建設規劃為極大概率
  • 太平洋證券:增量資金有空間 春季躁動仍可為
    原標題:太平洋證券:增量資金有空間,春季躁動仍可為   太平洋證券指出,民主黨獲參議院控制權,美國財政刺激有望加速落地,利於外圍流動性保持寬鬆,弱美元和海外風險緩和背景下利於外資持續流入
  • 《環太平洋2》:景甜又牛氣了,代替鋼鐵俠拯救世界!
    而今天,松子也要恭喜《環太平洋2:雷霆再起》成功加入景甜宇宙豪華套餐~影評人的圈子裡有個不成文的說法:口碑解禁晚、大片時長短、拍攝過程難都是爛片的徵兆。影迷圈裡也有一個結論:一部電影,如果有景甜加盟,會被黑慘。巧得是,《環太平洋2》......倆都佔了.......
  • 《魔獸》《環太平洋》,中國電影市場竟然也有拯救好萊塢的一天
    不過這也難怪,2013年成本高達1.9億美元的第一部《環太平洋》在北美上映時,4周時間票房勉強達到了1億美元,在投資排名前五的情況下票房只排到了34名,可以說是十分慘澹了。在所有人都以為這部片會大賠特賠的時候,《環太平洋》卻在中國大陸引爆了票房市場,一舉砍下了1.12億美元,不僅超越了北美票房成績,也成功的挽救了片方損失。
  • 太平洋證券首席宏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
    太平洋證券首席宏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肖立晟博士在2019FICC論壇上表示,全年經濟的主要矛盾是去槓槓背景下的政策取向;短期消費下降主要源於經濟周期波動和居民債務約束影響,消費升級的趨勢不會中斷;棚改退出貨幣化置換,房地產銷售將繼續下降,投資不足會進一步降低政策空間,貨幣與財政政策會繼續寬鬆;基建發力有限,金融監管對
  • 太平洋證券:11月金股組合盈利5.08% 12月薦股名單出爐
    來源:新浪財經12月,太平洋證券推薦的金股為:興業銀行、中國平安、博威合金、永興材料、齊翔騰達、三一重工、中國巨石、長電科技、中興通訊、口子窖。【金股復盤】今年11月,太平洋證券推薦的金股組合收益率5.08%,在29家券商中排第10名,收益率最高的3隻股票分別為長安汽車、中國巨石、洋河股份,月漲幅分別為52.91%、20.57%、5.91%。報告詳見《券商11月金股組合"戰績":華安收益11.84%奪冠 國金最差》。
  • 太平洋(601099.SH):華創證券擬受讓不低於5.8683%的股份 成為公司...
    格隆匯11月5日丨太平洋(601099,股吧)(601099.SH)公布,公司第一大股東北京嘉裕投資有限公司(「嘉裕投資」)於2019年11月5日與華創證券籤訂《股份轉讓意向性協議》,嘉裕投資擬將其持有的公司不低於4億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5.8683%)轉讓給華創證券。如此次股份轉讓最終實施完成,公司股權結構將發生較大變化。
  • 《環太平洋》獨家解析:拿著放大鏡看高達打怪
    (華裔三胞胎飾演)  搜狐娛樂(巫天旭/策劃 背背山/文)自今日(7月31日)起,好萊塢科幻大片《環太平洋》將在內地全面上映。如果你對它的全部理解都來自於酷似「變形金剛大戰哥斯拉」式的預告片,認為這不過又一部宣揚著「美國拯救世界」的視覺特效片,其實這就喪失了觀影的部分樂趣。
  • 太平洋股東3.5億股股份被凍結
    來源:電鰻快報證券代碼:601099 證券簡稱:太平洋 公告編號:臨 2020-37 太平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股東部分股份被凍結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會及全體董事保證本公告內容不存在任何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 或者重大遺漏,並對其內容的真實性、
  • 中國太平洋保險預計於6月22日(倫敦時間)正式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
    中國太平洋保險預計於6月22日(倫敦時間)正式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 2020-06-19 15:19:17 來源:經濟參考報 備受關注的中國保險業首單滬倫通全球存託憑證(GDR)——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太保」)GDR發行取得關鍵性成果
  • 太平洋上的最大垃圾帶(圖)
    第1頁:太平洋上的最大垃圾帶 ,圖為該項目負責人瑪麗-克勞利    太平洋上的最大垃圾帶  世界上存在「第八大陸」,你聽說過嗎?那是太平洋上一片由400 萬噸塑料垃圾組成的漩渦,位於美國西海岸和夏威夷之間,面積相當於兩個德克薩斯州。今年8 月,美國非贏利組織「海洋遠航機構」啟動一項海洋拯救計劃—海星項目,在未來18 個月,該計劃將為「第八大陸」清除40 萬噸塑料垃圾,並將其分解製成燃料。
  • #太平洋垃圾帶正威脅人類#
    近日,位於荷蘭的海洋清理基金會的研究人員在英國《科學報告》雜誌上刊文稱,太平洋垃圾帶漂浮著超過8萬噸垃圾,主要是塑料瓶、塑膠袋等塑料製品,相當於500架噴氣客機的重量。現在太平洋垃圾帶的面積已經超過法國、德國、西班牙3個國家面積的總和。
  • 厄爾尼諾原來是從太平洋上起源?關於太平洋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書中主人公這樣反差極大的選擇,讓很多讀者對這個南太平洋上的島嶼好奇:這裡到底是怎樣一個世外桃源?這片叫做所謂太平洋的海,真的始終「太平」嗎?太平洋(Pacific Ocean),是世界上最大、最深、邊緣海和島嶼最多的大洋。它位於亞洲、大洋洲、南極洲和南北美洲之間。
  • 1983年太平洋颶風海難事件改編的災難愛情片《驚濤颶浪》
    歡迎關注~一些災難片講述如何拯救世界,另一些則講如何拯救自己,《驚濤颶浪》顯然屬於後者。根據全美十大真實災難之一的1983年太平洋颶風海難事件改編。美國6月1號上映,被外媒評為「年度最美災難片」。國內12月7日上映,快去電影院一睹為快把~以女主塔米·奧爾德姆的視角來描述整個事件,塔米與理察相遇並墜入愛河,兩個熱愛航海的年輕人訂婚並許下相伴一生的承諾,然而一次橫渡太平洋的航行改變了他們的命運。開啟航行3周後,名為「雷蒙德」的四級颶風襲擊了他們,該颶風是太平洋歷史上有記載的最強颶風之一。
  • 《環太平洋2》上網!沒了影院巨幕,更沒看法了!
    經過三個月的影院之旅,《環太平洋2:雷霆再起》結束了在中國大陸影院觀影,最近陸續開始上網。而其在中國大陸的最終票房,不足7億,在豆瓣電影上得分5.5分,可以說結局有點難堪。想起上一部還有7.6分,這差距還真不是一點點。說真的,總的來說,大家還是有點失望的。